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179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docx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上)

一.单项选择题

1.选择各工种工程最合理的施工方案,研究其施工规律,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

A.课程特点B.研究对象C.研究内容D.都不准确

2.研究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工程(工序)施工的工艺原理和施工方法,同时还要研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

A.课程特点B.研究对象C.研究内容D.都不准确

3.“施工规程”与“施工及验收规范”相比较,是()的施工标准文件。

A.低一级B.高一级C.同级别D.无法比较

4.“施工规程”的内容不能与“施工及验收规范”抵触,如有不同,应()。

A.以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准B.以施工规程为准C.重要项目以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准D.重要项目以施工规程为准

5.图纸会审由()组织。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监理单位D.施工单位

6.图纸会审时,()指派人员到场进行监督。

A.建设单位B.监理单位C.工程质量检测机构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7.施工技术交底应层层交底,一般分()进行。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

8.设计变更由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变更设计文件,由()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及修改图纸才有效。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监理单位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9.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签证,填写()。

A.设计变更签证B.技术交底文件C.技术核定单D.技术复核文件

10.建筑部颁发的各工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般按()分别制定,分别出版。

凡是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人员必须遵守,贯彻执行。

A.单项工程B.单位工程C.分部工程D.分项工程

11.某土样质量为200克,在烘箱中烘干后质量为160克,则其含水量为()。

A15%B20%C25%D30%

12.某基坑体积为100m3,如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l.05,最后可松性系数不为1.03,则开挖后松土体积为:

()m3。

A103B105C100D104

13.某基槽采用放被开挖,坡度为1:

0.25.如基础宽度为800mm,深度为2m,则放线尺寸为()mm。

A800B1200C1500D1800

14.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A1/3B2/3C1/2D3/4

15.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当使用振动碾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A1/3B2/3C1/2D3/4

16.土的天然密度是指()。

A土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B土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C土固体颗粒质量与土的总质量的比值D都不是

17.土的干密度是指()。

A土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B土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C土固体颗粒质量与土的总质量的比值D都不是

18.土的含水率是指()。

A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的比值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总质量的比值C土固体颗粒质量与土的总质量的比值D都不是

19.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为()。

A土的最后可松性B土的最初可松性C土的可松性D都不是

20.土经压实后的体积与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是()。

A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B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C土的可松性系数D都不是

21.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与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是()。

A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B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C土的可松性系数D都不是

22.某墙下条形基础施工,其基槽开挖深度3m,基础底面宽度2m,采用放被开挖,坡度系数0.5,则在地面基槽开挖的放线宽度为()m。

A3B3.5C4D5

23.为防止基底土(特别是软土)受到侵水或其他原因的扰动,基坑(槽)挖好后应立即做垫层或浇筑基础,否则,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厚的土层。

A50-150mmB150-300mmC300-400mmD400-500mm

24.如果使用机械挖土,为防止基底土被扰动,结构被破坏,不应直接挖到坑(槽)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厚的土层,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铲平修整。

A100-200mmB200-300mmC300-400mmD400-500mm

25.某基坑体积为200m3,如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1.2,最后可松性系数ks/=1.03,则开挖后松土体积为()m3。

A200B220C240D260

26.回填土中有机质含量不能超过()%的土。

否则,该类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A6B8C10D12

27.土方开挖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1.0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

()。

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A1.0mB1.2mC1.5mD1.8m

28.土方开挖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A0.8mB1.0mC1.2mD1.5m

29.当开挖较浅的沟槽时多采用()的措施,以保持土壁的稳定性。

A横撑式支撑B放坡C土层锚杆D打板桩

30.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类。

A六B八C十D十二

31.土的含水量在5%以下称干土;在5%-30%之间称湿土;大于30%称饱和土。

土的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影响()。

A越不利B越有利C不大D视情况而定

32.土的压实度是指()

A土的实际干密度与土的控制干密度的比值B土的实际干密度与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C土的控制干密度与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D都不准确

