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995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笔记 发展心理学.docx

3笔记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

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

人类心理的发展历史——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人类个体从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狭义:

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独特的质的规定性

各种心理现象有机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各种心理过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维果斯基

心理发展受社会制约,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

(语言符号中介作用)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心理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决定性作用——皮亚杰)

动作和活动是主(个体)客体(外界刺激和要求)相互作用的中介。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是先天排定的。

方向性:

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顺序性:

动作语言,婴儿老年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匀速发展,它是有时快,有时慢。

如,从出生到幼儿期(0-1岁)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从童年到青春期为第二次生长加速期。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1.年龄特征:

是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

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非绝对同步;

年龄和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年龄阶段的根源:

由心理过程或特征的变化所规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先天vs.后天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我国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动因和本质。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过程。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主体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教育之间相互作用。

4、“关键期”问题——早期是否有关健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它体现的是过程性和动态性,又称发展性,这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特点。

(年龄跨度大)

设计方式:

(一)横断研究设计: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

优点:

适用性(代表性与一致性)和时效性(省时省力)

缺点:

具有人为的联结性(用不同人的不同年龄组来代表同一批人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可能存在组群效应(可能将不同的环境影响造成的差异当成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差异)。

(二)纵向研究设计:

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

优点:

能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能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

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三)横断和纵向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先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在对这些被试者进行纵向跟踪研究。

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科学、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宣称人的能力得自遗传):

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华生)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尚不能科学解释

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

1、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2、替代性强化:

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积极学习和模仿;学习者如果看到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他就不再模仿。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文化历史理论)

维果茨基: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人的心理机能分类:

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A、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人和动物共有

B、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人类所特有

从低级转化到高级的标志:

1、随意化,2、概括—抽象化,3、整体化,4、个性化。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

1、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是通过教学所得到的潜能开发。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要引导发展和促进发展,只有走在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促进发展。

这种教学原则是略前性原则。

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任何学习都存在最佳期限,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

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题和条件:

(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最佳期限就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又尚未成熟之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知学派)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征。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图式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2、同化丰富原有认知。

同化是数量的变化、图式不改变。

3、顺应适应环境需要。

顺应是质的变化。

4、平衡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趋向于与环境平衡(动态平衡)。

是适应的实质。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影响因素:

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皮亚杰:

(0-18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水平

2、前运算阶段(2-6、7岁)表象思维水平:

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达到守恒,脱自我中心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

一生可分为连续的8个阶段

1、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意志品质。

3、幼儿期,获得主动感,目标品质。

4、童年期,获得勤奋感,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爱的品格。

7、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孩子/事业的成就),智慧、贤明品质。

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刻印现象”——劳伦兹

关键期:

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

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普莱尔——《儿童心理》:

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著作,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标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新生儿:

出生——1个月的婴儿.

第一类无条件反射,有明显生存意义(适应环境、食物反射(觅食、吮吸、吞咽)

保护自身)被称为生存反射。

有终身适应价值。

防御反射(眨眼、呕吐、喷嚏)

定向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有:

无明显适应价值的反射,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

4-6个月后自行消退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新生儿大多遵循着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这一周期性变化的生活行为模式。

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前提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婴儿动作发展:

内外、头尾、近远、大动作小动作

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

成熟程度、剌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与抚养方式等。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图形知觉试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

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有会增强。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主动的、有选择的过程。

(亦是最早衰退的。

1、视觉技能的发展:

视觉主要是对物体所展现的复杂信息的察觉与辨认。

2、听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是婴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认知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婴儿知觉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剌激的分析和综合。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手眼、视听

2、模式知觉:

通过视觉偏爱程序研究法揭示的——范兹。

3、深度知觉:

视觉悬崖装置——吉布森。

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的注意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转向声源)是不随意注意的初级形态(无意注意的基础)。

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

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2、受知识经验的支配,3、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

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

12个月之前:

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2个月之后:

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

婴儿已具有整合信息并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习惯与去习惯。

8-11个月婴儿的问题解决过程经历三个水平:

无效尝试,有效尝试,无需尝试直接成功。

(一)发音

婴儿的言语发展分为:

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为言语做准备)

发音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发音的特点:

1、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2、真正掌握母语发音要到第一批词(50个左右)出现时才能开始。

3、到3岁左右,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二)词汇

1、量:

1~1.5岁获得第一批词汇,约50-60个左右(51个),3岁能达到1000个左右。

从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

2、句子的发展(口头言语1岁以后开始):

单词句到多词句(1.5岁左右);简单句到复合句(2岁左右)

语言环境和儿童与成人交往是儿童习得言语的重要方式。

(一)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

利用手势,在第一个词汇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交往是学习语言的条件和动力。

(二)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

说他所知道和所要的

(三)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重在表达策略和技能,要采用必要的规则和语用技能。

1、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

贴近婴儿的经验和知识,说眼前的事;

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

引起注意、感叹词、语调;

3、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

简短、慢、重复;

