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968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x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国家制订的有关标准(UDC001.81、GB7713-87)和本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第1章论文结构

学位论文应按顺序包括下列内容:

封面、扉页、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含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封底。

根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广外大校[2007]16号),学位论文字数应达到以下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用外语撰写,篇幅一般为1万至3万个单词,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个单词;论文用中文撰写,篇幅一般为3万字,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

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用外语撰写,篇幅一般为6万至10万个单词,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0个单词;论文用中文撰写,篇幅一般为8万字,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0字。

论文结构如下图所示:

封面

扉页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卷首中文摘要+外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学位论文结构

绪论(前言)

正文

主体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结尾索引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封底

图1-1:

学位论文结构

1.1封面

论文封面采用全校统一格式,由校印刷厂统一印刷,学位申请人统一到校文印中心制作。

(见附录1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附录2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题目:

中文题目不超过25字,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必要时,可以使用副标题。

中文、外文题目应一致,但封面上只填中文题目。

导师姓名及职称:

只能写一名导师。

如:

杨某某,教授。

姓名与职称之间用“,”隔开。

申请学位类别:

学位类别分为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和教育学等。

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的填写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的则填一级学科。

如: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培养单位:

博硕士培养单位名称,如: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密级:

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论文密级为公开、内部、秘密或机密。

分类号、UDC号请空出不填,编号填学号。

1.2扉页

扉页内容有: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学位论文题目(中外文,且无论论文以何语种撰写,中文标题都应在外文标题之前)、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申请学位类别、学科专业名称、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单位等。

(见附录3)。

1.3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无论论文以何语种撰写,此处均要求中文书写。

1.3.1独创性声明

本部分内容可参考附录4,提交时作者须亲笔签名,日期请打印。

1.3.2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部分内容可参考附录4,提交时作者须亲笔签名,日期请打印。

1.4摘要

论文摘要由正文和关键词等部分组成。

外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翻译。

摘要是对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述。

它应使人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论文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文的新见解和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摘要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关键词的外延层次排列,并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

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和格式必须一致。

1.5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三级标题,排版时每次级标题比上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具体可参加附录5目录。

1.6主要符号表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较多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将全文中常用的这些符号及意义列出。

如果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主要符号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1.7论文主体

主体部分包括:

绪论(前言)、正文、结论或建议、尾注、参考文献。

1.7.1绪论或前言

绪论或前言通常作为第一章,是该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的综述。

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7.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总体要求要实事求是,内容翔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

1.7.3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精华与总结。

结论应该简练、完整、准确。

着重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发现和发展,以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

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7.5尾注

学位论文中凡属原文引用了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等,须加上注释,可以为尾注或脚注。

1.7.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写法国际上有通用的习惯,我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应该遵循,不可杜撰,而且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1.8论文结尾

论文结尾包括致谢、索引、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和封底。

1.8.1致谢

致谢是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

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给予感谢。

为保证匿名送审的公正性,请在提交论文最终稿时才附加本部分,送审稿不得出现该章。

1.8.2索引

索引并不是必须的。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索引。

此部分可根据需要编排内容索引(关键词索引)、著者索引,中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排。

1.8.3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的专利等;学术论文应正式发表,未发表的只列已录用(有正式录用函)的学术论文,其格式见参考文献格式。

1.8.4附录

附录是在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1)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第2章书写规定

2.1论文书写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要求A4纸双面打印。

页面设置为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

2.2摘要

中外文摘要页均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作者个人信息等也不应出现在该页。

无论论文以何语种撰写,中文摘要均应放在英文摘要之前。

2.3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可以帮助读者查阅所希望了解的内容。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

目录的内容主要包括:

摘要(中、英文)

(主要)符号表(可选择或不选择)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止)

尾注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可选择或不选择)

附录(可选择或不选择)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4论文正文

2.4.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2.4.2层次

层次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要求统一。

层次代号格式见3.5节。

2.4.3页码编排

论文除内外封外,均应居中编排页码。

中外文“摘要”页、“目录”和“主要符号表”页采用罗马字母编写页码,正文部分从第一章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页码。

格式如:

“1”。

2.5名词术语

文中名词术语应采用GB3100~3102-93或部标术语,国标或部标中未规定者,应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外文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用圆括号“()”注明外文全文。

2.6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

物理量的名称与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93的规定。

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物理量的符号必须采用斜体,作下标时也用斜体,而其他下标则使用正体。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标推荐符号或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按照国标,单位符号应当用正体印刷。

化学元素符号应当用罗马正体书写。

2.7数字

论文中的数字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

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

示例:

应该写成94652.023567;0.314325

不应写成94,652.023,567;.314,325

2.8公式

公式应另行居中横排。

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

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其间不用虚线。

文中引用公式时,使用“式(1-1)”的形式。

2.9插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必须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序与题名之间空一格置于表上,居中排列。

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

表格与正文之间留有单行间距。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2.10插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

图题置于图下居中编排。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

图中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2.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序号加方括号顶格书写,不加标点,其后写作者姓名。

序号按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顺序编排。

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若同一文献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的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西文文献中的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必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

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如,“,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分开。

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放在前面,作者姓放在后面。

参考文献类型在文题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专利

标准

报纸文章

报告

资料汇编

其他文献

类型标志

J

M

C

D

P

S

N

R

G

Z

学术期刊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书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常用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著: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题.见(in):

编者编(eds).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姓名.文题[D]:

[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单位,授予年.起~止页码

专利:

[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

报纸文献: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

电子文献: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

例如:

[1]陈建军,车建文,陈勇.具有频率和振型概率约束的工程结构动力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01,Vol.18

(1):

74~80

[2]M.A.Nadkarni,C.K.Nair,V.N.Pandey,etal.Characterizationofalpha-galactosidasefromcorynebacteriummurisepticumandmechanismofitsinduction[J].JGenAppMicrobiol,1992,38:

223~234

[3]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J]:

数论方法(Ⅰ).中国科学,1973,(4):

339~357

[4]竺可桢.物候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3.16~21

[5]霍夫斯塔主编.禽病学[M]:

下册.第7版.胡祥壁译.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1.798~799

[6]S.P.Timoshenko.Theoryofplateandshells[M].2nded.NewYork:

McGraw-Hil1,1959.17~36

[7]张全福,王里青.“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见:

郑福寿主编.学报编辑论丛:

第2集[C].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1~4

[8]B.Dupont.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elatedMLCcompatibledonor.In:

H.J.White,R.Smith,(eds).ProceedingsoftheThird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C].Houston:

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1974.44~46

[9]丁光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的随机模拟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上海:

同济大学,2001.31~37

[10]R.B.Cairns.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solidoxygen[D]:

[dissertation].Berkeley:

UniversityofCalifornia,1965.52~56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12]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2.12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a.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学术论文及专著,列出格式与本规范中参考文献部分格式相同。

b.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科研获奖,列出格式为:

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名称及等级,发奖机构,获奖时间,获奖人(排名情况)。

c.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专利,列出格式为:

专利名称,专利号,专利国别,授权时间,持专利人(排名情况)。

2.13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内容,可作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A”、“附录B”等。

第3章印刷要求

3.1字体与字号

各大标题、各章题序及标题 黑体小2号;

各节的一级题序及标题   黑体小3号;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黑体4号;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   黑体小4号;

款、项          均采用黑体小4号

正文用小4号宋体。

正文中“摘要”、“目录”、“绪论”、“结论”、“致谢”等两个字标题,中间要空出二个字的空格。

如“摘︼︼要”。

目录中的两字标题,中间不得留有空格。

3.2封面及扉页

3.2.1封面及内封(扉页)

封面内容如下:

(宋体小1号字居中)博/硕士学位论文

(黑体小2号字居中)论文题目(不超过25字)

(宋体小3号字居中)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小3号字居中)导师姓名及职称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小3号字居中)申请学位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小3号字居中)学科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小3号字居中)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面格式参照附录1、2。

3.2.2内封(扉页)

内封是对研究生论文题目、导师、单位等作较详细的说明,其格式如下:

(宋体5号) 分类号:

密级:

(宋体5号) UDC:

编号:

(粗宋体2号字居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士学位论文

(黑体3号字居中)  (论文题目)

(宋体4号字) 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4号字) 导师姓名及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体4号字) 申请学位类别_________

(宋体4号字)学科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

(宋体4号字) 论文提交日期__________

(宋体4号字)论文答辩日期__________

(宋体4号字) 学位授予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封格式参照附录3。

3.3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题头应居中,格式如下:

摘︼︼要(小2号黑体)

隔行空两个字的空格书写摘要文字部分。

摘要文字之后隔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书写关键词。

格式如下:

关键词︼词;词;…;词3~8个(小4号黑体)

3.4目录

目录题头应居中,格式如下:

目︼︼录(小2号黑体)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行距为固定值20磅,每章标题行前空6磅,后空0磅。

次级节标题比上级节标题缩进两个字符。

3.5正文层次

正文层次的编排格式如下:

章节条  款项

第?

章︼□……□(小2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小3号黑体)

(空一行)

.1.1︼□……□(4号黑体)

(空一行)

.1.1.1︼□……□(小4黑体)︼□……□

(空一行)

︼︼1.□……□(小4黑体)︼□……□

(空一行)

(1)□……□(小4黑体)︼□……□

与页眉间空一行

处用阿拉伯数字

“︼”表示空一字格“□…□”表示文字内容

空格、内容接排

空格、内容接排

空格、内容接排

与页码间空一行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最后一行(孤行)。

论文段落的文字部分

采用小四号(12pt)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

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

尾注

采用小五号字,按两端对齐格式书写,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磅。

尾注的序号按页编排,序号采用“①,……,⑩”样式,全文格式要统一。

脚注

采用小五号字,按两端对齐格式书写,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磅。

脚注的序号按页编排,不同页的脚注序号不需要连续。

序号采用“①,……,⑩”样式,全文格式要统一,脚注序号“①,……,⑩”的字体是“正文”,不是“上标”,序号与脚注内容文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符,脚注的段落格式为:

单倍行距,段前空0磅,断后空0磅,悬挂缩进1.5字符;字号为小五号字,汉字用宋体,外文用TimesNewRoman体;中外文混排时,所有标点符号(例如逗号“,”、括号“()”等)一律使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但小数点采用外文状态下的样式。

 

第4章论文打印与报送

4.1论文印刷与装订

打印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用双面胶印。

硕士论文封面采用黄色皮纹纸张,博士论文封面采用绿色皮纹纸。

(校园文印中心存有封面样板)书脊处应印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及论文中文题目,字体用小四号宋体字。

为方便评阅专家评阅,论文送审稿可以单面打印。

硕士学位论文应交校研究生处2本。

博士学位论文应交校研究生处3本。

硕、博士论文均由培养单位收齐并检查后,统一交给研究生处。

4.2电子版学位论文

除按规定印刷论文外,还需提交与印刷论文相同格式的电子版学位论文(建议采用Word/PDF格式),在办理离校手续之前,按照大学图书馆的要求,向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参照附录8)。

注:

本格式规范为总体规范,在正文内容部分,如因语种等原因,有涉及国际通用学术惯例者,由各培养单位制定规范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附录1:

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中文题目)

(论文中文题目)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名称

培养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月日

 

附录2:

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中文题目)

(论文中文题目)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名称

培养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月日

 

附录3:

学位论文内封(扉页)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标题)

 

(外文标题)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