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422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doc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考试

一、填空题

1、单元:

指一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2、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给人员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生产事故: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包括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未遂事故三种。

6、危险、危害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7、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或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

8、失控是指在生产中,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同时又必须约束和控制这些能量及有害物质,消除、减弱产生不良后果的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

如果失控:

(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回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9、危险因素划分为“固有”和“失效”两类。

“固有危险因素”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而伤害人员和破坏财物的能量和危险物质。

“失效危险因素”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10、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3种

11、工艺固有危险性:

存在高温、高压、高是能等工艺条件。

12、设备固有危险性:

主要是部分工业生产设备存在旋转、往复等运动部件,也有部分设备因工艺要求而存在锐角、狭窄等。

13、工业生产过程主要危险环境:

火灾、爆炸(气体、粉尘)、有毒、粉尘、高温、高处及其他危险作业场所。

14、国内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于2000年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年更新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04年国家安监局当时为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控工作下发的56号文。

即《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2004】56号)

15、重大危险源的危害后果分析属于重大危险源定量评价的范畴。

常用的有:

蒸气云爆炸模型、池火灾模型、重气扩散模型、冲击波超压模型等。

16、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是在考虑“人、机、料、法、环”多因素后对人们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

17、在后果分析中考虑的泄漏物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常压液体;

(2)加压液化气体;(3)低温液化气体;(4)加压气体。

18、泄漏的原因:

从人-机系统考虑造成各种泄漏事故的原因主要有4类:

设计失误、设备原因、管理原因、人为失误。

19、根据泄露介质的状态分类:

气体泄露、液体泄露、固体泄露

20、气体从设备的裂口泄漏时,其泄漏速度与空气的流动状态有关,因此,首先要判断泄漏时气体流动属于亚声速流动还是声速流动,前者称为次临界流,后者属于临界流。

21、常见的热辐射破坏准则为:

热通量准则、热强度准则、热通量-热强度准则。

22、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

是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密切结合自动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23、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浓度、引火温度和氧的浓度。

24、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含水层水、岩溶陷落柱水、断层水、以及旧巷或老空区积水)

25、井下防治水措施概括为六个字:

查、测、探、放、截、堵。

26、矿井火灾:

凡是发生在矿井地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性燃烧称为矿井火灾。

27、预防火灾发生有两个方面:

一是防止火灾发生,二是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的措施

28、燃烧发生的条件(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3)火源

29、“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1)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2)防治突出措施

(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4)安全防护措施

30、尾矿库组成:

一般由尾矿堆存系统、尾矿库排洪系统、尾矿库回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尾矿水处理系统)。

31、根据地形条件不同,尾矿库可分为:

山谷型、傍山型、平地型、截河型。

32、尾矿坝:

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尾矿库初期坝和堆积坝的总体

33、初期坝的类型:

不透水初期坝、透水初期坝

34、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包含两个方面:

(1)在正常状态下的管理、

(2)在事故状态下的管理

35、重大危险源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36、坝基坝坡失稳灾害:

(1)滑坡;

(2)滑塌;(3)坍塌;(4)渗漏及管涌溃堤;(5)渗流冲刷造成尾矿坝破坏。

37、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

(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

38、泄露后果与泄露物质的相态:

压力、温度、可燃性、毒性等性质相关。

39、地面防治水措施概括为六个字:

排、疏、堵、填、蓄、查。

40、尾矿库的等级划分:

从高到低分为五等(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二、选择题

1、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警示牌的目的针对对象为:

(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2、安全警示牌的设置范围

(生产场所、储存区)

3按原《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采用后果模拟计算将其具体化: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4、热量蒸发:

当Fv<1或Qt<m时,则液体闪蒸不完全,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称为热量蒸发。

5、1982年,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物质及其临界量。

6、1974年6月,Flixborough爆炸事故发生,英国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简称ACMH),该委员会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1976年,ACMH首次提出了重大危险源标准。

7、20世纪70年代,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火灾、爆炸、泄漏等重大事故频频发生。

8、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可能造成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9、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10、事故对人的伤害程度分类

(1)死亡

(2)重伤(3)轻伤

11、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提出了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提出重大危险源按以下原则分为四级:

12、立即发火。

可燃气体泄漏后立即发火,发生扩散燃烧产生喷射性火焰或形成火球,影响范围较小;

13、滞后发火。

可燃气体泄漏后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可燃云团,遇到引火源发生爆燃或爆炸,破坏范围较大。

14、对于常压下的液体泄漏速度,取决于裂口之上液位的高低;

15、对于非常压下的液体泄漏速度,主要取决于容器内介质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和液位高低。

16、根据TNO1979年提出的绝热扩散模式,泄漏气体(或液体闪蒸形成的蒸气)的气团呈半球形向外扩散。

根据浓度分布情况,把半球分成内外两层,内层浓度均匀分布,且具有50%的泄漏量;外层浓度呈高斯分布,具有另外50%的泄漏量。

17、热辐射通量:

(简称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发射或接受的热量,用q表示。

18、热辐射强度:

(简称热强度)是指热通量与热通量作用的时间的乘积,通常用I表示。

19、闪火:

是可燃蒸气云的非爆炸燃烧;燃烧速度虽然很快,但比爆炸慢的多;危害主要是热辐射而没有冲击波。

20、不透水初期坝:

用透水性较小的材料筑成的初期坝。

因其透水性远小于库内尾矿的透水性,不利于库内沉积尾矿的排水固结。

当尾矿堆高后,浸润线往往从初期坝坝顶以上的尾矿堆积坝坝坡逸出,造成坝面沼泽化,不利于后期坝坝体的稳定。

这种坝型适用于挡水式尾矿坝或尾矿堆坝不高的尾矿坝。

三、判断题:

1.重大危险源:

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2.事故:

指人们在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使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故。

3.我国在1997年普查工作的范围为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企业危险建筑物、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7大类。

4.安全生产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共20类

6.重大事故后果分析:

是定量描述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故将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情况,是重大危险源评价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7.数字模型:

是事故后果定量分析的基础,这些模型通常是对假象的事故场景在一系列理想假象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原理建立的灰箱模型,模型的参数通常是由实验得到的。

8.如果容器中的过热液体泄漏前通过较长的管道(L/D>12)就会产生两相泄漏。

9.液池内液体蒸发按其机理可分为闪蒸、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3种。

10.过热液体泄漏后,由于液体的自身热量而直接蒸发称为闪蒸。

11.当地面传热停止时,热量蒸发终止,转而由液池表面之上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称为质量蒸发。

12气体喷射扩散时,在喷射轴线上距孔口x处的气体的质量浓度C(x);如果给定某质量浓度值,就可算出具有浓度的点至孔口的距离。

13.气体喷射扩散时,喷射轴线上的速度分布。

喷射速度随着轴线距离增大而减少,直到轴线上的某一点喷射速度等于风速为止,该点称为临界点。

临界点以后的气体运动不再符合喷射规律。

14.气体泄漏时从裂口喷出,形成气体喷射。

大多数情况下气体直接喷出后,其压力高于周围环境大气压力,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15.绝热扩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气团向外扩散至大气压力,在扩散过程中,气团获得动能,称为“扩散能”;

第二阶段:

扩散能再将气团向外推,使紊流混合空气进入气团,从而使气团范围扩大。

当内层扩散速度降到一定值时,可以认为扩散过程结束。

16.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泄漏后遇到引火源就会被点燃而着火燃烧。

它们被点燃后的燃烧方式有池火、喷射火、火球和突发火4种。

17.热强度准则:

以目标接受到的热通量作为目标是否被破坏的参数。

目标接受到的热强度大于或等于临界热强度,目标被破坏;否则目标不被破坏。

18.发生池火灾时计算火焰高度分为两种,一是有风,再有一种是无风。

19.池火计算公式表明,液池直径越大,火焰越高;有风时火焰高度有所降低,但是,火焰向下风向倾斜,加重了下风向的热辐射危害,还可能危及附近高大设备。

20.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

其危害性主要是热辐而不是爆炸冲击波,强烈的热辐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热辐射上海概率伤害模型中,百分率。

通常都按照50%伤害百分率计算。

22.消除落尘:

清扫和冲洗、喷洒黏结液、巷壁刷白。

23.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矿尘的方法。

24.根据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25.堆积坝—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四、名词解释

