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45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docx

《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告.docx

报告

有关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默认分类2008-12-2821:

57:

45阅读1577评论2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有关兰州商学院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报告

 

提纲:

 

一、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职业选择目标状况

(三)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着误区

(二)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着缺陷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职业生涯规划

(二)社会适应能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五)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更多的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

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众多的因素都让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57.5%,女生占42.5%,(如下图一示)全部为本科生。

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专业和年级的分布,大体上能反映当前兰州商学院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总体看法。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图一)

一、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现状与特点分析

  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显著,而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但总体上同学们对就业大都抱积极乐观态度,部分女生选择顺其自然,而大一大二的学生较大三的更为乐观些。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突出,毕业生人数以2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而岗位需求的增长速度却不大,僧多粥少;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时适应不了;三是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大学生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多。

许多大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普遍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获得公务员身份就等于是有了避开职业风险的钥匙,认为本科学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研究生则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调查中显示,有58.75%的同学认为缺乏实践能力是就业最大的障碍,有26.25%的同学认为专业能力欠缺,以及交际能力不强成为困扰他们就业的主要因素(如图二所示)。

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使过半学生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社会裙带关系复杂,自身无背景,认为靠关系才能找到好工作。

 

 

 

 

 

 

 

                         (图二)

  2、大学生职业选择目标状况

  首先,调查了关于大学生对择业方向的选择。

首选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占17.5%,首选在自己家乡的占15%,选择原因是可以更加方便的照顾父母的大多为女生,更多的男生择业时更多考虑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和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而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一部分用人需求量,但数量较小,且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有超过90%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绝大部分同学更加注重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单位和个人发展前景,并不过分强调地域局限,选择到时视情况而定。

另外,对于大学生毕业工资选择方面,我们调查的学生中,55%的人选择了1500-3000,23.75%的人选择了3000-6000,选择1500以下和6000元以上的均占到10%(如图三所示)

 

 

 

 

 

 

                      (图三)

  3、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途径

在调查中,有47.5%的学生认为亲自到用人单位应聘“自我推荐”是就业最有效的途径,有43.75%的学生认为“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或者招聘会”能获得好的工作。

这说明大学生正习惯于通过市场双向选择而求得职位。

另外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首选“通过社会关系”获得就业,占到所调查人数的8.75%。

有5%的同学想通过“学校推荐”就业,还有11.2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得就业信息(如图四所示)。

总之,概括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主要靠市场和社会关系。

从目前就业途径的选择看,网上择业作为一种就业的有效途径,被大学生所认同。

 

 

 

 

 

 

 

                        (图四)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以上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着误区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急躁的心理,即所谓的“一步到位”,就是要一次性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岗位,怕麻烦,一有困难就怨天尤人;另外,不少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很多学生希望到工资待遇较高的公司就业,或者担当公司的要职等,这些想法都不太切合实际。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就业形势也必将由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变。

从大城市逐渐走向地方城镇乃至广大农村,从大企业走向中小企业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客观趋势。

大学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比较诱人的职位有限,但是毕业生却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不少毕业生大都希望在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对广大的基层单位不愿理睬。

 2、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着缺陷

  数据调查显示,大一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很了解,这种情况在情理之中,但是,大三的学生仍普遍存在对自己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使得自己的就业面受到限制。

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较为满意,而大多大三的学生对此并不是十分满意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薪酬待遇方面有较大的分歧。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聘任要求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中存在很多就业“困难户”。

从市场上了解到的在薪酬方面的信息,用人单位能接受的硕士生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本科生的月薪在1000-2000元之间。

但数据显示,这与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所期望的薪金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根本问题。

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等。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58.75%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26.25%的学生表示“专业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原因;另有高达55%的学生认为“竞争者太多”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在调查结果中78.75%的同学认为企业招聘时更看重实践能力,而工作经验和交际能力只占到51.25%。

这就要求:

我们要提高就业能力,不能总想靠改变外界条件来获得工作。

企业的要求是在提高,这是对人才的需求在质上的要求,我们得从自身来改变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建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不容乐观。

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具体如下:

  1、职业生涯规划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有17.5%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前提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其次是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的岗位性等特性。

第三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

第四是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两个不同环境,其运行规则大大的不同。

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

大学生的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

企业认为大学生在工作中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

因此企业在招大学生时更趋向于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

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大胆走向社会,参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

当然也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这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3、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有20%的大学生认为就业难是因为心理素质差。

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4、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

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

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

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

大学生应当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但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

  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

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上。

数据显示认为凭借社会关系得到工作的占到8.75%。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

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

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

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尽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

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

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5、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同等重要。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

其核心在于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

 

 

                                              

附:

1、         调查问卷样本

2、         数据统计表

 

 

有关大学生就业期望问题的调查

                                      专业_____________男____女____

亲爱的同学,这是一份有关大学生就业期望问题的调查问卷,请你认真填写,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分析能给广大大学生就业带来帮助。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祝你学习进步。

1、 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2、你对毕业后自己所面临的形式作何态度?

