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893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长白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旗#####养猪专业合作社

1000头长白猪养殖项目

 

#######年七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000头猪养殖项目

1.1.2建设单位:

#####旗#####养猪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

1.1.3建设地点

#####旗明安图镇乌宁巴图嘎查

1.1.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场区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

场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其中:

建设猪舍360平方米,凉圈360平方米,建设锅炉房1个,面积238平方米;办公室160平方米,化粪池280立方米。

(2)养殖规模为:

年出栏1000头生猪。

1.1.5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为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5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

1.1.6项目单位概况

拟设立的#####旗#####养猪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元,负责人孟克额日登,主要经营猪、牛、羊养殖、育肥、销售;牲畜改良、配种;饲草料种植、贮藏;畜产品的收购、销售;饲料购买、销售;农牧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咨询、信息服务。

合作社坚持“做大企业,带动产业”的宗旨,推动#####旗畜牧业发展。

1.2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2.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通知(2007/08/03);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商品猪场建设标准》;

5.《生态化规模猪场建设规范》;

6.《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8.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3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1.3.1项目背景

我国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位非常突出。

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49年占12.4%,到1992年达到27%,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比2005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超过6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比2010年提高4.4个百分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将步入高增长期。

畜牧业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当前,中国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项目建设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提出的。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猪肉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仅为丹麦的1/10,约相对于美国的3/10,欧盟的4/10。

猪肉出口空间大,我国活猪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出口的主要市场位于我国周边,有朝鲜、俄罗斯等国家,还有我国的香港和澳门等地区,事实上世界肉类食品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如临近我国的日本,就是世界第一猪肉进口大国。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尽快形成生猪优势产区,促进我国生猪及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发展生猪养殖,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三农建设,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综合上述原因,提出建设本项目。

五是项目建设的水、电、路等基础条件优越。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当地其他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1.4项目建设方案简介

1、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旗乌宁巴图嘎查,远离旗所在地等公共场所,三项动力电直接进场。

场区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3.7亩;

场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其中:

(1)建设猪舍2栋,猪舍360平方米,凉圈360平方米,建设锅炉房1个,面积238平方米;办公室160平方米,化粪池280立方米。

(2)养殖规模为:

年出栏1000头生猪。

1.4.3燃料及动力供应

燃料及动力供应充足,电由本地电网供给。

1.4.4环境保护

项目投产后,主要污染源有生产和生活污水、粪便及排放臭气等,本项目将对上述污染源进行治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1.4.5全厂定员

项目劳动定员12人,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2人,工人及辅助人员10人。

1.6结论

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330.00万元,年利润总额95.00万元,内部收益率28%(所得税前),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3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项目财务上基本满足要求,风险较小,项目的建设基本可行。

第二章市场需求分析

2.1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出口大国,2010年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26.34%,2011年猪肉出口量达到世界出口总量的30%以上。

2012年猪肉产量为5841万吨,占全国肉类生产总量的68.27%。

虽然近年来猪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牛羊肉消费有所上升,但猪肉的总消费量仍增加很快,总的来说生猪产量的增长速度仍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猪肉市场整体上仍呈供不应求的态势。

猪肉市场的这种态势同时决定着种猪生产和仔猪育肥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近些年在我省的生猪生产由传统分散的养殖逐步地向集中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在逐步的转变。

优质仔猪的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养猪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大量仔猪从外地调入,疫病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导致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大大下降。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畜牧业紧抓产业优化升级,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建设标准化养猪项目。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从量到质的转变,建立标准化养殖体系——生产“无公害、安全”的猪肉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本地区的养猪业面临着疫病的困扰,技术的缺乏、食品安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困扰。

面对这些危机,养猪业如何走出困境?

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从种猪到商品猪的生产实行同源引种,四良配套、全进全出、分段饲养。

猪产业化经营的各环节实行全程控制,未来产业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生产与品牌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使养猪业步入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

本项目产品主要以仔猪和育肥猪销售为主,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仔猪已越来越成为农户受欢迎的致富来源。

新形势下提高养猪业整体水平,确保猪农的经济增收,下大力抓好养猪良种工程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

这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综合分析,生猪市场具有较大潜力,整个产业将维持目前较好的利润水平,项目建设具有市场保障。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场址选择原则与要求

(1)隔离条件好,远离旅游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离最近的畜牧场或其他可能的污染源至少1公里以外。

(2)项目应选择地势高燥,被风向阳的地方,南向或东南向,夏天利于通风,冬天利于保温。

(3)水电供应充足,交通便利。

(4)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污水、雨水等。

3.2区域概况

3.1.1#####旗自然概况

#####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典型草原区,是锡盟南部重要的新型绿色工业基地、锡盟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和集散中心、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

