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252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4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四、总体施工方案

五、主要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六、各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七、水暖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电气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九、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一十、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十一、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十二、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十三、回访及保修制度

附附表二、拟配备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一、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本单位对水韵豪庭1#、8#、11#、13#、18#、21#、23#楼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将依据公司技术管理程序,按照本大纲确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地建成。

2.编制依据

2.1、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技术标准

《建筑法》

《建筑安全法》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条例》

《建设质量管理条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13014—199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9—96)

《聚苯乙烯(EPS)板墙体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吉J2002—11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5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303—2002)

2.2、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

2.3、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本工程所在地的各部门的文件。

2.4、施工图纸、现场堪踏情况,建设单位提供关于此工程解答与要求书,协议书。

2.5、标准图集

 

3.编制原则

3.1、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编制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本单位对水韵豪庭1#、8#、11#、13#、18#、21#、23#楼工程施工全部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

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有:

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及机具投入情况,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屋面工程、脚手架工程、水暖工程、电气工程等施工方法。

二、工程概况

建设工程概况表

工程名称

水韵豪庭1#、8#、11#、13#、18#、21#、23#楼工程

实际开工日期

年月日

工程地址

东岭南街与净水路交汇处

计划竣工日期

2013年12月30日

建筑面积(m2)

52574、59㎡

结构类型

剪力墙结构

工程预算(万元)

万元

层数

9层、18层、26层不等

基础形式

桩基础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1、墙体:

二层以下为干挂大理石,二层以上为仿砖涂料。

2、砌筑砂浆:

墙体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与钢筋砼交接处墙体附加400宽钢丝网压缝,水泥钉固定,外抹灰。

3、保温:

地面以上外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100厚B1级满粘石墨EPS板保温。

4、防水:

本工程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迎水面墙、板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外侧设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一道,详见构造详图。

地下室桩冒防水构造见GB021301P60.

5、门、窗:

各单元入口第一道为铸钢镀漆玻璃门,第二道为铸钢镀漆玻璃对讲门,其他门均为成品门,门框颜色同窗框,窗框为外深咖啡色,内白色,单框三玻。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1)尽量布置紧凑,将占地范围减少到最低限度。

(2)最大限度的缩短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3)平面布置按照施工阶段进行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

需要布置的任务有:

(1)平整场地,修建临时道路,修排水沟等;

(2)设置围挡、标志牌等;

(3)搭设仓库、工具房、休息室、模板房、钢筋加工棚,材料堆放场地等;

(4)接通临时水源;

(5)接通临时电源;

(6)设立门卫室;

(7)砂石堆放场地;

(8)混凝土搅拌机就位;

(9)模板进场和模板陆续退场;

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临时用电

(1)、现场概况:

电源从甲方提供的供电的箱变干线引来主电源线路380V/220V,从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至各个用电设备配电箱,接地在总配电箱下方做3根接地极(3*φ18钢筋)

 

4、安全用电技术和防火措施

1)、施工用电线路三级漏电二极保护,应按正式的线路标准架设,架空线杆档距不大于35米,采用标准的横担,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应有防电杆倾倒的措施。

2)、橡套电缆应沿墙架空或埋地敷设并有绝缘子固定,距地不小于2寸,固定电缆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3)、配电箱安装在干燥、通风、常温易维护场所,周围不得堆放有防碍维修操作的物品,箱底距地1.4米,箱内电器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零线与保护接地线应分设接地端子板,配电箱应防雨、防尘箱门上锁。

4)、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回路标志应准确齐全,导线必须由配电箱下底面出入进出线加邦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不得承受外力。

通电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通电。

5)、配电箱在首端、中间、末端每个箱体处场需砸设接地极,用直径为16螺纹钢2500mm间距为5m三根,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殴,所有配电装置及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金属构架,必须与保护接地可靠接触,且要经常检查接地装置的安全牢固。

6)、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7)、吊车及室外钢脚手要做好接地保护和防雷保护,焊接机械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场所,焊接场地不准设易燃易爆物品,电焊机一次侧电源不得超过5米,二次侧不得超过30米,禁止用钢筋或钢脚手作焊接机械的二次线。

