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611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和工期………………………………………4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

1.4效益…………………………………………………………………5

1.5组织领导和管理……………………………………………………6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7

2.1自然概况……………………………………………………………7

2.1.1项目区的地理位置………………………………………………7

2.1.2水文气象…………………………………………………………7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7

2.1.4水资源……………………………………………………………7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8

2.1.6自然灾害…………………………………………………………9

2.2社会经济状况………………………………………………………9

2.2.1人口及劳力………………………………………………………9

2.2.2土地利用现状……………………………………………………9

2.2.3农业生产水平……………………………………………………10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10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10

2.3基础设施……………………………………………………………11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11

2.3.2田间工程现状…………………………………………………11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12

2.3.4交通与电力………………………………………………………12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

3.1项目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3

3.1.1自然因素…………………………………………………………13

3.1.2社会因素…………………………………………………………13

3.1.3技术因素…………………………………………………………14

3.1.4经济因素…………………………………………………………15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

3.2.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15

3.2.2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16

3.2.3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6

3.2.4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改善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需要……………………………………………17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8

3.3.1全县上下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18

3.3.2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19

3.3.3农产品消费市场大,发展势头强劲……………………………19

3.3.4粮食种植技术基础好,人才充足………………………………19

3.3.5开发乡镇班子过硬,村组干群参与开发的积极性高…………20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21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21

4.2供需平衡分析……………………………………………………21

4.3区内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和供需平衡情况………23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和供需平衡分析………23

第五章 规划设计…………………………………………………24

5.1指导思想…………………………………………………………24

5.2 选项原则…………………………………………………………24

5.2.1着眼大局、准确定位……………………………………………24

5.2.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24

5.2.3政府主导、农民主体……………………………………………25

5.2.4开拓创新、规范管理……………………………………………25

5.2.5以人为本、务求实效………………………………………………25

5.2.6因地制宜、突出特色……………………………………………25

5.2.7依靠科技、提升水平……………………………………………25

5.2.8统筹协调、合力开发……………………………………………26

5.3建设标准…………………………………………………………26

5.3.1水利措施标准……………………………………………………27

5.3.2农业措施标准……………………………………………………28

5.3.3林业措施标准……………………………………………………29

5.3.4科技措施标准……………………………………………………30

5.3.5项目区标示、标牌标准…………………………………………31

5.3.6项目工程管护……………………………………………………31

5.4开发任务……………………………………………………………32

5.5规划布局……………………………………………………………32

5.6最佳方案选定………………………………………………………32

5.5.1农田水利…………………………………………………………33

5.5.2农业措施…………………………………………………………33

5.5.3林业措施…………………………………………………………34

5.5.4科技推广…………………………………………………………34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35

6.1 开发任务…………………………………………………………35

6.2 建设内容…………………………………………………………34

6.2.1水利措施………………………………………………………34

6.2.2农业措施………………………………………………………35

6.2.3林业措施………………………………………………………36

6.2.4科技推广………………………………………………………37

6.2.5工程管护…………………………………………………………37

6.3主要单项工程设计说明……………………………………………37

6.3.1水利工程…………………………………………………………37

6.3.2农业工程…………………………………………………………38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9

7.1 工程量概算………………………………………………………39

7.1.1 概算依据………………………………………………………39

7.1.2编制方法………………………………………………………39

7.1.3基本材料…………………………………………………………40

7.1.4基础单价…………………………………………………………40

7.1.5各项费用说明……………………………………………………41

7.2投资总概算………………………………………………………42

7.2.1水利措施…………………………………………………………42

7.2.2农业措施…………………………………………………………43

7.2.3林业措施…………………………………………………………43

7.2.4科技推广…………………………………………………………43

7.2.5前期工作费………………………………………………………44

7.2.6工程管护…………………………………………………………44

7.3资金筹措方案………………………………………………………44

7.4群众投工投劳……………………………………………………44

7.5整合资金方案……………………………………………………45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46