#####旗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之间,最高海拔1776米,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中南部为低山丘陵草原。

由于地貌不同,地理环境多姿多彩。

全旗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88公里,总土地面积6229平方公里。

南邻京津冀发达地区,背靠大草原,东西连接蒙东蒙西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地区之一。

3.1.2社会经济概况

(一)、社会经济概况

充分发挥我旗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农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石油、煤炭开采、矿产品采选、建材业和再生能源为重点,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工业化体系。

到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颇具规模。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达到13亿元,工业经济比重达到36%以上。

1、农畜产品加工业

紧紧抓住日趋提升的有机绿色消费,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壮大新型企业,巩固和提升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的战略地位。

到2010年在农畜产品加工增值上实现大的突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全盟领先水平,初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牧业和财政长效支持机制。

(1)肉食品加工业。

以伊盛肉类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化、专业化、群体化、标准化”的“草原伊盛肉业”,树立“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经营理念,加紧企业与生产基地的产业链,提升肉羊加工能力的同时,加快肉牛吊宰生产线的引进和上马,延长企业的生产期。

2010年完成40万只肉羊和8万头肉牛精深加工,生产冷鲜、冷冻羊肉4500吨,牛肉1.5万吨;用现代化的大市场营销观念,建立通畅的国际国内营销网络,瞄准2008年绿色奥运会,以安全绿色品牌赢得市场。

同时企业内发展骨血、脏器精深加工,拓宽利润空间。

“十一五”期间,包装打造“伊盛肉业”上市,将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对接,把伊盛肉业培育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以此为机缘,把#####旗建成一个无公害、无规定疫区的绿色肉羊肉牛产业基地。

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继续支持其他肉类加工企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逐步形成肉食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发展格局。

到2010年全部加工能力达到100万个羊单位。

(2)乳产品加工业。

以草原双飞乳业为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其早日投产运营,并逐步扩大规模。

到2010年全部工程达产达效,年加工各类乳制品达到1.5万吨以上。

(3)绒毛加工业。

以现有的绒毛初加工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绒毛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落实购买绒毛机械的政府补贴政策,积极吸引多元化投资,努力在我旗形成梳、洗、加工生产衔接协调的产业链条,把我旗绒毛工业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交易集散中心,形成具备初加工、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占有较大份额的产业集群。

到2010年,年梳绒能力达到200吨、洗毛能力达到5000吨,精深加工量达到30%。

(4)瓜菜深加工业。

依托西瓜、南瓜、大葱、西芹、胡萝卜以及有机蔬菜种植优势和品牌效应,推进瓜菜的恒温储存和初级加工,加快以瓜菜为原料精深加工项目的发展,推出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提高瓜菜的附加值,促使瓜菜种植业、精深加工业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饲草料工业

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开拓市场,稳步提高产量。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的饲料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到2010年,振华饲草料加工、博日都加工厂的颗粒饲料、奶牛饲料等常规饲料加工量达10万吨。

新开发的万寿菊颗粒饲料和高纯度牛至油提炼、牛至油微胶囊生产分别达到5000吨、200吨和200吨。

针对肉牛发展趋势,建立年产2万吨糖化饲料加工业生产线,满足10万头肉牛的育肥需求。

3、矿产品采选、冶炼工业

搞好重要矿产品开发,发展以采选冶炼为主的加工业。

稳定钜鑫铁矿年加工15万吨精铁粉产量,扩大鑫利铅锌矿采选规模,推进萤石矿、锌多金属矿、硅砂、矿泉水等一批矿产品采选加工项目建成投产。

继续发展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达到国家规模标准的高载能工业,到2010年达到生产电石5万吨、硅铁2万吨的规模。

加大煤炭、石油勘探力度,实现煤炭、原油开发的突破性进展,争取向炼油、煤化工方向发展。

4、有机肥生产

争取2006年开工,一期建成年产2万吨草原纯净羊厩肥加工企业,到2010年达到年产5万吨生产能力。

产品投向全旗1万座日光温室,大力发展生态型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生产。

五、建材工业

石材开发:

我旗花岗岩分布面积广、储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开采标准。

用我旗丰富的石材资源、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与国内强势企业北京西联集团联合,建立石材园区,制定和落实园区优惠政策,引进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共同打造中国北方石材荒料集散中心及石材加工主产区。

到2010年旗内产出荒料10万立方米,石材园区加工板材600万平方米,荒料交易20万立方米。

水泥生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紧推进土地使用、水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促使富凯龙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项目早日落地。

在生产技术方面,采用干法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到2010年全部工程达产达效,年生产水泥120万吨。

开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和水泥预制构件生产,加快建安砖厂空心砖生产线上马,并逐步扩大规模,到2010年空心砖产量达到1500万块。

