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559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docx

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宁波工程学院人事处

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公共体育教师

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指标及标准”课题组

 

一、遴选“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1、注重高校公共课程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教学性质和特点,建立适合对高校公共课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2、基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遴选能够切实反映和全面评价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

3、强调大学公共体育的学科特点,对体育科学研究和业余运动训练等领域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特别突出者,在分类指标的权重上予以特别支持;

4、发挥高级职称评审的正确导向功能,建立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围绕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开展工作;

5、鼓励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一专多能”和个性化发展,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和业余运动训练等工作;

二、确定“评分标准”的基本原则

1、学术性原则:

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应掌握相应的学术性要求,评价指标中以提高科研业绩的权重系数而体现;

2、权重分配原则:

按教学质量、科研业绩、训练竞赛、荣誉奖励和社会影响五类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系数;

3、分值折算原则:

以科研业绩分值为参照,对其它四类指标按实现难度、投入时数、贡献程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分别进行折算;

4、成果限报原则:

论文、论著、课题和训练竞赛,限报成果数量,鼓励出精品、出标志性成果;

5、可操作性原则:

所有评价指标均可进行相对应的分值计算,其中对同一成果多人共享的分值分配作出了操作细则;

6、分类指导原则:

对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可以在评审时适当降低对其科研业绩的考核标准,以体现分类区别对待。

三、若干需要说明的问题

1、遴选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通过规范的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会议讨论,并选择一定的样本量经过检验性评审,评审结果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方向和指导思想相吻合;

2、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是反映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指标。

因此,近三年未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或教学效果评价不合格者,该项指标以零分计算;

3、运动训练取得业绩的教练员资格及身份认定相对复杂,原则上以各项体育竞赛秩序册和成绩册为依据,并经所在单位体育学院(系或部)和人事部门的认定;

4、著作、教材、课题、论文和成果奖,按相应的等级分别计算前n位完成者,作者越多,各等级作者的平均得分越低;

5、论文、论著和训练竞赛限报成果数量,申报教授者各限报8项,申报副教授者各限报5项,科研课题分省部级以上和厅局级以下,各限报5项;

6、职称申报人按统一的表格填写,由单位人事部门计算分值,并按分类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分值换算,最后进行累加。

四、指标体系及权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由教学工作、科研业绩、训练竞赛、荣誉奖励和社会影响等5类共12项构成,相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如下。

五、评分标准及细则

(一)教学工作(0.2)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及赋分

备注

教学工作量1

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均教学工作量

⒈教务处审核近三年教学工作量;

⒉完成指近三年均完成;基本完成指完成80%以上;未完成指完成不足50%;

⒊双肩挑者的教学工作量按学校相关政策考核。

完成

50

基本完成

30

未完成

0

教学效果评价2

教学效果考核或课堂教学“生评教”考核

⒈优秀指近三年中考核全部合格,其中一次以上为优秀;

⒉合格指近三年中考核全部合格;

⒊不合格指近三年考核中有一次为不合格。

优秀

50

合格

30

不合格

0

备注:

1、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根据各自学校情况进行考核;

2、如学校不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则该项取合格分;

3、教学工作的考核需经学校教务处认定。

(二)训练竞赛(0.2)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及赋分

备注

带队成绩

大学生运动会系列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⑴大学生运动会包括各单项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正式竞赛。

⑵集体项目的名次分按200%计算。

⑶每项赛事每年度不累加计分,只计算该项赛事该年度的最高名次分。

第一名

40

32

28

24

20

16

12

8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第一名

18

14

12

10

8

6

4

2

全省大学生运动会

第一名

9

7

6

5

4

3

2

1

非大学生运动会系列

奥运会、世界杯、锦标赛

第一名

60

48

40

32

28

24

20

16

亚运会、亚洲杯、锦标赛

第一名

40

32

28

24

20

16

12

8

   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体育大会

第一名

20

16

14

12

10

8

6

4

省运会、省单项比赛

第一名

10

8

7

6

5

4

3

2

备注:

1、带队教练的身份认定以相应比赛的秩序册和成绩册为准;

2、田径等项目的单项竞赛名次获得者与其教练身份难以在秩序册反映的,则取该学校该项目比赛的n个最好单项名次分(n=教练员人数),累加后除以n,即取平均分;

3、各级邀请赛和对抗赛等性质的公益性或商业性比赛不在统计之列;

4、带队成绩类成果限报数量,申报正高限报8项,申报副高限报5项;

5、教练员的身份认定及分值计算需经学校体育学院(系或部)认定。

 

(三)科研业绩(0.4)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及赋分

备注

著作教材1

 

著作类

国家级出版社20

⑴编著按著作的2/3计分;

⑵第一作者按总赋分的0.7计算,其余作者按总赋分的0.3平均分配计算,独著按1.0计算。

第一作者

0.7

其余作者

0.3

地方或高校级出版社15

第一作者

0.7

其余作者

0.3

 

教材类

 

全国统编教材10

⑴主编、副主编、参编分别按总赋分的0.6、0.3和0.1计算;

⑵若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为n人,则按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分值的(1/n)计算;

⑶若教材未注明编写者的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则按前三排位计算,排位一为主编,排位二为副主编,其余为参编。

主编0.6

副主编0.3

参编0.1

全省统编教材8

主编0.6

副主编0.3

参编0.1

自编教材6 

主编0.6

副主编0.3

参编0.1

学术论文2

学术刊物

五大检索收录及《体育科学》

⑴五大检索指SCI、SSCI、EI、AHCI、IM;

