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482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童心童趣》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2.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重点:

1.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2.启发想象。

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交流想象与感受;

3.作品的创作与展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

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奇妙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②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③设问: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活动二:

欣赏与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为什么?

小作者想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第二课时

(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2.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重点:

1.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2.启发想象。

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交流想象与感受;

3.作品的创作与展示。

一.活动三:

交流与创作

1.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大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2.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

二.活动四:

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

(提供评价要点):

2.教师进行点评和学习小结

 

 

齐白石(3)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齐白石的生平资料,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能用艺术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哪些美术家?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艺术家——齐白石

二、了解齐白石的生平资料

三、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欣赏齐白石的画。

四、说说你最喜欢齐白石的那幅画?

并说说理由。

 

齐白石(4)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齐白石的生平资料,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能用艺术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齐白石的画。

二、说说齐白石画的特点

三、说说齐白石的作品中你最喜欢那幅画,并说说理由

四、临摹齐白石的画

五、展示自己的画。

 

第二课《农家乐》(5)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农村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是否带好学具,多媒体是否正常。

二、导入:

农民画家以真诚、朴实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

瞧!

他们的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画面热闹。

他们用画笔表现出我们的新时代、新生活,真是了不起!

三、学习新课:

介绍写生的分类,指出风景写生是写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课题:

《农家乐》。

四、欣赏、评价课本图片。

1、《打井》。

2、《养牛专业户》。

3、《鱼塘》。

4、《打菜籽》。

5、《奶牛场》。

6、《采茶》。

五、学生作业:

画一画—把你看到的农民劳动情景画出来。

 

第二课时(6)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农村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过程:

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

 

 

第3课《新家园》(7)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欣赏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知目标:

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设计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别致的建筑模型并将它成功制作出来。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近几年来城市、乡村居住环境的新变化。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提出表扬)

(三)看一看:

(四)想一想:

(设计草图)

小组合作,讨论、构思并画出理想的建筑外形、结构。

教师提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房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的、圆柱的、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

屋顶是什么样的:

三角形、平顶、瓦楞形?

门窗造型:

大玻璃窗、百叶窗、还是方格窗?

单扇门、双开门或是旋转门?

安装在什么部位,是否打开?

其他部分:

是否有阳台、阁楼?

房子的装饰,周围的绿化及各种设施等。

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组建筑应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生动。

(五)展示草图:

哇,同学们设计得真新颖,这是你们合作的成果。

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漂亮的建筑来!

 

第二课时(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欣赏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知目标:

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设计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别致的建筑模型并将它成功制作出来。

(一)导入:

现在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吧?

建筑模型的制作看上去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让我们赶紧动手试试吧!

(二)做一做:

1、教师示范制作:

(1)制作建筑的形状,画好门窗后剪出,粘贴好建筑的外形。

(2)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做出屋顶。

(3)添加门窗并装饰房屋。

(4)给房屋周围布置小设施及花草树木模型,组成小社区。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三)评一评:

开个小小的建筑模型展览会,学生互相评价、发表感想,看哪组的模型最受欢迎。

(四)总结:

同学们的作品太精彩了,把咱们的新家园制作得真美啊!

 

第4课《看新闻记大事》(9)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关注新闻的习惯。

2、根据所看新闻,用画面学会表达画新闻。

 3、抓住新闻关键,看新闻画新闻表现精彩瞬间。

4、画面表现别具一格。

重点:

用画面表现所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

难点:

能用别具一格的画面表现新闻的精彩瞬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分组进行介绍、讨论

三、欣赏

四、看电视、看新闻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内容。

五、学生作业

六、巡回指导

七、小结:

布置下节课作业:

画画新闻中的人与事,描绘出地点与场景。

 

第二课时:

(10)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关注新闻的习惯。

2、根据所看新闻,用画面学会表达画新闻。

 3、抓住新闻关键,看新闻画新闻表现精彩瞬间。

4、画面表现别具一格。

重点:

用画面表现所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

难点:

能用别具一格的画面表现新闻的精彩瞬间。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学生)介绍上节课作业构思,并设想最后的表达效果。

(教师)介绍一些小技法。

如:

水彩笔点彩法等。

三、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时,新闻节目作衬。

四、巡回指导

五、小结

展评作业、点评、互评。

 

第6课《献给母亲的礼物》(1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制作花篮,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花篮。

教学难点:

制作有创新。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讨论

教具:

卡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

学生讨论。

二、新授课

1、交流、讨论

师: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母亲的胸怀是宽广无限的,母亲的无私是无比崇高的。

有一首唱给妈妈的歌,你们会唱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

2、探索学习

欣赏图片

3、教师示范

4、学生制作

5、讲评作业

三、小结:

今天你由什么收获?

把你做的礼物送给妈妈,她一定很高兴。

 

第二课时(1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制作花篮,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花篮。

教学难点:

制作有创新。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讨论

教具:

卡纸

一、导入

师:

今天你还想在母亲节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我们来做张贺卡吧。

二、新课

1、欣赏

2、探索学习

3、老师示范

4、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5、展评

 

第7课《稻草人》(13)

教学目标:

1、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稻草的作用,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合作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享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稻草、绳子、竹竿、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秋天的果实,并能用简笔画画秋天的果实,共同创设主题环境

二、认识米,知道米的来源、用途。

1、让学生自由观察米,师巡视观察。

师:

你看到的米是什么样子的?

三、了解稻草人的作用1、故事:

稻草人。

2、知道稻草人的作用。

师:

稻草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丙:

可以把麻雀吓跑

学生丁:

稻草人做得象真的人一样,让一些动物不敢去吃。

四、示范制作稻草人

师:

我今天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稻草人)

1、幼儿观察稻草人,讨论稻草人都由那些材料制作而成,稻草人的用处。

2、教师示范制作,讲解制作步骤和要点。

 

第二课时(14)

教学目标:

1、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稻草的作用,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合作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享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稻草、绳子、竹竿、胶水等。

一、小组合作制作稻草人

二、尝试用扎、粘、贴的方法制作稻草人

1、让学生欣赏课件“稻草人”

2、学生制作,师指导

3、请学生把他放在展览区,并邀请别班学生来欣赏。

师小结:

小朋友做的这些稻草人真漂亮,我们一起把这些稻草人去送给我们的农民伯伯,来保护我们的庄稼。

 

第8课《机器人》(15)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非常特别的朋友,现在,让我们看看——它是谁?

它在干什么?

(看的时候可小声讨论)

二.读画:

刚才这些机器人是科幻影片中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它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那目前我们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机器人呢?

——有。

让我来看一看各国的科学家发明出了哪些机器人。

三.范图分析:

(图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呀?

——再来看看,这幅画的构图饱满不饱满呀?

——很饱满!

四.提问: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场《机器人表演赛》!

五.(图2)这些机器人在干什么?

——植树!

这幅画告诉我们什么?

——要保护大自然!

六.分礼物:

 

第二课时(16)

一、学生作画

现在老师要考验一下小组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每组自己选举两个小朋友。

一二两组共同来画这幅画,三四两组来画那幅画朱漆它的小朋友拿起笔,把你刚才想象的机器人画下来,老师看谁设计的机器人最神气,本领最大!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二.讲评,小结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这些小朋友画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大家想不想看后面那两幅画?

——想!

那你们先闭上眼睛!

不准偷看!

——好了,现在可以睁开了。

这是一二两组的合作成果。

(对四个)谁来向大家介绍这幅画?

(2幅)我们再来看看三四两组的画——你们四个选谁来说?

 

第9课《会动的玩具》(17)

教学目标:

通过对民间玩具,现代儿童玩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会动的玩具制作的基本因素,体会玩具的人文价值、科学性。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懂得牵动、拉动、转动等玩具的连接。

教学难点:

分体组合,连接的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

教具:

废旧瓶罐、乒乓球、绳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玩具吗?