8)、照明器具材质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及标准,不准用绝缘线化或破损的器具,大功率白炽灯泡,镝灯、碘钨灯均应远离可燃物。

9)、用电线路应由专业电工负责维护,开关箱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熟悉开关电气的正确操作方法,电工检查维护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使用绝缘防护用具,必须分断相应的电源开关,严禁带电作业,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10)、专业电工应每月对用电线路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修一次,防止线路老化,接头松动和电器失灵,每月对漏电开关保护器进行一次性能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临时用地表

加强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是工程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

现场临时办公用房、宿舍、食堂、门卫、厕所等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详见附图《临时用地表》表

 

四、总体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1)基础阶段的施工程序为: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础轴线放线→承台及地梁→承台及地梁土方回填。

(2)主体阶段的施工程序为:

一层墙、柱钢筋→一层墙、柱、顶梁、板、梯模板→一层顶梁、板、梯钢筋→一层墙、柱砼→一层顶梁、板、梯砼→二~顶层主体结构。

砌筑:

一层墙体砌筑→二~顶层墙体砌筑

(3)屋面、装饰阶段的施工程序为:

1)屋面工程:

基层准备和处理→找平层→隔气层→EPS板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4厚SBS卷材防水层→细砂隔离层→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

关键过程是卷材防水和防水保护层。

2)室内装饰工程:

结构处理→立窗口→天棚抹灰→内墙面抹灰→地面基层清理→细石混凝土面层→门窗安装→电气安装→水暖安装→清理卫生。

共10个施工过程,采取自上而下,先天棚、后墙面,最后地面的原则施工。

3)室外装饰:

结构处理→抹底层水泥砂浆→弹线找规矩→镶贴外墙材料(具体见图纸要求)→清理表面→拆脚手架→台阶施工→涂刷外墙涂料。

共8个施工过程,关键过程是贴挤塑板和镶贴外墙瓷砖。

采取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

3.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2012年5月15日开工,2013年12月30日竣工;共计日历天数595天。

具体施工进度详见附表《施工进度总计划表》

 

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测量工程

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将SDJ-0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5mm

30

60

90>L允许偏差±20mm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

偏差不应超过±3mm。

3.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车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

车库侧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

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

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

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4.沉降观测

(1)、水准基点的布设

1)现场设4个水准基点,组成水准网,对水准基点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并做好记录。

2)由于沉降观测要在竣工以后仍须进行,所以水准基点的布设要放在不受震动或影响施工的部位。

3)为防止水准基点受冻胀的影响,水准基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m。

4)水准基点与观测点距离不得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2)、观测点的埋设

1)观测点的埋设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2)观测点与柱面应有30-40mm的空隙,以便于放置水准尺。

3)钢筋埋入柱内的长度应大于露出的部分,以保证点位的稳定。

(3)、沉降观测

观测的次数:

首层完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完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完成以后每月一次,竣工验收后每季度一次,竣工一年以后每半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

但是遇到下列情况时要加测一次。

1)在春节前后各观测一次;

2)建筑物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进行加测一次。

(4)、观测工作:

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安排如下: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的水准尺及水准仪;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固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成果的整理:

1)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1mm。

2)每次观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

3)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沉降、时间、荷载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每一观测点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4)对于曲线中出现的异常的情况,认真查找原因,排除测量本身的误差、基准点不牢固等因素的影响。

及时通知设计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3土方工程

挖土采用人工挖土,回填采用人工回填、人工打夯。

1.填土前,将基土上的垃圾等杂物清除干净。

2.填土分层铺摊。

3.打夯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夯密实。

5.4钢筋工程

(1)原材料要求

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原件,每捆(或盘)都应有标牌,进场时分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核对标志,检查外观,并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储存

进场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钢筋下面应铺垫枕木,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做好状态标识。

(3)钢筋加工

1、钢筋配料

根据设计构件配筋图和图纸的说明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绘制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计算出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

