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5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docx

金融新思维郑振龙无删节个人珍藏版

金融新思维

演讲人:

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

今天非常高兴第一次能到西南财经大学来演讲。

西南财经大学在国内金融界大家知道是非常著名的,这里有很多高手,所以今天我讲的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尽管可以指出来。

 

金融工程这个东西是非常枯燥的,大家都知道一大堆的数学模型和编程的任务,今天在这里交流主要是交流一些思想。

我觉得很多人把金融工程简单的理解成一种数学和计算机,实际上,如果要比数学和计算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比不上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金融工程做的不如我们,肯定是其中缺乏一个金融思想。

所以在这里更多的给大家交流一下思想上的体会。

数学的东西涉及得很少,而是在思想上同大家进行的交流。

 

金融工程是一个新的学科,这个学科出现以后对传统的金融学有很大的冲击。

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金融问题。

 

首先看一下什么叫金融。

我是1982年入学念本科的,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老师教我,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简称金融,现在不知道老师如何教你们的。

实际上现在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的狭窄的,金融按照定义来划分可以分为MANETARYECONOMICS和FINANCIALECONOMICS。

金融经济学实际上是新金融。

国外的金融同国内的金融区别很大,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我就不多讲了。

金融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将资产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最优配置的决策科学,所以是非常微观的,在国外属于管理学的范畴。

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时间和风险的经济学。

那么对于时间经济学,大家知道主要是研究利率——货币在时间上的价值。

所以大家研究利率水平决定和利率期限结构等内容。

有了这两样东西后,我们就可以将现金流沿着时间轴在不同时点之间自由转换。

有了即期期限结构我们就可以有远期期限结构,所有沿着时间维度上的现金流我们就可以比较。

不然今天的100元钱同100年前、100年后的一百元钱差距多大我们根本不能无法度量。

另外一个是风险经济学,涉及到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以及风险的定价,如果能对风险进行度量就能将风险价值转化成确定性价值。

这就是时间维度。

那么空间纬度是资产在空间上的配置。

各种资产风险值不一样,不进行转换就无法进行比较。

所以定价完了以后就是将它折成确定性等价。

所有的东西折算成确定性等价后就相当于两个坐标轴,一个时间轴、一个空间轴,然后交点,沿着不同的轴就可以进行比较,以交点为中心。

 

金融学同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国内的金融学都在经济学科下面,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最重要是一般均衡分析,进一步细下去是供求分析法。

我们微观经济学大家都学过,第一章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各种决策下推导出消费者函数,最后在厂商理论中推导出供给函数,供给需求确定均衡价格的数量。

在后面讲市场的时候,讲到完全竞争市场,对个别人来说需求曲线同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供给曲线是平的,但是结合成整体,总供给总需求一定是这样的两条线。

可是在我们金融学上,我们也用一般均衡法,我们也有一般均衡模型,可是供求分析法在我们金融领域中用的非常少。

你们在为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定价时间见到过供求分析法吗?

没有。

为什么,这是金融分析中很大的一个特性。

金融产品的供给是谁供给的?

如果你不假思索回答出来是金融机构,是不正确的,金融机构只是一个中介机构。

需求者是谁?

比如说企业。

实际上在金融市场上,任何一个企业既是需求者又是供应者。

作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你即可买又可卖。

套利本身就是买卖的一个结合。

实际上任何人在金融市场上都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

而且没有一个行业在产品的同质性上能同金融市场相比。

我们的产品看起来不一样,这是5年期存款、这是1年期存款,这是外汇、这是股票、这是债券,听起来名称都不一样。

但是实质性内容都一样,是什么?