是你亲手做的吗?

今天我们来亲手制作会动的玩具。

二、新授课

1、欣赏会动的玩具

2、探索学习

3、老师示范讲解。

例如:

小蚱蜢:

用乒乓球做头,药瓶做身子,塑料管和扣子做四肢。

4、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5、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第二课时(18)

教学目标:

通过对民间玩具,现代儿童玩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会动的玩具制作的基本因素,体会玩具的人文价值、科学性。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懂得牵动、拉动、转动等玩具的连接。

教学难点:

分体组合,连接的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

教具:

废旧瓶罐、乒乓球、绳子等。

一、作业展评:

“看谁的熊猫做得最有创意。

1、欣赏

2、相互评一评

二、小结:

今天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有趣的玩具,回去和家人分享你的喜悦吧。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镂空工艺以及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探究其艺术特点,并能通过立体作品大胆表达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镂空工艺制作出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实践,感受镂空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镂空艺术作品,学习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难点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资料、现场实例以及体验性学习活动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工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镂空艺术的实物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袋。

学具:

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来瞧瞧,它是什么?

(多媒体播放《蛋雕视频》。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镂空艺术作品。

设计师们用他们奇妙的创意再加上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玲珑剔透的美。

(板书课题:

《玲珑剔透的美》)

(二)、新授

1、初步了解

师:

那什么是镂空呢?

镂空是一种雕刻技术,是指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2、深入学习

师:

其实早在六千余年前就出现了镂空形式的玉器。

咱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可中国先民雕琢玉器的历史,比这五千年的文明史还要古老。

你瞧,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运用这种镂空技法。

(PPT出示一组古代镂空玉器图片)

师:

当我们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古代镂雕玉器时,大家伙肯定都在感叹,遥远的先人们真是心灵手巧啊,是啊,不仅仅在玉器上,在气势雄伟的古代青铜器上,也有着同样一批镂空工艺的艺术瑰宝。

师:

镂空的技术同样在漆器,核雕,牙雕上也有许多杰出的作品。

师:

下面这件清朝的瓷花瓶它的来头可不小,它呀,在英国伦敦拍卖会拍出天价,天价呀,值多少钱呢?

大家大胆的来猜一猜?

生:

五万、二十万、三亿、……

师:

四亿五千万元的成交价。

它在当时一举刷新了中国最贵艺术品的纪录。

这天价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件镂空瓷花瓶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师:

好,欣赏完了这么多的古代镂空艺术珍品后。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镂空设计,同学们,你们来说说看,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镂空艺术的作品。

谁来说说看?

生:

……

师:

恩,除了你们说的之外,还有很多,镂空艺术,从早期的为帝王服务的玉器、青铜器的雕刻发展到今天已融入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我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探究一下,做一张研究报告。

每个小组的袋子里有一张调查问卷,以及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图片,用自己的小眼睛再去找一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镂空艺术?

1、找一找2、说一说3、试一试

(在完成找一找、说一说后引导学生发现教师服装上的镂空装饰,并现场请两位同学上来试一试镂空装饰的服装,让同学们亲身去体验镂空服装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镂空艺术。

师:

大部分人的都没有选择特色的视觉效果,同学们在教室里找找,哪还有镂空艺术?

生:

剪纸(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剪纸台灯实物)

师:

我们都知道剪纸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实剪纸也是一种镂空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果我们在表面应用镂空的手法,再配合上光线设计,打破造型的单调。

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视觉享受?

大家想不想看看?

走,老师带大家去世博会的波兰馆瞧瞧!

(PPT播放世博会波兰馆视频)

同学们,波兰馆是不是很有视觉冲击力。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灯具也是利用这种镂空设计配合灯光效果,无论是传统的剪纸灯,走马灯,花灯,中式灯,还是几何抽象的图形的现代灯具,都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唯美而又浪漫的错落斑驳的视觉效果。

师:

所以说镂空艺术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观、实用,它的第三个艺术特点就是配合灯光后还能给人们带来特色的视觉效果。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20)

 

一、创作体验

1、师:

同学们这些镂空的作品精美吧?

