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03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精品.docx

最新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

《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未来性、创新实践性的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郑重地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写入党的教育方针。

如何培养在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是通向此目的的途径之一。

通过机器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传感器知识,结构的搭建方法,各种部件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编程的思想,掌握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方法;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计算机和机器人的通讯技术,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的微处理器上,通过观察机器人的运行情况来调试、验证、反思、改进。

这里面涵盖了计算机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结构学知识等,这种多学科的综合性、合作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参加机器人竞赛较早的学校。

自2006起,我校就组织了机器人参赛队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2007年至今,每年都有机器人参赛队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统计8年来获省级获66个,国家级奖9个,其中金牌5枚,3次获全国冠军,我校开展机器人教学有着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多年的机器人兴趣小组培训、参赛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如下:

1、机器人参赛队人员构成范围狭窄

我校每届机器人参赛队由8—16名学生组成,与我校近2800余名学生的办学规模相比,有机会接受机器人教育的学生其比例非常低,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

2、培训时间短,难以形成系统化教育

每年参赛队员一般在春季学期开校后进行选拨培训,到五月中旬参加省比赛,时间仅2-3个月,由于一些项目比赛的性质,对参赛队员要求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学生发展对机器人兴趣进行成体系、有效培养。

3、机器人教育平台及经费问题

参赛队购买机器人由学生购买,好处是每年都可以使用最新的机器人参赛,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每年参赛机器人平项目发生变化,对学生进行培训时没有足够的器材,现有的器材都是学生参赛淘汰的。

品种五花八门,型号各异,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培训,甚至机器人参赛队的培训需要都不能满足。

机器人器材普遍较昂贵,而学校现阶段也不可能为少数参赛队员投入大量经费。

综上所述,现阶段机器人教育在创新教育和专题应用上明显不足,如果把机器人教育目光局限于通过组织参赛队来实现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

我们急需要一种能在全体学生中普及机器人教育的方法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借这次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创新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我校承担了子课题《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及专题应用研究》研究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验证机器人教育是否可以真正进入课堂;验证在课堂上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好;验证什么样教育装备能很好地支撑机器人教学的需要;验证什么样的教材能适应本校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机器人教育;验证如何把机器人普及教育与我校传统机器人竞赛优势结合起来。

最终从研究中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取得实施这一教育模式的实际经验,并形成系统的书面研究成果,带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结合学校校本教研,结合本校实际,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发现学习”理论、习惯培养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以下原则:

主体性原则——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民主性原则——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创造性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和潜能,让学生得以自由、充分的发展。

系统性原则——在机器人教学中,要有一个全局系统的规范,以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开发出适合我校实际教学需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校本课程,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2、构建机器人教育专题的资源平台。

3、通过机器人搭建、编程、创意等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4、通过实验促进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专题教育活动。

5、通过研究促进参研教师在机器人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丰富。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12~2012.3):

⑴研究课题小组成立,填写课题申报书,撰写研究方案。

⑵建立机器人教室,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⑶组织参研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2、实施阶段(2012.3~2013.6)

⑴初步形成机器人教学校本的教材。

⑵进行机器人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究。

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

⑷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13.3~2013.6)

⑴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汇编成册。

⑵总结课题成果,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一)学校加大对信息技术装备投入,建设机器人教育教学环境

1、硬环境

开展机器人教学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传统的计算机教室存在许多局限,不能满足开展机器人教学的需要,为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出资20余万创建了机器人教室和机器人活动室。

其中机器人教室购置学生电脑28套,教师机1台,服务器1台,并由刘东宇主任设计定制适用于开展机器人教学使用的电脑桌8套和机器人套件收纳柜。

机器人活动室配备电脑6套,定制活动场地2套,器材配件、工具若干,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软环境

(1)课堂教学过程管理:

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习、使用机器人器材,我们根据电脑、机器人器材、班额情况,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以合作学习为主线进行了座位安排。

我们还制定了“机器人教室使用制度”、“学生上机情况登记表”、“学生座位安排表”以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

(2)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加强了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定期研究制度。

每月一次课题组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交替进行,交流探讨理论和实际操作问题。

定期总结制度。

课题组成人员在自己分担的研究范围内,勤分析、勤总结,每学期至少完成专题总结(案例、反思、教育叙事等)2篇。

后勤保障制度。

凡是课题研究需要使用的资源,课题组无条件优先使用。

做好实验期间的检测,收集数据,不断调整、深化实验研究。

学校教科室直接指导,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活动。

参研教师进行机器人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上好实验课、研究课;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

(二)课程建设

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要想从点到面的普及开来,需要一个有效的课程体系做支撑。

1、前期调查,为教材编写提供依据

(1)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机器人学习”的问卷调查,对学生机器人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摸底分析。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89%的学生对机器人很感兴趣,但是只有42.5%的学生对机器人知识及应用领域有所了解;90.3%的同学喜欢合作学习形式,84.6%的学生希望参与机器人学习。

这些数据为校本教材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方向和依据。

(2)对教材的分析

我们现在用的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其中1~7课是介绍PCLOGO相关知识,机器人部分是8课~14课。

