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62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 术 民 俗 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docx

艺术民俗学教学教案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民俗学》教学教案

总要求

1.理解民俗事象的基本部类,包括生产贸易民俗、生活民俗、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口承语言民俗。

2.体认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多重联系,熟悉从民俗学角度展开艺术研究的基本思路。

3.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民俗事象、分析艺术民俗发展规律、评论与研究具体艺术民俗事象的能力。

内容

第一周

【教学内容】

民俗定义之演变。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民俗的普泛性特征与中西文化对于“民俗”的不同认识。

【教学重点】

中西文化对于“民俗”的不同认识。

让学生突破自己目前关于“什么是民俗”的朦胧认识,既认识到“民俗”范畴本身的历史性,更感受到“民俗”范畴本身的开放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学生随堂发言,主题即是“你所理解的民俗是什么?

”。

(二)针对学生表述种种,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出发,解释“民俗文化的无处不在”,大致介绍民俗学的立场、特色、边界。

(三)考察、分析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对于相关术语的使用状况。

研究对象

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使用“俗”、“民风”、“习俗”、“风俗”、“民俗”等术语时所显示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微妙差异。

第二课时

国外不同学派对于“民俗”一词的不同界定

1、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2、精神文化说——以班尼为代表的部分学者。

3、民间文学说——美国和前苏联。

4、传统文化说——现代西方理论。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对于“民俗”的认识历程,并尝试选择一种民俗学观点加以了解并尝试用来分析某具体艺术文化现象。

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叶涛、吴存浩著:

《民俗学导论》,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周

【教学内容】

民俗的定义与民俗学的特性。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民俗的两个定义与民俗学的学科特性。

【教学重点】

民俗学与文献学、考古学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传统民俗学对于民俗的界定

传统民俗学认为,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群体长期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的简称。

(二)当代民俗学对于民俗的界定

当代民俗学界对于民俗一词趋向于作宽泛性理解——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如校园民俗中的新民谣、鬼故事、手机短信等);既包括以口头传承为主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有刚才所说的偏重于日常行为或物质器具方面的民俗,也有偏重于口头语言或可意会而很难言传的精神心意方面的民俗。

有的民俗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的想要传达一种时代感,有的要突出一种地域文化特征,有的则只是一种生活细节的概括与象征。

第二课时

(一)民俗学的知识特性

1、人类在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知识方面通常有三种途径:

典籍文献的,考古挖掘的,民俗调研的。

在这三种学问中,民俗学是“不像学问的学问”。

2、典籍文献的局限:

要重视典籍文献,但不能迷信。

白纸黑字照样有假,而且有时是故意造假。

预谋登基或是将要登基的“准皇帝”们,往往会编造一些离奇的神话、轶事;一旦当上了皇帝,这些凭空编造的东西就会载入煌煌史册之中。

另外,一些过去被认为是“信史”的地方史志、家谱等文献,也有编撰者凭一己私好有意扬善隐恶的随意增删的现象。

3.考古学的局限:

我国过去只有金石学,主观臆测的成分比较多。

能挖掘到“完整的古代生活”当然最好,但这是不可能的,通过挖掘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

历史学家生活在自己编写的厚重的文献典册里,考古学家生活在自掘的坟墓内,民俗学家生活在鲜活的民众生活之中。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思考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这三种学问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周星主编: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第三周

【教学内容】

民俗学的功用与民俗的三大功能。

【教学目标】

讲授民俗学的功用与民俗的三大功能,使学生对民俗的认识突破经验与习惯层面,进而才能将民俗学的学科特性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

民俗的三大功能。

讲授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科学等之间的关系时,对于后面诸文化范畴要进行简洁而深入的补充概括。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民俗学的功用

1.更准确地理解文化,认识社会。

2.了解相关区域民俗状况,便于沟通交流。

3.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规划建设之中。

第二课时

(一)民俗的功能

1、历史积存功能——以俗证史

2、.社会教育功能

<1>引导个人融入集体社会的导向作用。

<2>社会整合作用。

<3>向心力作用。

3、审美娱乐功能

【课后思考】

1、结合你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民俗事象,思考它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承担的主要功能。

