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120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8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docx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内容总结0325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

第一部分基础实验

一.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1.容器与反应器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为:

小试管,中试管,大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

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试管口占全长的1/3处。

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

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的不超过1/3。

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并使试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

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如分解)

 

可直接加热至高温。

灼烧时应放于泥三角上,用坩埚钳夹取,避免骤冷。

(分别由Fe、Cu等金属或玻璃制备)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

可直接用于加热,遇能与Cu、Fe反应的物质时要在匙内铺细砂或垫石棉线。

(2)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为50、100、250、500、1000mL等规格)

用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也可用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水浴加热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

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

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2。

蒸馏烧瓶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在滴定操作中液体不易溅出。

(3)不能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片要涂凡士林油,以免漏气。

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瓶口内侧磨砂,且与瓶塞一一对应,切不可盖错。

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滴瓶内不可久置强氧化剂等,原因是氧化乳胶管。

制取某些气体的反应器

固体为块状或大粒状,气体溶解度小,反应无强热放出,旋转导气管活塞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

2.计量仪器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于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

①要根据所要量取的体积数,选择大小合适的规格,以减少误差。

②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

用于量取产生气体的体积

注意:

所量气体为不溶性,进气管不能接反,应“短进长出”

托盘天平(附砝码)

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称量

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左物右码。

若左码右物,则称取质量小于物质的实际质量。

例如,称取9.6g实际质量为

一般精确到0.1g。

①用于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其他滴定)实验。

②可准确量取液体体积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装碱性溶液,强氧化剂(KMnO4溶液,I2水等)应放于酸式滴定管。

“零”刻度在上方,精确至0.01mL

用于吸取或滴加液体,定滴数地加入滴液

必须专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时不要与其他容器接触

 

用于测量温度

 

加热时不可超过其最大量程,不可当搅拌器用,注意测量温度时,水银球的位置

(分为50、100、250、500、1000mL)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不作反应器,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标记的温度下使用

3.用作过滤、分离、注入溶液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

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不宜盛碱性液体

4.干燥仪器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要防止干燥剂失效。

气流方

大口进小口出

除去气体中的杂

注意气流方向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用于存放干燥的物质或使潮温的物质干燥

很热的物质应稍冷后放入

5.其他仪器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于蒸馏、分馏,冷凝易液化的气体

组装时管头高,管尾低,一般来说蒸气与冷却水逆向流动

用作热源,火焰温度为500℃—600℃

所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但也不能少于1/4。

加热时要用外焰。

熄灭时要用盖盖灭,不能吹灭

用作热源,火焰温度可达1000℃左右

需要强热的实验用此加热。

如煤干馏,炭还原氧化铜

可用作蒸发皿或烧杯的盖子,可观察到里面的情况

不能加热

6.夹持仪器

铁架台、铁夹、试管夹、滴定管夹、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镊子、石棉网等。

7.连接的仪器及用品

单孔塞、双孔塞、无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

另外还有一些仪器如:

玻璃棒、试管刷、研钵、接收器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试剂的取用

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时用药匙或纸槽送入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药量一般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固体则用镊子夹取放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慢慢直立,使固体沿管壁缓缓慢滑下。

液体药品根据取用药品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取用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滴定管或移液管。

取液体量较多时可直接倾倒。

往小口径容器内倾倒液体时(如容量瓶)应用玻璃棒引流或借助漏斗加入。

说明:

①化学药品很多是有毒或有有腐蚀性、易燃或易爆的。

取用药品时要严格做到“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

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盖试管底部。

③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小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

块状和大颗粒固体镊子夹取。

④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注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

向容量瓶、漏斗中倾注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也不能随意抛洒,以免发生事故。

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的洗涤

(1)水洗法:

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适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药剂洗涤法:

①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

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②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Na2CO3)清洗。

③附有硫磺,可选用CS2或NaOH溶液洗涤。

④附有碘、苯酚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⑤作“银镜”、“铜镜”实验后的试管,用稀硝酸洗。

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试管附有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并稍加热后再洗涤。