“三性”,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

所有东西表面上不一样,但是最后都是这三个东西。

所以金融市场、金融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的同质性。

这就决定了产品上在供给上是充分竞争,需求上也是完全可逆,完全可以替代的。

这就导致在一个充分发达市场上,供给和需求曲线将是两条水平线,不会是经济学中的曲线。

所以金融市场均衡只有在两条水平线重合的时候才会均衡。

而一旦这两条曲线离开的时候,价格不对,价格一旦出现偏离就会出现套利,套利又迅速使两个曲线重合。

所以在金融上只有均衡线没有均衡点。

在金融上均衡点没有任何意义。

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只要自己跟自己牵一个就好了,要多少就有多少量,我既做多头又做空头,假如没有交易成本的话,要多少就有多少量。

所以没有意义,我自己买自己卖,到时候盈亏都是我自己的。

所以这样的一个独特的性质就导致在金融学中供求方法很少用。

但是在我们货币银行学中还是有点用,例如利率水平的确定可能会用到这个东西,但是在西方经济学里面非常多的使用,就导致了经济学中的很多东西就没法用。

一般均衡我们在金融学中也在用,一般我们作学者的说消费投资的决策行为一定要找出他的目标函数,给我们约束条件,最后我们再在约束下进行消费和投资的选择。

那投资里面如何选择,最终也是按照一般均衡来的。

但是进一步分下去的话,跟我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就发生分歧了。

所以金融学中最后就发现了用无套利分析方法。

因为所有人都可以用供给和需求,所以就导致了维持市场均衡的力量就靠套利。

套利分析法在金融学中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实用,由此导致金融学学者们可以自豪的宣称只要根据理论我们一旦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对的。

在经济学中,现实可能不符合,不符合就是我错了。

但在金融领域只要是你的计算没有错误,而现实不符合你,那么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是我对的,市场错的。

如果用无套利做出来的东西,如果扣掉税收和成本还不符合,允许有一定误差,还不符合的话,市场就给你一个套利机会,白送给你一个机会。

套利是不用花钱不用冒险,就有可能赚得到利润,绝不可能亏的这样一个结果。

所以当你发现市场与你不对的时候,你认真核对,只要你没有算错,你就永远是对的。

如果市场是可以卖空,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导致市场上的价格和理论上的模型直到吻合为止,直到套利机会没有为止。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关系》,在我个人网站上。

我的上面的东西很多都是没有发表的,国内的学者很少有这样的胆量,我认为没有关系,我相信大家不会直接抢先一步发表,变成我剽窃了。

 

接着讲金融学和会计学有什么区别,在我们厦大会计也很著名。

我无意贬低会计的作用,但是会计学同金融学有很大的不一样。

会计学有很多的记账方法,一般按照历史成本的方式记帐。

这个东西多少钱买的,比如说我把100万钱存到银行去,在会计学中我就少了100万现金而增加了100万的银行存款,在到期前,在帐上都是100万,到期还本付息回来,变成我的收入。

可是在我们金融不是这样看的,今天存进去,哪怕是没有交易但是价值每天变化,如果利率高了,那么价值就下降了,利率低了价值马上就上去了。

所以会计更多的是以历史的眼光来核算,而我们是以未来的眼光来看待。

在会计看来,我们到期只要是收回比你开始支出多的都是赚钱,没有考虑机会成本,但是我到期只要银行还我肯定不会少于100万,但是在金融上明天就会亏掉,所以金融是关心未来值。

它关心的东西同会计有很大区别。

在金融经济学中讲无套利更多的是相对定价法,而其他学科更多的是用绝对定价法。

比如说股票,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很简单股票就是未来的现金流给预测出来然后贴现,用什么来贴现呢?

是用无风险利率吗?

不可以。

金融学上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贴现一个现金流,它有多达的风险就要用与它相适应的贴现率来贴现。

这个理论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其他西方学者都接受的,非常完美,但是使用起来就一定用处都没有。

为什么没有用,首先让你预测明年的现金流可以,后年的现金流动凑合,大后年那是相当困难,5年以后的现金流动那就是没谱。

所以现金流动预测谁也搞不定。

再说贴现率,要用与它相适应的贴现率,这个话好说,但是到底应该是多少,那么西方的学者用了CAMP几十年到现在争论还是很大。

到底美国股市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谁也没有谱。

这两个因素就导致了绝对定价法不太好用。

但是相对定价法就不一样了,根本不关绝对值的高低,我只管我们两的位置。

我们现在一起在地球上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宇宙中飞行,可是我们现在的相对位置不变。

也就是说,地球不管运转速度多快,你只要在转,我就在转,因为我们俩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两的关系只能保持这么远。

