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606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docx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案

22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狐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

(板书:

狐狸)

2.谁能说说《狐假虎威》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只怎样的狐狸?

3.再看看狐狸手中拿的是什么?

(板书:

奶酪)

4.指导学生书写“奶”字,并引导学生在教材田字格中写两个“奶”字。

提示:

右边的“乃”要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5.谁吃过奶酪?

你知道什么是奶酪吗?

出示“酪”的生字卡片,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理解酉字旁:

酉字旁表示酒或者是因发酵制成的食物。

比如说豆子和小麦发酵可以制成酱油,大米发酵可以制成米醋,牛奶发酵可以制成——奶酪。

6.请在“狐狸”和“奶酪”这两个词中间填一个动词,你会填什么词呢?

(吃、买……)

7.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把“狐狸”和“奶酪”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感受,然后借在这两个词语中间加动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识字解词,读顺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

(2)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3)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汉字,检查拼读情况,并口头组词。

lào jiǎn liǎ shǐ bàn bānɡ yún rǎnɡ qiáo biàn shènɡ zhěnɡ

酪捡俩始拌帮匀嚷瞧便剩整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情况。

奶酪 捡到 哥儿俩 开始 拌嘴 帮忙 均匀 嚷着 瞧一瞧

方便 剩下 整块 争吵 仔细 别急 咬牙 第一 公平

提示:

“捡、拌、便”是前鼻音;“帮”是后鼻音;“始、剩、整”是翘舌音;“俩”读“liǎ”,不读“liǎng”。

(3)多种方法识字。

①加一加:

“始、便、剩、吵、仔、咬”均可以用偏旁组合的方法识记。

②减一减:

“松”去掉“木”就是“公”。

③借助熟字识记:

两—俩。

④换一换:

扔-扌+女=奶。

弟-丷+=第。

⑤猜谜语:

“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的谜底就是“急”。

3.检查朗读能力。

(1)现在把这些字送入句子中,你们还会读吗?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你分得不匀!

”小哥儿俩嚷着。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

·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①指名朗读,重点指导读好长句子。

②给上面句子中的生字扩词,指名读。

始(开始)(起始)(始终)  帮(帮忙)(帮助)(帮手)

便(方便)(便利)(轻便)  整(工整)(整体)(完整)

(2)指多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考虑到本篇课文的趣味性较强,学生喜欢一口气读完,这里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通过提供多种识字途径,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

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1.学习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2)谁来说一说故事的起因?

(小熊哥儿俩为了分一块捡到的奶酪,拌起嘴来)

(3)小熊哥儿俩为什么拌起嘴来?

(为分奶酪而争吵)

(4)想象一下,这小哥儿俩拌嘴,会争吵些什么?

从这里你看到了怎样的小熊哥儿俩?

(斤斤计较、小心眼)

过渡:

他们的争吵引来了谁?

(狐狸)这时候狐狸跑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狐狸是怎样帮他们分奶酪的吧!

2.学习第2~6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2~6自然段的内容)

(1)轻声朗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用“______”画出狐狸说的话,用“   ”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狐狸为什么要跑过来问?

(3)熊弟弟是怎样回答的?

(4)当狐狸知道小熊哥儿俩为了分奶酪而拌嘴之后又说了什么?

(指名说)

(5)狐狸拿过奶酪后是怎样分的呢?

(掰成两半)

(6)那又是怎样的两半呢?

(半块大,半块小)

(7)小熊哥儿俩同意这种分法吗?

(不同意)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

(“你分得不匀!

”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

3.学习第7~8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的内容)

(1)师生对读,男生读狐狸说的话,女生读两只小熊说的话,教师读旁白。

(2)小熊哥儿俩嚷着说狐狸第一次分奶酪分得不匀,狐狸这次又是怎么做的?

(3)问题解决了吗?

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大的半块变小了,小的半块变大了。

4.两次分下来,小熊哥儿俩满意吗?

(不满意)从第8自然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过渡: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么狐狸将继续怎样替小熊哥儿俩分奶酪呢?

结果如何?

5.学习第9~11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9~11自然段的内容)

(1)分别指名学生读第9~11自然段,用“______”画出狐狸说的话,用“   ”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这次狐狸帮小熊哥儿俩分好奶酪了吗?

(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3)小熊哥儿俩看见奶酪被吃光了,心情怎么样?