4、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

辅以表情、问答式、对简单句子加以扩展。

语法的获得:

1.5-2.5岁是关键期,3岁末基本掌握母语(口头言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理论解释:

后天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先天成熟理论——乔姆斯基

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婴儿的气质最早出现

巴斯——按活动特性划分:

(1)情绪性,

(2)活动性,(3)冲动性,(4)社交性

托马斯和切斯——三类型说(贴近实际):

(1)容易抚养型(40%),

(2)抚养困难型(10%),(3)发展缓慢型(15%)

出生后第一年,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

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自发性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3、主动操作性的哭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或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的反应。

经历如下不同阶段:

1、最初阶段:

啼哭,悲伤,找妈,拒绝,愤怒

2、第二阶段:

希望破灭,减少啼哭,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

无可奈何,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环境

身心受到影响,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出现行为问题。

此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与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最多发生在母婴之间。

(最早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一)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不加区别的反应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母亲>熟习>陌生人(4-5个月以后)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对母亲(主要抚养者)特别依恋,形成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理解母亲离开,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

(二)婴儿依恋分型——安斯沃斯

1、安全型依恋:

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占多数。

2、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3、反抗型依恋:

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

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1岁前后,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

约在2岁前后,出现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从主体我到客体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7岁,学前期)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其对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1、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3、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认知论:

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游戏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游戏的发展:

(一)机能游戏(3岁前):

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婴儿期的亲子游戏;模仿性游戏)。

(二)象征性游戏(3岁后):

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又叫假装游戏)。

是幼儿游戏的主要方式。

(三)规则性游戏(小学后):

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

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一)以主题游戏为主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五)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游戏的社会性也是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旁观)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有参与其他人的意向)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协同;合作)

促进作用:

1、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记忆策略:

5岁前基本上没有策略;5-8、9岁在成人指导下能运用策略;10岁以后主动自觉的运用记忆策略。

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1)视觉复述策略:

不断注视目标刺激

(2)复述策略:

不断重复

(3)特征定位策略:

捕捉突出特征

幼儿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可塑性,动态性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自我中心现象(三山实验——皮亚杰)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

逻辑思维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是什么(2-3岁)为什么(4-5岁)

2、概括能力的发展:

(1)实物概念的发展,

(2)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1)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泛灵论),

(2)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增加词汇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关键时期。

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年增加量最大的年龄段是3-4岁,增加率约为70%,平均每天数个词,3岁1000,6岁3000,7岁4000。

(二)词汇范围的扩大:

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先名词,后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1、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

(1)词义笼统含糊(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2)词义所指非常具体(日常生活的实词)

(3)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

2、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

消极转化成积极词汇

积极词汇:

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

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有时能说出却不怎么理解的词汇。

3、儿童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

(1)理解词的指标——具有间接概括性,

(2)使用词的指标——自发地使用人们通常用的词。

理解句子的策略:

语义、词序、非语言。

儿童在能说出来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往往已能理解句子的意思。

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不完整句完整句,简单句复合句,陈述句多种形式句,无修饰语有修饰语。

幼儿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幼儿阶段未完全成熟)

(一)从对话语(与成人之间问答)向独白语发展,

(二)从情境语向连贯语(独立完整地表达,逻辑性)发展。

个性的初步形成:

(一)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可塑性,3岁之前)

(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四)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2、同伴关系因素

幼儿期认同的发展:

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认同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较高地位、权威性、较强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

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岁)

反抗父母控制,要求独立。

要求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6、7—12、13岁)

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记忆的发展:

复诵策略,组织策略(归类),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策略

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小学中年级。

是儿童思维发展产生质变的关键年龄。

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1)直观形象水平(外表)7-8岁。

(2)形象抽象水平(外表和本质)8-10岁。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本质、内在联系)。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归纳)。

新的思维结构形式——皮亚杰

1、掌握守恒,思维达到守恒,达到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

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8岁组儿童处于转折时段。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能力: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自我控制能力:

罗滕伯格——延迟满足,“糖果效应”。

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

1、前道德阶段(4-5岁):

不能判断,直接接受结果。

2、他律道德阶段(4、5岁-8、9岁):

又称“道德实在论”。

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8、9岁以后):

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对好坏的判断重视动机。

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2、攻击行为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2、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3、自我概念的发展,4、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社会交往中相互支持,感情上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1、第一阶段(约3-5岁):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2、第二阶段(约6-9岁):

单向帮助关系,

3、第三阶段(约9-12岁):

双向帮助关系,

4、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这种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意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第一阶段:

父母控制(6岁以前),

第二阶段:

共同控制(6-12岁),

第三阶段:

儿童控制(12岁以上)。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岁)

是第二发展加速期(第一次是0-1岁)。

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性功能成熟。

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1、心理生物性紊乱,2、心理和行为偏差(易出现的心理疾病:

神经症、病态人格、狂躁症)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间的矛盾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间的矛盾(独立与依赖)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