所以太近了有问题,太远了听不见,学生会抗议。

所以很多金融资产都一样,最终都归结到三性,很多金融资产在三性上都有一定的关系,一种金融资产卖多少钱,我就可以给你相对卖多少钱。

最典型的是期货、期权,你的标地物的资产卖多少钱,我的价钱就能卖多少钱。

比如说远期价格,F=S*EXP(R*T),只要是现货价格知道、无风险利率知道、到期时间知道,远期和期货价格就一定知道。

这两者一定要保持这种关系,这就是相对定价。

相对定价法理论上的科学性可能不如绝对定价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好用。

你不相信的话,你给我脱离开这个关系,我就马上可以赚钱。

所以非常实用导致了它生命力特别旺盛。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金融工程听起来很玄很奇妙,但是实际上很简单。

他的基本思想就是:

相同的东西因人、因时、因地,其价值是不同的。

这种东西包括好东西和坏东西,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打开,我们一讲金融,我们的研究对象绝对不能局限在金融,事实上我们金融中可以涉及到世界上任何东西。

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你说气候变化同金融有什么关系,大家知道我们金融可以搞气候期权。

因为气候的变化何以打击农场主,在佛罗里达眼光充分,但是一旦冷空气一来,照样可以将橙树冻死,农场主将受到损失。

为了保护他,我可以搞气候期权,风险管理。

所以只要有风险,就需要我们金融。

所以什么东西都可以,你的思维不要只局限金融。

另外,你的思维不要局限在我交易的对象一定是好的东西,因为叫GOODS,还要包含BADS,这个世界带来负效用的东西。

只要价值不一样。

噪音对于打工仔来说怕什么,每天干活累的要死,头一靠枕头就呼呼大睡了,噪音对他来说负价值很小。

可是对我们这些搞学术的人来说,噪音的负价值大,所以就可以交换。

你的地点在噪音点,我的地点在安静的地方,那我为此可以付出高的价钱。

你觉得你去承受那个可能负一万元,但是能得到五万的补偿,何乐不为。

可是噪音对我来说负十万,我付出五万来回避这个噪音,我不是也高兴了。

所以价值只要不一样就可以存在交换。

那么金融工程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各种手段来促成这种交换。

前几天厦大的研究生面试时我出了一个题目:

请谈谈金融在人类分工和合作的进程中起什么作用?

很多学生听了木了。

有的老师面试时喜欢问什么是货币政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这很简单,背了就可以应付。

我觉得录取研究生需要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要能灵活运用他所学习的各种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们讲的金融的新思维就是到底金融能不能制造价值?

这是中心的问题,你现在觉得金融参与再分配,不会制造价值。

今天我们用无数的事实来证明金融创造价值。

那么什么是价值,马克思说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上的一般人类劳动,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对这些肯定都能倒背如流。

20多年前老师这样一来教我,现在还会背。

我们现在不纠缠这些定义,就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我们就以中国的土地来说明,中国号称地大物博,大好江山。

而美国说实话,除个别景点外,我们中国的江山美丽是美国不能比的,美国的绝对不如我们。

你说美国的大瀑布、黄石公园还可以,但是比起我们的西藏、黄山那根本是无地自容。

但是同样的一亩地在成都可能一百万,而在曼哈顿就不可以想象。

为什么?

一个东西的价值取决什么,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都一块地创造的时间同美国曼哈顿创造的时间可能差不多,为什么价值相差悬,殊是这个东西在未来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取决定于未来能为大家带来多少现金流。

要听清楚了,这块地未来能给大家多少现金流?

折合成现在就是他的价值,这是金融的价值观。

而不是生产这个东西需要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同样是这么多时间,同样是这么多人,不是说中国人很聪明,我们说日本人比我们笨多了,可是他们那么一个资源贫瘠的土地能创造那么多的财富?

而我们这么聪明却创造不出来呢?

关键在于有效培植资源的这种机制,一种高效的产出机制。

这要靠什么,靠很多东西,其中金融至关重要。

金融可能本身不创造价值,但是通过金融未来使我们在未来每时每刻都创造出成倍的价值,折合成现在它的价值就提高了。

所以一个东西上市以前价值一个亿,上市以后值十个亿,很多人说这其中存在泡沫,我们不排除这其中可能有泡沫成分,但是可能两亿是泡沫,而八亿是什么?

