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72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1.1.1项目名称

林蛙抗凝血因子生产项目

1.1.2项目主管部门

浑江区政府

1.1.3项目拟建地点

浑江区三道沟镇。

1.1.4.建设内容及规模

年产林蛙抗凝血因子(TCPS)10吨。

1.1.5.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000万元。

1.1.6.经济效益测算

年产值2.5亿元,年利税1亿元。

1.2项目提出依据和范围

1.2.1项目提出的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2、《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3、《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4、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要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方针。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调整农业结构,挖掘内部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6、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7.依据吉林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提出的要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起以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为主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以绿色高科技为主调,并以此培植新的产业。

1.3项目建设意义、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林蛙抗凝血项目的提出和建设,是响应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行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号召。

有力推动我国农业迎接入世后挑战,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业深加工产品产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的结构调整。

本项目的建设对长白山地域的农民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将成为实行“订单农副业”经营的“集团型、科技型、资源型”的龙头企业。

该企业将采取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动农户的运行机制,以长白山林蛙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与开发、销售一条龙为经营机制。

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周边地区上万户农民共同致富,提高长白山林蛙养殖、五味子、山野菜等山珍附加值,调整保健食品结构增加百姓餐桌食品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达产后可使每户经营养殖林蛙农民多增收5000-10000元。

本项目建设将增加直接就业人数214人,拉动当地建材行业、轻化工行业、包装材料行业、运输行业、食品行业、养殖等行业,增加间接就业人数万余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传统的工业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

工业化在创造传统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生态革命的迅速兴起。

其直接原因是18世纪以来造成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非持续的工业生产技术,其本质在于单纯的市场调节已无力减缓技术发展的边际外部费用递增趋势。

生态革命将促使有害生态环境的技术向无害并能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转变,从而引起社会生产技术体系的变化和飞跃。

生态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新的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开辟广阔的空间。

知识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演进的两大趋势,并相互促进。

从根本上讲,产业结构知识化或“软化”是知识已成为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产业结构生态化或“绿化”是指经济发展中投入的资源、能源少,利用率高,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多,废弃物少、污染小,是生态环境已从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因素,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类对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需求的强度不断增加,对生态技术创新日益重视,为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作了必要的观念准备和市场前提。

调查资料显示,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将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94%的意大利消费者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82%的德国消费者和67%的荷兰消费者表示在购买时会考虑环保问题。

可见,积极开发生态技术和产品,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满足可持续消费的需要。

可以预见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生态技术体系将占据未来经济生产技术体系的中心位置,逐步成为引领生态经济时代的技术发展方向,生态产业也将成为21世纪全球新的战略主导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条件下,中央相继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吉林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两个改造”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生态技术、整体-系统思维、循环经济理念对现有生产方式进行更新改造。

目前,吉林省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国家提出的“四个基地一个保障区”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振兴与生态省建设,制定了《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吉林省环境保护和整治“十二五”规划》和《吉林省长白山生态经济圈“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规划。

2007年白山市又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市。

这些都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政策支撑。

吉林省是我国林蛙养殖的最主要地区,每年可回捕林蛙5亿只以上,这其中60-70%是雄性林蛙。

但目前我省对雄性林蛙的精加工利用尚属空白,而被摘除蛙油的雌性林蛙也没得到综合利用,因此,林蛙产业的经济效益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该项目以雄性林蛙及被摘除蛙油的雌性林蛙的头和软骨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超声波细胞破碎及超滤等高新技术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最终生产出纯度为99.6%以上的类肝素抗凝因子(TCPS)。

经研究表明,TCPS具有理想的降低血液黏度及抗血栓作用,是目前国际上抗血栓功能食品及药品的必需成份,现国际市场售价为2.5万元/kg。

因此,本研究可大大提高林蛙产品尤其是雄性林蛙产品的附加值,使吉林省林蛙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

目前国际上制取TCPS主要是从鸡冠、牛眼玻璃体、牛关节滑液等动物组织中获得,其加工提取方法复杂,原料来源受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疯牛病的传播,国际市场上抵制以牛体组织为原料而制得的TCPS,使得安全性TCPS在国际市场上呈供不应求之势。

经研究表明,林蛙属两栖动物,经常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机体具有完善的抗凝血系统,其某些组织中TCPS含量较高,且在人体抗凝血等方面具在独特的生理活性。

本研究将林蛙部分组织经现代高新技术处理后,分离提取出高安全性、高纯度及高活性的TCPS,不但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环境,还可大大提高林蛙产品尤其是雄性林蛙产品的附加值。