5、再生能源工业

风能发电:

风电厂建设要借助我旗被列入自治区发展风能规划中“太白蓝风能开发区”的机遇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我旗发展风电事业给予高度重视的良机,抢抓时间,促使武汉凯迪电力、国投、国电、山东鲁能等强势企业,在2006——2007年投入建设5万KVA-10万KVA风电厂。

引进业主测风和自主测风并举,在全旗范围内建立多处测风点,规划风场布局,加快风电厂建设,到2010年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0万KVA-20万KVA,并对“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寻求与无锡尚德太阳能等国内知名企业和日本夏普太阳能等国外企业寻求合作,“十一五”前期以户为单位和小片集中的方式开发太阳能发电,到“十一五”期末力争达到1万KVA规模,向并网方向发展。

继续深入实施“光明工程”,引入尚德太阳能等企业的营销网络和售后保障机制,打开居住分散地区的供电市场,解决旗镇、苏木镇街道照明、机关学校户外照明、农村牧区太阳能采暖、设施农业灌溉等环节的节能供电问题,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二)、气象条件

#####旗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的气候特征为:

冬长春短,夏热秋凉,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而集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年平均温度1.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19.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17.6℃;年均降水量:

南部丘陵草原360毫米,北部沙区268毫米;年均蒸发量:

中南部丘陵草原1932毫米,北部沙区2300毫米;无霜期:

中南部丘陵草原112天,北部沙区135天;日照时数:

中南部丘陵草原2889小时,北部沙区32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

中南部丘陵草原2000℃,北部沙区2350℃;年平均风速4米/秒,全年大风日数78天(6-8级),多为西北风。

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

(三)、人力资源

#####旗辖3个苏木2个镇,77个嘎查村。

总人口7.3万人,城镇人口达3.5万人,劳动力人数达2.9万人,进城务工人数达0.8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人。

劳动报酬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非常活跃,企业用工方便,农牧业、服务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多。

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完善,职业学校、就业培训、联合办学等可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员工。

(四)、水利资源

全旗水资源总量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914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094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3771万立方米。

(五)、农牧业资源

#####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农牧业结合旗。

现有可利用草场772万亩,耕地25万亩。

主要农副产品有西瓜、南瓜、蔬菜、马铃薯、杂粮等。

牲畜保有量在80万头只左右,主要品种有蒙古牛、西门达尔牛、荷斯坦奶牛,羊有内蒙古细毛羊、蒙古大尾羊、德美羊、白绒山羊,还有蒙古马及少量蒙古双峰骆驼。

旗域内盛产牛羊活畜及肉乳绒毛皮等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

农区猪、鸡、兔等饲养产业也具有一定规模。

(五)、矿产资源

我旗境内矿产资源有油气、煤炭、铁、银、铅、锌、钛钼、花岗岩、石灰岩、萤石、芒硝、云母等40余种。

现设置采矿权28个,其中:

金属矿2个(额里图铁矿,面积0.638平方公里、红光铅锌矿面积0.23平方公里);萤石矿12个(42个采矿区,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石灰岩矿2个,总面积为0.084平方公里;花岗岩矿1个,面积为0.125平方公里;云母矿1个,面积为0.071平方公里;芒硝矿1个,面积为0.653平方公里;砖瓦粘土矿3个,总面积为0.409平方公里;石料场5个,总面积为0.136平方公里;采砂场1个,面积为0.098平方公里。

设置探矿权34个,其中:

煤炭勘查项目1个,面积为365.7平方公里;石油勘查项目1个,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我旗登记的油气勘查面积1273平方公里;金属勘查项目32个(多金属勘查10个,总面积236.64平方公里;金矿勘查1个,面积7.59平方公里;铅矿勘查7个,总面积203.6平方公里;铁矿勘查5个,总面积62.88平方公里;铜矿勘查4个,总面积60.11平方公里;银矿勘查5个,总面积54.56平方公里)。

(六)、交通优势

我旗公路四通八达,铁路横贯东西。

连接内蒙古东西的经济大动脉-省际通道(呼和浩特-海拉尔)一级公路横跨旗境中南部地区,集赤308省道路经明安图镇,在#####旗境内达77公里。

旗政府所在地南抵首都北京市380公里,东到赤峰市417公里、西达集宁市244公里、距呼和浩特市390公里、距207国道45公里,满沽线南北纵贯全旗,直通二连浩特口岸,是京津地区连通蒙古国最近的线路。

集(集宁)-通(通辽)铁路横贯#####旗78公里,在旗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设立的二级站-#####旗站,是全线五大站之一。

集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2012年实现双线电气化运行。

“十二五”期间我旗规划建设西苏朱日和-黄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东苏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