教材中有两种版本的LOGO语言,虽然它们同属于一种语言,但从操作界面和命令构成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相比之下智慧LOGO更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机器人部分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都较高,对于刚刚接触机器人知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发现旧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机器人教学的开展,我们需要适合我校机器人教学、针对性强的课本。

2、编写机器人校本教材

(1)教材内容的选编

我们结合智慧天下机器人套件,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编,删减了5课,改编了《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和《重复命令》两课。

研究中我们发现,“智慧天下”机器人器材中“LED显示模块”、“声音传感器”、“扬声器模块”、“多功能灯”在教材中都没有实际教学内容,于是我们新编了与之相关的4课机器人专题应用课程,丰富了机器人课程内容。

(2)教材的编排

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材分为“基础知识”和“专题应用”两大模块,前5课主要介绍机器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LOGO的简单命令,后8课结合智慧天下机器人套件设计的专题应用活动,安排上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

基础篇

一了解机器人

二课认识机器人

三与机器人“对话”

四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

五重复命令

专题应用篇

六让机器人动起来

七安全警示灯

八聪明的“光控路灯”

九自动干手机

十拍掌计数

十一抢答器

十二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十三能识路的机器人

综合实践活动

 

 

3、搭建机器人学习资源平台

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引入机器人平台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内容,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才能确保研究顺利进行,机器人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就显得犹为重要。

我们收集了一些机器人相关资料建立了机器人学习资源平台。

(1)资讯类:

主要以收集整理机器人相关知识为主,包括机器人的种类;机器人的发展;什么是教育机器人及国内外一些与机器人相关的最新资讯等。

(2)教学辅助类:

A、智慧LOGO命令、小程序;B、图形化编程方法与实例;C、主要针对教学内容自制的课件

(3)专题应用类:

配合小学机器人创新大赛参赛项目收集整理的资料,包括文件、规则、程序、培训课件、视频等。

我们的做法:

采用收集整理、自编自制、归纳汇总等方法将资料分类,保存至快盘,并及时进行更新;建立十小机器人QQ群,方便大家沟通交流。

我们还将这些资源存入学校资源服务器,在学校每一间教室里都可以随时调用该资源。

资源平台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它的开放性,又从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了师生的需求。

(三)以机器人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学习机器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基本技能

开展机器人教育,除了解一定的机器人相关基础知识外,语言学习很重要,在学习计算机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案例1:

谢瀚飞老师在教学《重复命令》一课中,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发现特征,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规律,从而“悟”出了正多边形的画法。

首先我以观察为主,对比为辅,教学中注意做好难点的辅垫,使得难点迎刃而解。

如在让学生绘制出三角形和正方形后,提问:

小海龟重复了几次,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小海龟一共走了多少度?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在绘制三角形时,学生就明白了小海龟重复了三次,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有个别聪明的学生就与正四边形的内容对比的看。

有一个学生回答出来后,其他同学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表格式的板书使得学生的对比观察,思路清晰。

其次,让学生动手绘制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后,给学生加大难度,绘制正七边形,由于正七边形特殊,360除以7除不尽,结果有的学生把小海龟每次旋转的角度填成了52度,有的是51度,教师及时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正七边形边不重合,不是完全的正七边形。

师引导,因为360除以7不等于52也不等于51,同学们只是求的一个近似的值那怎么办?

这时有个同学说了可以就用旋转公式360/7作为小海龟旋转的角度,从而悟出正多边形的画法:

REPEAT边数[FD边长RT360/边数]

这样引导学生由迷惑到豁然开朗,眼睛一亮,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机器人专题应用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充分利用机器人校本教材中的专题应用活动,开展了搭建、编程、创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2:

我们将科学课整合入机器人课中,由科学老师指导,着重从工程的“设计”、“搭建”入手,让学生“敢想”“敢做”并能明白搭建原理和技巧,让我们的作品“造型”不再单一,可以“变化无穷”。

雷毅老师将《设计》一课教学思路引入到《安全警示灯》一课的教学中来。

在开课时,他从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明确了设计的目的性、可行性与科学性,在设计警示灯时让学生自己设定目标,运用电脑设计,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也掌握了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的书写和画的要求,做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在设计警示灯的过程中,课前他让学生事先利用电脑查阅了一些资料。

因此在课堂中,学生们能够根据材料的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一艘新颖、独特的警示灯,在汇报展示时,学生对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和动力的应用都讲得头头是道。

本课另一个突破点是在学生汇报展示完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方案的环节,运用机器人搭建的同时,让他们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校本教材中所使用的智慧LOGO语言,其所特有的易学、易用、实用、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适合在小学开展程序设计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机器人编程快速地进入程序编写的大门。

通过专题应用活动课的教学,学生编程能力得到发展。

案例3:

在《“聪明”的光控路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程序的编写从简到难,先是让学生掌握控制灯亮和灯灭的命令,再到让灯闪烁3次,最后是让灯能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情况自行控制开和关。

整个程序编写上层层递进,从最初的单个命令、重复命令的复习运用到while语句和if语句的理解掌握,知识构建螺旋上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形成有效的机器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丰富。

(1)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是示范—演练、讲练结合,以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为主,忽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将研究性注入信息技术教学。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形式,将课内学习、课外实践、课下延伸等活动联结为一体,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4:

在罗勇老师讲授的《认识机器人》一课里,就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形式。

在引入“什么是机器人”这一概念时,将全班分为七个大组,要求学生先在组内就调查的内容展开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求全班同学积极开动脑筋,对每个大组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是否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将结论总结成5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深了对“机器人”这一概念的理解。

课后设计了“探究活动”环节,设疑:

机器人是否能与人和平共处?