⑵论文得分按作者排序计算。

五大检索和一级刊物计前3名,第1作者按总赋分的0.7计分,第2、3作者分别按0.2和0.1计分,仅两名作者的,则第2作者按0.3计分;核心刊物计前2名,按0.7和0.3的比例计分;一般刊物只计算第1作者。

12

国内一级学术刊物

9

国内核心学术刊物

5

国内一般学术刊物

2

学术会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

1.国际学术会议指奥运会科

学大会、亚运会科学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科学大会、国际体育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会议。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各分会学术会议和全国大学生单项运动会论文报告会入选论文,减半计分。

3.学术会议论文只计算第1作者。

口头报告、墙报

书面交流

10

5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口头报告、墙报

书面交流

8

4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口头报告、墙报

书面交流

6

3

科研项目3

纵向

项目

国家级项目

⒈国家级项目计算前4位,省部级项目计算前3位,厅局级项目计算前2位,校级项目计算项目负责人;

⒉子课题降一级计分,其认定由母课题来源组织的证明为依据;

⒊各等级自筹经费项目减半计分。

40(0.6,0.2,0.1,0.1)

省部级项目

20(0.7,0.2,0.1)

厅、局级项目

10(0.7,0.3)

校级项目

5

横向项目

横向项目

⒈不足1万元按4舍5入计算;以到帐金额为准。

⒉横向项目只计算项目负责人。

2分/万元

备注:

1、国家级出版社的认定以浙大发人(2003)37号文件为依据(附件1),全国统编教材指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并出版的教材,省统编教材指省高校体育研究会认定并出版的教材;

2、学术刊物等级以浙江大学2002年修订《国内一、二级刊物名录》为依据(体育类刊物见附件2),各级学术会议须提交相应会议的论文录用通知和论文集;

3、纵向科研项目等级以浙大发人(2003)37号文件为依据,项目参与人员的排位以课题申报书或结题证明原件为准,横向项目以到帐金额为准;

4、著作、教材和论文类,正高限报8项,副高限报5项;科研项目类,省部级以上和厅局级以下项目各限报5项。

5、科研业绩的考核及分值计算需经学校科研处认定。

附件1:

国家级出版社名录

1、科学出版社

16、外文出版社

31、兵器工业出版社

2、高等教育出版社

17、中国电力出版社

32、航空工业出版社

3、机械工业出版社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3、语文出版社

4、电子工业出版社

19、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4、人民音乐出版社

5、中国农业出版社

20、经济科学出版社

35、中国计量出版社

6、人民邮电出版社

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6、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2、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名:

中国审计出版社

8、人民卫生出版社

23、人民出版社

37、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4、地质出版社

38、地震出版社

10、中华书局

25、海洋出版社

39、军事科学出版社

11、化学工业出版社

26、气象出版社

40、原子能出版社

12、石油工业出版社

27、冶金工业出版社

41、中国文学出版社

13、法律出版社

28、作家出版社

42、宇航出版社

14、国防工业出版社

29、商务印书馆

43、外国文学出版社

15、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0、人民体育出版社

附件2:

国内一、二级体育学术期刊名录

一级刊物

二级刊物

体育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体育与科学

中国体育科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体育》

体育学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原名:

体育文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浙江体育科学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附件3:

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含863、973项目)

全国教育规划一般项目

全国教育规划项目重点项目

 

(四)荣誉奖励(0.1)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及赋分

备注

 

成果奖

成果奖类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⒈著作类的奖励赋分按同级教材类奖励标准;

⒉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⒊省部级、地市级科研成果奖指相应等级的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

⒋各级精品课程分别给前4位作者计分;

5.成果奖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校级分别给前4、3、2和1位作者计分。

教材类

全国优秀教材奖

80

50

20

省级优秀教材奖

40

20

10

校级优秀教材奖

15

10

5

教学类

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80

50

20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40

20

10

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5

10

5

课程类

国家精品课程

80

省精品课程

40

学校精品(优秀)课程

15

科研类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80

60

40

20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40

30

20

10

厅局级科研成果奖

25

15

5

校级科研成果奖

8

6

3

荣誉奖

国家级

25

荣誉奖指各级政府认定的优秀教师、名师、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地市级同厅局级。

省部级

15

厅局级

10

校级

5

备注:

1、成果奖赋分比例同科研项目的赋分比例,即国家级奖励和精品课程计算前4位(分别计0.6,0.2,0.1,0.1);省部级奖励计算前3位(分别计0.7,0.2,0.1);厅局级奖励计算前2位(分别计0.7,0.3),校级奖励只计算项目负责人;

2、荣誉奖励的分值计算需经学校科研处认定。

 

(五)社会影响(0.1)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及赋分

备注

学历学位

博士

硕士

学士

取最高得分,

不累加

30

20

10

裁判等级

国际级

国家级

一级

取最高得分,不累加、不兼项

15

8

5

学术兼职

1、全国一级学会理事及以上;

2、全国二级分会副理事长(会长、主任委员)及以上;

3、省一级学会正副理事长(会长、主任委员)及以上。

30

取最高得分,不累加

1、全国二级分会委员及以上;

2、省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及以上;

3、省二级分会正副理事长(会长、主任委员)及以上。

20

社会兼职

1、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以上。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