(生气)

(4)狐狸这时又是怎么说的?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

”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

6.总结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完成填空。

狐狸先把奶酪(掰)成两半,然后不停地(咬大的那半块),最后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7.整体感知内容。

(1)请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

小熊哥儿俩捡到了(一块奶酪),可是不知道(怎么分),狐狸就(跑过来帮他们分奶酪)。

经过:

狐狸先把奶酪(掰)成两半,然后不停地(咬大的那半块)。

结果:

最后奶酪被狐狸(吃光)了,小熊哥儿俩(生气了)。

(2)完成填空。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

本环节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逐步引领学生走进故事。

既让学生朗读了课文、品味了文字,又让学生学会了梳理。

板块四 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课件依次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1.学写第一组:

始、仔、吵、咬。

(1)指名认读,观察这四个字的间架结构: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课件播放书写动画,学生仔细看,教师提示:

①始:

“台”的撇折的折段在横中线上,下面的“口”要写得扁一点儿。

②仔:

“子”的最后一横要从竖中线的左侧起笔,写在横中线上。

③“吵、咬”注意“口字旁”的书写。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学写第二组:

急、第、公。

(1)教师范写“急”:

上长下短,上半部分要紧凑,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心字底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

(2)学生观察字形后,试着学写“第”“公”,注意“第”与“弟”的区别,“公”与“么”的区别。

教师巡视点拨提醒:

写字要做到三看——一看结构,二看各部分占位,三看关键笔画。

3.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师生围绕“写字三看”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在写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及关键笔画的书写。

借助书写动画,使写字教学更直观形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开始、过来、仔细、生气、公平”5个词语。

2.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写词语,看图复述

1.听写:

始、仔、公、第、急、吵、咬、奶。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借助听写的字,复述故事内容。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刚上课,通过报听写、看插图来复述故事内容,教师补充,一方面落实了字词目标,另一方面又为复述搭建了支架,降低了难度。

板块二 边读边演,感受“熊愚”

1.找一找: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熊哥儿俩?

2.读一读描写小熊哥儿俩的第1、4、6、8、10自然段。

(1)指五名学生依次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圈画出能够体现小熊哥儿俩的心情变化的词语:

高兴、拌起嘴来、嚷着、又嚷着、生气。

(2)透过故事情节及小熊哥儿俩的心情变化,你看到了一对怎样的哥儿俩?

(愚蠢、斤斤计较、不会识别好人和坏人)

(3)同桌表演读,尤其指导读好第6、8自然段的“嚷着、又嚷着”和第10自然段小熊哥儿俩生气的样子、神态及说话的语气。

3.小组自主学习:

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说说如果你当时就在小熊哥儿俩旁边,看着他们的表现,你最想跟他们说什么。

(1)预设:

从第1自然段中看到小熊哥儿俩拌嘴,我想说:

你们好不容易捡到一块奶酪,别吵了,不要计较谁吃得多,谁吃得少。

(2)预设:

读到第4自然段,我想说:

熊弟弟真够傻的,竟然把有奶酪的事告诉了狐狸。

(3)预设:

读到第6、8自然段,我想说:

你们只会嚷嚷,还没看穿狐狸的诡计。

(4)预设:

读到第10自然段,我想说:

你们现在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太晚了。

4.再次表演读这5个自然段,感受小熊哥儿俩的性格特征和心情的变化。

5.小结:

大家对这两只小熊的做法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又通过朗读,让老师看到了斤斤计较又傻乎乎的小熊哥儿俩。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让学生与文本多几次亲密的接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再加上“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故事中,说说如果你当时在现场,想对小熊哥儿俩说些什么”的环节的融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角色,并作出初步评判。

板块三 品词论句,感受“狐奸”

1.找一找: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狐狸的?

2.读一读描写狐狸的第2、3、5、7、9、11自然段。

(1)抓住狐狸的动作与神态,体会狐狸的诡计多端。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

·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

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

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①圈画出表示狐狸动作、神态的词语。

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狐狸内心的想法。

预设:

从“跑”字看出了狐狸迫不及待要来做好人,想吃奶酪。

“笑了笑”说明狐狸早就打好了吃奶酪的主意。

“仔细瞧了瞧”让我感觉狐狸特别坏,他明明早就想独吞奶酪了,却还故意装成很公平的样子。

“咬”字是狐狸最多的动作。

“吃光”一词可见狐狸的狡猾,他假装要分得公平,所以不断地咬奶酪,每次奶酪都不均匀,他就一直咬,真是贪心啊!