经国内外有关资料查新及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雄性林蛙及摘油后的雌蛙为原料进行TCPS的生产及所采用的牛产技术均为国内首创,国外也未见报导。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3.1产品概况: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俗称田鸡,蛤士蟆,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两栖动物。

它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能生存,但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中国林蛙浑身都是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林蛙的利用多为雌蛙的制药及蛙肉的食用等传统的研究范畴,有关中国林蛙深加工的报道很少。

本项目是从林蛙头中分离出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提取物,为大幅度提高林蛙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其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首先,实验以中国林蛙的蛙头为原料,经过剪切,匀浆,碱解,去蛋白,干燥等处理后得到一种有抗凝血活性的提取物,并以L_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选出抗凝血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匀浆时加入的生理盐水的量为林蛙头体积的2倍,碱解时的时间为8h,碱解时加入碱液的体积为原液的5倍,碱解时的温度为30℃。

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此放大中试试验是完全可行的,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其次,对林蛙头提取物进行了抗凝血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林蛙头提取物在体外能延长凝血时间,复钙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抑制凝血酶活性,并和剂量呈依赖关系。

但没有水解纤维蛋白的活性和对纤溶酶原激活活性。

在体内能延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但和剂量没有依赖关系。

并对林蛙头提取物进行了抗凝血性能的评价,大概有肝素活性的二十分之一,同时用试管血液凝固方法测定了其抗凝血活性的效价为5.2U。

然后,对林蛙头提取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

结果表明,林蛙头提取物易溶解于水中和稀酸溶液中,尤其易溶于稀碱溶液中,不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剂。

林蛙头提取物热稳定性较好。

在强酸和强碱下活性降低。

由组分测定可知,林蛙头提取物中含有多糖,蛋白,氨基酸,氨基己糖,半乳糖醛酸,硫酸根等物质,是一种蛋白聚糖复合物。

本实验也确定了林蛙头提取物的抗凝的有效成分是蛋白和多糖。

林蛙头提取物可能是一种氨基多糖,是类肝素类物质。

最后,也对林蛙头提取物的抗凝血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林蛙头提取物是通过抑制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Ⅱ,Ⅶ,Ⅹ的活性来达到抗凝血作用的。

林蛙头提取物的抗凝作用作用机制和肝素相似,推测林蛙头提取物是类肝素物质。

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结论:

林蛙头提取物是一种蛋白聚糖,实验室提取工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它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但没有溶栓作用。

3.2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也在迅速提高,食补、食疗、食治已成为时尚。

本项目产品安全性高,功效最著,价格合理,投放市场后定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本项目之产品主要应用于保健食品行业及医药行业,应用对象为: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偏高者;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及血栓患者。

因此,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相当可观。

产品上市后,不但能满足上述各类消费者的保健要求,还可抵制劣质同类产品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国际市场年需TCPS1500吨以上,我国年需TCPS200吨,而吉林省年回捕林蛙总量仅可供生产TCPS20吨,国际国内市场同类产品年供给量仅为500吨。

因此,本项目市场潜力巨大。

3.3拟建规模和产品方案

3.3.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选择

根据长白山林蛙养殖及林蛙资源供应来源、市场发展需求情况和资金供给情况,拟定该工程规模为年产林蛙抗凝血因子(TCPS)10吨。

3.3.2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a.为逐步开拓市场和解决资金供给,本规模建设是合理的。

生产原料来源有保证,同时逐步发展林蛙养殖基地,采取订单的形式,让利给农民,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随着项目的建设投产,绿色养殖林蛙的经济效益是其它普通养殖的2-3倍,在农民获得效益后,必将促进养殖结构的调整,既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又使企业的生产原料得到可靠保证。

b.与产品销售市场相适应

目前国内外林蛙等系列营养食品销售主要还是发展阶段,其市场发展还有一个过程,本次建设按长白山林蛙资源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规模保证了市场销售的可靠性,随着本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使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是一种非常稳妥可靠的营销手段。

c.国内最大生产规模

预计,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林蛙养殖及加工在我国长白山资源产地将得以迅速发展,如果规模过小,缺乏竞争能力,本项目一期工程即做到国内最大规模,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章建设地点与资源

4.1项目区概况

4.1.1地理位置

三道沟镇地处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南意味,中朝边境云峰库区中游北岸,距市区48.9公里,东朝鲜慈城郡隔江向望,是白山市八道江区唯一边境重镇,边境线45公里。

