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339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全新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2013年2月5日,兵团水利局以兵水电〔2013〕12号文下达《关于做好兵团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八师水利局依

据文件精神要求,经研究确定八师一二一团作为此次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单位,并按要求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八师一二一团位于石河子垦区的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5°20’〜85°50北纬44°37’〜45°58’之间,土地面积707.6km2。

八师水利局接到通知后,积极安排落实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此八师一二一团委托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八师一

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1・2编制过程

本院接到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赴项目区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并实地勘察,在充分征求项目区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编制完成了《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1.3建设目标

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总目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咼,无明显水土流失,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群众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1、实施区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

2、实施区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

梭梭补植区梭梭盖度由20%提高到30%以上,防风基干林补植树木成活率达到95%。

3、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遏制,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均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4、出台比较完善的封育保护制度,建立起一支稳定、可靠的封禁管护队伍,并切实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5、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监测资料详实可靠。

6、生态环境良好,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1.4任务及规模

1.4.1建设任务

通过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达到减轻或抑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水土流失的目的。

采取荒漠植被封育、补植造林等人工辅助措施,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的自然修复步伐,使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逐年提高,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4.2建设规模

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建设规模依据《八师下野地灌区(121团、134团、136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工程规模,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和资金安排,经复核并确定本工程建设规模为建设封禁围栏50km,封育保护天然荒漠林面积2000hm2;天然荒漠林补植666.67hm2;已建防风基干林补植133.5hm2;更新机井2眼,铺设PVC灌溉管道17km;建设了望塔2座。

1.5项目区概况

1.5.1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八师一二一团位于石河子垦区的北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及古尔班通

古特大沙漠的西南缘,在沙湾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5°20’〜85°

50北纬44°37’〜45°58'之间。

地处玛纳斯河最下游。

一二一团土地面积707.6km2,东西宽约40km南北长约36km

(2)地质、地貌

一二一团位于玛纳斯河流域北部下游靠近沙漠南的冲洪积平原区。

地貌呈平坦的平原景观,地势为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降在1%。

〜1.5%。

之间。

地形

比较平坦,海拔为310m-370m项目区以北为沙漠区,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

沙漠形态属固定、半固定型,为垄状-蜂窝状沙丘,少量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沙丘高度一般10-30m不等。

沙丘与沙垄之间分布有面积大小不一的小谷地、凹地。

(3)气象与水文八师一二一团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寒夏热,春

秋季短,昼夜温差大,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稀少,蒸发量大等特点,据炮台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主要气象特征如下: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6.7C,极端最高气温43.1C,极端最低气温-42.8°C,>10C积温3850C。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14.6h。

多年平均无霜期169d。

2)降水:

多年平均降雨量132mm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占全年的65〜

78%。

5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8.5mm,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23.3mm。

3)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1988mm是降水量的15倍。

4)风: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32m/s,年平均风速1.8m/s。

5)冻土深度:

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40cm。

八师一二一团灌溉用水主要是通过夹河子水库、大泉沟水库和蘑菇湖水库

经西岸大渠统一计划调配供给。

年场口平均引水量为9261万m。

由于作物需

水量与供水量的矛盾,正常年份6〜7月季节性缺水严重,制约着本区农业的发展。

地下水有一定的储量,现有机井211眼,2012年提取地下水1551万m3,对缓和区域性水土不平衡,调节季节用水起了重要作用。

(4)土壤、植被

八师一二一团土地总面积70760hm,其中耕地面积26513hm耕地的地面坡度小于5°。

由于地处玛纳斯河下游细土平原区,项目区内有大面积的灌耕风沙土,但土壤类型仍以灌耕灰漠土和潮土为主。

土壤质地大部分为中壤和轻壤土,少部分为沙性土。

八师一二一团林地面积为18600hm,其中有林地面积1894hm,疏林地面

222

积942hm,灌木林地面积15764hm。

苗圃地面积30hm。

一二一团林草覆盖率为65%。

1.5.2社会经济情况

(1)行政区划

八师一二一团行政区划属沙湾县,总人口4.1492万人,人口密度59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10%,劳动力人数1.0911万人。