(2)品狐狸说的四次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

你们别急,看我的——”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

”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①学生自由读,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狐狸内心真实的想法。

②教师引读,指名读狐狸的话,师生评议。

重点指导:

第1次读出狐狸的热心和好奇。

第2次一个“帮”字,听起来充满好意,其实狐狸肚子里在打着坏主意。

结合后面描写狐狸神态、动作的句子,让学生带上动作和表情读。

边读边想:

狐狸“笑了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他在笑什么?

(学生联系故事内容说:

狐狸在笑这对小熊哥儿俩真蠢,这不是明摆着把奶酪送给我了吗?

看我狐狸多聪明。

第3次前一句是狐狸假装才发现的样子,语速稍慢,后一句是迫不及待想再咬一口,语速可以加快。

③比较第1次与第4次狐狸对小熊哥儿俩前后称呼的转变,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

狐狸开始时故意对小熊哥儿俩叫得这么亲切,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获得好感,拿到那块奶酪。

后来,狐狸吃完了奶酪,就不讨好小熊哥儿俩了。

可见,这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3.分角色表演读,鼓励学生带上动作,教师适当地补充画外音。

4.小结:

一个会学习的学生,就应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从词语、句子中读出很多内容,你看,我们从狐狸一连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中,就能发现狐狸的别有用心和不怀好意,小朋友们,你们真厉害!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间往往藏着许多密码。

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直观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板块四 研究结局,升华意蕴

1.探究“公平”。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表各自的观点:

狐狸说自己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我同意狐狸的说法,因为__对于小熊哥儿俩来说,确实谁都没有多吃一口__。

·我不同意狐狸的说法,因为__小熊哥儿俩本来可以吃到奶酪,最后却什么都没吃到__。

(3)教师小结。

2.探寻狐狸能成功吃光奶酪的根源。

(1)抓住第11自然段“狐狸笑着说”一词,引导学生说说狐狸究竟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狐狸吃光奶酪这件事能够成功,你觉得有哪些原因?

(狐狸本身能言善辩,十分狡猾,还有小熊哥儿俩斤斤计较,不团结。

3.补充小熊哥儿俩的心情变化。

就是这样一只狡猾的狐狸把小熊哥儿俩的奶酪全吃光了,他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大摇大摆地走了,只留下两只小熊待在原地。

(1)想一想,此时的小熊哥儿俩会是怎样的心情?

试着用一个词来形容。

(后悔、惭愧……)

高兴——拌起嘴来——嚷着——又嚷着——生气——(  )

(2)想一想,说一说,现在让我们回到故事的最开始。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如果你是熊哥哥或者是熊弟弟,你会如何做呢?

·如果我是熊哥哥,我会__让熊弟弟多吃一点儿__,因为__我是哥哥,要爱护弟弟__。

·如果我是熊弟弟,我会__让熊哥哥多吃一点儿__,因为__我应该学孔融让梨,懂得谦让__。

4.总结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5.课外拓展:

在人们的印象中,狐狸总代表着狡猾、贪婪、可恨。

但有些文章的作者也会用另外的角度写狐狸,比如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书中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狐狸形象呢?

同学们不妨去读一读。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光是学课文,还要学语言的运用与构建,更要注重审美的培养和思维的评判,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狐狸分奶酪》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小熊哥儿俩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最终奶酪全被狡猾的狐狸吃光了。

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抓住课题,激起兴趣。

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伊始,我故意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把“狐狸”和“奶酪”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然后用加动词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多样识字,扎实有效。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之一。

在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并帮助学生学会归纳识字方法,比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的有哪些?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记的有哪些?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识记?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在生活中、在不经意间运用识字方法去识字。

3.以读代讲,加深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文篇幅较长,长句略多。

为了把握好对话的语气与情感,长句就成了阻挡学生朗读的“一座大山”。

为了扫清这个障碍,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主尝试读、表演读、比较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读顺、读懂、读通课文,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抓住描写狐狸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关键词句,揣摩文中主角的形象,品悟故事背后的意蕴。

尤其是结尾的思辨、创编与拓展,很好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