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631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docx

主斜井延深防突措施

织金县城关镇兴发煤矿

主斜井延深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主斜井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安全技术措施

我矿是高瓦斯矿井,单一煤层开采。

根据织金县煤炭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0月,对兴发煤矿C16#煤层瓦斯等级鉴定结论,16#煤层不是突出煤层,以及根据邻近矿井同的采掘情况,都没有出现动力现象。

为确保本矿的安全生产,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防治“双突”,按照《煤矿规程》和《瓦斯防突细则》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在采掘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对煤(岩)体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只有在确定在没有突出危险性的情况下,搞好综合防护措施进行采掘工作。

第一条、突出危险性预测:

1、采用钻屑法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⑴主斜井延深是近水平煤层,在掘进工作面打2个或3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钻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

⑵钻孔每打1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批标。

根据每个钻孔沿钻孔长每米的最大钻量Smax和钻屑解吸批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⑶用WTC瓦斯突出参数仪进行措施孔的效检,K1值必须降到0.5%以下,钻屑量(Smqx)必须低于6kg以下,瓦斯压力(p)必须下降到0.74mpa以下(详见下表)。

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表一

△h2

最大钻屑量

K1

危险性

Pa

Kg/m

L/m

L/(g.min1/2)

≥200  

≥6

≥5.4

≥0.5

有突出危险性

<200

<6

<5.4

<0.5

无突出危险性

⑷采用钻屑法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qx值、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2、采用钻屑法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经效检如无突出危险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2m的预测超前距。

3、采掘工作面每推进30-100m应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2次的区域性预测验证,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为有突出危险工作面在巷道中部,其它两个在巷道的两邦,距两邦0.5m。

R1值指标法钻孔布置示意图

经效果检验K1值<0.5,钻屑量Smax<6kg以下,为无突出危险。

3、效果检验要提前还剩2m钻孔就要进行。

4、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在松软煤层中间。

第二条、防突措施:

我矿是高瓦斯矿井,单一煤层开采,没有保护层可开采,一旦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性时,掘进工作面必须按照下列防突措施进行掘进:

1、我矿16#煤层煤质较硬,透气性较好,可采用ZL-150/5.5Kw型钻机打超前钻孔释放瓦斯,每次打眼为7-13个,其基本参数为:

孔深35m,孔直径75mm,措施孔布置在巷道断面轮廓线外2-4m,排放半径为1m,钻孔尽量布置在煤层软分层中,经效果检验无突出危险,才允许进尺,掘进安全距离留设5m。

2、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头支架,帮顶必须背严背实。

3、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超前钻孔的参数。

4、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的措施:

⑴钻孔应控制整个预抽区域并均匀布孔;

⑵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措施的有效指标,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在未达到预抽有效指标的区段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采取补充的防治突出措施。

⑶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措施时,钻孔封堵必须严密。

穿层钻孔的封孔深度不小于3m,沿层钻孔的封孔深度应不小于5m。

钻孔孔口抽放负压应小于13Kpa,并应使波动范围尽可能的降低。

⑷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应小于该煤层始突深度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

⑸煤层瓦斯预抽率应大于25%。

煤层瓦斯预抽率应用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瓦斯储量与抽出瓦斯量(包括打钻时钻孔喷出的瓦斯量、自然排放量)来计算。

5、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少于2m的预测超前距。

6、在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7、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进尺量必须同时保证在巷道轴线方向留有不少于5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2m的检验孔超前距。

8、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推进进度必须同时满足留有不少于3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

第三条、防治突出的效果检验:

1、实施防治瓦斯突出的措施后,必须再按第一条对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qx值、K1值或△h2值等各项指标少于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时,则认为防突措施有效;反之,防突措施无效。

2、在措施效果检验无效区段,当防突措施无效时,不论措施孔还留有多少超前距,都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补充措施,只有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并应留有不少于2m超前距离(措施效果检验方法见表一)。

3、每执行1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后,应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仍必须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连续2次预测为无突出危险,该工作面方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四条、安全防护措施:

一)、压风自救系统:

1、巷道自回风口开始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数量暂定为5个,确保完好有风,迎头第一组压风自救袋数量为15个,且距迎头的距离应保持在25-40m范围内。

  2、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管路直径不得小于2寸。

  3、管路铺设要求牢固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离地高度0.5m以上。

气源接口处要有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的维护。

  4、必须在巷道口处压风管路上设置气、水分离器,保证供风清洁,防止自救袋喷头堵塞。

  5、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其人行道宽度保持在0.8m以上。

6、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并吊挂压风自救管理牌板,派专人维护,坚持无风不生产。

二)、避难硐室:

1、避难所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本措施规定避难所距巷道迎头不小于300m。

2、避难所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但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避难所内支护必须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和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必须处于`供水状态。

3、避难所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本工作面避难所内的压风自救数量必须大于该工作面最多人数,最低不少于15套压风自救袋,并保证完好有风。

人员全部躲到避难所内。

4、避难所内应根据避难最多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压风自救袋。

工作面的班组长、放炮员、瓦斯检查员必须撤离至工作面300米的避难硐室内,其他人员撤离至距离工作面不低于600米处的避难硐室内,以外的人员撤离至防突反向风门以外。

放炮时回风系统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性电源必须全部停电,在工作面所有防突反向风门外口设置栅栏警示警标。

设好警戒,严禁人员进入。

放炮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三级以上(含三级)安全含水炸药。

放炮30min后经确认无异常时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放炮及躲炮地点安设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

三)、瓦斯管理:

1、每班必须设有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瓦检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勤检查,严禁漏检、假检和高值低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严格执行上级及矿制定的各项瓦斯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瓦斯管理措施。

只有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作业。

3、班组长以上干部及机电工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到工作面随时掌握瓦斯情况,有一台便携挂在工作地点,如局部瓦斯超限要及时处理。

4、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自动监测断电报警装置。

5、严格执行“三专两闭锁”,严禁乱动电器设备和保护装置,瓦斯电闭锁和风电闭锁要保证准确、灵敏可靠。

6、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一切工作,当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断电范围:

除去监测电源外,切断本巷道及回风流中的所有电器设备电源。

7、一旦停风时,人员必须撤出工作面,到新鲜风流中,送风前必须检查巷道内及风机附近20米范围内瓦斯、CO2浓度,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四)、放炮管理:

1、坚持远距离放炮,放炮地点应主斜井以上300m新鲜风流中敷设专用放炮母线,母线的联接必须使用防爆线盒,使用MFB-50c型起爆器起爆。

2、放炮时涉及到迎头突出威胁的电气设备都必须断电。

3、班长、放炮员、瓦检员必须在现场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4、每一个炮眼必须充填水炮泥,排放孔的效检孔必须炮泥充填封堵眼口。

5、放炮半小时后,待炮烟吹散后,由安全员、瓦检员先行进入工作面检查CH4及安全情况,确认无隐患后方可进入迎头作业。

五)、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1、地压显现预兆:

煤炮声与支架断裂,煤岩开裂掉渣、底鼓、煤岩自行剥落、煤颤壁动、钻孔变形、跨孔、顶钻、夹钻杆、钻机过负荷等。

2、瓦斯涌出预兆:

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温异常、气味异常、打钻喷瓦斯、喷煤粉、吹哨声、蜂鸣声等。

3、煤结构预兆:

层现紊乱、强度降低、煤质松软、暗淡无光泽、煤层厚度增大或变薄、倾角变陡、挤压褶曲、波壮隆起、煤体干燥、煤体断裂等。

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必须撤出人员并向调度室或矿值班领导汇报。

六)、其它措施:

1、所有参与防突工作人员必须培训学习上岗。

2、开工前必须先进行钻机的完好情况检查,工作面附近进行安全检查,有隐患必须先进行处理后方准作业。

3、钻机必须固定牢靠,不得左右摆动,开钻前必须打好迎头巷柱,并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对迎头进行封背,打钻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正对钻机,以防喷孔伤人。