(2)土地利用现状

八师一二一团土地总面积70760hm,其中耕地26513hm,林地18600hnn,园地550hm,交通用地175hm,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80hmi,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57hm,未利用地23285hm。

1.5.3经济情况

(1)经济状况

根据2011年八师石河子经济统计资料,按当年价格计算,一二一团实现全社会总产值26.4431亿元,生产总值12.4184亿元,增长24.9%。

一产增加值7.2637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5.9403亿元,增长11.1%,林业增加值1407万元,增长306.6%,牧业增加值5171万元,增长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656万元,增长105%;二产增加值2.725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1799亿元,增长17.74%,建筑业增加值5157万元,增长191%;三产增加值2.4591亿元,增长42.9%;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0元。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22亿元,增长79%。

(2)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八师一二一团土地总面积70760hrb,其中耕地2651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

地表水年平均引水9261万m3,地下水年均开采量1551万用。

(3)基础设施

1)交通、通讯、电力供应

项目区交通也十分便利,运输发达,一二一团至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有柏油公路相通,兵团公路古-新线穿团而过。

团内道路四通八达,良好的交通条件为高效益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区已开通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和无线通讯业务,通讯条件良好。

项目区电源来自乌鲁木齐电网,电力供应属石河子天富电力公司管理,电网履盖整个项目区,通过下野地变电站35kv高压线路供电,场区内输变电设备完备,新近改造的电网安全可靠,10kv农电线路已通到连队。

电力供应满足团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要。

2)灌渠、排渠、机井等水利工程现状

项目区现有农田灌溉系统基本配套,团场各级渠道总长1618.91km,其中:

干渠46.78km,已防渗26.48km,防渗56.6%。

支渠125.56km,己防渗98.5km,防渗率为78.44%。

斗渠379.45km,己防渗102.8km,防渗率为27.1%。

农渠1067.12km,已防渗414.45km,防渗率为38.8%。

现有各种水工建筑物473余座,机井211眼,年提取地下水1551万m3。

1.5.3水土流失和防治状况

(1)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规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水土保持规划》,八师一二一团水土流失类型属中度风蚀轻度水蚀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遭到破坏而很难恢复。

土地总面积707.6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42.5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0.14%,轻度流失面积317.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84%,中度流失面积247.80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35.02%。

综合土壤侵蚀模数为1750t/km2•a。

(2)水土流失分布

八师一二一团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蚀为主,水蚀次之。

风蚀面积

60146hm2,占总面积的85%,水蚀面积10614hmF,占总面积的15%。

(3)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八师一二一团已建成农田防护水保林1894hm2,防风固沙基干林350hm2,退耕还林1800hm2。

人工补植梭梭累计面积3500hm2,梭梭保存面积1300hm2。

改良盐碱地2500hm2,灌区耕地实行节水灌溉的比例达到95%以上。

1.6工程总体布置

1.6.1工程措施

封禁措施建设围栏50km封育保护荒漠植被面积2000hnl封禁区分布在一二一团炮台镇以北绿洲外围天然荒漠林区。

162林草措施

天然荒漠林补植666.67hm2,采取梭梭人工补植的方法,增加补植区域植被盖度。

补植范围选择植被盖度小于30%的区域,分布在封禁区靠近人员活动较为频繁的交接区。

已建防风基干林补植133.5hm2,补植长度约10km。

1.6.3其他措施

更新机井2眼,分布在现状防风基干林,用于替换原有灌溉机井,以满足现状防风基干林的灌溉需要,发挥防风固沙作用。

新建了望塔2座。

分布在封禁区,作为管护设施。

1.7施工组织设计

1.7.1施工条件

(1)气候条件

一二一团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7C,

平均降水量132mm,无霜期169天,冰冻期11月至次年2月低,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1.40m。

工程施工期一般为3月初至10月,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不宜进行土方填筑和砼施工。

(2)对外交通

一二一团至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有柏油公路相通,呼克公路贯穿全境,该区距离乌鲁木齐市250公里,距克拉玛依市80公里,距石河子市100公里。

