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964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docx

高考研究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

高考研究: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语段断句试题解题策略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

全段共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三个(“则”“而”

“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

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子、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

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

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

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

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仅仅起辅助作用,并不是能正确断句的决定因素。

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古代汉语、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总的水平。

这些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

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

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

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与技巧

一、读全文: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边看边断,看完了文段,断句也结束了。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大意,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因此,拿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读,弄清文段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内容,力求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内容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看引语: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言”等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在其后断开。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回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

因而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准确断句。

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断句题: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资治通鉴·唐纪八》)

这个语段是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

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断句题也同理: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韩非子·说材上》)

文中的“问”、“曰”是对话标志词,可作为断句依据。

“其故”是“问”的宾语,“问其故”后可停顿,“答曰”、“弟子曰”,两个“曰”字后可停顿。

三、找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开的地方。

找到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做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考虑:

1.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出现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如“夫、盖、惟、况、凡、斯、窃、敬、且夫、若夫、于是”等,一般在其前面断开,后面不断。

2.“乎、哉、也、矣、欤、焉、耳、耶、者、而已”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尾,则在其后断开。

3.“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出现在句中。

4.连词连接前后内容的关系紧密不能断开,如果关系松一点,那么可以把前后两部分断开。

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断句题: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此句中,可借助句首语气词“况”、句末语气词“矣”、“乎”马上就可断开三处。

其中,三个连词“而”,前两个“而”字由于连接的前后内容关系较为紧密,不能断开,第三个“而”字是连接下一分句的内容,与前句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可以在其前面断开。

四、晓语法:

给文言句子断句,要懂得文言的语法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人的语言习惯,如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准确掌握文言活用现象;了解古人表意多用单音节词等,断句就容易得多了。

如下列例句: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韩非子》)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其中第

(1)句中的“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是断成“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还是断成“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这就关系到到底“琴”是“避”的宾语,还是“坏”的主语,很明显后者正确。

(2)句如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错了。

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同时,这里“犬”也是文言语法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这里“犬坐”不能拆开。

第(3)句中“立”是“饮之”的方式,中间用一连词“而”表修饰,切不可如现代“起立”连读,断作“哙拜谢起立”。

古人多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的“起立”,文言单用一个“起”字就可以了,因而此处“起”和“立”应断开。

五、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句式也可帮助我们断句。

同时,记住常见的文言固定结构,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不要把它们拆散,减少断句失误。

如下列断句题:

(1)少长/学富五明/故又称曰班弥恒/岁癸丑/年十有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

(2008年揭阳市毕业会考)

(2)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008年汕头市一模)(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句段中的“于潜邸”在句中就是一个后置了的介宾短语,同时,“大悦”的主语是“世祖(忽必烈)”,而不是“班弥恒(八思巴)”,“与语大悦”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句,即“(世祖)与(之)语大悦”,若不明确这点,则有可能断成“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

(2)句段中可根据几个判断句式“是……也”来点断,而第(3)句却可根据固定句式“其……邪”来点断。

六、据修辞:

古人行文同样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也能较好地断句。

如下面断句题:

(1)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蒯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2008年广州一模)

(2)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2008年江苏卷)(3)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2008年广州二模)(4)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

(2008年深圳一模)

(1)和

(2)句中只要注意到了其中对称、排比的句式“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和“蔡泽之说激于理”以及“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和“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前面的几处点断就可迎刃而解了。

(3)和(4)句中则可根据句中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点断。

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

七、明常识:

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官职、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若出现人名、字号、时间、地点、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专用词,可借助这些专用词进行断句,断句时不要把他们断开了。

如上面所举广州二模的断句题中“下曹从事”是一个官职名,断时就不能把它们分开。

再如:

楚熊通怒曰/……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史记·楚世家》)

其中“乃自立为武王”为错误的点断。

“武王”乃是谥号,古代帝王诸侯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或谥号。

带褒义的有“文”、“武”等,带贬义的有“厉”、“幽”等。

熊通不是自封为武王,是死后才被尊称为“武王”的。

所以“乃自立”后边应该断开,即“乃自立/为武王”。

当然,上述这些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如: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墨子·贵义》)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先读全文可根据内容理解总分论述方式可断开两句;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句首的主语“子”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另外,题目做完后,还应该做一些检查,通读一遍,看看断句后的字句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断错。

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

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

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

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文言文断句

一、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

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相为表里。

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

请看下文:

例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

这一段的正确断句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

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

充分利用这些语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

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

常见的有:

夫(f

)、且、且夫、盖等。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且庸人尚羞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

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

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其可怪也欤!

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

如:

其、岂(岂独)、等。

例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

一般都是助词。

如表停顿的和表判断的“者”“也”,表语气的“矣”“焉”“哉”“乎”等。

如:

例2: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秋水》)

例3: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年》)

例4: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如“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在一起的时候,其后面不能断句。

如例3中的“献玉者”,例4中的“学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此外,“也”字也常常用在句间,在表示句间语气的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不要在其后面断句。

如例4中“教也者”。

又如:

例5:

(晋)文公问于郭偃曰:

“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

”对曰: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

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

矣。

”(《国语·晋语四》)

其中加点的“也”字后面均不能断句。

三、利用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

如:

(1)感叹句: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吾衰也;久也,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美哉乎,山河之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上都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感叹句,同时也都是带有标志性语气助词的句子,

断起来并不难。

(2)骈偶句:

骈偶句多用于赋体文字之中,句子成对儿或成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正确断句。

如: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问答句:

在文言文中,无论是叙事性文章还是议论性文章,都常有问答的情况出现。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曰”,此外还有“对曰”。

如果不是一般的述性(如: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语句,常常要在这些“曰”字后断句。

如上面例5。

课文中的例子如: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里要注意,和“曰”字有关的句子,其前面断句的位置很重要。

断与不断,断在哪里,很有讲究。

一般地说,如果前后联系比较紧,或者前面是对“曰”的修饰,一般不断。

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6: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划线部分的句子,如果诵读的节奏快一些,“之”字后可以不断,“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相反,诵读得慢一些,也可以停顿,读成“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这两种断法,并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都可以。

考试时为阅卷方便,一般也不会在这些地方出题。

但是有一种情况需特别注意。

比如下面一段:

例7: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

刺史崔普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唐孙樵《书何易于》)

划线部分的断句,是一问一答。

“曰”字后肯定要断,问题是“曰”字前面怎么断,断在何处。

不看下文,仅看“曰”字前,“刺史惊问易于曰”,可以有两种断法:

一,“刺史惊问,易于曰:

……”。

二,不断,即“刺史惊问易于曰:

……”。

这两种断法,表现了对文章两种不同的理解,前者是刺史问,何易于答,即“曰”字后的话是何易于说的,而后者就变成了刺史问,即“曰”字后面的话是刺史问的。

根据下文,可知这话是何易于说的,因此,第一种断法正确。

例8: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文中画线部分“曰”字前也有两种断法:

一,“扁鹊请除,左右曰:

……”,这种断法表明后面是“左右”说的。

二,不断,即“扁鹊请除左右曰”,这表明“曰”字后面的话是扁鹊说的。

根据下文,可以看出第一种断法是正确的。

如果在这些地方出题,那就不仅考查了句读,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

因此要特别注意。

(4)对应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对应性的句子,不仅在形式上,还有内容上的相关性。

利用这些特殊的句子,可以在断句方面给我们很多有益的提示。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9: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魏邯郸淳《笑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