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372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亚非大河文明

1.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

河流:

尼罗河

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3000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

文明:

(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4

个月,每月30天,岁末再加上5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

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古代西亚国家:

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

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

(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

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

(摩亨佐·达罗)

地理位置:

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

(1).出现了“种姓制度”,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

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出现了佛教。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早期国家与社会

发展历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00多年后,国王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

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周。

定都镐,史称西周。

历史文化:

夏朝:

筑有城堡和宫殿,建立起国家机构。

世袭制更替了禅让制

商超:

青铜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

发明了用于记录卜辞的甲骨文。

发明了编钟

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

勾践)

出现铁农具

最先争霸的人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举行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

秦、楚、齐、燕、赵、魏、韩

各国的变法:

魏国:

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

秦国:

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商鞅变法的内容: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3.百家争鸣:

百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

在西周以前,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

在这个动荡和变革的年代,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

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伟大

的思想家,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学派的代表以及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强调“仁”,“仁”就是爱人,也就是关心和

爱护他人。

仁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

刑杀。

孟子:

亚圣。

主张“仁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

老子:

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祸

与福,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都能够互相转化。

主张“无为”

法家:

韩非子。

法与时移,依法治国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墨家: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百家争鸣的影响: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在互相争论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

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

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

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三、西方古典文明

(希腊和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沿岸,西方文明正式在这里诞生的)

1.西方文化的摇篮:

(希腊)

地理位置:

希腊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发展历程: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小国。

史称“城邦”。

(城邦一般以城市

为中心)。

【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

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行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这个时代被称为

古希腊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

不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

细亚和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文化:

陶片放逐法:

雅典在克里斯提尼当政期间,为了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陶片放逐法”

(目的:

为了防止某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积极方面:

雅典的民主制度一方面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消极方面:

另一

方面,要单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亚历山大死后,亚历山大帝国随机分裂,帝国虽然昙花一现,但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汇。

2..罗马帝国的兴衰

地理位置:

意大利半岛中部,罗马帝国建立起来。

(罗马是尚武民族)

发展历程:

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公元前73年,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公元前1世纪,人口迅速增长,罗马社会的危机日益加重。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表面上自称共和国“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人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公元1世纪,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一代的犹太人被罗马征服。

遭受残酷压迫的犹太人多次发动起义,而屡屡挫败,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稣上。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爆发全面的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日耳曼人屡屡向罗马帝国发动进攻。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我国与罗马的贸易往来:

我国在东汉时期,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东汉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辗转至罗马。

罗马和中国的交易品的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珠宝,玻璃,织物和香料等。

西方文明之源:

 

古希腊

罗马的贡献:

(1).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就颁布了第一部

成文法典,因其被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

律体系,称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光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

而来的。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河流、海洋名称

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古希腊

爱琴海

公元前2000年

古埃及

尼罗河

公元前3500年

古西亚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长江、黄河

公元前2070年

(3).大量地建造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等。

这些地区为什么可以孕育人类早期的文明呢?

原因:

因为这些地域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文字

生产能力、大型工程

城市

国家机构和制度

文化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

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圣斐斯

法老、军队、刑法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解剖学,分科治病

古代西亚

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

空中花园

乌鲁克,乌尔

《汉莫拉比法典》

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变化规律,编制太阴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

古代印度

象形文字

摩亨佐·达罗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中国

(夏商周)

甲骨文

青铜器

都江堰

镐京

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

百家争鸣

西方

(古罗马、希腊)

字母文字

(拉丁字母)

万神殿,高架引水渠,古罗马竞技场,帕特农神庙

雅典,罗马

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十二铜表法》

科学、哲学、戏剧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一、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1.欧洲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中世纪指哪段历史时期?

(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16世纪)

3.查理曼帝国诞生的时间?

(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

4.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

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5.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英国封建国家的形成是怎样的?

(前三者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英国是由另外一支日耳曼人所建)

6.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

7.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基督教)文化教育由谁垄断?

(教会)

8.庄园由哪些部分组成?

(城堡、教堂、磨房、耕地。

)庄园的人员有哪些?

(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前者有国王、贵族或教会;后者是农奴)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统治与被统治)庄园有什么特点?

(是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只有几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需从外部购买。

9.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时间?

(从11世纪起)著名的城市有哪些?

