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091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docx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全市所得税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近期,所得税科对全市所得税工作现状开展了调研分析,并就进一步做好所得税工作进行了初步思考。

现汇报如下: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户籍情况。

全市现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C户,占户籍总数的39.27%,分布在778个行业。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建筑等是户籍最多的10个行业,户籍前10行业占户籍总量的74.4%(另,房地产331户)。

从类型看,总分机构企业357户,其中分支机构347户,总机构企业10户。

企业所得税户籍前10名的行业

排名

行业名称

户籍数量

1

批发

7338

2

零售

3884

3

商务辅助服务

3309

4

建筑

3138

5

农产品种植

2383

6

信息技术

1602

7

运输

1117

8

其他未列明制造

1051

9

有形动产租赁

566

10

研发和技术服务

544

合计

24932

2.入库情况。

2017年,全市国税系统入库企业所得税D万元,同比减收9329万元,占同期国税总量的C%。

从区域看,A、B、C总量位列前三,分别入库34313万元、25048万元、10815万元;从行业看,金融、光伏、烟草位列前三,分别入库29720万元、18195万元、13572万元;从户籍看,A市烟草公司、C能源、A银行位列前三,分别入库13572万元、8268万元、6788万元。

从趋势看,房地产业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收5623万元;火力发电减收最为明显,同比减收14680万元。

此外,2017年全市入库非居民税收D万元,同比减收1331万元。

2017年入库企业所得税前10名行业

单位:

万元

序号

行业名称

2017年入库

2016年入库

1

货币银行服务

29721

36283

2

光伏(含光伏发电)

19185

16109

3

烟草制品批发

13572

17678

4

铜加工

6194

1684

5

房地产开发经营

5956

333

6

道路货物运输

4610

5443

7

其他未列明制造业

2949

1952

8

其他未列明批发业

2898

5673

9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2876

461

10

其他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1934

1277

合计

89895

86893

 

2017年入库企业所得税前10名企业

单位:

万元

3.优惠落实情况。

2017年全市共有5504户次纳税人享受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共减免企业所得税额23567万元,共免征、不征、减征收入138291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1660万元。

其中,小微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额7947万元(5133户次)、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额12800万元(24户);免征国债或地方债券利息收入28180万元(7户次)、免征农林牧渔类收入479357万元(176户次)。

(二)征管现状分析。

2017年全市共有21870户纳税人选择了查账征收。

从申报收入看,纳税人申报收入总额1619.8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1578.18亿元,营业外收入41.71亿元,营业外收入占比2.57%。

从盈亏情况看,行业方面,715个行业中395个行业出现亏损,行业亏损面为55.24%;企业方面,3548户纳税人申报盈利,盈利面仅为16.22%。

从税收负担看,全市申报应纳所得税额C亿元,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为D%,位列全省倒数第S。

(三)内外比较分析。

1.国税系统横向比较分析。

从总量看,我市国税部门征收企业所得税总量位列全省国税系统第7,与全市国税税收总量在全省位次相差2位;从占比看,我市国税部门征收企业所得税占全市国税税收总量的8.52%,占比低于全省国税系统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占比为全省倒数第2,仅高于Y市。

2.国地税比较分析。

从入库看,全市地税系统2017年征收企业所得税146558万元,同比增收29368万元,增长25.35%,较国税征收多18228万元,从户籍看,地税系统管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8350户,建筑、商务服务、房地产是户籍最多的3个行业,分别为2213户、1553户、1099户。

从行业看,房地产和建筑业是其最大的两个税源行业,分别入库82885万元、42081万元,两行业占总量的85.2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种贡献不够高。

从税种占比看,2017年我市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量的8.52%,占比全省倒数第二;从国地税比较看,我市是全省三个国税征收企业所得税总量少于地税的单位之一。

尤其是全面推进营改增后,全市企业所得税总量不增反减。

企业所得税总量小、占比低、贡献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税种征管质效不够优。

全市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为D%,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1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倒数第A,企业盈利面仅有A%。

这既有税源基础的原因,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市所得税管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以再生铜加工行业为例,2017年(所属2016年度)全市铜加工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A%,剔除D和F铜业两户企业(上市公司有业绩要求),行业所得税税负率仅为D%,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在有色金属市场、价格都趋好的情况下,仍有一半企业申报出现亏损。

(三)营改增及新兴行业管理能力不够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我市所得税管理理念、能力、经验均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业态的发展,税种管理、专项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对平台运输、信息技术、软件开发、金融管理等新兴业态的运行模式、规律还不够了解,生搬硬套老规定,教条性执法,既影响企业发展,又容易滋生执法风险。