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钟敬文主编:

《民俗学概论》,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周

【教学内容】

民俗文化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与官方文化、士文化、都市流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民俗文化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独特位置。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官方文化的特征

又称上层文化、主流文化。

表现为诏书、通令、政府令、红头文件等,强调制度化的硬性推行,富有自上而下的教化色彩。

它体现出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者伦理和睦的需要,如现在的反腐倡廉、教育问题、发展问题、贫富问题、东西部差距等。

古代个案如《陈情表》、《出师表》等,虽为大臣所写,但也代表或强调了官方的制度性文化。

(二)士文化的特征

属于中间的文人知识分子阶层、高雅文化。

如李白,既可以靠近皇帝,也可以接近民众,看上去上能通天,下能着地。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想代表天(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实际上难以代表天;有时想代表民,但也难以真正代表民,只是以“为民请命”的旗号为自身赋予一种神圣感罢了——实际上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趣味。

它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这往往表现在:

1.形式创新。

注重继承发展前辈们的探索,讲究原创性。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与“轻悄体”——语序中的状语前置,时间倒置,重复、首尾倒映——突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社会关怀。

强烈的责任感,要冲破社会控制,针砭时弊。

如臧克家《有的人》用的日常语言,明白如话,却犀利异常。

3.个性化追求。

读书人就是与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

如鲁迅《狂人日记》,写出了中国几千年的“仁义道德”历史中的“吃人”问题,追求一种片面的深刻。

仔细审视一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众多文学家、艺术家大都命运坎坷,“一把心酸泪”。

这并非偶然。

不如此,他们便少有甚至没有接触下层民众的机会。

他们在其文学艺术生涯中能够流传后世的艺术精品,总是在他们遭受贬谪、脱离统治阶级小集团或文人圈的时候诞生的。

中国之典型者如苏轼、李清照,外国文学中有普希金、莱蒙托夫。

第二课时

(一)民俗文化的特征

绝大多数的、占人类社会99%的民众生活。

他们有规矩,对外有一套应付办法或者说是调适机制,但不是需要严格遵守的制度。

民间文化一般靠语言、行为、器物、心意等方式来传承。

古代人们对此有所忽视,少数聪明人感受到了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认为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这少数聪明人中的更少数绝顶聪明的人试图去理解和顺应这种神秘、神奇的力量——体察民情,微服私访,调查研究等等。

(二)日益蓬勃的都市流行文化

被称作是“第四种文化”。

这是一种自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性需要的一种文化。

如《涛声依旧》、《一封家书》、《祝你平安》等。

其主要特征为:

1.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2.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

3.故事的类型化;小虎队、F4的乍盛乍衰的现象,葛优的大众化的脸成为贺岁片的票房保证。

4.观赏的日常性;《秋菊打官司》中全村人到外地看戏的情形已不多见,家中有电视DVD,路上随身听、MP3等。

5.效果的愉悦性。

(三)四种文化之间的多元互渗现象

【课后思考】

1、思考文化分层理论中的三种文化说与四种文化说。

如何看待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多元互渗现象?

第五周

【教学内容】

艺术民俗学的研究特色。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艺术民俗学研究中的整体文化观、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动态关系。

【教学重点】

艺术民俗学研究中的整体文化观。

在此基础上,阐释作为艺术学、民俗学之间交叉学科的“艺术民俗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对于艺术民俗学研究中的整体文化观的阐释

民俗学擅长从地域文化与时代变迁的时空线索出发,以整体观的思想去研究具体的民俗事象。

艺术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富有地域色彩,存在着继承发展创新等诸多问题,因而民俗学的整体文化观对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民俗学视野里的婚姻,绝不仅仅是婚姻。

有时牵涉到家族利益、物质的交换,甚至是与时代政治、国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如联姻、赐婚、和番等;有时又颇富区域文化色彩与民间生活情调,如搭绣楼扔绣球、比武招亲、对联选婿等。

婚姻中的种种事象也就可以具有了种种象征功能,被文学艺术家用以表达心中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动态研究

艺术本自社会生活中产生,又试图以艺术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如何产生了艺术;而且还应关注某一艺术如何发挥了怎样的社会功能及其参与社会进程的整个过程。

例如流传于济宁地区的梁祝故事。

【课后思考】

1.与以前学习过的艺术学研究方法相比,艺术民俗学研究有何特点?