给同学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同时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案例5:

刘东宇老师在《与机器人“对话”》一课的设计里也充分运用了“自主——探究”模式。

他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自找学法,自主交流。

首先提出问题,你想机器人帮你做事吗?

你最想机器人帮你做什么?

可是,机器人只懂得由“0”和“1”组成的机器人语言,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怎么办呢?

通用机器人能懂得我们学过的什么语言?

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软件给机器人发布命令?

教师通过上述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懂得,不同的机器人可以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为其编写程序。

引导学生自找学法,自主感悟。

二、自我展示,自主拓展。

学生自我展示与自我赏识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练习,也可由同桌或小组共同讨论学习,方法不限,充分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三、探究活动。

本课的探究性实验,应让学生自主研究完成。

由于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学生一般都会很认真的反复试验。

(2)以“合作—发展”为主线的学生学习形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很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给出了解决这种困境的有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实现课堂的高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一种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小组成员在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中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发展。

案例6:

罗勇老师在《让机器人动起来》课堂教学过程中,坚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能,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练习机会。

在设计、搭建机器人时让学生两个合作,分工搭建机器人的不同部件;在调试运行机器人时,学生们不仅能分工协作完成指定任务,还从中发现问题,如:

同学们发现机器人在电脑屏幕上画的正方形很小,但实体机器人在场地运行的范围很大。

向老师提出疑问。

还有同学发现机器人每一次转角都不到90度,机器人走的不是一个正方形等。

在经过老师的指导后,两人又能很快就程序上的问题进行纠正,再执行、调试,在整个课堂上,学生们的对手和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也学会合作、乐于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案例7:

谢瀚飞老师在《“聪明”的光控路灯》一课中,建立活动小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

在整个课程中搭建、编程,运行是活动的全过程,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活动项目和目标,要求每个队中,编程队员要仔细观察模型的运动情况,进行细致的修改调试,调试过程中队员要善于听取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要更善于总结发现问题。

使学生感觉到,在集体中进行和作学习,效果远远要优于单枪匹马,不仅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得科学知识、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同时又增进了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完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整个完成的教学效果看,这节课改变了课堂的一惯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发展,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

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学生始终处在较高的兴奋状态中。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还通过亲身体验,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多种教法灵活使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机器人课程是一种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一节课中它包括了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如果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合理的,应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灵活使用多种教法,保证教学质量。

在LOGO语言的教学中我们多运用了讲解式,从原理到命令以讲解为主,让学生有了编程的概念,加以一定的课堂练习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了解机器人》和《认识机器人》时,多采用视频演示,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

在教学《让机器人动起来》、《“聪明”的光控路灯》时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并配合合作学习方式逐步教会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愉快。

4、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专题教育活动。

随着机器人教育在我校的普及和深入开展,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了机器人教育,学习积极性很好,课堂教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我们还开展了一些专题教育活动。

(1)以赛促学的机器人参赛队

我们根据每年各级举办的机器人比赛项目组建了机器人参赛队,有足球组、常规赛组、创意闯关组。

在学习了机器人基础知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组织参加各级赛事。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下表为我校学生制作机器人参加各级比赛获奖列表。

序号

活动名称

级别

主办单位

时间

项目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个人

1

第四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6年5月

蚂蚁搬家小学组

一等奖

尹琦夫、叶蔚林、杨清羽、黄煊焓

2

第四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6年5月

蚂蚁搬家小学组

一等奖

史玉柱、简天舒、张勇超

3

第四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6年5月

蚂蚁搬家小学组

一等奖

邓卓林、傅星杰、戚浩然、周阳

4

第四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6年5月

 

优秀组织单位

内江市第十小学

5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优秀组织单位

内江市第十小学

6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史玉柱尹琪夫

7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邱洋黄焱

8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黄昱鑫万怿

9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李其雨代州侯

10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黄明靖叶蔚林

11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蚂蚁搬家小学组

一等奖

罗佳成袁可求荀港龙刘尚儒

12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蚂蚁搬家小学组

一等奖

余俊江屈俊仁黄敏航黄镜儒

13

第五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7年5月

 

十佳教练员

刘东宇

14

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国家级

中国科协

2007年7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史玉柱尹琪夫

15

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国家级

中国科协

2007年7月

 

十佳教练员

邓勇

16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机器人足球小学组

一等奖

余俊江袁可求

17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机器人足球小学组

三等奖

周桂宇黄敏航

18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罗中霖廖旭辉

19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熊又嘉邓昊睿

20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一等奖

罗佳成钟毅

21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基本技能赛小学组

二等奖

杨越亚屈俊仁

22

第六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省级

四川省科协

2008年5月

 

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