全镇辖区面积426.6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52亩,林地面积5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镇辖6个行政村,21个社,总人口3995人,农村人口2384人。

   三道沟镇在白山市域范围内中区位特色比较明显。

第一,三道沟是八道江区唯一边境镇,边境线较长,属白山市重要边境地区,隔江即可领略异国风情,跨国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龙山湖旅游区是省级风景旅游区。

另外,对朝贸易前景看好,既可旅游观光,亦可贸易通商。

第二,在三道沟镇处于鸭绿江中游,东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与集安市青石镇相连,西与红土崖镇接壤,此与监江市苇沙河镇牵手,既可借名江效应,又占四通八达要位,上可跨市,下可出国。

第三,鸭绿江在镇域走行23公里,因水库效应在镇内形成著名的活水湖泊“龙山湖”,该湖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风光秀丽,景点众多。

4.1.2自然条件

4.1.2.1气候条件

该地域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严寒。

气象要素:

年平均气温4.9℃,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40.4℃,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水825mm,年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25m/s,主导风向西南风。

4.1.2.2地形地貌

三道沟镇位于高寒的林海山区,地处长白山西坡熔岩台地,境内大部分为高山平岗地,平均海拔765米;

4.1.3资源条件

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国内外闻名,是世界著名的动植物基因库。

植物资源近2400种,其中药用植物875种,食用植物260余种,蜜源植物200余种,饲料植物300余种,香料植物67种,观赏植物100余种。

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梅花鹿、紫貂、林蛙等人工驯养业具备一定规模。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吉林省把环境和资源保护摆到议事日程,探求利用长白山资源搞人工林蛙放养业。

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吉林省林蛙人工放养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一时间,开发经济沟养林蛙的热潮,在长白山区涌动。

1998年,国家科技部确定舒兰为“长白山中国林蛙种苗示范基地”。

2002年,吉林省制订了“林蛙养殖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使林蛙的放养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林蛙放养发展规划,建立示范基地。

 

  近年来,长白山区封沟养蛙的农民越来越多,放养规模越来越大。

养蛙户中,年产林蛙6万只以上的放养大户占25%,平均每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年产林蛙3万至6万只的中型户占50%,平均每户年收入在5万至10万元。

目前,我省东部山区的25个市县,都开展了林蛙的半人工放养,已养蛙封沟6000条,年回捕林蛙4亿只,总产值6.3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11倍、19倍和20倍。

4.2原辅材料供应

a.林蛙年需消耗4000万只,从订单收购及各地设置收购点收购。

b.试剂及辅助材料年消耗100吨,从市场采购。

c.包装物,塑袋、商标及标签、包装纸箱等均可厂家定做和市场供应。

4.3动力供应

a.水

年需用水量为10.55万m3,平均15m3/h,由企业打深水井自行供应。

b.电

本项目年耗用电313万kwh,用电负荷580kW,自三道沟变电站引一条10KV高压架空线路,由企业自建变电所供给。

c.汽

项目生产平均热负荷为10.0t/h,由企业自建锅炉房供给。

d.煤

本项目需要发热值为20MJ/kg的燃煤1120t,由市场采购。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项目组成

表5-1项目组成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所需建筑面积(m2)

备注

工程(车间)

1

原料处理车间

600

2

生产加工车间

2000

3

综合利用车间

180

辅助及公用工程

6

变电所

480

7

给水泵站

96

8

锅炉房

720

9

冷冻空调机房

960

10

机修间

300

11

成品库

800

12

低温库房

600

13

污水处理站

480

生活福利设施

4404

14

综合办公楼

800

15

科研中心

400

16

食堂、倒班宿舍

1200

17

车库

120

18

地磅房

48

19

门卫

36

厂区工程

20

厂区总平面及道路工程

21

厂区给排水工程

22

厂区供热工程

23

厂区电力、电讯及照明工程

5.2生产技术方案

5.2.1产品质量标准

目前林蛙及其系列产品尚无国家标准,根据本产品进口国日本、南韩等地区的质量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企业标准,详见表5-2。

同时执行国家GB7718-94食品标准通用标准。

表5-2林蛙系列质量标准

项目

要求

色泽

具有应有的色泽

组织状态

滋气味

具有应有的滋气味,无异味

杂质

不允许存在

5.2.2生产工艺流程

 

林蛙脑抗凝血因子生产

林蛙脑—酶控制降解—抗凝血因子

 

5.2.3设备选择

拟从国外引进林蛙系列产品加工关键生产线和设备,并部分配套国产设备,见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5-4主要工艺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配料罐

