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582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8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单元复习学案全册精品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了解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的概况。

2、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人,生活在距今约年,位于今天的省县,属于流域。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遗址位于今天的的山洞里,距今约年至年,北京人生活在流域,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生活

,形成了早期的社会。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

家是。

4、山顶洞人遗址位于的洞穴里,距今约年,山顶洞人生活在流域,他们仍使用石器,但已掌握和。

山顶洞人已会,靠、为生,还会,用缝制衣服。

5、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结合起来的。

在一个氏族内他们使用

工具,共同,共同,没有的差距。

6、思考:

“动脑筋”一(第3页)、二(第3页)、三(第4页)、四(第6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

我国最早的人类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第二子目:

北京人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二、三。

第三子目:

山顶洞人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

要知识,师适当引导、

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四。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

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远古居民名称,距今时间

长江流域的代表发现意义

1、远古居民名称,距今时间

黄河流域的代表生活状况

2、远古居民名称,距今时间

生活状况

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

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

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人

4、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是按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

 A.性别    B.生活能力     C.财产多少   D.血缘关系

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是()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7、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

8、下列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人遗址

9、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0、填表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

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1.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学(教)后记】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了解我国原始

农耕生活的概况。

2.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简要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3.认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

感。

学习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

活。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河姆

渡遗址位于今天的省,距今大约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河姆渡人已经会水井饮水,住着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2.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省,距今大约年,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式的房子里,能制造色彩鲜丽的,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刻画符号。

3.思考:

“动脑筋”一(第8页)、二(第10页)和“活动与探究”。

新-课-标-第-一-网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思考、讨论:

河姆渡人和

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有何不同?

第三子目:

大汶口原始居民(略)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

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遗址名称

,距今时间

长江流域的代表生产状况

生活情况

遗址名称,距今时间

黄河流域的代表生产状况

生活状况

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化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

.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传说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A.女娲B.伏羲氏C.神农氏D.黄帝

2.“民以食为天”。

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粟B.水稻和小麦C.水稻和玉米D.粟和小麦

3.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右图是我国出

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稻谷遗存,它位于()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4.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5.半坡遗址在今天哪个城市附近()

A.余姚B.西安

C.北京D.泰安

6.四五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采集B.渔猎C.制陶D.农耕

7.填表

原始居民

地点

原始农耕

家畜饲养业

原始手工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半地穴式房屋图二:

干栏式房屋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房屋?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3)除了建造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材料1:

大约1万年以前,我国境内的一些原始居民,把一些野生植物变成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随着捕获野兽的增多,人们就把暂时吃不完的野兽圈起来喂养。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了。

这样,人们就不再仅仅依靠采集、狩猎来获取天然物,而能够通过生产来创造生活物资了。

——摘自岳麓书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我的新收获: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开始

农耕生活的?

 材料2:

河姆渡人的房屋以桩木为基础,在桩木上架设横梁,再

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

上面住人,下面堆放杂物。

这种干栏式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摘自岳麓书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我的新收获: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3课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知道黄帝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2、初步培

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和思考问题能力。

3、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

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黄帝和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传说。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记下发现的问题)

1、和是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生活在距今约年。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关键之战是,双方是部落与部落联合打败部落。

2、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算起的,相传他建造,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

他的属下发明了,编出了乐器。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3、传说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还有、、。

其中领导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他们之间采取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首

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4、约公元前年,建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王朝建立者也从转变为。

我国漫长的社会结束,社会开始了。

5、思考:

“动脑筋”一(

第14页)、二(第14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

炎黄

战蚩尤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课本中孙中山的引文。

 第二子目:

黄帝——“人文初祖”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三子目:

尧舜禹的“禅让”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

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1.距今时间,生活在流域

黄帝、炎帝2.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关键之战

,战斗对象是。

3.主要贡献。

1.高尚品质。

尧舜禹2.部落联盟首领产生方法。

3.夏朝:

建立时间建立者影响

认识:

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我们中华儿女和海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是“”。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黄帝和炎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闽江流域

2、孙中山词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哪一传说中的人物?

()

A.蚩尤     

B.黄帝  C.女娲    D.大禹

3、1998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

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哪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

A.尧B.舜C.蚩尤D.大禹

5

、相传是谁创制了文字()

A.仓颉B.嫘祖C.黄帝D.伶伦

6、某台湾旅行团要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C.秦始皇陵D.

中山陵

7、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

A.选举制 B.禅让制C.世袭制D.分封制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3070年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

前1800年  D.约公元前1600年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10、阅读下列反映同一人物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他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1)两则材料指的是谁?

(2)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3)请简单介绍他的事迹。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了有中华第一陵

之称的黄帝陵。

他代表访问团公读了《拜黄帝陵祭文》,他说,今天以感恩的心,以虔诚的心来完成我们的心愿。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到黄帝陵来看过之后,就了解

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血脉都是本于同一血脉、同一源头。

我们的先民几千年以前,就开始在这里保护山林、保育后代。

我们后代的子孙不仅要保育我们的山林,更要保育我们的祖国,保育我们的文化。

请回答:

1.你知道黄帝陵在今天的哪一省份?

华夏子孙的含义是什么?

你能说出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2.宋楚瑜为什么来祭拜黄帝陵?

作为华夏子孙中的一员,你有何感想?

【学(教)后记】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

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

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

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8、思考:

“动脑筋”一(第20页)、二(第23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

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

夏朝的兴衰

1、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教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教师强调夏朝的国家性质。

3、结合自由阅读卡讲解夏朝建立的史实;结合21页插图讨论得出夏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子目: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教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商朝迁都的原因,教师做适当补充。

3、结合电视剧“封神榜”简单探讨商朝灭亡的原因和西周强盛的原因。

4、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

西周的分封制

1、学生根据课本竞答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课本插图简单讲述西周宗法制及其继承。

 3、讨论分封制的目的、作用。

(教师强调分析问题要辨证的看待)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夏:

建立时间

建立者,“家天下”

代替“公天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商:

建立时间,建立者,盘庚迁殷,是当时

世界上的大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西周:

建立时间,建立者,实行分封制,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认识:

我国是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由原始社会

进入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A.禹B.启C.桀D.汤

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启B.桀

C.纣D.周厉王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汤D.周武王

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周厉王

5、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指的是()

A.工匠B.奴隶C.平民D.士

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A.夏B.商C.西周D.东周

7、填写下表,说明夏商西周的建立与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历史地位

约公元前2070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西周

 

 

 

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8、在下列年代尺上写出夏、商、西周时期各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

9、根据

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2)写出

图中各阶层的名称并

注明哪些是统治阶级?

(3)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

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4)分封制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

请回答:

1、夏朝建立这些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2、从原始社会的无阶级压迫到夏朝的有阶级压迫,你是怎样看待的?

【学(教)后记】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和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

、初步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3、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

、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

期。

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

“动脑筋”(第26页)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 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

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 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

奴隶的悲惨生活

1、 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 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

出现时间,灿烂时期;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

手工业:

代表、。

分布广。

灿烂的成都平原的文化

青铜文明商朝业发达:

玉虎、玉象

农业:

“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

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