33.施工单位放线完成并,确认符合设计文件和规划文件的要求后,应填写()报监理单位审批。

A《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B《定位抄测记录》C《建筑物(构筑物)定位(放线)测量记录》D《建筑红线报验表》

34.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的挖土深度不宜超过()。

A1.0mB1.25mC1.5mD2.0m

35.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的挖土深度不宜超过()。

A1.0mB1.25mC1.5mD2.0m

36.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坚硬的粘土的挖土深度不宜超过()。

A1.0mB1.25mC1.5mD2.0m

37.验槽由()组织,参加单位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派员监督。

A建设单位B监理单位C施工单位D地勘单位或设计单位

38.用明排水法降水,挖至地下水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

A涌土现象B管涌现象C浮土现象D流砂现象

39.土方工程施工经验表明:

在可能发生流砂的土质处,基坑挖探超过地下水位线()左右,就会发生流砂现象。

A0.15mB0.25mC0.35mD0.5m

40.在基坑开挖中,防治流砂的原则是()。

A治流砂必治水B消除、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C使动水压力向上D降低地下水位

41.在基坑开挖中,防治流砂的主要途径是()。

A治流砂必治水B消除、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C使动水压力向上D降低地下水位

42.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g/cm3,且不应集中。

A0.08B0.12C0.25D0.5

43.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m。

A1.0B1.2C2.0D2.5

44.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m。

A10.0B12.5C15.0D20.0

45.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起吊设备距坑边一般不得少于()m,坑内人员应戴安全帽。

A1.0B1.2C1.5D1.8

46.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m,危险时必须加固。

A1.2B1.5C1.8D2.0

47.当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不深,且周围有足够的空地时,可采用放坡开挖。

但必须进行()。

A降水B排水C护坡施工D边坡土方稳定性的验算

48.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导墙的厚度一般为()。

导墙的深度一般为1~1.2m,顶面宜比施工时地面高出50~100mm左右,以防止地表水流入沟槽内,且应尽可能地穿过填土层,做在天然土层上。

A80~100mmB100~200mmC200~250mmD250~300mm

49.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导墙的厚度一般为100~200mm。

导墙的深度一般为(),顶面宜比施工时地面高出50~100mm左右,以防止地表水流入沟槽内,且应尽可能地穿过填土层,做在天然土层上。

A0.6~0.8mB0.8~1.0mC1.0~1.2mD1.2~1.5m

50.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导墙的厚度一般为100~200mm。

导墙的深度一般为1~1.2m,顶面宜比施工时地面高出()左右,以防止地表水流入沟槽内,且应尽可能地穿过填土层,做在天然土层上。

A50~100mmB100~150mmC150~200mmD200~250mm

51.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导墙应高出地下水位(),以保证槽内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lm以上的最小压差要求,防止塌方。

A1.0mB1.2mC1.5mD1.8m

52.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导墙应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保证槽内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以上的最小压差要求,防止塌方。

A1.0mB1.2mC1.5mD1.8m

53.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与泥浆的比重差浇下去的,故必须保证比重差在()以上,所以槽内泥浆的比重应小于1.2,稍大于1.2就要影响浇筑质量。

A1.0mB1.1mC1.2mD1.5m

54.由于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顶部存在被泥浆污染的浮浆层,需要凿去(),故其浇筑面应比设计墙顶高一些。

A0.2~0.3mB0.3~0.5mC0.5~1.0mD1.0~1.5m

55.地下连续墙墙段混凝土施工时,墙段间混凝土的接头大多采用接头管。

接头管是圆形的,其直径一般比墙厚()。

A0.4~0.6cmB0.6~0.8cmC0.8~1.0cmD1.2~3.0cm

56.地下连续墙墙段混凝土施工时,墙段间混凝土的接头大多采用接头管。

在墙段混凝土初凝前,应将接头管稍微转动或提动一下,一般在开始浇筑混凝土()后,可以起拔拉头管。

A0.5~1.0hB1.0~2.0hC2.0~4.0hD4.0~5.0h

57.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泥浆的作用为固壁、携砂、冷却和润滑,其中以()作用为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