V=10m3

3

2

除尘系统

脉冲除尘器

3

4

酶解贮罐

V=10m3

8

5

热水贮罐

V=20m3

2

7

辅料送料泵

Q=4m3/hr,H=10m

3

11

菌体分离设备

Q=25t/hr

2

19

各类贮罐

15

20

各类送料泵

15

28

高温灭菌生产线

4

 

第六章环境保护

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厂址位于三道沟镇内。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年平均气温4.5℃,冬季最低气温-40.4℃,夏季最高气温36.6℃,年平均降雨量为668mm,日最大降雨量为119.3。

年平均相对湿度70%,冬季大气压力为100.123Kpa,夏季为98.123Kpa。

年平均风速3.0m/s。

本厂周围为农田、山地、树林和渡假村,属特色农业生态园,无其他工业污染源。

本项目为保健品加工厂,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6.2设计依据和范围

6.2.1设计依据

a.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执行二级排放标准

b.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标准》(GWPB3-1999)

执行二类排放标准

SO21200mg/m3

烟尘150Nmg/m3

c.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08-90)

6.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1废水

本工程废水排放量为65.6m3/d,废水水质为:

CODcr300~350mg/L

BOD5180~210mg/L

SS100~200mg/L

pH6~9

6.3.2废气

a.生产废气

生产过程产生蒸发废水蒸汽,可直接对外排放,不产生污染。

b.锅炉烟气

本工程有2台锅炉,生产能力为6t/h一台和2t/h一台。

冬季两台锅炉运行,夏季6t/h锅炉运行,采用烟煤作为燃料,烟气中含尘为2100mg/m3,经多管陶瓷除尘器和脱硫水浴除尘,除尘效率95%,烟气排放含尘量为105mg/m3,符合排放标准规定。

6.3.3废渣

a.生产废渣

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类废渣回收利用,卖给饲养场和农户。

b.锅炉灰渣送制砖厂综合利用。

6.4治理方案

a.废水

本工程排放废水为生活废水和清洗山野菜废水冷却废水及少部分含有食盐的废水,混流后经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至城市下水管内,其BOD5、CODcr、SS及pH值符合环境标准要求。

b.噪声

生产设备及风机、水泵、空调机组均选用低噪声设备。

风机、水泵布置在单独厂房内,并采取隔声、消声、减震措施,从而使噪声降低65-75dB,符合噪声标准规定。

由于生产车间为封闭式,从而降低了噪声对外界的影响,厂界噪声为55dB以下,符合标准规定。

 

第七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7.1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按股份制组成董事会,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下设经营机构,代表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经营机构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实行总经理、车间两级管理方式。

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7.2劳动定员

7.2.1劳动定员

本工程项目劳动定员194人,其中管理人员23人,工程技术人员21人,生产工人150人。

详见表7-1。

表7-1劳动定员表

序号

用人部门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工人

合计

管理部门

15

15

20

50

1

总经理办公室

3

1

4

2

财务部

3

3

3

生产技术部

1

8

9

4

质检部

1

3

4

5

研发部

1

4

5

6

供应部

3

4

7

7

销售部

2

10

12

8

车队

1

5

6

生产车间

4

4

132

140

1

原料处理车间

1

1

60

62

4

林蛙脑抗凝因子加工车间

1

1

60

62

5

综合利用车间

2

2

辅助车间

6

4

14

24

1

变电所

1

3

4

2

水泵房

1

2

3

3

锅炉房

1

1

3

5

4

冷冻空调机房

1

1

2

4

5

机修间

1

1

3

5

6

污水处理站

1

1

1

3

合计

23

21

150

194

7.2.2劳动人来源

技术、管理人员由社会招聘,工人由当地招收。

7.2.3人员培训

选派技术人员和生产、维修人员去相类似的工厂进行培训,达到熟悉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熟悉设备、熟练操作和维修的目的。

在开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制订出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各种岗位责任制,并对全体待上岗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1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8.1.1前期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审3个月。

8.1.2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2个月,施工图设计4个月,设计阶段共需6个月。

8.1.3施工期

土建施工期约5个月,安装施工期为4个月,交叉作业,共需时8个月。

8.1.4调试及投产

设备调试1个月,试车投产1个月,共需时2个月。

8.2项目建设期

根据上述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

详见进度表8-1。

 

表8-1项目实施进度表

序号

时间

项目

前期

建设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编制报告及评审

2

初步设计及审批

3

施工图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