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统计法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703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统计法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3 统计法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3 统计法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3 统计法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3 统计法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 统计法基础.docx

《13 统计法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统计法基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 统计法基础.docx

13统计法基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这次对统计法的修订,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健全了各项统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预防和惩处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法律机制。

新统计法的颁布施行,不仅是我国统计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提高政府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摘自人民日报《严格执行统计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马建堂

新统计法共分为7章、50条,比原来的统计法增加了1章、16条。

新统计法共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总则、统计调查管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较现行统计法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

修订后的统计法明确了“三个不得”: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考试要求及题型

资格考试特点:

(1)以取得资格为目标

(2)以考试大纲为依据

(3)考点分散,人工命题

2010年施行修订后统计法,旧教材与新教材有所变化,如旧教材中行政处罚有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警告三种,新教材只有两种,警告和罚款。

根本落脚点在《统计法》,知识点是为了更好解读《统计法》。

教材中黑体字占考试70%。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30*130分

二、多项选择题10*220分

三、判断题18*118分

四、综合题4题,每题4小问,共16*232分

考试时间:

9月16日

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

一、政府统计与统计法

(一)政府统计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政府统计是指国家机关(注:

之前是国家设立特定的机构)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10考题,单选)

 2.特征:

新增,多选题

(1)政府统计的实施主体是特定的,或者说主要是政府机关。

(2)政府统计必须严格依法实施。

(3)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

(4)政府统计的结果具有社会共享性。

例:

在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统计调查对象对依法批准的统计报表有义务填报。

()

(二)政府统计的功能和任务

  1.功能:

信息、咨询、监督

  例: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A.咨询、决策、监督

  B.信息、咨询、监督

  C.决策、指导、监督

  D.信息、决策、监督(09考题)

例:

政府统计的信息、咨询、决策三大功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

()

  2.任务:

(细化,顺序不变)

(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3)实行统计监督。

(三种形式P4,监督对象不是个人和单位,而是国家的经济和统计中的一些问题等)

例: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A.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B.进行统计调查

C.进行统计分析D.实行统计监督

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3.依法统计的必要性:

  

(1)政府统计活动有赖于法律的保障。

(2)政府统计活动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例:

政府统计活动既受到法律的保障,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

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

  l .概念:

统计法是调整政府机关组织实施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旧概念:

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例:

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

A.所有统计活动B.政府统计活动

C.民间统计活动D.涉外统计活动

 2.特点:

  

(1)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

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重点,必考)

1、统计法律

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期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该法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九次会议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九次会议修订。

2010年1月1日重新实施。

特点:

(1)统计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中一些根本性问题。

(2)统计法律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

2、统计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统计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

3、地方性统计法规

  省、自治区、址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

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上述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注意:

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相抵触。

  地方性统计法规的立法主体

  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

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

4、统计行政规章

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两类:

政府规章、部门规章

  例《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规范性文件

  D.统计基本法

例:

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各部门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

例:

下列属于统计行政规章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B.国务院批准的《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

C.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D.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资格认定办法》

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例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07考题)

例:

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抵触。

()

三、统计法的作用

(一)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1)统计法确定了国家建立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明确了政府统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人员配置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从体制上、组织上提供了保障。

(2)统计法为统计标准的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3)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统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4)为建设一支具备现代统计专业知识的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例:

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

A.集中型B.分散型

C.集中与分散结合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例: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

A.处理B.传输C.公布D.共享E.搜集

(二)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所谓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要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既不存在趋势性的技术差错,也不存在故意提供虚假数字现象。

所谓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是指要按统计法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时间,及时地上报统计数据,不得拒报、迟报。

(1)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要依法申报统计资料。

统计法明确要求,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都必须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2)明确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保证数据质量。

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并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3)赋予统计人员一定的职权,以保证及时获得真实、完整的统计资料。

例:

制定《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AB)。

A.准确性B.及时性C.统一性D.独立性E.合法性

例: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要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既不存在趋势性的技术差错,也不存在故意提供虚假数字现象。

()

例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A.国家机关B.社会团体C.企业组织D.个体工商户E.事业组织

例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

A.虚报B.瞒报C.拒报D.伪造E.篡改

第二节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一)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系

所谓统计管理体制的统一,是指由中央统计机构组织实施国家基本的统计调查制度,并对全国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

(二)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一致的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必须从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方面来予以规范和保障。

(三)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

统计资料的统一管理和公布,是指通过国家统计调查、部门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得到的有关统计资料,应当由对该资料具有管理权限有关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公布。

二、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一)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统计机构的基本职责均是通过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加以规定的。

(二)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1.统计机构的职权是统计法律法规赋予统计机构的神圣职责,统计机构不能放弃。

2.统计机构应当在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事,既不能超越职权,更不能滥用职权。

3.统计机构在行使职权时,不仅应遵循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等实体的规定,还应该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遵循其他法律规定。

(三)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三、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主要指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在统计调查活动中的各种义务。

1.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的

2.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四、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1.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2.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3.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五、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所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除依法保密的部分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1.建立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

2.采取多样化的统计资料公布方式和手段

3.积极做好统计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例: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