项目区有柏油、砂石及简易路面通往各连队,交通较为便利。

(3)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砼骨料由安集海料场供应,运距90km;项目建设所需苗木由一二一团林业站供给,不足部分向周边团场采购。

钢筋、铁丝、砼桩等由沙湾供应,运距90km;燃油由一二一团供应。

(4)施工用水可就近从灌溉渠道中抽取,施工用电利用农电设施。

1.7.2施工工艺和方法

(1)建筑工程施工

本项目建筑工程主要有泵房(砖混结构)2座共40m2,管护管理房(彩钢苯板房)2座共60m2,合计100m2。

新建防风基干林灌溉管道17km。

建设了望塔2座。

更新2眼机井。

(2)梭梭补植

梭梭苗补植167万株,面积666.67hm",采取植苗造林方式,在梭梭盖度小于30%的区域进行补植。

(3)防风基干林补植

防风基干林补植量22.22万株,面积133.5hm2,采取植苗造林方式,对现状防风基干林因洪水侵袭毁坏段进行补植。

(4)封禁围栏架设

本工程架设围栏网50km,施工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

1.7.3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

(1)机井更新工程

机井更新工程施工布置在现状防风基干林原有2眼机井附近,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布置井位,依据现状灌溉机井钻井资料确定井深。

施工单位选择有凿井资质的凿井队进行施工。

(2)了望塔安装工程

了望塔布置依据设计确定的位置进行架设,施工可由了望塔供应商和当地施工单位共同完成。

3)梭梭补植工程

梭梭补植布置在封禁区划定的区域进行补植,补植施工由当地职工投工投劳完成。

(4)防风基干林补植工程防风基干林补植施工由当地职工投工投劳完成。

(5)封禁围栏工程围栏布置在垦区生产生活区绿洲外围与天然荒漠林交界区,施工由当地职工投工投劳完成。

1.7.4施工进度

项目区造林工程施工工期主要在每年春季,依据项目区物候期和长期人工造林的经验,乔木一般在4月中上旬较为适宜,梭梭灌木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

荒漠植被封禁围栏安装安排在9-11月进行。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13年完成。

1.8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1.8.1监测内容

项目监测的内容为土壤侵蚀模数、植被覆盖度、林草生长量、植被自然演替变化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

1.8.2监测方法

1、土壤侵蚀模数

监测方法采用地面观测法。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属风蚀类型,主要对降尘量和风蚀强度进行观测。

降尘量观测采用降尘管法,风蚀强度观测采用地面定位插钎法。

2、植被覆盖度、林草生长量

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即监测人员定期地进行观测,对定位观测收集不到的监测指标进行统计测量。

3、植被自然演替变化状况

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

项目区按不同的侵蚀类型、强度、地面覆盖物及不同治理措施选定不同的地块,进行监测不同农田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收益,每年调查其投入和产出状况。

5、生态效益监测

1土壤理化性状监测。

按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措施选择地块,定期取样分析,了解其变化情况。

2对土壤的水、肥及其理化性状进行监测。

由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站负责取样,兵团农科院进行化验分析。

3小气候监测。

利用现有的气象站对项目区的降雨、气温、风速、相对湿

度等进行监测。

1.9工程管理

一二一团为确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为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管处,在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处)的统一领导下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总责,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负总责。

其职责包括工程前期准备、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后评价,负责资金筹措与管理,承担投资风险。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全面实行项目责任主体制、配套资金承诺制、投工投劳承诺书制、公示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管理制、工程管护责任制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采取报账制、资金审计制度等。

为了增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快生态修复进度、提高生态修复质量和生态环境效益。

主要由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管处负责,从前期工作开始,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监测评价等工作,保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技术推广工作应从技术科技辅导站为主体,以实施区项目团场自我服务为补充的技术推广网络。

明确各级服务职责,实施区项目团场在大力培养技术人员的同时,以服务指导的方式参与和帮助解决推广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

制定科技承包细责,鼓励科技承包。

项目实施后,为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效益,一二一团场应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

