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69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x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53讲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2017·全国卷Ⅱ,40)(2017·江苏卷,30)

(2017·江苏卷,37)(2016·全国卷Ⅱ,21)

(2016·江苏卷,30)(2015·浙江卷,28)

(2015·浙江卷,29)(2015·四川卷,9)

(2015·安徽卷,38)(2015·江苏卷,33)

(2015·海南卷,24)

本讲试题常以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的典型事例为背景材料,突出考查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和创新的社会作用。

选择题题肢的组合多涉及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我国载人航天等成就,分析自主创新的意义;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的科技创新等事例,把握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

分值:

4~14分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

(1)内容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要求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与辩证的否定观相对立的。

它坚持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

(2)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1.(天津卷)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 × )

解析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2.(安徽卷)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 × )

解析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3.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 × )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发展。

4.(江苏卷)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 × )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5.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 )

解析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其实质是“扬弃”。

6.辩证否定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 )

解析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指的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一 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4.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

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例1](2016·江苏卷)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到工艺品的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

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错误;手工艺大师转变观念,为传统手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③。

故选A项。

二 区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的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终止,联系的中断

[例2](安徽卷)下面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D )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社会为人们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①错误;②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应排除。

故选D项。

辩证的否定观

思路提示:

含义+特点+实质+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3)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2018·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模拟)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守破离”蕴含的哲理是( D )

A.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B.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C.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的实践有决定作用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解析“守破离”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D项当选;A项过于绝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B项错误;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应排除。

2.下面漫画《拜年的变迁》(作者:

孙健)体现的哲理是( C )

拜年的变迁

①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认识发展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的“扬弃” ③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实现质变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由漫画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在发展、变迁,但仍保留了拜年的核心内容,②③当选;材料强调的是人们拜年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发展,没有体现认识的发展,排除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

故选C项。

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

“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

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解析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定观。

材料表明龙脑开发的成功是在研究中医药典籍的基础上对传统龙脑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这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创新。

答案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于实践、不断创新。

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基本内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3)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

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

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四川卷)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 × )

解析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2.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 × )

解析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3.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 × )

解析创新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4.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 )

解析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必须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创新能否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还要看创新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一 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现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①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②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③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④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社会角度)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②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民族、国家、政党角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的启示(青年学生角度)

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例1](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

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

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

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本问首先要明确大数据是新的认识工具,然后从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实践创新促进思维方式创新、新的认识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等角度说明大数据对思维发展的作用。

答案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

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角度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才能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辩证法角度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

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认识论角度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例2](2017·江苏卷)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

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

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由此可见( A )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认识具有普遍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王某的创业“点子”使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这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后来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的变革,③不选;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具有普遍性,④不选。

故选A项。

三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基本观点

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观点

承认矛盾

否认矛盾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例3](上海卷)毛泽东说: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C )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C项当选。

1.(2016·全国卷Ⅱ)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这表明( A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是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体现,①当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表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②当选;③与题意无关;科技创新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技术,并非“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④错误。

故选A项。

2.(2018·广西梧州摸底)如何利用秸秆一直是个难题。

不让农民烧吧,秸秆怎么处理?

让他们烧吧,又会造成大气污染。

某地通过购买草绳编织机,免费发放给农户,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使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极大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这启示我们( C )

①解决社会管理难题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实现相互转化 ③要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④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解决问题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点论的要求,排除④;秸秆由“废”变“宝”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也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②③当选。

故选C项。

3.(安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答案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例]中国每年制造高达26万分钟的动画作品,真正优秀的却凤毛麟角。

上海今日动画公司跳出“拿着作品找市场”的思维定式,凭着先卖创意,再卖产品的理念,通过制作《中华小子》的两分半钟动画样片,“俘获”全球片商的眼球,并收获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

该公司成功的经验是(  )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新 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先否定传统思维后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误区一

不能正确区分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

误区二

错误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和实质,认为肯定与否定有先后之分

解析:

该公司跳出“拿着作品找市场”的思维定式,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中“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说法错误;肯定与否定没有先后之分,④错误。

[规范答题]C

《文化中国》栏目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抛弃传统说教,将电视技术制作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地将一个个文化经典生动地演绎和展示出来,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

这体现了( B )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创新构成了《文化中国》与众不同的本质 ③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发展必定是一个抛弃传统、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错误;文化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④中“抛弃传统”的说法错误。

故选B项。

课时达标 第53讲

1.有人说,在看过了巴黎、伦敦、爱丁堡等历史名城后,才恍然大悟:

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才是一部历史,而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地在同页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是一页灰色的现实。

这启示我们,历史名城的发展过程( C )

①必定是一个对历史完全继承的过程 ②必须要避免对城市历史的全盘否定 ③要注重对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 ④要注重对城市历史资源的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题意强调历史名城发展需要注重历史资源的积淀和历史文脉的延续,不能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地在同页上擦掉重来,搞全盘否定就会割断历史文脉,城市也就不再有历史名城特色,②③正确;事物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①中“完全继承”的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故选C项。

2.蝴蝶的生命史为:

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后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

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说明( B )

A.事物的量变过程也就是质变过程,二者是统一的

B.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C.辩证否定是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解析化蛹成蝶是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即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B项符合题意;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不能说事物的量变过程也就是质变过程,A项错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C项错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通过吸收、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因素,同时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来战胜旧事物,从而实现事物的发展,D项错误。

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20余年的潜心研究,突破以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拓展,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

材料表明他们的成功在于( A )

①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③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 ④用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材料表明他们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①②正确;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③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选A项。

4.如果说网络控制系统是“高铁之脑”,那牵引电控系统就是“高铁之心”,决定着高铁列车能否稳定舒适地运行。

如今装载着自主研发的网络控制系统和牵引系统CRHS型动车组,在国内首次实现完全自主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这表明( C )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牵引电控系统就是‘高铁之心’,决定着高铁列车能否稳定舒适地运行”,说明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②符合题意;“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说明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④错误。

故选C项。

5.19世纪英国诗人布莱克说: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这启示我们( C )

①树立创新思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束缚 ②用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否定的思维看问题 ③要有批判精神,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这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思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束缚,也启示我们要有批判精神,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①③正确;我们要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错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

故选C项。

6.被称为“三百年难得一见”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给学生上课一直坚持“四不讲”:

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四不讲”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坚持“扬弃”的观点,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新思想

B.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在质疑中开拓新境界

C.坚持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对已有理论要有新的理解

D.要在既肯定又否定中引经据典,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