⑦盛乙酸乙酯的试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涤。

⑧水垢(CaCO3、Mg(OH)2)用醋酸洗涤

3.常见指示剂(或试纸)的使用

(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和甲基橙。

应熟记它们的变色范围。

使用时将指示剂取几滴滴加到试管中的待测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2)常见试纸有石蕊试纸(红色或蓝色)、pH试纸(黄色)、淀粉碘化钾试纸(白色)等;

说明:

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不能润湿,检测气体时一般要润湿。

②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不得接触容器内壁)。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气体的性质。

③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切不可把试纸投入到溶液中。

④C12、Br2、NO2、O2等氧化性较强的气体,均可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

5.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

Na+(黄色)K+(紫色)

操作:

洗—烧—蘸—烧—洗

仪器:

铁丝、铂丝、蓝色钴玻璃

说明

①并非所有的金属都有焰色反应

②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都有同样的焰色

③焰色反应为物理性质

6.溶液的配制

三.常见事故的处理及实验安全

实验室五防:

(1)防毒

(2)防火(3)防爆(4)防触电(5)防堵塞:

1.常见事故的处理

①浓H2SO4溅到皮肤上,应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

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

大量的酸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NaHCO3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大量碱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CH3COOH溶液中和。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②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③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要立即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④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CO2灭火器,不能用CCl4灭火器。

⑤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要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⑥温度计不慎将水银球碰破,为防止汞蒸气中毒,应用硫粉覆盖。

⑦实验安全标识

2.实验安全操作

(1)防爆炸:

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防暴沸:

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浓硫酸缓慢的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中毒:

尾气的处理装置

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尾气(如:

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多余气体必须进行处理,常用处理尾气装置,如图。

一般常用吸收液吸收这些有害气体,a、b、c为溶解度不是很大的尾气处理装置,d为溶液度大且吸收速率很快的尾气处理装置,难以吸收的尾气如CO,应于末端燃烧除去,如e。

此处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4)防堵塞安全装置

(5)防倒吸安全装置

四.常见试剂的保存

为了防止试剂变质及意外事故发生,在存放试剂时,应对容器及外部环境作出恰当选择。

试剂瓶的选择

①颜色:

一般试剂均存放于无色瓶中,但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则应放在棕色瓶中:

如浓硝酸、硝酸银、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H2O2、KMnO4、KI等。

②材料:

一般可存放在玻璃瓶中,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则存放在塑料瓶中,如HF酸。

③塞子:

必须用胶塞:

显碱性的溶液NaOH、Na2CO3、Na2SiO3、KOH等。

不能用胶塞:

有机溶液苯、甲苯、CCl4等。

会使橡胶“溶解”;强氧化剂浓H2SO4、HNO3、KMnO4、Br2水、Cl2水等会使橡胶老化或和橡胶发生反应。

④瓶口:

广口瓶:

固体;细口瓶:

液体

外部环境

①需密封保存

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或水蒸气而变质:

如碱石灰、NaOH、CaO、CaC2、P2O5、CaCl2、MgCl2、Na2O2、漂白粉、浓H2SO4(稀释)。

防止空气中O2将其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如Na2SO3、FeSO4、KI、Na2S、H2S等。

易挥发的液体试剂:

浓NH3H2O、浓HCl、浓HNO3等。

②油封或水封

K、Ca、Na等活泼金属应浸在煤油中;Li保存在石蜡油中;少量白磷保存在水里,大量贮存在密闭的药品瓶里;液溴需加少量水水封。

其他

使用FeSO4、FeCl2溶液时,内加铁粉或铁钉和H2SO4:

加入铁粉、铁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加入硫酸抑制FeSO4水解。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基本操作

操作名称

适用范围和实例

装置

操作要点

过滤

(沉淀

洗涤)

固体(不溶)——液体分离

例: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滤纸紧贴漏斗壁,用水润湿至不出气泡为止,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上沿;玻璃棒顶在三层滤纸处;过滤时加入漏斗的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即“一贴两低三靠”。

⑵过滤时:

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漏斗嘴紧靠烧杯内壁;

⑶加水,水面高于沉淀,浸洗三次,达到净化沉淀的目的。

 

蒸发结晶(重结晶)