      A、积极乐观    B、消极悲观    C、迷茫     D、顺其自然

3、大学毕业后有何打算?

   A、自主创业    B、找工作就业  C、考公务员    D、考研     E、没想过

4、造成以上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A、减轻家里负担    B、尽快融入社会    C、父母的意愿      D、继续深造

 E、形式所趋,随主流   F、实现自身理想    G、_____________(其他)

5、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

  A、比较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6、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A、满意         B、较满意      C、不满意

7、毕业后是否会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8、选择一个工作时更多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可多选)

      A、待遇     B、适合自己     C、与自己兴趣相符     D、照顾父母     

E、地域     F、能否实现自身价值    G、_____________(其他)

9、你打算在哪个地区或城市就业?

  A东部沿海地区    B、中部较发达地区    C、西部地区     D、国外

E、视情况而定

10、你将以何种方式去找工作?

 A、招聘会   B、自我推荐   C、通过社会关系   D、招聘网络 E、学校推荐就业

11、你认为你应得的月薪是多少?

      A、1000-1500  B、1500-3000  C、3000-6000 D、6000以上

12、你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什么?

(可多选)

A、学历  B、工作经验、 C、实践能力D、处事方式 E、交际能力

 F、各类证书 G、员工社会关系 H、外在形象

13、你认为当学生干部是否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A、是     B、不是      C、不一定

14、你认为大学学习哪些东西对就业更有用?

A、本专业相关知识  B、交际能力 C实践能力 D、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E、_________(其他)

15、你认为当下普遍就业难是何原因?

(可多选)

      A、竞争者太多    B、专业能力欠缺   C、缺乏实践能力  D、心理素质差

 E、交际能力不强  F、社会裙带关系复杂,自身无背景

G、国家政策制度不健全

16、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你会干什么?

A、在家待着       B随便找个工作,边做边看       C、继续考研

      D、自己创业       E、太可怕,没想过

 

调查数据统计表

 

统计数

百分比(%)

问题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H

1

29

34

17

 

 

 

 

 

 

 

 

 

 

 

 

 

2

40

7

14

23

 

 

 

 

50

8.75

17.5

28.75

 

 

 

 

3

18

30

9

23

1

 

 

 

22.5

37.5

11.25

28.75

1.25

 

 

 

4

20

29

5

13

15

42

 

 

25

36.25

6.25

16.25

18.75

52.5

 

 

5

29

41

6

 

 

 

 

 

36.25

51.25

7.5

 

 

 

 

 

6

28

44

8

 

 

 

 

 

45

55

10

 

 

 

 

 

7

36

8

37

 

 

 

 

 

45

10

45

 

 

 

 

 

8

36

52

31

12

22

28

 

 

45

65

46.25

15

27.5

35

 

 

9

14

10

7

29

 

 

 

 

17.5

12.5

8.75

0

36.25

 

 

 

10

35

38

7

9

4

 

 

 

43.75

47.5

8.75

11.25

5

 

 

 

11

8

44

19

8

 

 

 

 

10

55

23.75

10

 

 

 

 

12

16

41

63

39

41

7

10

10

20

51.25

78.75

48.75

51.25

8.75

12.5

12.5

13

13

9

58

 

 

 

 

 

16.25

11.25

72.5

 

 

 

 

 

14

23

36

46

29

2

 

 

 

28.75

45

57.5

36.25

2.5

 

 

 

15

44

21

47

16

21

29

10

 

55

26.25

58.75

20

26.25

36.25

12.5

 

16

1

26

13

41

3

 

 

 

1.25

32.5

16.25

51.25

3.75

 

 

 

备注

男生46  、 女生34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

”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

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

究其原因: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

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

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

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

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

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

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

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

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

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

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

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