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479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从业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银行从业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银行从业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银行从业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银行从业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从业习题.docx

《银行从业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从业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从业习题.docx

银行从业习题

银行从业习题

个人理财笔记精讲

第一章个人理财概述          

1.1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的分类

1.1.1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1、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专业化服务活动表现为两种性质:

一种是顾问性质;另一种是受托性质。

☆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一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的银行业务,是一种个性化、综合化服务。

1.1.2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1、理财顾问服务

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

2、综合理财服务

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综合理财服务更加强调个性化服务。

综合理财服务可进一步划分为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计划两类。

⑴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个人理财。

⑵理财计划

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理财计划可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①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

监管机构对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程序。

②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收益的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的特点:

保证客户的本金安全,但不保证客户一定获得收益。

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务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

1.2个人理财的发展

1.2.1个人理财在国外的发展

1、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是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时期。

☆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的销售服务。

2、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时期;这期间又被命名为理财业;同时还创建了国际理财人员协会(即:

今日的理财协会)。

☆这个阶段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开始仍然以销售产品为主要目标,外加帮助客户规避繁重的赋税。

直到1986年,理财业务开始向“全面化”发展,能够融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咨询业务。

3、个人理财业务的成熟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个人理财业务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开始广泛使用衍生金融产品,而且将信托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基金业务等相互结合,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

国际注册财务咨询师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RegisteredFinancialConsultants),这些专业机构的出现和定位以及高校对理财专业的重视标志着它开始向一种专业均势发展。

☆从21世纪初到2005年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时期;

☆从2006年开始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大幅扩展时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基本业务有:

(1)外汇理财产品;

(2)人民币理财产品(2006年后,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始主导市场)

1.3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

1.3.1宏观因素

1、政治、法律与政策环境

☆不仅需要关注国内政治环境,还需要同时敏锐地判断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动态;

☆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国家政策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收入分配政策;

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4)税收政策

由于税收政策直接关系投资收益与成本,因此对个人和家庭的投资策略具有直接的影响。

2、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阶段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衡量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国民收入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个人收入

④个人可支配收入

⑤个人任意支配收入

(3)宏观经济状况

①经济增长再度和经济周期

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经济周期的演变过程:

一个经济周期通常要经过恢复、繁荣、衰退和萧条等不同阶段。

(见教材P12图1-2)

②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对个人投资理财策略产生影响的不同情况(详见教材P13表1-2)

③就业率

④国际收支与汇率

开放金融体系下的个人理财业务必须考虑汇率风险的影响。

3、社会环境

(1)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观、语言文字等。

(2)社会制度环境

①养老保险制度②医疗保险制度③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3)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表现在规模与结构两个方面

4、技术环境

技术的变革与进步深刻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产品生命周期、竞争优势。

1.3.2微观因素

1、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

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状况是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伴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个人理财业务一直是内外资银行争抢的一个主要领域;

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在金融市场上与商业银行竞争个人理财业务。

2、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3、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

☆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价格指标对理财产品的定价都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和投资决策的意愿。

☆此外还需要注意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只有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名义利率才能真实反应投资者投资于理财产品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水平的差异。

☆在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市场真实利率水平变动的前提下,投资者便可以据此判断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

第二章个人理财基础

2.1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

2.1.1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概念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F.莫迪利尼亚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R.布伦博格,A.安多共同创造的。

该理论指出,一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在理财领域,个人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

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家庭成熟期和家庭衰老期的整个过程。

2.家庭生命周期在金融理财方面的运用

(1)金融理财师可以帮助客户根据其家庭生命周期设计适合客户的保险,信托,信贷理财套餐。

(2)金融理财师可以帮助客户根据其家庭生命周期的流动性,收益性和获利性需求给予资产配置建议。

2.1.2个人理财规划

1.个人理财规划的范畴

个人理财规划就是根据在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针对学业、职业的选择到家庭、居住、退休所需的财务状况,综合使用银行产品、证券、保险产品等金融工具,来进行理财活动和财务安排。

2.个人生命周围各阶段的理财活动

(1)探索期

每个人未来的财务状况从学生时代尤其是步入大学时就应开始准备。

(2)建立期

自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开始第一份工作并领取第一份报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生涯才开始。

(3)稳定期

成家立业之后,两人的事业开始进入稳定的上升阶段,这一时期要做好投资规划与家庭现金流规划,以防范疾病、意外、失业等风险。

(4)维持期

这一时期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收入和财富积累都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更是个人财务规划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财务投资尤其是高风险的组合投资成为主要手段。

(5)高原期

这个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支出,也没有债务负担,财务积累到了高峰期。

主要财务任务是妥善管理好积累的财富,积极调整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投资,多配置资金、债务、储蓄、结构性理财产品,以稳健的方式使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6)退休期

主要的人生目标就是安享晚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财任务就是稳健投资保住财产,合理支出积蓄的财富以保障退休期间的正常支出,最大的一块就是医疗保健支出。

2.2理财价值观

2.2.1理财价值观的含义

理财价值观就是客户对不同理财目标的优先顺序的主要评价。

客户在个人理财过程中的两种支出:

义务性支出和选择性支出。

义务性支出也成强制性支出,是收入中必须优先满足的支出;选择性支出也成任意性支出,对于任意性支出的顺序选择会有所不同。

2.2.2四种典型的理财价值观

后享受型、先享受型、购房型和以子女为中心型

2.3客户的风险属性

2.3.1影响客户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

1.年龄

客户年龄越大,所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越低。

2.资金的投资期限

如果用于投资的一项资金可以长时间持续进行投资而无须考虑短时间内变现,那么这项投资可承受的风险能力就较强。

影响投资风险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景气循环

(2)复利效益

(3)投资期限,投资期限越长,平均报酬率越稳定。

3.理财目标的弹性

理财目标的弹性越大,可承受的风险也越高。

4.投资者主观的风险偏好

个人的性格、阅历、胆识、意识等主观因素所决定的个人态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产品的选择与决策。

