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597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学年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4月份

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

2、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王国——帝

国“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3、“汉祖兴龙,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与材料观点相一致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郡国并行制

4、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

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5、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削弱相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6、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

这里的“要求”主要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某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

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10、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

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11、图1和图2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C.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12、中国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一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4、1954年,周恩来指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段话的背景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5、《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16、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17、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

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

这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8、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

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执行共同外交

20、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

A梭伦时期         B.克里斯提尼时期    C.庇西特拉图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21、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

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下图反映的是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议会至上”“王在法下”的秩序已经形成B.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彻底胜利

C.资产阶级跪读《权利法案》体现“王在法上”D.英国最终以宪法保障了民主

23、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

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选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B.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C.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25史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以下近代西方代议制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史实

史论

A.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联邦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

维护了美国大州的利益

C.

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并通过宪法

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26、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

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27、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布尔付维克党决定改变战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

这表明

A.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选择

B.七月流血事件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布尔什维克党日益走向成熟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28、“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B.建立北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D.实行军事援助

29、1992年某日,莫斯科某学校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因为他

A.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B.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

C.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

D.感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30、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负担。

材料三 除十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

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

通过这些措施,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

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

2分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

2分又是如何“卸担”的?

1分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分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4分。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2分

 

 

32、议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

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等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材料二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请说明你对此的理解。

(6分)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

(4分)

33、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

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

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D

C

B

D

B

D

C

A

C

C

D

C

A

C

B

题次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B

A

A

A

D

D

C

C

B

A

31、答案 

(1)制度:

君主专制;民主政治2分。

文明形态:

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2分

(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2分。

颁布解负令1分。

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3分。

(3)特点:

直接民主、轮流执政2分。

局限:

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2分。

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分

32、答案:

(1)影响:

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从而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4分)

(2)理解:

美国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不经国会同意,总统很难采取行动;英国首相本身就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一般会得到议会的支持,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还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所以首相很少会受到议会的困扰。

(6分)

(3)因为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里,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4分)

33、

(1)特征:

对抗。

(1分)因素:

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

(2分)

(2)行动:

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2分)

影响: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分)

(3)态势:

合作与冲突交织。

(1分)国际形势:

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