(巴黎和伦敦;威尼斯和热那亚;佛罗伦萨)

10.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的新的社会组织)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

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分别是什么?

(6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

2.什么时候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什么?

(8世纪中叶,巴格达)

3.如何理解“寻找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4.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清真寺)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

(1)特点:

先进性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

(2)成就:

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3)作用: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三、日本的大化改新

1.日本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时间以及统一者、时间,最高统治者成为4。

(1世纪;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最高统治者为天皇)

2.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如何?

(1)国内:

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2)国际:

日本周边国家蒸蒸日上,特别是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给日本很大的冲击与震撼。

3..大化改新时间、主要人物与内容(646年,孝德天皇)

内容:

(1)政治上: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

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3)律令:

参照中国律令,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4..日本武士阶层如何形成的?

(10世纪时,日本豪强贵族占有大片土地,建立起庄园。

各地的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蓄养了一批武士,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对以后日本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5.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忠君”“节义”“勇武”等,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的产物。

6.大化改新的意义

(1)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繁荣,商业活跃。

(3)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7.日本国名称的来源。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

8.日本与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交流的?

你的依据是什么?

(汉朝;日本18世纪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

9.日本与中国在哪些领域存在着广泛的交流?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宗教、建筑、美术、文学)

10.日本人自觉地大量引进先进的文化,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四、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11.什么是文化景观?

(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观?

(与宗教有关的文化景观)

12.不同国家佛寺建筑的差异是什么?

(印度是穹顶具有清真寺建筑风格;中国和日本具有皇宫建筑风格)

13.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的差异是什么?

(1)基督教堂建筑一般高耸入云,以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

(2)伊斯兰教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3)佛教寺庙建筑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一)

1.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

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2)交通上:

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3)文化上:

统一了文字(小篆)。

(4)经济上:

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5)思想上:

焚书坑儒。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2.秦朝的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带。

3.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的暴政

(1)表现繁重的徭役兵役和武税

(2)刑法残酷。

(3)秦二世(前230一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4.陈胜、吴广起义:

由于秦朝统治者征发了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209年,起义爆发。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5.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

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6.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①让士兵复员恢复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②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田宅。

③释放一些奴婢为民。

④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7.“文景之治”的出现:

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由于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并且注意法纪,所以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一个比较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8.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继续削弱诸侯势力;建立刺史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员监督。

(2)经济上:

控制货币铸造与盐铁产销(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文化上:

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军事上:

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开疆拓土。

(5)民族关系上:

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9.东汉的建立: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

洛阳。

10.列举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汉武帝前退让和亲政策。

(因汉初国力较弱)

(2)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

(因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11.张骞通西域:

①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中亚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②西汉汉武帝为了联络那里的一些小国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

多年后,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西域的使臣也跟随他来到长安,汉朝和西域各国从此建立起友好关系。

④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

从此,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

12.丝绸之路:

①丝绸之路是指张骞通西域以后,开通的一条从长安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可以运到古罗马。

②敦煌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成为汉族和西域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

③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经此运送到西方。

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

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古罗马的魔术表演、波斯的马球游戏经此传人中国。

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繁荣的原因:

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14.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

(1)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发明造纸术。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③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作用)

(2)算术成就: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的数学名著。

(3)医学成就:

①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②华佗:

“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③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4)史学: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巨著。

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宗教:

△佛教的传人: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铼世就町以得到幸福。

△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②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③教义: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二)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年,出现了众多割据军阀,其中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

(2)经过:

200年,曹军与袁军在官渡激战,袁军大败

(3)影响:

为曹操逐渐统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奠定基础。

2.赤壁之战

(1)概况:

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2)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答:

一方面,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

另一方面,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

4.西晋的兴衰

(1)建立及统一: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2.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灭亡:

316年,西晋灭亡。

5.东晋和南朝政局

(1)东晋的建立:

317年,司马睿重建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2)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在沸水对峙,前秦大败,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特点:

以少胜多。

6.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大量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

农业(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粪肥)、手工业(灌钢法、青瓷)得到显著发展。

(3)影响: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7.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1)建立:

十六国后期,鲜卑族中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2)发展: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8.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2)改革内容:

①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②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汉服;③改鲜卑姓为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笑治国。

(3)意义:

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9.科技艺术成就

示意图

(1)南朝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年

(2)北朝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东晋王羲之:

“书圣”,《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东晋顾恺之: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