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4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docx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

动力车间应急预案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全厂职工和周边单位、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动力车间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动力车间车床车间位于染浆车间和纱厂以及棉花库中间,钳工车间紧靠织造车间。

动力电工位于织造车间和染浆车间以及仓库中间。

车间现有从业人数63人,主要生产机配件等。

动力电工维护厂区安全用电。

二、装置概况

1.主要设备

车床2台,刨床1台,切割机1台,台钻1台,砂轮机1台,高压配电室1个,低压配电室4个。

2.应急设备设施

干粉灭火器,水枪

三、应急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1.1车间安全带班人:

_________

责任目标:

贯彻国家以及厂部要求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车间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并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保证车间安全生产正常进行,监督和督促各级安全员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分配:

25%

1.2车间安全员分配

(1)__________

责任目标:

贯彻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对电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并落实电气安全整改计划,监督电气操作人员认真完成落实安全生产任务。

责任分配:

22%

(2)________

责任目标:

贯彻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对钳工焊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带领钳工焊工操作人员落实车间设备安全整改任务。

责任分配:

10%

(3)_________

责任目标:

贯彻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对电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带领电气操作人员落实电气安全整改任务。

责任分配:

10%

(4)__________

责任目标:

积极响应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带领电气操作人员负责全厂电气设备安全就位安装。

责任分配:

7%

(5)_______

责任目标:

积极响应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带领电气操作人员负责整验车间电气设备安全生产维护。

责任分配:

7%

(6)_________

责任目标:

积极响应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带领电气操作人员负责织造车间电气设备安全生产维护。

责任分配:

7%

(7)___________

责任目标:

积极响应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带领电气操作人员负责准备、染浆车间电气设备安全生产维护。

责任分配:

7%

(8)__________

责任目标:

积极响应厂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负责配电设备安全生产检查维护。

责任分配:

5%

2.要求

各级责任人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职责,公司要把是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作为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因工作失职、失误、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职责较差的应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责任处分。

四、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4.1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采取分级响应原则,并逐级响应和上报。

(1)报警

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迅速报告车间主任。

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

(2)接警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车间应急预案,立即通知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如各成员在短时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

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单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虑因素,决定是否启动厂级应急救援预案。

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

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厂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警。

(3)如何报警

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

首先拨打所报警电话号码(见应急联络表),接通后,报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

4.2指挥程序

应急事件发生初期,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车间、厂部)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

指挥的步骤内容有:

(1)  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2)  及时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及灾害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

(3)  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灾区。

(4)  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

(5)  迅速通报灾情,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6)  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

撤离灾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7)  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措施,转移灾区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普遍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8)  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五、事故应急措施

5.1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要求:

⑴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包括:

如超温、超压、突然停电等异常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⑵根据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手册中提供的应急处理措施,结合车间实际,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包括: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应急处理措施、应急救援人员自我防护方法等内容。

(3)根据应急事件的特点,在事件发生以前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4)如本部门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事件,根据不同的应急事件,逐一按以上三项内容加以说明。

5.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要求:

(1)事故现场人员按车间安全出口所示方向逃生,出车间后按照疏散方向撤离现场。

(2)非事故现场人员按指挥疏散方向撤离现场。

5.3危险区的隔离与保护现场

要求:

(1)按车间周边情况设立警戒线。

(2)危险区边界用黄色布带作警戒线,警戒人员佩戴(带黄)袖章,救援车贴有黄色通行证。

(2)事故应急阶段,除应急指挥和救援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应急命令解除。

(3)应急恢复阶段,除事故调查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事故原因查明为止。

5.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要求:

(1)采取“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伤,后救轻伤”的原则,实施受伤人员救护;

(2)按受伤人员受伤特点,分类选择相应专业医院;

(3)将相应专业医院救治能力、地址、联系电话列举出来。

(4)在专业医院救治能力相当的时候,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

六、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及常用急救方法

6.1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适用范围

能扑救各种油类、易燃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等初起火

(2)使用方法:

灭火时拔出保险销,用力压把,在距火点5米左右,向火点喷射。

要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在扑救流淌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至扑灭。

如扑灭容器内火灾,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摇动扫射,使干粉覆干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继续喷射,直至全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火灾时,防止喷射造成液体外溢后火势蔓延。

如燃烧时间长,容器壁温度高,火被扑灭后很容易死灰复燃,如与泡沫类灭火器使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6.2常用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

(口对口呼吸)

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人的鼻翼下端;

(3)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4)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部向上抬起为止;

(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

(6)吹气频率:

12-20次/分,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

2)双人操作要5:

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7)吹气量:

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公认800-1200ml/次。

2、胸外心脏挤压法: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上2.5-5cm处。

按压方法:

(1)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2)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垂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

(3)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4)按压频率:

国际常用的频率60-70次/分

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按压有效指标:

按压能扩极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动力车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