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262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课题

了解自己的妈妈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妈妈,知道母亲的伟大。

2.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知道母亲的伟大,从而更加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难点:

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法

选择

指导、实践

课型

综合实践课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视频短片

学生准备:

名言故事。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5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地震中最伟大的母亲

看来,同学们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

老师也是在看了这段新闻之后感触很大,觉得非常有必要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以“我的妈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这节课和下次综合实践课,咱们首先来了解自己的妈妈。

二.自己对妈妈的了解:

母亲对于我们而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三.介绍自己的妈妈

四.学生写自己的妈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六.欣赏歌曲:

放映新闻: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遭受了一次8.0级的强烈地震。

地震中,有一位这样的母亲:

播放视频。

板书课题:

了解自己的妈妈。

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自己的妈妈。

播放歌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学生观看。

 

指名回答。

学生表达想法。

学生交流,代表发言。

小组内发言:

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

学生独立完成

认真聆听这首刽制人口的歌曲,用心体会母亲的伟大。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数学竞猜游戏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学会一些竟猜数学游戏的的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灵活运用竟猜方法来竟猜数学游戏

教法

选择

指导法练习法。

课型

实践课

课前

准备

视频展示台。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0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分清奇偶性:

(二)猜年龄:

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恒等关系。

(3x+3)÷3-3=x+1-3=x-2,不管x是多少,同学把得数告诉你,就是把x-2告诉你了,你把它加上2,当然就是他的年龄了。

因为x随便是什么数,这个恒等关系总是成立的,要算哥哥、爸爸,甚至爷爷、奶奶的年龄,结果一样正确。

三、练习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教师出示竞猜要求:

请一位同学不要把年龄告诉你,有你来猜,但是你要他把年龄乘3,再加上3,再除以3,然后把得数告诉你。

这时,你再把得数加上2,就是他的年龄了。

举例说明:

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道理?

最后老师揭示答案:

回家猜一猜爸爸、妈妈的年龄。

 

小组讨论,互相竟猜,看结果是否正确。

思考、讨论、回答。

 

小组讨论,互相竟猜年龄,

看结果是否正确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一元钱究竟有多重

学习

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过程,品味一元钱的价值,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重点

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一元钱的价值,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教法

选择

谈话法、练习法

课型

练习课

课前

准备

习题卡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5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准备活动 

1.独立赚取一元钱。

2.布置活动时间

3.星期六或星期日。

 

  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以便交流。

二、赚取一元钱 

三、讲述一元钱的故事

四、品味一元钱

听学生的故事:

在饭店我看到有些人吃饭非常浪费,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可惜。

而好多穷人却生活得很艰难。

讲述完各自的故事,询问了孩子们的收获,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冷静的。

1.提出活动任务。

2.引导学生在双休日开展活动。

3.播放学生活动时的录像,引导学生讲述一元钱的故事。

4.在黑板上分别写下了解到的学生的感受:

“苦”、“累”、“尊严”等字词,引导学生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苦”。

5.教师引导学生:

引导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

 

6.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社会。

自由搭配成组。

 

1.讨论赚取一元钱的途径。

 

 2.给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3.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4.学生讨论发言,理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

思索:

“经过了这次活动,觉得最大收获的是什么,是那些钱吗?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生活中的电视

学习

目标

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教法

选择

实践指导法

课型

实践课

课前

准备

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0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

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最喜欢的明星。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内容:

1.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

2.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三、“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

看电视有好处。

2.看电视有坏处。

3.辩论规则:

A理由要充分

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

六、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内容要选择。

七、学生制定的收视指南

八、课后实践

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

课件出示电视明星。

提出问题。

展开调查。

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辩论话题

和相关要求。

教师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即可。

 

教师总结。

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学生发言。

开始调查。

 

展开辩论:

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学生交流。

自己制定。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小小塑料袋

学习

目标

1.塑料袋的危害,对塑料袋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使用塑料袋,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塑料袋的危害,对塑料袋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使用塑料袋,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法

选择

指导实践法

课型

实践课

课前

准备

有关塑料污染环境的课件图片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7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

2.你们平时用过-塑料袋吗?

在什么时候用它干什么?

3.塑料袋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呀,你对塑料袋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吗?

4.由于塑料袋的装扮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颜色。

二、确定小主题小小塑料袋

(1)危害

(2)处理方式

(3)如何减少使用

(4)用途、优点

(5)家庭使用现状

三、设计方案,落实分工

四、交流、展示方案

1.交流,指点活动细节。

2.常言道:

说说容易做做难,再好的方案也必须去做了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相信每一小组都能按照活动方案积极行动起来的。

五、评价总结

教师提问。

 

教师板书:

小小塑料袋

 

幻灯片播放图片:

教师有感情的叙述,突出数字。

看了这些图片、文字,你想说些什么?

完善板书

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以“小小塑料袋”为主题来开展研究。

人们常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出示卡片:

制定计划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自由发言。

学生交流:

塑料袋的种类、制作、成分、多少人使用、哪些危害、人们对它的态度、怎么回收、处理的,变废为宝、呼吁宣传人们减少使用、可否用一些物品替代等。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早餐的学问

学习

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重点

难点

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教法

选择

指导实践法

课型

实践课

课前

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2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的学问》。

2.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进行讨论。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四、交流报告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六、实践活动

“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

课件出示问题。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

是否科学合理?

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讨论,进行答辩:

你们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让学生从以下开展调查:

1.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2.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3.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生活中的电

学习

目标

1.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能及探索电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