推荐阅读书目:

张士闪著:

《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六周

【教学内容】

如何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领悟艺术之真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田野作业对于艺术民俗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

田野作业中艺术学与民俗学的双重视角。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乡艺文本与村落语境——艺术学与民俗学的双重视角

艺术学的视角,意味着这是一村之民从其所处的村落时空背景出发,为了表达文化的需要而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并对已有的艺术传统予以评估、选择或创新;民俗学的视角,则是将乡民艺术作为村民的一种生活实践活动,关注它在村落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以及它与其它村落知识如何交织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村落文化体系。

其研究策略是,先对乡民艺术文本与作为其语境的村落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与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对该艺术活动的存在意义予以探寻。

为此,我们不得不先从村落时空内社会生活材料出发,做出最基本的村落民俗志描述。

因为在村落社区之内,所有的知识都以村落历史与文化为支柱,存在着内部关联。

对于社区历史与文化的描述与解读,便成为理解其中某一类专门知识的必要前提。

此时我们眼中的村落,是作为村民生活实体而存在的,它本身便具有一种乡土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结构与精神生活结构的基层单元的意义。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解读村落社会生活:

作为生活实体的村落所具有的经济生活自足与精神生活自足的特点。

当然,这种自足只具有相对意义,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的封闭与精神生活的隔绝。

一个村落不可避免地要与外部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从而发生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整个中国乡土社会正是由这种单元联系交织而成。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倡导在如下意义上展开村落民俗志的描述:

首先,这种村落民俗志的描述,不是村落内部生活形态与文化事象的简单集合,而是承担着揭示该村“文化的语法”、凸显这一村落个案典型意义的重任;其次,村落民俗志在构成乡民艺术文本之语境的同时,所描述的多种知识形态与乡民艺术构成了相互阐释的互文关系。

(二)“剥蕉至心”式的意义追寻

我们所以对村落信仰形态予以特别关注,是因为信仰是诸多村落民俗仪式活动所内具的观念形态,而村落民俗仪式则是信仰在现实层面的操作系统。

就村落文化体系而言,艺术与信仰活动往往是一种形式或外壳,表达着某些深潜其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

由此出发,运用“剥蕉至心”的运思方式,可以层层逼近村落文化的核心——即寄寓于民众生活之中的文化逻辑。

用格尔兹的话来说,就是“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因而作为符号载体的宗教就代表了文化的基本质量。

作为文化的最基本的符号之一,宗教展示了社会中的人对其自身生活和命运的看法,激励并保障人们的生命延续,因而其本身便是富有自主的意义形态,是与人的人生观互为沟通的解释体系。

具体到本书的研究对象而言,村落信仰活动同时拥有双重意义,既是村落语境下生成的文本之一,又是乡民艺术活动的重要语境之一。

作为村落集体表象与村民个人情感互动关系的最佳观测点,村落信仰体系乃是我们解读乡民艺术活动时不得不特别关注之处。

或者说,按照鲍曼关于文化语境(CulturalContext)与社会语境(SocialContext)的二分法,其中以意义系统和符号性相互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语境,是理解文化需要了解的信息。

毫无疑问地,村落信仰活动已经影响到村落意义——符号系统的各个层面,包括乡民艺术也被紧密地结合进这一意义——符号系统之中。

有时候,我们甚至必须将村落信仰体系视为村落语境与乡民艺术文本之间发生互动关系的中间环节。

第二课时

(一)避轻就重的研究策略

我们对于乡民艺术的描述,也不是为了尽可能全面与完整地展现其文本结构,而是更多地注意到这一文本结构中对于其村落语境具有意义的部分。

比如说,我们不会将笔墨过多地集中于对各类乡民艺术活动作艺术史层面的追根溯源,或是针对其文本内部的多种艺术形式元素展开静态分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艺术史的追根溯源与关于艺术形式元素的静态分析,在这类乡民艺术研究中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在我们所限定的“乡土社会与乡民艺术的关系研究”中并不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受篇幅所限本书自然无暇顾及。