2、钢筋除锈

直径ф6~8的一级钢筋借助冷拉调直同时除锈,直径ф10以上的二级钢筋使用电动除锈机除锈。

(4)钢筋调直

采用牵引力3t的卷扬机来调直钢筋。

一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

(5)钢筋加工方式

钢筋采用工地现场加工的施工方法。

1、钢筋切断:

采用钢筋切断机。

2、钢筋弯曲

1)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机弯曲为主,辅助以人工弯曲。

2)弯曲质量要求:

钢筋尺寸和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现象。

钢筋末段弯钩直径和长度必须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钢筋弯点处不能有裂缝,二级钢筋不能二次弯曲。

钢筋弯曲成型的允许偏差为:

钢筋全长±10mm,箍筋的边长为±5mm。

(6)钢筋接头方式

水平一级钢筋及直径ф12以下的一级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直径ф12以上的二级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梁钢筋全部采用电弧焊接。

采用电弧焊时一级钢筋采用E43焊条,二级钢筋用E50型焊条。

柱、短肢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7)电渣压力焊

1、施焊操作要点

1)引弧:

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

引燃电弧后,控制电压值。

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焊剂不断熔化形成需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

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

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

同时切断焊接电源。

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2、质量检查

在焊接生产中,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切除接头重焊,切除接头时,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

3、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3)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每一楼层同级别钢筋300接头为一批,不足300接头仍为一批。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符合下列要求:

A、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B、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亦不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切除重焊。

检验方法:

目测和量测。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下表)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与防止措施

项次

焊接缺陷

防止措施

1

轴线偏移

1.矫直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3.避免过大的挤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2

弯折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意安装与扶持上钢筋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3

焊包薄而大

1.减低顶压速度

2.减小焊接电流

3.减小焊接时间

4

咬边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

5

未焊合

1.增大焊接电流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6

焊包不匀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7

气孔

1.按规定要不烘熔焊剂

2.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确保被焊处在焊剂中的埋入深度

8

烧伤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2.尽量夹紧钢筋

9

焊包下淌

1.彻底封堵焊剂罐的漏孔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8)钢筋堆放和运输

1、钢筋堆放

钢筋加工完毕后,堆放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之内的位置,按规格、尺寸堆放整齐。

堆放场地平整、坚硬,并挂标志牌。

2、钢筋运输

场内钢筋运输以塔吊为主,人工为辅。

塔吊运输长钢筋时找准吊点,并以方木或钢管加以附着,防止钢筋变形。

(9)钢筋绑扎

1、绑扎钢丝:

用20号钢丝。

2、.绑扎工序安排:

柱子钢筋在支模前绑扎,墙的钢筋在支好一侧模板后绑扎,梁的钢筋在支好梁模后绑扎入模,楼板的钢筋在支好的模板上绑扎。

3、绑扎接头位置

框架梁、连系梁接头位置,上筋位于跨中,下筋位于距支座1/3跨度处。

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要错开,搭接长度内绑扎钢筋面积占受力筋总截面面积的比:

受拉区≤25%,受压区≤50%。

4、钢筋保护层

钢筋骨架垫水泥砂浆垫块,厚度为设计要求的厚度。

柱子和梁侧面采用塑料垫块,柱每边不小于两竖行,上下间距1000mm。

楼板支座处的附加钢筋和悬挑构件的受力筋的保护层采用钢筋马凳控制,间距1000mm。

5、钢筋绑扎

1)基础钢筋绑扎

承台基础钢筋网片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牢。

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

2)绑柱子钢筋

A、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B、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C、柱箍筋绑扎: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绑剪力墙钢筋

A、立2-4根竖筋:

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B、剪力墙筋要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设置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

C、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D、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E、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进行修整,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4)梁钢筋绑扎

A、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B、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C、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D、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E、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F、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绑扎。

G、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H、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I、在主、次梁受力筋下绑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符合设计要求。

J、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内_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_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5)板钢筋绑扎

A、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B、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C、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板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楼梯钢筋绑扎

A、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B、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C、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7)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和间距

A、为保证竖向续接钢筋的位置,在墙、柱、板的模板安装加固后,均应在模板上口重新测设轴线,校正钢筋位置。

B、柱筋绑扎时,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