其实我们用身边的材料也能做出同样精美的作品来。

这些不同的立体造型的镂空艺术,其实方法很简单。

那谁先来告诉我,一张平面的纸怎样把他变成立体的?

2、教师介绍并示范制作方法及要点:

圆柱体、长方体、锥体的立体构成的步骤,以及镂空立体造型作品的基本方法,如:

画、剪、刻、卷、折、粘等

3.让学生分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分别完成不同的作品呈现形式:

师:

看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都有点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动手设计一盏这样玲珑剔透的作品呀?

我们市马上要举办一场魅力洪城镂空艺术作品展,我想邀请大家来当当小小设计师,亲手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参赛,好不好?

4、出示作业要求:

(1)完成一件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2)小组合作,团结协作

(3)能运用多种方法相给结合,大胆创新新

5.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

6、作业展评:

当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完成时,我将带他们进入一个“魅力洪城镂空艺术作品展”的现场。

短短几分钟的展示会,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融为一体,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二、总结拓展

师:

同学们的作品真是琳琅满目,精美绝伦呀,在我们南昌就有很多像这样的镂空艺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镂空艺术品都承载了设计师的灵感。

我希望课后,同学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搜寻到更多就在自己的身边的艺术创作,并且用今天学到的镂空技术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11课延安颂(2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延安的人文地理知识。

了解主体性儿童画的基本技法,能运用各种纸质媒材表现一幅以赞美延安为主题的儿童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师生对话、作品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学习拼贴画的步骤和线描的表现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延安的了解和描绘,感受延安精神的时代启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问题导入

教师结合课前预习的知识,请学生简要介绍延安。

通过欣赏图片,感受延安“三黄一圣”的特点。

带领孩子们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延安的奋斗光辉历程,了解延安精神,激发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歌颂革命圣地——延安

(二)新课讲授

组织学生欣赏《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南泥湾》、《普通一兵》,分析美术作品内容。

总结出主题性绘画的特点: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多样。

教师提出疑问:

延安丰富多彩的革命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同学们思考一下,画家是怎样安排画面的,哪个是主体物、哪个是次要物体,主要物体安排在哪个位置?

归纳出主题性绘画作品的表现技法,构图巧妙,主题突出,色彩、造型为主题服务。

(三)讲解步骤

教师结合本课新授知识,演示绘画步骤。

1、先构图后构思,利用简单并列、重叠分割画面。

2、选取创作的主题,根据主题选取创作的要素。

3、运用线描的方法在卡纸上刻画主体人物。

并用黑色记号笔描绘暗部,白色修正液描绘亮不。

4、用剪刀剪下人物形象

5、在另一张卡纸上描绘场景。

一、将剪好的人物,黏贴在画有场景的卡纸上,根据画面需要添画次要物体,丰富画面层次。

 

第11课延安颂(2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延安的人文地理知识。

了解主体性儿童画的基本技法,能运用各种纸质媒材表现一幅以赞美延安为主题的儿童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师生对话、作品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学习拼贴画的步骤和线描的表现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延安的了解和描绘,感受延安精神的时代启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线描和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主题性儿童画。

2.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符合创作主题的绘画元素,并表现在画面中。

一、学生创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二、作品点评

评价标准:

◆作品的主题是否突出。

◆作品的构图是否突出主题,构图是否合理。

◆用线是否有粗细、疏密变化

◆是否运用不同工具表现人物形象的明暗变化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补充评价。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了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学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用画笔描绘了延安的点点滴滴,如果你有机会去延安旅游,请你到宝塔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请你到壶口大瀑布领略中华民族的浩浩荡荡。

 

第12课水墨动物(2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

观察、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并初步掌握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的小窍门。

(3)技能目标: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来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能展现生命活力,体现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水墨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动物水墨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水墨表现能力,增强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