笔者注意到,作为乡民艺术辐射域的各个村落及周边乡土社会,一般并不仅仅视之为艺术活动,甚至主要不视之为艺术活动,因而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对如下两个方面的情形更为关注:

从乡民艺术文本的生成与变异的角度考察村落语境在其中的投射;乡民艺术活动的循环发生对于所在乡土社会有何意义。

我们有理由将眼光更多地凝注在村民身上。

村民既是村落生活实体的主体,又是乡民艺术传承的主体,构成了这一活动中的组织者、展演者与主要的受众群体。

乡民艺术既是一种村落性的群体性文化,又是村民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

没有个体性情感注入的村落活动是难以想象的,而这种文化如果不能代表群体意志就难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难以整合社会。

乍看起来,一种表演艺术似乎在演绎古人的一段历史生活,实际上他也在同时表演他自己。

他甚至可以不知道扮演的是谁,但仍然可以很投入地表演,并因此获得一种来自于乡土社会的积极评价与自我满足。

而乡民艺术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发生,总是或多或少地与村民的现实生存需求有着密切关系。

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田野研究正处于从过去的区域本位到事象本位、再由事象本位到传承人的主体本位的嬗变,以及由此形成的上述三个研究本位的并存状况。

本书研究中对于乡民艺术传承人的强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对于这种研究成果的吸纳与对于这种学术转向的呼应。

事实上,乡民艺术活动与乡民群体,体现的正是一种“俗”与“民”的关系。

在一个既定的村落语境中,二者常常表现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文本传统与具有主体意识的人之间一种相互限制、相互促成的关系。

乡民艺术经常被用以表达村落个性,甚至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成为村落的标志性文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与群体气质,但对于生活方式的这种象征意义并非乡民艺术文本本身所必然具有,而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运作而成,或者说是经过他们不断地努力最终达成了这样一种村落共识。

文化是人为的,人并非是仅仅悬挂于意义之网上、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动物,而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同时又在选择着文化、相互交流着文化。

这种选择意味着对某一文化成份的强调,这种交流则意味着对既经选择的文化成份的传递,因而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已经不知不觉地具有了创造的性质。

文化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需要不断地妥协、合作、公认、共谋、运作的过程。

乡民艺术的历史传承,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而只要其传承宣告中止,这一过程也就随之终结。

这正是我们解读村落语境与乡艺文本关系的关键所在。

【课后思考】

1、如何从整体社会与文化语境的角度去理解一种乡民艺术现象?

推荐阅读书目:

庄孔韶等著:

《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七周

【教学内容】

前人田野作业的经验,田野作业的意义。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前人田野作业方面积累的经验与个中应有之义。

【教学重点】

历代民俗学者在田野作业中积累的经验。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主题讨论:

谈谈你对田野作业的理解

(二)欧美学者论田野作业经验

(三)山东民俗学者的田野作业经验

1.要有一种特长;

2.要有亲和力,尽量普通化;

3.善于随机应变;

4.要善于调动对方,引发别人的兴趣或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第二课时

(一)田野作业的意义

1.研究现时社会生活须以今天的田野作业资料为基础,正如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所用的文献资料也是依凭古人的田野作业一样;

2.古人的田野作业有不规范之处,其文献资料须尽量经过现今田野作业的重新校验;

3.现今田野作业资料可能是留与后人的最宝贵财富;

4.增加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把握其文化神韵。

【课后思考】

1、以你所参加过的一次生活实践为例,思考它与民俗学田野作业有何异同。

推荐相关书目:

江帆著:

《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八周

【教学内容】

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的传统与现代之别。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念方面,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民俗学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重点】