在两业尤其房地产业管理方面,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国税部门对该行业已长期未实施有效管理,项目清算、风险应对、个性服务甚至日常管理都存在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

(四)国际税收管理不够有力。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税收已成为基层国税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

但从目前来看,全市国际税收工作无论是从主观认识还是管理、服务能力来看,与形势要求都还有不小差距。

例如,2017年全市入库非居民税收E万元,同比减收F万元,同时我市是7个大地市中尚未实现反避税立案的2个地市之一。

(五)政策效应分析成效不够明显。

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际税收政策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影响力深。

政策的运用对地方经济尤其是对重大税源企业的技术研发、并购重组、融资、“走出去”等方面将起到较为深刻的影响。

但当前所得税部门围绕政策研究分析的意识、能力、效果等还不够理想,体现在:

对政策研究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政、要证的影响敏感性不强,跟进不够及时;分析浅尝辄止,缺乏深度;服务市局领导决策还不够主动有力。

三、工作建议及打算

(一)强化思想认识,转变工作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所得税、国际税收管理的复杂性、重要性将逐步显现。

建议各级各单位增强对所得税工作的重视,配齐专业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将企业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之一来谋划、来推进。

在服务经济方面,注重挖掘企业所得税和国际税收政策空间;在日常管理方面,注重防范企业所得税和国际税收流失风险,严格政策执行尺度;在风险评查方面,注重提升企业所得税和国际税收评查深度,避免停留在亏损弥补、费用调整的浅层面。

(二)强化基础管理,筑牢征管根基。

一是加强户籍管理。

增强与地税部门沟通,在征管范围划分上形成共识,既避免争抢税源,又防止出现“两不管”;增强与民政、教育等部门联系,加强对事业单位、非企业性单位、社会团体的户籍管理;增强内部监控,确保新增户及时办理税种登记。

二是加强预缴管理,严格按照政策确定预缴比例和方式(尤其是建筑、房地产、分支机构等企业),强化预缴数据审核校验,确保企业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避免人为调节税负。

三是加强汇算清缴管理,对企业尤其是优惠金额大、微利、亏损和零申报企业的数据审核,及时发现、处理风险企业。

推行增值税、所得税“两税”联动分析管理,及时排除“两税”差异风险,进一步夯实税源基础。

四是加强优惠管理,建立优惠户籍动态电子台账,定期开展优惠备案后续核查,防止超范围、重复享受。

(三)强化分类管理,提升征管效能。

企业所得税政策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在执法中既要确保落实政策,也要兼顾实际,分类施策。

一是对财务核算不够规范,执法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要适度加大核定征收管理力度。

二是对传统重点税源企业,要在查账征收基础上分行业推行税负预警管理。

例如再生资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三是对招商引资的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企业,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实行查账征收,不合法凭证不得税前列支,不得以预缴率代替税负率。

探索所得税、增值税联动管理模式,即根据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分层级设置税负预警值。

四是对房地产、建筑等营改增潜力税源行业,通过成立专业团队,快速提升全市管理力量,在清盘、汇算清缴等环节,探索市局专业团队直接应对的新管理模式。

五是对新兴产业、新兴企业,在业务真实性可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助力新经济快速发展。

(四)强化后续管理,防范执法风险。

一是完善后续管理机制,针对征管方式改革的新特点,加大对后续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后续管理有序、有效开展。

二是加强风险识别应对,采集纳税人申报数据、财务报表数据,分行业、按规模建立行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编写开发风险分析模型,联合风控部门定期开展风险扫描、推送、应对。

三是加大实地核查力度,围绕税收优惠、资产损失、企业重组、技术研发、总分机构等方面确定重点核查项目,分别制定重点项目核查指引,指导基层定期开展后续实地核查。

四是加强政策效应后续分析,定期对重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政策执行效应分析,既找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研提意见,又通过提炼、宣传政策效应提升国税站位。

(五)强化国际税收管理,力争有所突破。

一是转变理念,引导全市系统认知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国际税务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抓实抓深。

二是储备力量,组建团队开展国际税收政策研究,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尤其是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深度的个性化服务。

三是找准抓手。

对外,与外汇管理、市场管理等部门建立付汇、股权转让等信息交互机制,并利用信息技术抓取疑点信息;对内,建立国际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外部信息与申报信息开展比对分析机制,及时发现、锁定税源信息,避免税源流失。

四是力争反避税立案突破,转变以往紧盯大企业的做法,拓展选案视野,从小从易筛选反避税疑点企业,组织专项攻关,力争反避税立案有所突破。

附件:

1.全省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情况表

2.全省国、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征收情况表

3.再生铜加工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情况表

4.全市主要行业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情况表

 

所得税科

201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