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992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docx

江西省中考物理基醇点一遍过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分层精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建议时间:

______分钟)

基础过关

一、填空题

1.(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

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

第1题图

2.(2019陕西改编)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3.(易错)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物体可放在a、b、c、d的任一位置,则代表照相机原理的为________,代表放大镜原理的为________.(均选填“a”“b”“c”或“d”)

第3题图

4.(热点信息原创题)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识别设备的摄像头对旅客进行身份认证.旅客从购票、值机、托运、到安检、登机、座位引导等每个环节轻松便捷,可谓“一张脸”走遍机场.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当旅客走近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第4题图

5.(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6.(2019长春)如图所示,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设备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第6题图

二、选择题

7.(2019宜昌)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第7题图

A.平面境

B.三棱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8.(2019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凹透镜

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9.(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C.10cmD.16cm

10.(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第10题图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11.(易错·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12.(易错)下列光路图画法不正确的是(  )

13.(易错)(2019自贡)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3题图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14.(2018江西样卷)(不定项)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

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

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

三、实验与探究题

15.【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平行光源等.

第15题图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小明首先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使其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接着,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置于凸透镜的两侧,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像,并将对应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7

8

物距

/cm

40

35

30

25

20

15

10

5

像距

/cm

13.3

14

15

16.7

20

30

像的

大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光屏上

无像

光屏上

无像

(3)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分析论证】

(1)当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物距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3)由第3组和第6组实验数据可知,光在折射时,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明利用得到的规律正确判断出这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移动凸透镜.

能力提升

16.(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舟山)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矿泉水瓶.

第16题图

17.(2018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先变小再变大”).

第17题图

18.(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宁波)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第18题图

19.(易错)(2018镇江)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

第19题图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线N处

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

20.(2019河北)(不定项)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0题图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21题图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猜想与假设】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放大和缩小时与物距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选填“同一侧”或“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如图甲所示.利用图甲中成像特点制成的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80

60

30

20

15

10

像距(cm)

11.5

12

15

20

30

40

【评估】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这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

【交流与反思】

(1)如图乙所示,烛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将一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图中未体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

A.没有变化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1.会聚 小于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正对太阳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题中凸透镜距离纸面的距离为20cm时,继续靠近纸面,光斑一直在变小,说明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

2.凸 倒立 【解析】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a d 【解析】把物体置于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把物体置于b点,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把物体置于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把物体置于d点,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凸 变大 【解析】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知,像将变大.

5.缩小 向后缩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在照相机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像距也越小.小明发现有一部分武侯祠不在取景框内,他应使照相机远离武侯祠,即他后退一些,增大了物距,同时镜头往后缩、减小像距.这样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完整的像.

6.放大 投影仪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7.C 

8.D 【解析】放大镜的主要部件是凸透镜,A错误;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C错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正确.故选D.

9.C 【解析】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满足的条件是f8cm.综合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C正确.故选C.

10.D 【解析】根据图示,装水的烧瓶相当于凸透镜,墙壁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大于物距,且能在墙壁上成清晰的像,因此得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正确.故选D.

11.A 【解析】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分析可知:

甲是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乙是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

12.C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A、B正确;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C错误、D正确.故选C.

13.C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和老花镜同是凸透镜,A正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B正确;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乙图的图像大一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应调得大一些,C错误,D正确.故选C.

14.ABD 【解析】因为物距大于像距,说明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跟照相机成像性质是相同的,A正确;物像连线应过凸透镜的光心,若只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正确;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化,则像距也发生变化,不移动光屏不可能再承接到清晰的像,C错误;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确.故选ABD.

15.【设计与进行实验】

(1)会聚 10.0 (3)上 【分析论证】

(1)大于 (3)光路可逆 【结论应用】缩小 左

【解析】【设计与进行实验】

(1)由题图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40.0cm-30.0cm=10.0cm;(3)由于光线通过光心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当蜡烛变短了,要使像成光屏的中央位置,光屏应向上移动;【分析论证】

(1)分析表中1~4组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表中第3组数据物距为30cm,像距15cm,分别为第6组数据中的像距和物距,故可得出光折射时,光路可逆;【结论应用】由题图乙可以看出,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结论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由于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故可向左移动凸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移动前的像距时,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6.凸透 靠近 【解析】“黑白颠倒”是由于白纸通过凸透镜成倒立实像形成的,此时物体处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外,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的虚像,即“黑白颠倒”现象重新颠倒回来,所以应将白纸靠近矿泉水瓶.

17.0.05 变小 【解析】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10cm,所以焦距f=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应在1倍焦距以内,即在0.05m以内;因为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像的大小将变小.

18.C 【解析】凸透镜是圆形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而玻璃杯是柱状透明“凸透镜”,因此不能与凸透镜一样形成倒立的实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实像,只能是左右相反或上下相反的像,不可能看到的是C,故选C.

19.C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15cm,像到光屏的距离也为15cm,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要想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蜡烛就要移到二倍焦距以外,即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故A可能;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15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如果只移动光屏,需要将光屏移至二倍焦距以外,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故B可能;如果只将透镜移到N点,此时的物距等于12cm,蜡烛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到透镜间的距离只有18cm,故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不可能;如果将凸透镜右移3cm,此时物距为18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物体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移到Q点右侧某个位置能成清晰的像,故D可能.故选C.

20.ABC 【解析】蜡烛在焦点内,成放大的虚像,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物距减小,根据“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规律可知,像逐渐变小,A正确;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光屏的位置附近仍能看到像,B正确;将蜡烛放在10cm处,u=30cm,u>2f,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C正确;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远视镜片,由于远视镜是凸透镜制成的,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应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才能得到清晰的像,D错误.故选ABC.

21.【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照相机 能 【评估】第6次;物距10cm 【交流与反思】

(1)远视 

(2)D

【解析】【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如甲图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若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由光路可逆知,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评估】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距等于像距,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第6次实验数据错误,即物距10cm错误;【交流与反思】

(1)将一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

(2)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仍然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会变暗,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