①固体—液体分离,例:

食盐溶液的蒸发结晶

②利用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固体—固体(均溶)分离。

例:

KNO3、NaCl的结晶分离。

(1)蒸发皿可直接受热。

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或快干时撤火。

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蒸馏

(分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例:

从石油中分馏出各馏分。

从乙醇、乙酸、浓H2SO4混和液中蒸馏出乙酸乙酯

(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附近。

(2)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低保证冷凝液自然流下,冷却水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3)烧瓶中放入碎瓷片以防暴沸

萃取

分液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

例:

用CCl4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后,再分液分离

(1)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如图所示,两手握住分液漏斗、倒转分液漏斗并反复、用力振荡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3)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洗气

气—气分离(杂质气体与试剂溶解或反应)例: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气中HCl杂质,用Br2水除CH4中的C2H2

 

混和气体通入洗气瓶

渗析

胶粒与溶液中的溶质分离。

例:

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将要提纯的胶体装入半透膜中,将半透膜袋系好,浸入蒸馏水中,渗析的时间要充分,烧杯的蒸馏水要不断的更换。

加热

杂质发生反应。

例:

Na2CO3中含有NaHCO3杂质;MnO2中混有炭粉杂质可用加热法除去

 

升华

分离不升华与易升华的物质。

例:

碘、萘的提纯

盐析

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例:

硬脂酸钠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重结晶

利用溶解度的差异

KNO3(NaCl)

(NaCl)

2.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首先应分析各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然后再选择适宜的方法,且一般要遵循提纯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被提纯物质要复原;除杂试剂应过量且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分离与提纯方法简便易行等原则。

3.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

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物分离型:

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物分离型:

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

洗气

六、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别、鉴定、推断等,鉴别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鉴定是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常用的反应和现象

注意问题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2、N2O气体也能助燃

H2

点燃火焰呈浅蓝色,只生成H2O,不纯者点燃有爆鸣声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检纯

②用玻璃导管点燃时看不到蓝色火焰,是因Na+燃烧有黄色火焰

③遇到多种可燃性气体除点燃外,还要利用特性或燃烧产物的性质加以区别(如H2S有臭鸡蛋味,也能使溴水褪色或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有硫沉淀)

CO

点燃火焰呈蓝色,生成物只有CO2

H2S

点燃火焰呈蓝色,不完全燃烧生成硫;遇Pb(Ac)2或Pb(NO3)2湿试纸变黑,有臭鸡蛋味

CH4

点燃火焰呈浅蓝色,生成CO2和水;不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

C2H4

点燃火焰较亮,有微黑烟,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2H2

点燃,火焰明亮有较浓黑烟,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NH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

在空气中不可燃,但在纯氧中可燃,4NH3+3O2(纯)=2N2+6H2O

NO

开瓶盖或遇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

NO在空气中不存在

NO2

红棕色,但溶于水为无色溶液,遇AgNO3溶液无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两者都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不能用它区别

Br2蒸气

红棕色,溶于水成橙黄色溴水,与AgNO3溶液出浅黄色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

黄绿色,使KI—淀粉湿试纸变蓝

S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①SO2具有刺激性气体,CO2无气味,它们都可使石蕊由蓝变红,SO2更显著,不用此鉴别

②SO2和CO2通入石灰水的现象一样

C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但不使品红溶液、KMnO4酸性溶液溴水等溶液褪色

HCl

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蘸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烟,遇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HI、HBr气体同HCl,但遇AgNO3溶液分别出AgI、AgBr的黄色及浅黄色沉淀

N2

不发生上述所有情况或现象

只有镁能在其中点燃生成Mg3N2

2.常见阳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离子方程式

H+

石蕊

甲基橙

Na2CO3

活泼金属(如Zn)

蓝色→红色

橙色→红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K+

焰色反应

浅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焰色反应操作

Na+

焰色反应

黄色火焰

NH4+

加OH—,加热

①有气体产生,气体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遇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有白烟