六亿也好、五亿也好,请问这个五亿是如何来的?

是现在谁在上市这一刻创造出来的吗?

是我们那些投资银行家通过编造文件就创造出来吗?

不是的,因为上市以后有了更好的机制,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通过上市提供的配置效率要比以前要高,所以同样的东西,他未来每时每刻为大家创造的东西就会增长。

那么他现在的价值就提高了,所以我刚才说金融是未来学。

所有问题往这个方向去理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不纠缠在金融能否创造价值,我现在以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金融如何创造价值。

 

我的整个想法是金融一定能创造价值。

通过四个途径:

第一,将不流动的东西流动起来;第二,把不安全的东西变的安全;第三,将不完美的东西变的完美;第四,将不完全的世界变得更加完全。

金融主要通过这四个途径来创造价值。

 

首先我们看流动性,一句话就是让不流动的东西流动起来。

首先要问流动性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价值,我们通过创造流动性就可以创造价值。

流动性能不能创造价值我们不回答,看看流动性如何衡量价值。

如果能衡量出来或能举出很多例子来就说明流动性有价值,流动性的价值大家马上能理解。

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有股和个人股,什么东西都一样只差流动性。

他们的价值最多的时候差十倍。

这就是能流动的股票和不能流动的股票之间价值的区别。

那么以前发行国债是硬性摊派,在本来就很少的工资中硬塞上几个国债,金边国债现在却变得很抢手了。

现在可以流动可以买卖,以前只能到期兑付,中间要卖的话还是非法的。

所以流动性一定会创造价值。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发两个国债,其他条件都相同,但是一个可以在上海交易所交易,一个只能持有到期,请问老百姓会买哪个?

肯定是可以交易的那个。

财政部知道这样,这个抢着要,那个没有人要,好它就可以减低在交易所交易的那个国债的票面利率,他同样票面利率这个东西价值就更高。

这就是流动性的价值。

 

好,我们现在看定期存单,大家觉得定期存单没有流动过,所以价值不变。

刚才说到了定期存单的价值也是可以变化的。

由于没有人交易没有这个市场的存在,所以就没有流动起来。

于是我们就利用流动性有价值这样的观点为银行创新提供一点思路。

现在老百姓将钱存在银行5年期存款,请问你们5年期存款有没有流动性?

就看如何定义,什么是流动性,就是及时变现的能力吗?

不是。

它准确的定义就是希望能得到合理的价值及时变现的能力。

所以当在市场上出售的时候,我们预测它的合理价值是多少,基本上能按照这个预计价值来变现。

所以不能笼统说这个东西有没有流动,只能说这个东西的流动性好坏。

没有流动性是完全可以变现的,比如说这个房子流动性差,我可以一分钱卖掉,马上变现。

所以都有流动性,只能说流动性的好坏。

那定期存款变现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因为定期存款的变现主要有提前支取,但是要受到利息损失,就算你只差一天,全部按照活期限,所以定期存款的价值曲线是这样的,假如你今天存入一百万,五年到期就是一百一十三万,百分之两点几的利息。

假如利率不变,我们简化的价值走向是这样的(画黑板),可是你一旦提前提取的话,就只能按照活期,是一个水平线,真正的价值路径是这样,只有到这一天到期了媳妇熬成婆了,它跳跃了。

而提前支取就按这样的活期存款的斜率给你,所以他的价值路径是这样的。

这就是变现带来的损失,越往后变现能力就越差,前面我干脆把他提出来了,越到期的时候损失越大。

还有一个途径,抵押质押贷款。

你存款利率二点几,贷款五点几,代价也是很大的。

除非你是差几天到期,你质押无所谓。

在中间你就尴尬,提前支取尴尬,质押也尴尬。

所以流动性不好,导致大家不愿意选择5年期限存款。

又不能转让,现在实名制转让比较麻烦,所以没有办法。

那好,我为银行提供这样的建议,为了提高定期存款的利率同时归避免银监局的监管,银监局要求利率一分都不能增加,增加了就踩了高压线。

那我做金融的跳过监管很容易的,因为不能增加利率我就通过增加流动性嘛!