A.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B.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C.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D.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例: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A.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

B.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C.企业报送的所有资料都属于国家密秘

D.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E.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第三节统计管理体制

一、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统计法》第3条规定: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一)机构和编制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

1.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

3.部门统计系统

(二)经费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经费管理上基本上是分级负责,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三)业务管理方面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业务管理方面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

1.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2.统计业务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

 

第四节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 最早的统计法律始于周朝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

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统计法》1938年修订。

二、新中国统计法制发展概况

(一)统计立法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是1984年1月1日起施行。

● 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了《统计法实施细则》

● 1996年、2009年对《统计法》进行了修订

●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颁布了地方性统计法规。

(二)统计执法工作

●全国各地普遍形成以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为主的检查制度。

(三)统计法制宣传工作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分类

● 调查范围分:

全面、非全面

● 调查登记时间:

经常性、一次性

● 调查对象不同:

义务性、自愿性

● 调查组织实施主体:

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

一、 政府统计调查

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按照《统计法》的规定,我国所有的政府统计调查,都是义务性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

例: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

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

例: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强制性能B.营利性C.协商性D.义务性E.自愿性

二、 民间统计调查

(一)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

民间统计调查是由民间统计机构以自己的名义或者接受委托进行的统计调查。

与政府统计调查相比,民间统计调查具有两个特点:

自愿性和营业性。

(二)涉外调查的内容

涉外调查,是由民间统计机构组织实施的,具有一定涉外因素的统计调查。

1.受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委托、资助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2.与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合作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3.境外组织在华机构依法进行的市场调查。

4.将调查资料、调查结果提供给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例:

民间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营业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

例:

涉外调查活动包括()

A.受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委托、资助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B.与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合作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C.境外组织在华机构依法进行的市场调查。

D.将调查资料、调查结果提供给境外组织、个人或者境外组织在华机构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E.境外组织、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进行的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项目

一、统计调查项目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二、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与审批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

其中,新的、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由国家统计局审批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与审批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

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程序(统计法13条)

三、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教材P21,6条)

例:

在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属于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

A.国务院审批

B.国家统计局审批

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审批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审批

例: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

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例:

我国统计调查项目的组成包括()

E.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F.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G.抽样统计调查项目

H.定期报表统计项目

I.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例:

以下各项正确的有: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A.可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拟订

B.由有关部门自行拟定

C.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

D.报上级统计机构审批

E.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例: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都应当经过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例: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经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第三节     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

一、调查制度的制定

(一)概念

(二)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

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统计法14条规定)

(三)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

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基本内容:

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四)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二、统计标准的概念、内容

(一)统计标准的概念

分为广义统计标准和狭义统计标准。

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方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作出的统一规范。

狭义的统计标准,仅指统计分类标准。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标准是广义的。

(二)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1.指标涵义

是指对统计指标的内涵和外延所作出的解释和说明。

内涵说明本指标质的规定性及其与其他指标的区别;外延是本指标包括的范围及其特定的应用范围。

2.计算方法

是指统计指标的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是统计指标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3.分类目录

是根据统计调查资料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所作的分类。

4.调查表式(熟悉统计表格式)

是指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统一规范的调查表格形式。

5.统计编码

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例:

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调查表方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作出的统一规范。

A.统计方法B.统计应用范围C.分类目录D.统计调查种类

例:

经审批或者备案后的合法统计调查表应当具备法定标识、即在统计调查表上标明()

A.表号B.制定机关C.批准或者备案机关

D.批准或者备案文号E.有效期限

例:

统计编码,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

三、统计标准的分类

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和其他统计标准。

1.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2.部门标准,是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统计调查需要制定的、在本部门范围内强制执行的统计标准。

统计标准在法律效力上,最高层次是国家统计标准,其次是部门统计标准。

3.其他统计标准,在既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部门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标准的基本原则,来制定补充性的其他统计标准。

 

第四节统计调查方法

一、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

是指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统计法》16条规定: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二、普查

普查是指为了详细的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统计数据。

● 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逢3和8:

经济普查

● 每10年进行一次的,逢0人口普查

逢6农业普查

方式:

1.组织普查人员对普查对象直接进行登记;

2.向普查对象发送普查表

《统计法》26条规定: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三、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根据概率理论,从全体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观察,取得样本统计调查数据,并据以推断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

四、全面调查

指全面定期统计报表,是统计调查对象按照依法批准的统计调查表进行填报,由统计调查者予以汇总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五、重点调查

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

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六、行政记录

行政记录作为一种搜集资料的方式,是获取单个统计资料的重要途径。

例:

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

例:

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现行的周期性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

     A.经济普查B.农业普查

     C.工业普查D.人口普查

     E.第三产业普查

例:

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其中每5年进行一次的是()

     A.经济普查B.人口普查

     C.农业普查D.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

例: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综合运用下列()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A.统计月报B.统计分析

     C.全面调查D.人重点调查E.综合分析

例:

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

()

第五节统计调查证件

一、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

《统计法》31条2款规定“统计人员依法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意义:

1.规范统计调查活动,维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2.促进政府统计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