在八师水利局的指导和监督下,一二一团应成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运行管理工作。

在该机构内部根据具体的治理措施类型分别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明确专管人员,并依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制定项目运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

1.10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概算总投资501.0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4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01.06万元。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在2013年完成。

1.11项目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减少水土流失量,提高蓄水保土能力。

土地沙化扩展趋势得到缓解,为项目区风沙源的进一步大规模治理奠定基础,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

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新增经济效益为105.45万元/年,保水效

益239万用/年,保土效益33万{/年。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2.1项目背景

为落实中发〔2008〕18号文件精神,2008年11月24日,兵团水利局以兵水电〔2008〕178号文下达了《关于编制兵团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获得国家支持,加快兵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兵团生态环境,做好兵团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文件明

确了兵团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项目的选择、建设内容、投资、编制依据和完成时间等编制要求。

2008年12月,由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八师下野地灌区(121团、134团、136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兵团水利局,由兵团统一上报国家立项。

该实施方案建设规模为建设封禁围栏160km,封育保护天然荒漠林面积12000hm";天然荒漠林补植4000hm2;已建防风固沙基干林补植58.5hm?

;新建农田防护水保林578hm2;新建防风固沙基干林35hm2;更新机井24眼,铺设PVC灌溉管道30km;建设了望塔8座等。

项目实施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121团、134团和136团3个农牧团场,土地总面积134773hm2。

《八师下野地灌区(121团、134团、136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121团建设规模为建设封禁围栏

30km,封育保护天然荒漠林面积2000hm2;天然荒漠林补植666.67hm";已建防风固沙基干林补植22.5hm2;新建防风固沙基干林补植35hm2;新建农田防护水保林233.34hm";更新机井13眼,铺设PVC灌溉管道27km;建设了望塔2座。

2013年2月5日,兵团水利局以兵水电〔2013〕12号文下达《关于做好兵团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八师水利局根

据文件要求,确定八师一二一团做为兵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单位,并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兵团八师水利局接到通知后,积极安排落实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此八师一二一团委托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本院接到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赴项目区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并实地勘察,在充分征求项目区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编制完成了《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2.2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

2.2.1建设任务

通过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达到减轻或抑

制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目的。

采取荒漠植被封育、补植造林等人工辅助措施,加快生态修复区的自然修复步伐,使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逐年提高,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2.2建设目标

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总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咼,无明显水土流失,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群众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1、实施区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

2、实施区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

梭梭补植区梭梭盖度由20%提高到

30%以上,防风基干林补植树木成活率达到95%

3、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遏制,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均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4、出台比较完善的封育保护制度,建立起一支稳定、可靠的封禁管护队伍,并切实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5、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监测资料详实可靠。

6、生态环境良好,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2.2.3建设规模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建设规模依据《八师下野地灌区(121团、134团、136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工程规模,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和资金安排,经复核并明确本工程建设规模为建设封禁围栏50km封育保护天然荒漠林面积2000hm;已建防风固沙基干林补植133.5hm2;天然荒漠林补植666.67hmh更新机井2眼,铺设PVC灌溉管道17km建设了望塔2座。

2.3工程设计依据与说明

2.3.1工程设计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土保持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规范标准

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99-2009);

2《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18337.1〜3);

6《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

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编制规定》;

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3、技术文件

1《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2兵水电〔2013〕12号文《关于做好兵团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3八师一二一团关于《八师一二一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3.2工程设计说明

(1)数据来源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规划》;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水土保持规划》;

3《八师下野地灌区(121团、134团、136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4石河子领导干部手册(2012)

5《八师各团场农业综合区划报告》

2)勘测、内业设计方法

本工程调查勘测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踏勘和GPS定位,内业设计依据勘测数据和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完成工程各项设计。

(3)本工程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封禁围栏布置位置与封育效果,梭梭苗木供应和补植时间、补植区域,机井更新井位,了望塔布置位置和管护效果。

3基本情况

3.1自然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范围八师一二一团位于石河子垦区的西北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及古尔班

通古特大沙漠的西南缘,在沙湾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5°20’〜85°

50北纬44°37’〜45°58'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