如果在实名制度上可以绕过去的话,可以这样做,我吸收5年期限的定期存款,我承诺给客户,你随时可以将这个东西卖还给我,按照一定的公式来办,如果利率不变的话,你每持有一天,我就按照这个曲线给你,你存两年半我就给你这么多,这是一个纯理论假设。

你说现在怎么弄?

这个问题不太大,请问我把这一百万存近来,我把这些利息给他,比如说108万,这个东西我再卖给别人,比如110万,有没有人要?

抢着要,最长期限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但收益仍旧是2点几,而其他存款的利息一年期才1.98。

银行没有损失,只要买回来转手抢着要。

银行没有成本、不会损失,只是二传手的作用,何乐不为。

我经常跟银行讲,你们一定要处处为储户负责,能为他提供方面,能节省他时间的,能最小代价使他收益增加的,只要对他有好处的事情你就要去干。

客户的钱的主要来源而非在利率上一味的讲照顾,被人民银行一卡就没有照顾了。

而事实上银行让你多赚一点也没有问题呀,在这两年将存款收回来就完了。

我按照两年期利率卖给他我中间还可以赚个利差。

所以你可以买卖存单,再不行你就在柜台上转让。

委托流动。

今天谁要卖好了,放在我这里,我帮助你卖,一挂出去我想大家抢着要。

因为每天都有人存款,这个东西的收益率比银行的高吗。

肯定就有人买了吗,顶多银行收点手续费。

为老百姓性更好点,连手续费不收就更好了。

别人没有这样做,你这样做了所有的5年期存款都跑到你这里来了。

因为这样就提供了完全的流动性,我的价值曲线只要在这上面我的竞争就比别人强。

刚才说到了是完全竞争市场,银行这样做就可以吸引客户。

甚至从这个业务中你还可以赚钱。

所以金融工程是一个运用性的东西,我们不要一天扎在数学堆里面出不来。

进去还要出得来,想想它到处可行。

这是定期存款,那么资产方面呢也可以。

因为流动我就将所有的东西流动起来,刚才将了负债方,资产方面我贷款5年出去了,我需要钱怎么办,这不能流动,要5年以后才能收回来。

因为不能流动性,所以我要求的收益率就比较高,否则提供这么长时的不流动的东西,银行就要受损。

所以银行贷款利率就要比较高。

那我有没有办法制造贷款的流动性?

贷款证券化就是这样一个思路,在国外已经有了,大家听说过,学过了。

那么在国内做起来很辛苦,原因在于建资产池、评估等方案很成问题。

还有你出售一个贷款给资产池,然后作为收益的对象发放收益凭证,再交易受益凭证,这个本身可以创造流动性。

但是在这个行不通的情况下,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流动性问题。

把不良贷款卖给信托,然后信托发行受益凭证。

这个做法在国内已经很多很多了,我要指出的是这种做法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

想想看,我是银行,你们是企业客户,这个贷款中有一份人情,贷款是你们都要请我吃饭,我出于哥们意气贷给你,贷款以后一个是依靠法律约束,另外一个是看我的面子你要还给我,有一份人情在,你不还我就对不起这份情谊。

