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3187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docx

中外建筑史打印稿

P49页: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之始:

1、提倡“择中论”的《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提倡“因势论”的《管子》: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从于广川之上”。

选址要“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城市布局“凡士者近宫,不士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历代帝都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P49):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下面我们抓住城市的三要素来分析:

1.汉长安:

面朝后市,居住区在外城。

2.北魏洛阳:

宫殿中轴对称,在城市主轴线上,左祖右社,市在城东西各一。

3.南朝建康:

宫城和皇城方正,在城市主轴线上,左祖右社,市和居住区在秦淮河。

4.隋唐长安:

宫殿中轴对称,里坊制,有东西市。

5.隋唐洛阳:

宫城在西北角(因其为陪都),市场结合水运,里坊制。

6.宋东京:

宫城中轴对称,市场是临街设店,商业发达,官署和居民杂处,废除里坊制。

7.明南京:

城东皇城区,城南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军事区。

宫城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城墙有四道。

北京城

在北京这块土地上,很早就具备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到公元前10世纪的周朝,这里成为燕国都邑,称为蓟。

自秦、汉至隋、唐,这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贸易中心,隋、唐朝设为幽州治所,为节度使的府衙所在地。

公元10世纪末,北方的辽民族势力扩大,改幽州为燕京,作为陪都。

公元12世纪初,金人把辽时的燕京设为首都。

自此,北京开始了成为一个国家都城的历史。

元世祖忽必烈登位后,将元朝都城迁到金中都,改称为大都,北京第二次成了一个国家的都城。

明灭元后,大都改称北平。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直到清朝,北京都是我国的首都。

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

宫殿中轴对称,在城市主轴线上。

市场临近水运布置,左祖右社,居住区采用传统的胡同和四合院形式,贵族在内城,平民在外城,有四道城墙。

座北京城以皇宫所在的宫城为中心,宫城外面围着皇城,皇城之外围着内城和外城,形成了内外四重城圈。

北京城有一条由南而北,贯穿全城的中轴线,从最南的外城永定门开始,纵穿外城、经内城南面的正阳门直抵皇城正门天安门、进入皇城穿过宫城的正门午门越过前朝后寝,座座宫殿,和横在轴线上的景山,出皇城北门地安门直抵城北的鼓楼与钟楼。

其间,宫城里的重要殿堂都被放在轴线之上,两旁对称地配列着帝宫厅馆。

左祖右社也分居在轴线左右,这一条长达8公里的城市轴线真可谓世界少有,中国都城规划模式在这里可以说被应用和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城建设的经验(P51-53)

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皇帝往往派遣亲信大臣,“相土尝水”。

古代城市重视防御,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并且长期采用里坊制。

城市布局或附会《考工记》的礼制规定,或因天材就地利,随宜布置。

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以适合我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重视木建筑的防火,望火楼、鼓楼、谯耧,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精于城市排水的处理,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后代城市运用河道、沟渠以供撵泄雨水,明清时还有人专司疏浚挑挖之职。

第四章宫殿和陵墓

一、宫殿的发展史(P109-110)

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1.“茅茨土阶”的阶段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二、宫殿规划的理念

“择中立宫”:

宫殿在城市的中轴线上。

“左祖右社”:

社稷坛位于宫城前面的西侧(右),太庙位于东侧(左)。

“前朝后寝”:

帝王处理政务的殿堂放在宫城的前面,称为前朝;生活起居部分放在后面,称为后寝或后宫。

“三朝五门”:

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

“天子诸侯皆三朝”。

又注《礼记·明堂》曰:

“天子五门”、“诸侯三门”。

这就是“三朝五门”的由来。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閤”,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

即:

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紫禁城的布局

1、紫禁城长960米,宽760米,共72万平米;四个门:

南:

午门;北:

神武门;东:

东华门;西:

西华门。

以乾清门为界:

南半部--前朝;北半部--后寝。

2、前朝部分:

1)太和门:

衬托太和殿与午门的艺术形象,通过庭院空间的运用以及金水河建筑元素的利用,形成两大雄伟壮大的建筑之间的过渡。

2)三大殿:

太和殿:

大朝之处,采用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制--重檐庑殿,开间由明代的9间扩为清代的11间。

用于最高级隆重仪式:

皇帝登基、皇帝生日、冬至朝会、大年初一、颁诏等,使用率低。

中和殿。

建筑形制为:

单檐攒尖顶,三开间。

用于太和殿的预备室、皇帝大朝前的休息室。

保和殿。

重檐歇山顶,9开间。

曾用于殿试考场,也曾在此宴请外民族使节。

(社会地位:

满、蒙、汉)

3)文华殿:

是太子读书、讲学典礼以及召见学士的地方。

武英殿:

原本是武将议事之处,后来用作印刷书籍的场所了。

3、后寝部分:

1)、中路: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东路:

东六宫(皇贵妃住),仁寿宫(太上皇住)

3)、西路:

西六宫(太妃住),养心殿(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4)、其他:

东西五所(皇子住),御花园等等

故宫的中心建筑

中轴线:

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寝(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四、古建筑的等级制度

紫禁城从建筑主体到建筑小品配备,都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度。

以太和殿为例:

从重檐的庑殿顶、11开间的平面布局、三层的白石台基,甚至屋顶的鸱尾高度与走兽数目、斗拱的出跳数目;御路台阶与栏杆的龙凤雕刻;彩画中大量点金,龙凤和玺彩画的使用;月台上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的陈列,都体现其最高等级。

屋顶:

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

色彩:

黄--红--绿--青--蓝--黑--灰。

宫殿用金黄和赤色调,民舍只能用黑灰、白色调。

彩画:

彩画以和玺彩画为最尊贵,用于宫殿建筑,其次是旋子彩画,用于衙署,庙宇和宫殿的配殿。

苏式彩画等级最低,只用于次要的园林和民居建筑。

五、陵墓的形式演变

六、明十三陵

(一)明十三陵形制:

神道:

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象生——棂星门

陵区:

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牌坊——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地宫

(二)十三陵评析:

1、重视组群与地形的结合。

2、重“无”思想,“以少总多”,物质功能要求不高,精神功能要求高。

3、调用建筑与雕塑相结合的手段。

从大红门到山脚下约7公里的雕塑石像生阵列。

天坛的两个主要建筑群

圜丘建筑群:

由圜丘和皇穹宇组成,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祈年殿建筑群:

是皇帝祈求丰年的地方。

天坛的圜丘,祈年殿满足了祭祀的功能要求,那么它们如何满足帝王在祭祀方面的精神要求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工匠应用了多方面的象征手法。

这些象征性手法集中表现在形象、数字与色彩三个方面。

第六章中国传统住宅

一、我国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

适应气候:

例如南方的干阑式,为了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将底层架空。

适应地形:

比如邻水多盖吊脚楼,黄土高坡挖窑洞。

就地取材:

住宅结构是以木构的穿斗式和抬梁式为主。

其它还有:

干阑式、井干式、砖墙承重式、藏族碉楼、客家土楼、窑洞、新疆阿以旺、蒙古毡包等等。

各地住宅就地取材,比如藏区多石材,碉楼以石为墙体;蒙古多毛毡,住宅是毡包的形式等等。

习俗不同:

比如客家族喜欢聚族群居,所以修造可以容纳整个家族的土楼;蒙古族为了迁徙生活,搭建可拆卸的蒙古包。

庭院建筑:

庭院住宅是我国住宅的主流形式。

二、庭院住宅是我国住宅的主流

中国民居既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也必然从形态上反映出中国宗法社会的儒家伦理。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

礼、乐、骑、射、书、术。

礼是第一位,乐是第二位,中国的儒家讲究“礼乐相成”。

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既要“重名分,循长幼”,又要“交相爱,和为贵”。

前者为礼,后者为乐。

礼乐相互制约,即是“礼乐相成”。

在中国的院落住宅中,厅堂是礼乐秩序中象征礼的实体,而庭院则是象征乐的虚体。

所以,中国的住宅形制以庭院住宅为主。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既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也必然从形态上反映出中国宗法社会的儒家伦理。

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要“重名分,循长幼”,即为“礼”。

在我国的院落住宅中,北正房:

坐北朝南,是一个在形制和氛围上都比较严肃的地方,通常作为厅堂或家长居住。

厢房,耳房:

给儿孙居住。

前院倒座:

用作会客厅、门房、私塾等。

后院的后罩房比较私密,用作闺房,给小姐和女佣居住,厨房也往往在这里。

总之,所有这些布置都是遵循等级观念和伦理观念的。

北京四合院的门

大门:

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

中门:

垂花门(掌握四合院中每种门的特点)。

第七章园林

一、园林的发展简史

“动物园”时期:

商朝的苑/周朝的囿/汉朝的上林苑

“山水园”时期:

东晋和南朝以后,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伴随着山水诗、山水画开始形成。

园林四要素

建筑:

在其他类型建筑群中,一直是主角;而在园林中,建筑物是配角,必须与山石、水体、花木相协调,形成山水野趣。

山石:

叠山置石是一门学问,山石讲究“瘦漏透皱”,丑到极处就是美。

水体:

理水要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花木:

花木配置分为孤植和丛植两种,无论是哪种种植方法,都要遵从美学规律。

颐和园作为一座离宫,包括有宫廷与园林两种功能

私家园林的设计原则(191页)

(一)园林布局的原则:

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

(二)水面处理的原则:

园无水则不活。

江南之园,园园皆有水。

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应该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聚则水面开阔,有江湖烟波之趣;分则曲折萦回,可起溪涧探幽之兴。

(三)叠山置石的原则:

山水园中,自然要叠山置石,以形成山林野趣。

不过,假山要堆出真山意趣绝非易事:

一要有高水平的设计;二要有高手艺的匠人;三要有好石料。

(四)建筑营构的原则:

江南园林已形成一种独立于住宅之外的建筑营构的原则:

活泼、玲珑、空透、典雅。

(五)花木配置的原则:

花木配置分为孤植和丛植两种,以孤植为主。

讲究构图和美学规律。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比较

从园林建筑来看,江南私家园林远比皇家园林尺度小、色彩淡雅和玲珑剔透。

从堆山和理水来看,私家园林讲究把假山和小池塑造出山水的野趣,而皇家园林利用自然地形,依山傍湖。

从花木配置来看,私家园林以观赏孤植的花木为主,而皇家园林综合运用丛植和孤植。

从空间处理来看,江南园林的空间更讲究通透和层次,而皇家园林的庭院部分常常较为封闭。

古西亚的土建筑

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两河流域无石又缺木,它从夯土墙开始以至土坯砖(又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

两河下游,盛行土坯建筑,而又炎热多雨,为了保护土坯墙免受侵蚀,表面必须覆盖面层,这面层后来就发展成色彩斑斓的琉璃饰面。

山岳台

山岳台或星象台是两河流域的、表达“山岳崇拜”或“天体崇拜”的宗教建筑。

形式是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

(1)重点掌握古希腊的柱式与庙宇的型制。

包括: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2)主要实例:

迈西尼狮子门,美加仑室,雅典卫城建筑群(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奖杯亭、宙斯祭坛、埃比道拉斯剧场。

(3)要求绘制:

①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示意图。

②绘制帕提农神庙的平、立面图。

③绘制奖杯亭外观图。

狮子门

迈锡尼卫城有个3.5米宽、3.5米高的狮子门。

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

这块正三角形的浮雕石板,工艺精湛。

 

正厅(美加仑室Megaron):

希腊神庙的雏形

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宫殿都是以正厅为核心。

正厅是长方形的,以比较狭窄的一面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形成前廊。

正厅当中有不熄的火塘,是氏族的祖先崇拜的象征。

这种围廊式的建筑是希腊神庙的雏形。

 

三种柱式各有特色

多立克柱式:

柱头是简单的倒圆锥台,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4-6倍。

柱身的卷杀十分明显,有凹圆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台基上。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l/3。

柱距约为柱径1.2—1.5倍。

爱奥尼柱式:

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9-10倍。

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1/5。

柱距约为柱径2倍。

科林斯柱式:

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科林斯柱式,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这些柱式的比例与规范,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

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

(1)重点掌握古罗马券拱技术,古罗马柱式的发展与定型,《建筑十书》,古罗马的广场、庙宇、大角斗场、公共浴场、住宅。

(2)主要实例:

图拉真广场及纪功柱、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君士坦丁凯旋门。

(3)要求绘制:

古罗马五种柱式;券柱式;十字拱;绘制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庙的平剖面图;大角斗场的立面券柱式的叠加示意图;巴西利卡平面图。

