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044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信息技术_《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是枚举法;

2、掌握用枚举算法中用到的基本程序语句;

教学 3、学会使用枚举算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python程序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用枚举算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难点:

用枚举算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过程

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通过拍7小游戏,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拍7小游戏的规则)



学生做游戏

初步体验什么是

枚举算法。

2分钟

(一)什么是枚举法

出示枚举算法的定义。

(二)任务一:

“拍7”小游戏

1、出示任务一:

用枚举算法编写“拍

7”程序。

学生参考

通过教师讲解,

使学生明确枚举算法的定义和关键点

二、

2、分为3步:

(1)编写“明7”程

微视频自

引导学生从基础 15分钟

教学

序;

(2)编写“暗7”程序;(3)

主探究

入手,掌握用循

过程

编写“明7”和“暗7”程序。

要求:

学生参考微视频。

3、教师点拨学生编程中的错误。

环实现枚举算法的方法。

4、小结枚举算法的关键。

5、对照三要素理清拍“7”小游戏中

的枚举范围、枚举对象、枚举条件。

(三)任务二:

“百钱买百鸡”程序

1、学生小组合

5分钟

15分钟

1、出示任务二:

用枚举算法编程解

决“百钱买百鸡”问题。

学生小组

作,培养了学生

的合作意识。

教学

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枚举对象、枚

举范围和枚举条件。

合作完成

2、通过实践探

究,余数的求法

3、学生合作交流代码的编写。

4、教师点拨学生编程中的错误。

通过做程序,巩

5、如何缩小枚举范围和枚举对象改进程序,使程序更加高效。

6、总结:

枚举法的优劣。

固所学习的知

识,做到举一反三。

2分钟

三、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大屏幕出示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学生总结,

谈收获与困惑。

通过让学生说,教会学生学会梳

理知识。

3分钟

四、

1.以下表达式的结果为 True的是

()A“7”instr(“256”)

学生利用

通过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B“7”instr(“179”)C128%6==0

D128%6=0

2.在python中,数学表达式的写法

极域平台上的考试系统完成。

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讲解错题。

3分钟

正确的是( )

A5a+b/2B5a+(b/2)C5*a+b/2Da*5+b%2

3.下列语句中变量i取值次数最多的

是()

Aforiinrange(101)

Bforiinrange(1,100)Cforiinrange(2,100,2)

Dforiinrange(100,200)

4.所谓回文数是从左至右与从右至左读起来都一样的数字。

如:

121是一个回文数。

如果编写程序寻找三位数中的回文数可以用()算法。

A枚举算法

B迭代算法

C排序算法

D递归算法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图形化的编程软件Strach,对编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一册学习了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两种运行模式、输入输出程序语句的编写、变量、列表等数据类型及其数据的存储。

在第一册,学生学习过forin循环结构和and、or逻辑运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能力。

初一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表现力强,对于游戏和课堂上学到的“百钱买百鸡”问题很感兴趣。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效果分析

本节课以为学生在初一上册学习过python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下学期再继续学习,难度很大,幸好我提前录了微课(forin循环结构、and与or的区别,)让学生在家提前进行了预习,效果较好。

本节课一开始,利用游戏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害怕浪费时间,就没有找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思考“:

明7”和“暗7”数分别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导学生把解题思路转化到程序中来,逐渐转化成计算机语言,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百钱买百鸡”程序中,学生很容易想到三个变量x,y,z分别表示公鸡、母鸡和小鸡

(枚举对象),也很容易找到三者之间的关系:

x+y+z==100,但是对于5*x+3*y+z/3==100

不容易找到,教师适当引导之后,使该问题得到解决。

另外,对于为什么要优化程序和如何

优化程序做了说明,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改变枚举对象可以减少循环嵌套的层数,改变枚举范围可以减少循环的次数。

在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对错误程序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修改程序提升对程序的认识和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而使层次高的学生能够掌握终点语句。

使大部分学生享有成就感。

最后,通过测试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成绩分析,直观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效果较好。

总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路引领,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教材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从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具体描述,分别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计算思维是采用计算机方式界定问题,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探究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学习了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程序结构以及简单的编程。

本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Python语言的算法。

本单元学习的算法有三种:

枚举算法、迭代算法和排序算法,本节课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枚举算法的解题思路,学会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评测练习

1.以下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的是()A“7”instr(“256”)

B“7”instr(“179”)C128%6==0

D128%6=0

2.在python中,数学表达式的写法正确的是()

A5a+b/2B5a+(b/2)C5*a+b/2Da*5+b%2

3.下列语句中变量i取值次数最多的是()

Aforiinrange(101)

Bforiinrange(1,100)

Cforiinrange(2,100,2)Dforiinrange(100,200)

4.所谓回文数是从左至右与从右至左读起来都一样的数字。

如:

121是一个回文数。

如果编写程序寻找三位数中的回文数可以用()算法。

A枚举算法B迭代算法C排序算法

D递归算法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课后反思

优点: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

2、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理解程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制作了微课,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4、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融洽,体现了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5、利用极域自带的考试系统进行检测,方便快捷,结果清晰明了,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缺点:

1、本节课没有及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

2、内容多,又难,学生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

改进建议:

1、对学生及时进行小组评价。

2、教学任务和检测尽量分层。

《用枚举算法寻找问题多解》课标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从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具体描述,分别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计算思维是采用计算机方式界定问题,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本节课通过游戏案例分析,知道枚举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简单枚举问题中的枚举对象、枚举范围和枚举条件的确定,能够识读简单的枚举算法程序。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掌握枚举算法

中用到的基本程序语句。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是枚举法;

2、掌握用枚举算法中用到的基本程序语句;

3、学会使用枚举算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python程序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