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方面,现代民俗学对于传统民俗学的超越。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一)田野作业是民俗学者的成年礼\民族志教育

(二)田野作业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进入文化的方式

(三)田野作业是一种获得材料的方法\研究视角的提炼

【课后思考】

1.比较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念方面,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民俗学之间的不同理论见解。

推荐相关书目:

董晓萍著:

《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九周

【教学内容】

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的田野关系。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搭建田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搭建田野关系的常见方式。

【教学重点】

如何搭建田野关系以及各种田野关系对于调查的影响。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学者根据田野调查的需要建立起与调查对象的社会关系,其中包括了多层级的人际关系与文化关系。

“田野关系”用以强调其重要性。

(一)搭建田野关系

〈1〉拟亲属关系。

〈2〉熟人关系。

〈3〉官方关系。

<4>文化翻译关系

【课后思考】

1.结合你所进行的一些田野作业活动,谈谈你在处理田野关系方面的心得。

第十周

【教学内容】

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的调查视角与文本撰写

【教学目标】

理解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调查视角的确立与文本撰写的规范。

【教学重点】

如何在撰写田野文本时将描述他者与描述自我相结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现代田野作业者提出了新的田野作业观念:

〈1〉提出田野关系与田野叙述的问题,目的是提醒田野作业者应与当地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最好是深井式田野作业)

〈2〉在学理上彻底转向民众立场,阐释民众知识,寻找适合非西方文化的理论方法,取消田野作业者对他者文化的代言人资格;(切忌按照书本上得来的“普适性文化”或其他区域的民俗规范,对另一地区的民俗指手画脚。

〈3〉在民族志撰写方面要求表述他者的文化脉络与文化逻辑,并使自我文化平等地理解和对待他者文化。

(二)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是一种定向研究

定向研究的方法:

〈1〉采用矩阵法,设立多点。

在一个较小而相对完整的范围内,建立他者文化的资

料系统;

〈2〉在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现场进行限定性文化考察;

〈3〉专题调查。

第二课时

(一)如何建立自己的调查视角

调查视角是自我看他者文化的切入点与学术眼光。

(1)做“双窗口”文本

把他者文化作为一个窗口,把自己的文化反应做成另一个窗口,同时对两个窗口所呈现的文化反应作分析。

而传统民俗学是单窗口,只观察别人不观察自己,是一种随意性较强的主观描述。

(2)做田野注释

是对田野调查点和田野信息提供者现场描述,它是今后形成成熟文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采用假设

(二)撰写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双窗口”文本的具体操作步骤

〈1〉花时间适应环境,准备作田野注释;

〈2〉设立双窗口记录格式,记录在一定时间内的五官感受;

〈3〉画出空间方位示意图;

〈4〉自觉地去意识多元信息与你对这些信息的主观反应的差异;

〈5〉试图回答调查中反应的问题,并记录在反应栏中。

【课后思考】

1.根据你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一次田野作业活动,撰写一个“双窗口”文本。

2.将学生提交的“双窗口”文本按主题相近性加以分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学生的文本及其发言进行评点。

其余6周,将在整个学期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穿插播放部分民俗资料片,并在该学期授课活动中作为核心个案予以分析。

备选的民俗资料片主要包括:

1.民俗资料片——《领略山东民俗》《齐鲁民俗》《走进西藏》《走进女儿国》《世界奇异婚俗》《中国婚俗》《北方的纳努克》

2.民俗艺术片——《王小赶脚》(吕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动画片)《当行论》《卖布头》《黄半仙》(相声小品)《山东快书集锦》《人与人》《上帝也疯狂》《奴隶苦难史》(电影)

3.民俗专题片——《小章竹马》《齐鲁民俗》《潍坊风筝与年画》《走进莆田》《山西后沟村影像》

 

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民俗学基本知识约40%

艺术民俗学理论约30%

艺术民俗学田野作业约30%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30%

简答题约30%

论述题约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

试卷认知层次比例:

了解约30%

理解约50%

掌握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