古希腊柱式与古罗马柱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首先,古希腊建筑以柱式承重;古罗马建筑却以拱券和柱式混合承重。

罗马柱式比希腊柱式更加修长,长细比大。

其次,古罗马的柱式共有五种:

三种是从希腊继承来的,即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另外两种——塔斯干柱式、混合柱式是罗马特有的创造。

再次,古罗马的柱式继承希腊传统,又必须解决“柱式”与“罗马建筑”的矛盾,从而产生了罗马柱式的新特点。

为了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产生了“券柱式”。

为了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产生了“叠柱式”和“巨柱”。

为了解决柱式和罗马建筑巨大体积之间的矛盾,使柱式更富有细节。

、君士坦丁凯旋门:

券柱式

第六章拜占庭的建筑

(1)掌握: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包括穹顶与帆拱的组合);东欧基督教建筑的平面型制。

(3)主要实例:

圣索菲亚大教堂。

(4)要求绘制:

穹顶与帆拱的组合示意图;圣索菲亚大教堂平立面示意图。

穹顶和帆拱

第七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1)掌握教堂的演变,罗马风建筑的特色;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及内部、外部处理的艺术特点;法、德、英、意哥特式教堂。

(3)了解主要实例:

比萨教堂建筑群、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

(4)要求绘制:

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飞扶壁;比萨大教堂的平面、立面图,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立面图。

夏特尔教堂鸟瞰:

拉丁十字式

圣索菲亚大教堂

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掌握文艺复兴的建筑美学理论及艺术手法,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广场的成就。

掌握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

(2)主要实例:

佛罗伦萨主教堂、坦比哀多神庙、圣彼得大教堂、圆厅别墅、美狄奇府邸、圣马可广场、罗马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

(3)要求绘制:

罗马坦比哀多神庙的立面示意图;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立面示意图;圆厅别墅平面、立面示意图;帕拉蒂奥母题。

圣马可广场

第九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重点掌握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掌握古典主义的宫殿、教堂、广场及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装饰。

(2)主要实例:

商堡府邸、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旺道姆广场、南锡中心广场群、调和广场、恩瓦立德教堂。

(3)要求绘制:

卢浮宫东立面示意图。

建筑主要风格

1、由于受到意大利的影响,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加强了建筑外立面的水平划分;立面构图普遍采用上下三段、左右三段或五段的式样,注重比例与尺度;

2、功能服从于形式。

3、法王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为代表;代表建筑有:

商堡、卢佛尔宫、凡尔赛宫、旺道姆国王广场

卢佛尔宫东立面

东立面长183米,高28米,采用横三竖五的构图手法。

横向分为三段:

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映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2:

3:

1。

竖向分五段,以柱廊为主,但两端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则上有山花。

柱廊采用双柱以增加其刚强感。

造型轮廊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后广为欧洲各国王公所模仿。

卢佛尔宫东立面

凡尔赛宫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装饰主要表现在室内,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题材常为蚌壳、卷涡、水草及其它植物等曲线形花纹,局部点缀以人物。

它反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的放肆。

他们要的是更娇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锁碎纤巧的风格。

洛可可装饰的代表作是巴黎苏比斯府邸的客厅。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

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3)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

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

城市规划的探索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3)掌握:

红屋、米拉公寓、法古斯工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罗比住宅。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

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3)重点掌握: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

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4)要求绘制:

①萨伏伊别墅②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③克朗楼④包豪斯校舍。

第五章

二战后,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1)熟悉二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以及代表建筑师和代表作品。

①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粗野主义倾向,⑤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3)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掌握重点实例: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纽约西格拉姆大厦、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珊娜特塞罗镇中心主楼、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朗香教堂、悉尼歌剧院。

(4)要求绘制:

①马赛公寓②纽约世界贸易中心③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熟悉当代建筑的诸思潮:

①新理性主义,②新地域主义,③高技派的新发展,④简约的设计倾向,以及各流派代表建筑师。

(3)掌握当代建筑的诸思潮:

①后现代派,②解构主义,③新现代。

重点掌握文丘里、格雷夫斯、盖里、迈耶、安藤忠雄等建筑师的作品。

(4)要求绘制:

①母亲住宅②美国电话电报总部大楼③波特兰市政厅④住吉长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