1、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

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个体死亡率。

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2、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

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

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泄漏概念:

指装有介质的密闭容器、管道或装置,因密封性破坏,出现的非正常的介质向外泄放或渗漏的现象。

4、绝热扩散:

闪蒸液体或加压气体瞬时泄漏后,有一段快速扩散时间,假定此过程相当快以致在混合气团和周围环境之间来不及热交换,则为绝热扩散。

5、池火:

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等)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遇到火源燃烧而成池火。

6、喷射火:

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且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则形成喷射火。

7、火球:

又称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

是指低温可燃液化气由于过热,容器内压增大,使容器爆炸,内容物释放并被点燃,发生剧烈的燃烧,产生强大的火球,形成强烈的热辐射。

8、突发火:

泄漏的可燃气体、液体蒸发的蒸气在空中扩散,遇到火源发生突然燃烧而没有爆炸。

9、热强度准则:

以目标接受到的热通量作为目标是否被破坏的参数。

目标接受到的热强度大于或等于临界热强度,目标被破坏;否则目标不被破坏。

10、内因火灾:

由煤炭自身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积聚热量达到燃烧,由此热源形成的火灾。

11、尾矿库: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工业废渣的场所。

五、简答题

1.对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所需参数有哪些?

(1)有害物质的参数:

有害物质的相态、最大质量或体积、温度、压力、密度,热力学性质如沸点、蒸发热、燃烧热、比热容等,有害与毒性参数等。

(2)设备的参数:

工艺流程、设备类型、设备的可能故障与泄漏位置、泄漏口形状尺寸等。

(3)现场与气象情况:

设备布置、人员分布、资金密度、设备地理位置、堤坝高度面积、常年主导风向、平均风速、大气稳定情况、日照情况、地形情况、地面粗糙度、建筑、树木高度等。

2.简要列出10种发易发生泄漏的典型设备?

①管道、②挠性链接、③过滤器、④阀、⑤压力容器及反应器、⑥泵、⑦压缩机、⑧储罐、⑨加压或冷冻储槽、⑩放空燃烧管和排气管

3.简述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

(1)危险源对象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以及各种生产场所拥有的设施或设备、比如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对象。

(2)它们的特性参数是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所要关注的主要参数,将这些参数进行数据采集,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信号,进行计算机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视、预警和控制,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有硬件和软件

4.为什么要进行定期检查?

(1)重大危险源是发生重大事故的根源;

(2)重大危险源现场的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运行变化,岗位操作人员轮换交替工作,安全监管措施的调整变更,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修订完善等等;

(3)定期检查、督查,及早发现重大危险源的装备设施运行故障与隐患,制止人员操作违章与违规,消除管理手段缺失与缺陷,确保处于受控状态。

5.简述尾矿库洪水漫顶的原因。

(1)防洪设防标准低于现行标准,造成尾矿库防洪能力不足,发生洪水漫顶溃坝;

(2)洪水计算依据不充分,洪峰流量和洪水重量计算结果偏低;

(3)尾矿库调洪能力或排洪能力不足,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不能满足要求,造成溃坝;

(4)排洪设施结构原因和阻塞造成尾矿库减少或丧失排洪能力;

(5)子坝挡水无效,造成溃坝。

6.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内容。

(1)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做好记录;

(2)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间和预案;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检查;

(4)对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的必要防护装备及救援器材、设备、物资进行检查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

(5)应当检查对辨识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是否及时、逐项登记建档。

7.简述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和意义。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的哪些区域、部分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事故触发因素等。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保证安全管理有序和有效地进行

8.简述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程序。

(1)前期准备

(2)现场查勘(3)辨识单元划分(4)重大危险源辨识(5)重大危险源分级(6)危害后果分析(7)提出安全对策建议(8)整改复查(9)报告编制

9.简述煤炭自燃的三个基本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

(2)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

(3)在煤的氧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热量大于积蓄,难以及时散发。

10.简述重大事故后果分析的目的。

(1)为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提供关于重大事故后果的信息;

(2)为企业决策者或设计者提供关于采取何种防护措施的信息,如设置报警系统、压力释(3)放系统、防火系统;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4)是编制应急响应预案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