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99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专题十近代中学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晚

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外国商品冲击;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③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表现:

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②“耕”与“织”的分离。

(3)影响:

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

鸦片战争后,不断瓦

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

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

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考点二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含义:

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

2.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4.性质:

(1)军事工业: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2)民用工业:

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5.内容

类别

旗号

活动

军事工业

“自强”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求富”

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

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6.影响: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核心词:

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业救国

1.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

(1)原因:

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评价:

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

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

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4)影响: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4.较快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

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

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5.日益萎缩(1937~1945年)

(1)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

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6.陷入绝境(1945~1949年)

(1)原因: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

(2)表现:

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考点四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

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

(2)食:

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

(3)住:

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

(4)习俗:

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

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

(2)食:

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

(3)住:

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

(4)习俗:

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方式多样化。

3.交通的进步

(1)轮船: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

开始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铁路:

19世纪80年代,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九五”期末,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3)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4)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4.通讯的进步

(1)有线电报: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

(2)无线电报:

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

(3)电话: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5.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

①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②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

③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

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

(2)影视业:

①《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③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3)“第四媒介”:

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是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 )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 √ )

3.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也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

( √ )

4.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 )

点拨 洋务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官僚经济,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

近代化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 √ )

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 × )

点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外来侵略势力影响下的产物。

7.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取消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

点拨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8.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但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

9.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

10.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

( √ )

1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沿海的外商企业中。

( √ )

12.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明的影响。

( × )

点拨 中国近代习俗变迁的根本因素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1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 √ )

14.中山装和改良旗袍都体现了中国近代服饰中西合璧的特点,改良旗袍不同于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

( √ )

15.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 )

点拨 1881年唐胥铁路才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16.从动力上看,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

( √ )

17.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 )

18.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趋势是由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世界,由固守传统转变为向近代化迈进。

( √ )

考向一 社会史观与社会生活变迁

典例1

 (2013·浙江高考)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知识定位 近现代传媒——报纸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辨析选项 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排除B项。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主要是开启民智、传播维新思想,故C项正确。

《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排除A项。

D项没有准确解释出《时务报》发行量由少到多的原因。

答案 C

典例2

 (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知识定位 近现代传媒影响

辨析选项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

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当时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答案 C

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四个时间关键: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变迁原因:

“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变迁规律:

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变迁影响:

政治上,有

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运用史观整合:

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考向二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典例3

 (2013·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知识定位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材料解读 本题要从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方面解答。

由图表信息可知,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一度增加,但是1848~1852年又有一定的下降,说明鸦片

战争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自然经济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产生了抵抗作用。

答案为B项。

答案 B

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知识角度

(1)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地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近代企业:

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史观角度

(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2)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3)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考向三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典例4

 (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知识定位 国民政府前期——工业发展状况、成因

关键点 紧扣时间信息1928~1935年,宏观了解数字变化的变化趋势。

辨析选项 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由此排除A、D两项。

B项描述的现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本题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表格类试题的“三看、两注意、一相联”

1.“三看”:

一要看表头及出处。

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

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

2.“两注意”:

一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

二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表格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3.“一相联”:

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典例5

 (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知识定位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影响因素

辨析选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

1912~1915年。

材料内容显示1912~1915年列强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少。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列强在华的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国货运动)使列强在华创办企业产品销路不畅;辛亥革命的推动等。

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开始”,D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时间段。

答案 C

从五个角度深度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一个特点: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畸形:

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三个产生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3.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5.四个阶段:

“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考向四 关注区域经济史在命题中的价值

典例6

 (2013·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知识定位 省域经济——浙江区域经济结构特征与变迁

思路引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从农业经济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入手分析二者的关系;对于“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需要准确、合理地解读材料内容以概括其变化的表现。

(2)问要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等,阐述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的变化。

第(3)问要从19世纪外国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 

(1)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

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的三个关键点

1.阅读理解材料。

首先,粗读材料,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意思,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中哪一方面的知识。

其次,依据材料认真分析所设的问题,这是关键之处。

第三,在完成前两步基础上带着问题再仔细研读材料,应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2.体会命题意图。

我们应尽力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具体回答问题时,有的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此时就要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作答,而不要想当然,用书本上的内容来组织答案。

3.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作答时要注意按问作答,简明扼要,还要做到史论结合。

押题1 (立意: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诠释)

2013年7月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

“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

”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

据的是(  )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

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与各种反动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

答案 D

解析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也具有典型的革命性、妥协性的双重特点,故D项说法有误。

押题2 (立意:

主干知识——经济结构变化)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