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0238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第1课时(月日)No: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5-87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和圆的特征,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长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使学生通过直观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知、体验并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形成圆的概念,积累学习图形特征的基本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圆的特征等活动,主动了解圆的特征,体验认识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学单:

1、找出图中的圆,并说说圆与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想办法画一个圆

3、用圆规画时要注意什么

4、说说半径、直径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5、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有多少条对称轴?

二、小组讨论

3、交流展示

(一)交流例1。

XkB1.com

1.课件出示例1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全班交流:

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2.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指名在投影下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讨论: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例2。

1.用圆规画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

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3.展示、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

拿出课前剪好的圆,说说自己在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

多少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直径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交流:

d=2rr=d/2

四、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生在图中标出,量出长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画圆,并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圆,并说说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生填表,说说是如何填的

4.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画圆。

全班展示

交流:

画圆的步骤有哪些?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还是半径?

5.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生画圆

量出半径各是多少毫米

五、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个案修改

 

第2课时(月日)No:

圆的认识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难点:

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

二、练习指导

1.判断。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

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小组讨论:

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

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全班交流: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

问: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三、拓展练习wWw.xKb1.coM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

交流:

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生思考,小组讨论

指出:

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

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个案修改

 

第3课时(月日)No: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8例3,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1-13题及动手做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

圆有哪些特征?

2、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二、自主先学

出示导学单:

1、什么样的图形是扇形?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扇形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展示

1、

(1)认真观察例3的3个圆中的图形,说说每个圆中涂色部分的共同特点。

提问:

每个图色部分都由几条线围成的?

围成每个图色部分的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

每个图色部分都有几个角?

这些角的顶点都处于什么位置?

(2)展示、汇报、交流。

(3)认识弧和圆心角

(4)依次指一指上面几个扇形中的圆心角以及与圆心角相对的弧。

2.讨论:

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课件演示,学生回答。

五、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联系对扇形的已有认识进行判断。

启发学生认识到:

半圆可以看做特殊的扇形,它的圆心角是180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出圆心角是多少度,是什么角

交流:

你是怎样知道角的度数的?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重点认识:

图中的绿色部分也是扇形,不过圆心角已经超过了180度。

4.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

让生说说分针分别指向数字几

生在书上画出扇形

5、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问:

如何求出每个扇形占圆的几分之几?

(圆心角的度数÷360)

生列式计算

6、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说说是如何想的

7、完成动手做

生按步骤等分、画圆、涂色,画出图案

六、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个案修改

 

第4课时(月日)No:

圆的周长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

“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

”“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

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

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

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

(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

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

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

C÷d=π,C÷π=d,C=πd)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

(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

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个案修改

 

第5课时(月日)No:

圆的周长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3例6,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5-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

直径呢?

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

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二、自主先学

出示例6和导学单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

(2)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

列方程解答。

解:

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答:

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

算术方法解答。

251.2÷3.14=80(米)

答:

花坛的直径是80米。

五、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