人情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关系。

一旦贷款卖给信托公司以后,就同我无关了,你卖给信托公司了,所以现在是信托公司的事情了,所以从人情上的牵制就没有了。

所以这一卖流动性问题可能会解决,但是贷款回收率会下降。

另一个是流动性问题,你把贷款卖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发放收益凭证。

比如说5年贷款卖给你,你发放5年期限的受益凭证,老百姓来买这个5年的收益凭证实在是不合算,要等到5年以后才能还本,中间可能有派息。

这个过程你们觉得有创造流动性,实际上对银行来说它是卖的,本身是流动的。

可是这个行为本身没有创造流动性,你这个流动性需要已经转嫁给别人了,由信托公司承担。

信托公司也没有承担,它再发行收益凭证。

由谁去承担,由老百姓去承担。

老百姓最终持有的还是五年不能流动的东西。

所以只是不流动的东西的一个交易。

本身并没有将5年不能流动的东西变得流动。

所以我们给银行提个建议,银行可以这样做,让信托公司给他签协议,我们可以将银行的资产根据我的需要卖一块给你,这是卖,同时我签一个回购协议。

我现在卖给你,同时我三年以后、五年以后按照多少价格买回来。

这一买一卖的价差别就是利息。

信托公司有了这个回购协议后就根本不关心这个贷款能不能收回来,所以这个贷款的管理还在银行。

我虽然卖给你,但对外不宣布,所有的东西实际上都在我这里。

我依旧管理,这个客户仍然以为还是欠我的钱,实际上还是欠我的钱,因为最后要回购,所以刚才讲到的问题不会出现。

回购协议签完以后,钱不是已经有了吗,但是故事没有说完。

接着怎么做,回购买协议签完成以后,我钱不是有了吗。

信托公司没钱怎么办?

它照样发收益凭证,根据这样的一个收益来发凭证。

而受益凭证不是没有流动性吗?

由谁来发,由我银行在柜台上包销,不是代销。

代销你的信托公司的风险就有了,能不能买出去。

包销就是我银行承担全部能不能卖出去。

这样做使得信托公司仅仅出个名义,没有任何风险,所以信托公司收取的费用最小化。

所有的工作由银行来做,银行利用这个桥来搞活。

然后包销后,受益凭证发出去还承诺这个收益凭证随时可以销售回来。

我按照事先规定的公式随时承诺买回来,这一承诺就提供了收益凭证的流动性。

如果没有这个承诺,原来5年期的受益凭证客户要求4%的回报,如今有了这个承诺以后相当于这个东西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利息是百分之零点几。

于是银行在发行这个凭证的时候就不要4%的承诺收益。

就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二、三,成本就大大减低了,给信托公司一点点,我看给它千分之五它也很满意了。

因为你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什么东西都是我帮助你做的。

银行的贷款收益是五点几,这样一卖出去总成本可能只有二点几,把资金全部收回来,有好的项目我再贷款。

所以就创造了流动性,银行本身的流动性管理就非常重要。

因为我自己随时要兑付,所以要保证自己要稳健经营,避免出现流动性问题,所以做这个东西就产生流动性管理的需求。

所以金融工程做什么,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我们那边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四个专业,一个是金融学,老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一个保险学对保险,一个证券是对证券的,而金融工程实际上是对所有的。

所以不要简单的将金融工程简单的理解成为金融工程只对证券的,这个例子就说明金融工程在银行里面用处大。

在举个流动性的例子,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不流动的东西流动起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

所以今天回去以后大家就注意眼睛睁大了到处看看那里是不流动的,只有一样东西不要去找,就是稳固的家庭。

只有这个东西不要流动,其他都可以流动。

我在1995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解决全流动问题的十六字方针,和现在很多讨论的都差不多。

95年到现在已经9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我2001年在美国的时候,那是国内争论最激烈的时候,证监会收集到一千多个方案。

实际上听我今天讲座大家就会发现全流通问题是如此的简单。

只差一个政策落实的问题。

全流通是干什么,全流通就是让一部分不能流通的股票让它流通起来,这本身是在创造流动性。

创造流动性就一定会创造价值。

所以判断那个改革方案好不能只判断他是否是改革。

中国现在很多是为改革而改革,其实是在倒退。

判断他的好坏是看他能不能创造价值,这是对经济学家,如果是政治家他还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所以唯一标准就是创造价值还是消灭价值。

只要是创造价值就一定会有解,而且一定是多赢之解。

很多人说金融很势利。

在我原来的学校叫财政金融系。

财政系的人攻击我们说你们太势利了,为什么呢?

你看财政多伟大,这个钱一送出去就不要回来了。

拨款是无偿的,所以他是雪中送炭。

而我们是锦上添花,再加上一个难听点的是落井下石。

但是我们所有的安排都是寻求多赢的解决方案,而财政是单方面的,给你没有实现回报肯定是对的。

而金融工程促成的交换一定是让所有人都更加满意,我们的目的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现金最大化。

所以友人批评中国人可能会变态,回避现实,为什么?

当然在很多纬度上没有考虑问题,肯定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