8.1 经济效益…………………………………………………………46

8.2 社会效益…………………………………………………………47

8.3 生态效益………………………………………………………48

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49

9.1组织机构设置………………………………………………………49

9.2项目实施管理………………………………………………………49

9.2.1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49

9.2.2加强宣传凝聚民心营造良好开发氛围………………51

9.2.3严格政策规范管理提高开发工作水平…………………52

9.2.4注重科技示范带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53

9.3运行管理与工程管护……………………………………………54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55

10.1可行研究结论……………………………………………………55

10.2问题与建议 …………………………………………………55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1.1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言,必须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1.2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

今年4月8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并明确要求,为实现增产目标,要采取六大措施,即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农业综合开发肩负着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责任,承担着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任务,即用12年时间在800个产粮大县改造中低产田1.5亿亩,完成一批灌溉面积5-30万亩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设配套与节水改造。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1.1.3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举措。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明确要求:

农业综合开发在中低产田改造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后要继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并提出了“两个聚焦”的重要论断:

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为新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

1.1.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自今年启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后,就将我县确定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对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县委、县政府以一贯之,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科学开发、民主开发、效益开发,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

20多年来,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209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842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7.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289万公斤;连续6年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评比中获得第一名,2008年荣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改进了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我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和**省商品粮基地县。

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关键措施,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县仍然有中低产田51.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蕴藏着巨大的增产增收潜力。

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促进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强的意义重大,全县干群的愿望迫切。

1.1.5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必须科学地编制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确立明确的开发目标、合理的建设区域、综合的开发措施、切实的建设内容、可靠的资金投入、高效的开发机制等,为今后的开发建设指明方向。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竞争立项工作,在规划的基础上,把组织编制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搞好项目建设的切入点,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立好项、开好局、起好步。

1.1.6按照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同时组织了农开、财政、土地、水利、林业、农业、农机、科技、电业、交通等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我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勘测、设计、评估论证,并充分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编制出了**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和工期

1.2.1规模与范围

**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1万亩,涉及库庄乡的齐王、关帝庙、灵树3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县北部,国道311以西。

1.2.2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有新打机电井105眼,配套农电线路60公里,开挖整修排水沟渠95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258座,建设移动式喷灌9500亩,固定式喷灌500亩;新开及整修农田机耕路45公里,硬化道路19公里,改良土壤1万亩,购农业机械73台套;植树8万株;推广农业新技术3项等。

1.2.3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一年,2010年1月--2010年12月。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360万元。

水利措施投资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

农业措施投资4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

林业措施投资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

科技推广投资90万元,占财政资金的7.5%。

项目管理费26万元,占财政资金的2%。

工程管护费12万元,占财政资金的1%。

1.3.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60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1200万元(包括中央投资8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32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45万元),群众筹资投劳160万元。

1.4效益

通过开发建设,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77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0.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5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0.04万千瓦,增加机耕面积0.45万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4万公斤,优质烟叶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开发前增加856元。

科技在项目区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60%,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土地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保障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以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农业局、农开办、水利局、林业局、农机局、审计局、供电局、交通局、科技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县、乡、村及县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项目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行,努力打造品牌工程。

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审批制、资金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财政资金县级报帐制和检查验收制等,强化资金的整合与筹措,注重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计划改造面积1万亩,涉及库庄乡的齐王、关帝庙、灵树3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县北部,G311国道西侧。

2.1.2水文气象

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受暖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属温暖半湿润区,秋末到冬春季基本受中亚大陆气流和北方冷空气控制,春末至中秋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低气温(-15.3℃)(1958年1月2日),年平均活动积温(≥10℃)4770.5℃,多年平均日照2033.9小时,无霜期21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740mm,年内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雨量占全年的65%以上。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该项目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为64-75米之间,主要地貌单元系汝、颍河冲积、洪积而成,土壤类型主要以潮土、砂姜黑土为主,有机质含量12.47g/㎏,全氮含量1.01g/㎏,速效磷12.04㎎/㎏,速效钾119.71㎎/㎏,缓效钾676.64㎎/㎏,pH值7.8。