NH4++OH-==NH3↑+H2O

NH3+HCl==NH4Cl

Ag+

加Cl—,稀HNO3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Ag++Cl-=AgCl↓

Mg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碱过量沉淀不溶

Mg2++2OH-=Mg(OH)2↓

Ba2+

加入稀H2SO4

白色沉淀

Fe2+

加NaOH

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加KSCN和氯水

加KSCN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红色

Cu2+

加NaOH

蓝色絮状沉淀

Al3+

加NaOH

先生成白色沉淀,OH—过量白色沉淀溶解

Fe3+

加NaOH

红褐色沉淀

加KSCN

溶液变红色

加苯酚

溶液显紫色

3.常见阴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离子方程式

OH—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甲基橙试液

变蓝

变红

变黄

先加盐酸酸化,没有白色沉淀,再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加H+、品红溶液

有气体产生,使品红褪色(HSO3—的现象相同)

H+、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HCO3-的现象相同)

NO3-

Cu屑、浓H2SO4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稀溶液不行)

Cl—

Ag+、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Cl—+Ag+=AgCl

Br—

①Ag+、稀HNO3

②氯水、苯或CCl4

①产生淡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溶液分层、苯层或CCl4层为橙红色

2Br-+Cl2=Br2+2Cl-

I—

①Ag+、稀HNO3

②新制氯水,淀粉溶液

③氯水、苯或CCl4

①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滴入新制Cl2,振荡后再滴入淀粉溶液,变蓝

③溶液分层、苯层或CCl4层紫红色

I2遇淀粉变蓝

AlO2-

加H+

先生成白色沉淀,H+过量后白色沉淀溶解

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

4.常见考查方式

(1)“一种试剂”鉴别

先通过其物理性质或热稳定性等进行鉴别;再分析综合各种被鉴别物质组成、性质的异同,确定试剂。

“一种试剂”一般具有多重性质。

常用的试剂有:

水、指示剂、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FeCl3溶液等

1.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

NH4Cl、AgNO3、FeCl3、MgSO4、KNO3(NaOH)

FeSO4、CuCl2、Na2SO4、NH4Cl、(NH4)2SO4(Ba(OH)2)

NH4NO3(s)、NaOH(s)、CaCO3(s)、CuSO4(s)、CaC2(s)(H2O)

KI、Na2SO3、Na2CO3、Na2SO4、NaOH(FeCl3)

苯酚、己烯、乙酸、苯、CCl4(溴水)

NaAlO2、Ba(NO3)2、K2SO3、Na2SiO3、K2CO3(HCl)

(2)“不用试剂”鉴别

应充分利用有关物质的个性特征。

常用方法和思路:

①根据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或加热后的现象;

②两两混合法:

不同试剂间混合产生不同现象;

③互滴法:

反应物之间用量不同产生不同现象;

④检出物质作为试剂可以检验其他物质。

2.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HCl(aq)、Na2CO3(aq)、CaCl2(aq)、AgNO3(aq)

②AlCl3(aq)、MgCl2(aq)、NaOH(aq)、H2SO4(aq)

③(NH4)2SO4(aq)、NaOH(aq)、Ba(OH)2(aq)

④NaAlO2(aq)、KHCO3(aq)、NaCl(aq)、NaHSO4(aq) 

⑤MgSO4(aq)、BaCl2(aq)、(NH4)2CO3(aq)、AgNO3(aq)、HBr(aq)、NaOH(aq)等六种溶液

平行实验:

各种离子检验时,是否有其他离子的干扰。

连续实验:

除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外,还要注意每一次加入的试剂后对下一步检验的影响。

七.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应掌握O2、H2、CO2、Cl2、NO、NO2、NH3、C2H4、C2H2等9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其中包括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要点、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般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设计气体发生装置,通常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如下几种(见下图)

固态反应物加热产生气体

有液体反应物不加热产生气体

有液体反应物加热产生气体

2.气体的收集方法

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可将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三种。

(1)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优点是收集的气体纯度高,易判断是否收集满。

若有些气体虽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或与水微弱反应,也可通过往水中加入电解质,抑制与水反应。

如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收集浓度较高的Cl2。

(装置见a)

(2)向上排空气收集法

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装置见b)

(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装置c)

3.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选择

气体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