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试题 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033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试题 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治试题 8.docx

高二政治试题8

广州市第66中学2006—2007学年高二政治

必修3文化生活期中测试(1卷)

命题人:

林维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2005年9月30日《都市快报》载文:

昨天下午,2005国际茶业大会暨茶·咖啡展览会落下帷幕。

两天时间里,针对世界茶叶的产销趋势、茶科技、茶文化、茶健康,各国代表论剑西子湖畔,其丰硕成果和深远影响,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清晰体现。

据此回答1-2题。

1.杭州一年前就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茶文化提升了文化口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美国和加拿大饮茶习惯迥然不同,加拿大人喜好喝热茶,而美国人则偏爱冰茶;加拿大重视茶叶质量,高档茶叶有市场;而美国则偏爱快速和方便的茶。

这是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两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3.“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思想、理论、信念、教育等等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的过程

2005年9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

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往往不决定于这种文化本身,而是决定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但是只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度发达的文化这种“软实力”。

只有民族文化深入地渗透到社会主流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真正的强大,才是什么力量也不可摧毁的。

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提到的“民族文化深入地渗透到社会主流的时候”,这里民族文化渗透的范围可能有

①交往行为②交往方式③实践活动④认识活动⑤思维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5.下列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综合国力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要想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获胜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图一)(图二)

6.图一漫画表明了

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文化的关系

C.文化与经济的关系D.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7.图二漫画蕴涵的道理是

A.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就会贫困B.物质上贫困,精神上才能富有

C.物质上不能富有,精神上不能贫困D.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富有

2005年中秋节前夜,2000多位中法两国民众欢聚颐和园,庆祝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圆满落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游园晚会的讲话中指出:

中法文化年高举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旗帜,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价值,有力地推动了中法两国文化上的相互借鉴和共同繁荣。

中法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

据此回答8-11题。

8.中法文化年高举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旗帜,这里“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

.  9.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法文化年的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中法关系发展,加深了东西方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这表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11.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2005年9月4日,“2005无锡太湖旅游节的压轴戏”———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中国当代知名主题文化园区灵山论坛隆重开幕,此次论坛倡导人们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12-15题。

12.论坛倡导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世界上各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其存在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3.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灵山论坛中突出强调在实践中要“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

这里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你认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各民族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B.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D.社会实践

16.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在文化方面却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体现了我国文化的

A.区域特征  B.自然差异   C.社会差异  D.源远流长

17.下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②一种文化中包含着另一种文化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④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5年8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团结和凝聚、自立和自主意义尤为重大。

据此回答18—20题。

1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爱国主义

19.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③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④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马克思说: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一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005年9月27日《解放军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效抵制腐朽文化,才能避免畸型社会的出现,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据此回答22-24题

22.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

①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先进的和腐朽的②有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③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④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必须

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具有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特点④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材料中提到“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效抵制腐朽文化,才能避免畸型社会的出现,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目前还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步较晚,前景渺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__________”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离开这个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A、社会主义B、三个面向C、三个代表D、与时俱进

2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这表明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7、发菜是一种黑色藻类植物,其食用价值和一般青菜一样,然而在广州却因为它谐音“发财”而身价百倍,结果是使其产地——草原遭殃。

这说明

A、发菜等同于“发财”是符合大众的需要

B、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十分重要

C、落后文化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仍然存在

D、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是好东西

28、落后文化是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因此我们对待落后文化正确的态度应是

A、坚决抵制,依法取缔B、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C、尊重事实,百家争鸣D=发展先进文化,排斥落后文化

29、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的日子,红军在长征中孕育的革命精神,至今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D.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0、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31、《千手观音》之所以火爆,就在于它的创新,它优美的造型、流畅的舞蹈、艳丽的服装都独具匠心。

这说明

A.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

600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

据此回答32~33题。

32、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是指人民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3、郑和下西洋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是

①传播了中华文明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

③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④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新形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4、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

这说明:

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的,这种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A、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积极向上的。

B、既是强制的,又是深远持久的

C、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持久的D、既是有形的,又是强制的。

广州市第66中学2006—2007学年高二政治

必修3文化生活期中测试(

卷)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二、非选择题(分三小题,共30分)

36、江泽民同志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

请简要阐述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也要独立?

(8分)

37、(辨析题)新华社记者日前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了解到,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新疆在出土文物上发现的各种古文字已达28种,其数量之多、内容丰富为世界少见。

发现数量最多的是汉字,这些文字主要发现于考古出土的大量木简木牍、纸卷、金铭石刻和钱币上,内容设计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

可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的延续。

(10分)

38、材料一:

文化部、国家文化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费,故宫博物院本着“定向定时,注重实效”的原则,规定每周二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国家图书馆在实行法定节假日接待未成年人参观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少年儿童参观接待日”,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免费接待中小学生集体参观。

国家博物馆全年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的认识。

(12分)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期中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B

C

D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A

D

A

D

D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A

A

B

C

B

C

A

31

32

33

34

35

A

C

C

D

C

二、非选择题(分3小题,共30分)

36、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可见,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证文化上的独立,必然制约着这个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进而影响国家的独立。

(8分)

37、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的延续,有其合理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的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史书典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它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也兼收并蓄。

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0分)

38、

(1)从两则材料中可见,培育“四有”的公民,不仅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培育“四有”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等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参观,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文化设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12分)

答案:

36、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可见,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证文化上的独立,必然制约着这个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进而影响国家的独立。

37、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的延续,有其合理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的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史书典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它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也兼收并蓄。

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8、

(1)从两则材料中可见,培育“四有”的公民,不仅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培育“四有”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等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参观,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文化设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