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548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

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二、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用扩散现象得出(转换法)。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三、内能

1、内能

(1)概念: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理解: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材料、质量、状态、温度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

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材料、质量、状态、温度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

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

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6、热量

(1)概念:

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有、具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焦耳(J)。

四、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即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

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tc=

m=

△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五、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1421原理:

1个工作循环,需要完成4个冲程,曲轴转2周(飞轮同曲轴一起也转2圈),对外做功1次(也可以说获得1次能量)。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2、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或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体积之比,叫做这种气体燃料的热值)。

都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Q=qV。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

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七、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验电器1、用途:

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五、电荷量(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六、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七、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

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②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

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

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九、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正常电路);2、断路(也称为开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

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或用电器)的正负极(两端)连在一起;

十、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一、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②各用电器互相影响;③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与位置无关。

2、把用电器(首首尾尾)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

①电流有多条路径;②各用电器互不影响;③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上的用电器。

(干路:

用电器共同使用的那部分电路,由两部分组成:

正极上是电流分支之前,负极上是电流会合以后;支路:

用电器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

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二、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步骤:

①处理电路:

将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

②标路径:

从电源正极开始,用箭头标出电流过的路径

③判断:

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回到负极则电路是串联的,如果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回到负极则电路是并联的

十三、电流的强弱

1、电流: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3mA=106µ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四、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

电流表;符号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

①看清量程;②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③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

试触法:

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使用电流表时注意5条内容:

①电流表要与待测元件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表不能并联在电源两极

③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正进负出)

④使用前指针要调零

⑤不知道待测电流值时,要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五、电流表所测物理量的判断:

①判断电路连接的方式

②如果电路是串联的,则无需判断(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总=I1=I2)

③如果电路是并联的,则判断电流表所处的位置,在干路上的电流表测量的是总电流(即I总);在支路上的测量的是该支路上的用电器的电流。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

八、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一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

1KV=103V=106m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

C、根据被测电路的选择适当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

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5、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总=U1+U2)。

6、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U总=U1=U2)。

7、电压表所测物理量的判断:

①判断电路连接的方式

②如果电路是并联的,则无需判断(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即U总=U1=U2)

③如果电路是串联的,则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标一条流过所要判断的电压表,且最快回到负极的电流路径,则没有与此电压表串到一起的那部分电路(或电学元件)就是该电压表所测的电压值。

九、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等。

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也与它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变阻器。

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6、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作用: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正确接法是:

一上一下,上可任选,远大近小。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它应该与被控电路串联。

十、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

I=U/R,变形公式有:

U=IR,R=U/I

2、欧姆定律使用注意:

①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②同一性:

同一时刻,在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上产生的相应的量才可代入公式。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R总=R1+R2(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长度,等效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大)

并联:

1/R总=1/R1+1/R2或R总=R1R2/(R1+R2)(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效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小)

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则R总=nr;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R总=r/n

4、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R=U/I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如右图:

 

(3)、测量时注意: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

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5)实验中会出现的故障13个:

①开关断路(例如接触不良)用电器不工作,电表均无示数;②开关短路(电路一直处于通路状态,开关失去控制作用,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滑动变阻器有作用);③灯泡断路(电压表被迫串联接入电路,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滑动变阻器没有作用);④灯泡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且比之前变大,滑动变阻器有作用);⑤电压表断路(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有作用);⑥电压表短路(与灯泡短路现象相同);⑦电流表断路(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滑动变阻器没有作用);⑧电流表短路(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滑动变阻器有作用);⑩滑动变阻器断路(与电流表断路现象相同);(11)、滑动变阻器短路(滑动变阻器没有作用,灯泡变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12)、滑动变阻器同接上接线柱(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短路);(13)、滑动变阻器同接下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个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无作用,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5、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十一、电能

1、电能可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

1kW•h=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几个重要参数:

“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A;“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铝盘转过2500转。

(当铝盘实际转过n转,会计算此时消耗的电能,即W=转数n/参数kW•h)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十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基本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有千瓦(kW)。

1kW=103W。

电功率的定义为: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时间之比。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

①、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②、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单位:

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是设定值,是不变的量,实际电流、实际功率取决于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实际电压)

6、推导公式:

P=W/t=UI=I2R=U2/RW=Pt=UIt=I2Rt=(U2/R)t

3、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计算: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P实/P额=U2实/U2额

如:

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

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十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实际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十四、焦耳定律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I2R这个公式表示:

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2R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