4、每次使用电煤钻前都要对其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综保装置必须是有效可靠,有隐患必须先处理后作业。

5、电工必须经常检查机电设备完好情况,严禁电气设备失爆。

6、坚决执行湿式钻孔,做到高压水不到位不开钻。

7、作业过程中发现突出预兆及其它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切断电源,及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

8、打钻及排放时间内,回风系统内不得进行与打钻和排放无关的其它工作,保证风路系统畅通。

9、打钻过程中,必须对钻孔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资料进行如实收集,及时填写排版和终孔通知单,填写好报表送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10、必须按允许的距离掘进,瓦斯检查员、安全员坚守现场监护,严禁超出安全保护距离进尺施工,必须确保超前保护距离5米,按正规循环作业组织进尺,及时向调度室填写本进尺进度。

11、瓦斯自动报警断电仪必须按规定安设在所需的位置,确保灵敏可靠,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

12、加强防突质量的监督,安全员要对措施孔(排放孔)、效检孔的各参数进行监督检查,跟班矿长对本班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负责。

矿主要负责人经常检查现场作业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经常性地加强对掘进班组职工的防突知识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防突安全意识,生产施工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14、突出煤层中的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的掘进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15、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并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预兆。

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检员有权停止工作面作业,并协助跟班领导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报告调度室。

16、主斜井发生“突出”避灾路线:

掘进工作面→主井→地面

17、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需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措施执行情况,发现措施与现场不符合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以便对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城关镇兴发煤矿

编写:

陈新国

二00九年八月

 

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

预测表

现场预测人:

通风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矿长:

二00年月日

突出煤层中的区域预测可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或综合指标法进行,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进行区域预测时,应根据已开采区域确切掌握的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条件与突出分布的规律,划分突出危险区域与突出威胁区域。

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的指标可用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煤的坚固性系数(f)和煤层瓦斯压力(P),其判断煤层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应根据矿井的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可参考《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临界指标值》、《煤的破坏类型分类表》,只有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方可划为突出煤层。

 

煤的破坏类型分类表

破坏类型

光泽

构造与构造特征

节理性质

节理面性质

断口性质

强度

Ⅰ类(非破坏煤)

亮与半亮

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清晰明显

一组或二三组节理,节理系统发达,有次序

有充填物(方解石)次生面少,节理、劈理面平整

参差阶状,贝状,波浪状

坚硬,用手难以掰开

Ⅱ类(破坏煤)

亮与半亮

1、尚未失去层状,较有次序

2、条带明显,有时扭曲,有错动

3、不规则块状,多棱角

4、有挤压特征

次生节理面多,且不规则,与原生节理呈网状节理

节理面有擦纹、滑皮,节理平整,易掰开

参差多角

用手极易剥成小块,中等硬度

Ⅲ类煤(强烈破坏煤)

半亮与半暗

1、弯曲呈透镜体构造

2、小片状构造

3、细小碎块,层理较紊无次序

节理不清,系统不发达,次生节理密度大

有大量擦痕

参差及粒状

用手捻之成粉末,硬度低

Ⅳ类煤(粉碎煤)

暗淡

粒状或小颗粒胶结而成,形似开然煤团

节理失去意义,成粘状块

粒状

用手捻之成粉末,偶尔较硬

Ⅴ类煤(全粉煤)

暗淡

1、土状构造,似土质煤

2、如断层泥状

土状

可捻成粉末,疏松

 

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临界指标值

煤层突出危险性

煤的破坏类型

瓦斯放散初速度△p

煤的坚固性系数f

煤层瓦斯压力P(MPa)

突出危险

Ⅲ、Ⅳ、Ⅴ

10

0.5

0.74

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临界指标值现场实测数据表

预测日期

煤层突出

危险性

煤的破

坏类型

瓦斯放散

初速度△p

煤的坚

固性系数f

煤层瓦

斯压力P(MPa)

实测人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