5.学历与知识水平

掌握专业技能和拥有高学历的人,对风险的认识更清晰,管理风险的能力越强,往往能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6.财富

绝对风险承受能力随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对风险承受能力未必随财富的增加而增加。

2.3.2客户风险偏好的分类及风险评估

1.分类

(1)非常进取型

相对比较年轻、有专业知识技能、敢于冒险、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士,他们对投资的损失也有很强的承受能力。

(2)温和进取型

愿意承受一定的风险,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

(3)中庸稳健型

对任何投资都比较理性,寻找风险适中、收益适中的产品。

(4)温和保守型

对风险的关注更甚于对收益的关心。

(5)非常保守型

往往对于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很低,选择一项产品或投资工具首要考虑的是否能够保本,然后才考虑追求收益。

2.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

(1)评估目的

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不是为了让金融理财师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客户,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应该由客户自己来确定,金融理财师的角色是帮助客户认识自我,以做出客观的评估和明智的决策。

(2)常见的评估方法

①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对这些信息的评估基于直觉和印象;定量评估方法可以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数值。

②客户投资目标:

必须帮助客户明确自己投资目标。

③对投资产品的偏好:

直接的办法是让客户回答自己所偏好的投资产品,也可以让客户将投资产品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排序。

④概率和收益的权衡:

第一,确定/不确定性偏好法。

第二,最低成功概率法。

所选的成功概率越高,说明其风险厌恶程度越高。

第三,最低收益法。

要求客户就可能的收益而不是收益概率作出选择。

要求的收益越高,说明其风险厌恶程度越高。

2.4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的相关计算

2.4.1货币时间概念

1.概念

将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两个时点之间的价值差异称为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是因为:

(1)货币可以满足相当消费或用于投资而产生回报,货币占用具有机会成本;

(2)通货膨胀可能造成货币贬值;(3)投资可能产生投资风险,需要提供风险补偿。

2.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主要因素

(1)时间

时间的长短是影响金钱时间价值的首要因素,时间越长,金钱的时间价值越明显。

(2)收益率或通货膨胀率

收益率决定一笔货币在未来增值程度的关键因素。

(3)单利与复利

2.4.2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的计算

1.基本参数

现值:

货币今天的价值,通常用PV表示。

终值:

货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的价值,通常用FV表示。

时间:

金钱货币价值的参照系,通常用t表示。

利率:

即影响金钱时间价值程度的波动要素,通常用r表示。

2.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1)单期中的终值

(2)单期中的现值

(3)多期的终值和现值

3.复利期间和有效年利率的计算

(1)复利期间

(2)有效年利率(EAR)

4.年金的计算

年金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段内一组时间间隔相同、金额相等、方向相同的现金流。

年金通常用PMT表示。

根据等值现金流发生的时间点不同,年金可分为期初年金和期末年金。

2.5投资理论和市场有效性

2.5.1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测定

1.持有期收益和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的时间区间为投资持有期,而这期间的收益是持有期收益(HPR).

持有期收益率(HPY),是指投资者在持有投资对象的一段时间内所获得的收益率,它等于这段时间内所获得的收益额与初始投资之间的比率。

2.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是指投资对象未来可能获得的各种收益率的平均值。

3.风险的测定

就投资而言,风险是指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通常可以用标准差和方差进行衡量。

(1)方差

(2)标准差

(3)变异系数

4.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是指投资某投资对象所要求的最低的回报率,也称必要回报率。

投资者对投资的将来收益不能确定,他将要求对该不确定性进行补偿,即投资的风险补偿。

真实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报酬三部分构成了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

5.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风险

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收益都有产生作用的风险。

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

非系统性风险也称微观风险,是因个别特殊情况造成的风险,它与整个市场没有关联。

具体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偶然风险事件风险等。

2.5.2市场有效性

1.随机漫步与市场有效性

随机漫步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动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

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股票价格将反映所有的信息。

2.市场有效的三个层次

(1)弱型有效市场

股票已经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

(2)半强型有效市场

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公开信息。

(3)强型有效市场

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3.有效市场假定对投资政策的含义

如果相信市场无效,投资者将采取主动投资策略;如果相信市场有效,投资者将采取被动投资策略。

(1)主动投资策略

市场有效性假定意味着只要市场达到弱有效,技术分析将毫无可取之处。

市场有效性假定认为,如果市场是次强有效,股价已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那么基本面分析将是徒劳的。

(2)被动投资策略

相信市场有效性的投资人采取被动投资策略,该策略不试图战胜市场,取得超额收益。

2.6资本配置与产品组合

2.6.1资本配置原理

1.资产配置的概念

资产配置是指依据所要达到的理财目标,按资产的风险最低与报酬最佳的原理,将资金有效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构建达到增强投资组合报酬与控制风险的资产投资组合。

维持最佳资产投资组合,必须经过完整缜密的资产配置流程,内容包含投资目标规划、资产类别的选择、资产配置策略与比例配置、定期检视与动态分析调整等。

2.资产配置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调查了解客户。

应与客户进行深入全面的沟通并尽可能了解全面、清晰的信息。

了解这些个人基本情况是进行客户资产配置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步,生活设计与生活资产拨备。

客户进行投资前,建立生活储备金,为投资设立一道防火墙。

储备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基本支出储备金;二是用于不时之需和意外损失的家庭意外支出储备金;三是家庭短期债务储备金;四是家庭短期必须支出。

一般可以选择银行活期、七天通知存款或半年以内定期存款方式,或者购买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安全性好的产品。

第三步,风险规划与保障资产拨备。

应建立各种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