(六)、能源电力

全旗境内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500千伏超高压电力通道横贯南部。

“十二五”时期,将新建500千伏汇集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

(七)、公共服务

ETS无线接入网覆盖全部农牧区,移动通信已覆盖全旗98%。

水利设施完善,供水供气充足,有5家供热公司,金融保险业有较好的服务能力。

(八)、城镇建设

我旗按照“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发展为动力,以管理为重点,着力建设了文明城镇、卫生城镇、生态城镇,城乡一体化明显加快,营造了整洁、优美、宜居的环境。

(九)、社会事业

我旗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全面实施了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旗三级卫生医疗服务健全,覆盖了旗全境,公立医院、蒙医院、计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防疫、社区门诊等医疗机构齐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治安良好,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较多。

(十)、政策环境

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招商氛围,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外来投资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企业和地方共赢,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

行政审批中心建立了“一厅式”服务,方便投资者办理各类项目审批手续。

(十一)、投资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旗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牢牢把握国家西开、东振政策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及自治区政府进一步促进锡林郭勒盟经济科学发展有关政策的大好机遇,旗委、政府明确提出生态立旗、项目支撑、开放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实行“开放开明、灵活守信、让利在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将给所有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

3.3场址选择

场址位于#####旗明安图镇乌宁巴图嘎查,远离居民区等公共场所。

#####旗是农牧业大旗,主要作物牛、羊、小麦、玉米等。

天然草场作物经加工后是猪的极好饲料,而项目产生的猪粪又是极好的有机肥,可以出售给周边农户,为农户减少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还较好地解决的项目污染问题,一举而多得。

3.4相关建设条件

3.3.1生产环境

项目区周围人家较小,远离居住中心,有利于生产和日常管理,有利于卫生控制和防疫。

3.3.2电力、通讯状况

项目区有三项电直接入场,电力供应有保障

项目区附近有通信网络接入口,可联接电话及互联网。

第四章工艺技术要求

4.1养殖品种及品种特点选择

4.1.1品种选择

①长白猪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原产于北欧的丹麦,因体躯长,全身白色,故在我国俗称为长白猪。

它是用大约克夏猪与当地的土种猪杂交,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育成的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优点:

繁殖性能较好,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膘薄且瘦肉率高。

长白猪缺点:

四肢不够粗壮,易患四肢病;不抗寒,适应性较差;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母猪发情征状不明显。

②大约克夏猪(LargeYorKshire)

大约克夏猪又名大约克、大白猪(LargeWhite),原产于英国。

系由中国华南猪、罗成猪、暹罗猪与英国本地猪莱斯特(Leicester)杂交选育而成,中国猪种的血液达1/2。

该品种1851年育成,1868年改称大白猪,1885年最终育成,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大约克猪优点:

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较高。

大约克猪缺点:

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蹄质不够坚实。

③杜洛克猪(Duroc)

原称杜洛克泽西(DurocJersey),产于美国,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育成。

系由泽西红毛猪、红毛杜洛克猪和红毛巴克夏猪杂交选育的。

原为脂肪型猪,现已选育成瘦肉型品种,1988年制订品种标准,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杜洛克猪优点:

体质结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较高;性情温顺,抗寒,适应性强。

杜洛克猪缺点:

繁殖性能较差,部分猪体躯较短。

种猪引进:

序号

类别

单位

数量

1

种公猪

6

2

种母猪

126

本项目种猪利用期4年,即使用4年则将种猪淘汰,再予引进。

4.2工艺路线图

本项目实行批量化生产,全进全出,有利防疫控制。

 

4.3饲养技术

1、光照对猪的影响

光照控制好坏直接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

光照调节要有规律,否则将影响机体生物节律,从而影响生产力健康。

可见光的光照强度常用照度来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x)。

建议仔猪从出生到4月龄采用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0~100勒;生长肥育猪的光照强度一般在40~50勒,光照时间对生长肥育猪影响不大,一般不超过10小时;后备猪的光照时间不应少于12小时,或在14小时以上,光照强度60~100勒;母猪的光照时间12~17小时,光照强度60~100勒;公猪的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0~150勒。

充分利用紫外线、红外线的一些有益作用,在养猪生产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一些现代化养猪场中,其进入生产区的消毒、更衣室,墙壁和屋顶装有紫外灯,供杀菌消毒之用。

哺乳仔猪舍仔猪保温箱采用红外灯和红外电热板做局部供暖。

2、湿度对猪的影响

猪对湿度的要求因品种、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空气湿度、环境辐射、空气流速和地面性质的不同而异。

现代养猪生产中要重点加强夏季猪只的防暑降湿以及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初生仔猪和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