2.1.4水资源

项目区内有文化河1条季节性河流,灌溉作用不大。

所处地理位置为平原井灌区,水资源主要是浅层地下水,一般埋深在5-6米,该区地下水丰富,属强富水区。

水质良好,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

地质结构为中粗沙、卵石,亚沙土结构比较松散,富水性25吨/时米,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

项目区灵树村有800多亩耕地地势较高,地下水埋深在8-9米,只有增加井深到70米才能满足灌溉需要。

项目区主要灌溉方式为井灌,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灌溉定额将会大大降低。

灌溉定额110m3/亩·年,设计井灌保证率75%时,需水量125.4万m3,允许开采量为136.62万m3,完全能满足需水要求。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耕地面积总计1万亩,土壤类型主要以砂姜黑土和粘质潮土两类,适宜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但由于受旱涝影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桥涵失修、损毁严重,沟渠堵塞、淤积,排水不畅,项目区大部分耕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近0.1万亩农田粮食单产不到350公斤。

现有耕地土壤肥力高,无盐碱、无沙化,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增产潜力大,亟待开发挖掘。

首先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通过喷灌、地埋管道、深耕、秸杆还田等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耕地的潜力。

项目实施后,区内小麦亩产可提高110公斤,玉米亩产可提高150公斤,大豆亩产可提高50公斤,烟叶亩产可提高50公斤。

同时粮食、经济作物的品质也将大幅度提高,开发成效十分显著。

2.1.6自然灾害

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故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直接威胁着农业发展。

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据统计,1979年以来,30年间发生春秋冬旱22年,其中轻旱15年,平均2年一遇,重旱7年,春旱发生频繁,由于正值小麦拔节、抽穗、灌浆期间,对小麦单产影响严重;涝灾多发生在秋季,1979年以来发生18年,平均1.7年一遇,主要在秋作物开花、灌浆期,造成减产、绝收。

由于林木稀少,干热风、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项目区大部分耕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冷浸、板结,粮食生产季节旱涝频繁发生,农民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项目区涉及库庄乡的齐王、关帝庙、灵树3个行政村,总人口7203人,耕地面积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农业劳动力4400人,劳动力占总人口的61%。

其中外出务工近800多人,从事农业生产3600多人,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

2.2.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耕地面积1万亩,村庄面积0.25万亩,林地及道路占地0.13万亩,林木覆盖率9%。

2.2.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内有耕地面积1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烟叶等,复种指数一般为195%,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机械化水平低,造成农业生产管理粗放,土地产出率低。

小麦播种面积0.9万亩,亩产在390公斤左右,玉米播种面积0.64万亩,亩产400公斤,大豆播种面积0.26万亩,亩产150公斤,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0.1万亩;粮食总产量64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898万元。

经营形式多为农户分散经营。

通过返租承包等形式规模经营的27户,面积1100多亩。

小麦统一供种面积0.9万亩,良种覆盖率100%。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5元,库庄乡财政收入为1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548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收入的65%。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技术力量雄厚,县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土肥站,技术设备设施齐全,现有在职技术人员67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5人;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县共有种植、养殖、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个,库庄乡共有3个。

库庄乡设有农业服务中心,有农业技术人员11人,完全可以承担项目各项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同时,将聘请省、市、县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定期对项目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县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全县共有五座水库,全部位于紫云浅山区,控制面积105.6平方公里,总库容651万立方米。

过境主要河道有北汝河和颍河,北汝河流域面积615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在大陈村附近建闸拦蓄河水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颍河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在双庙乡化行村附近建有一大型水闸。

目前这两座水闸主要为**市区供水,对灌溉农田作用不大。

项目区内有文化河1条季节性河流,水土保持较好。

项目区在夏季集中降雨后,形成的积水主要通过文化河流入颍河。

2.3.2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主要水利工程是排涝沟渠和机井,现有排涝沟渠18条,16公里,这些沟渠多属季节性排洪沟渠,夏季雨水较多时形成径流。

冬、春两季季节性干旱,很多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