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16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

(满分:

16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拥有生命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无论怎样拼命地________,怎样________,水还是一点一滴地________,这是挡不住的丧失。

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唯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

A.聚拢 小心翼翼 流淌B.靠拢 谨小慎微 流淌

C.靠拢 小心翼翼 渗漏D.聚拢 谨小慎微 渗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真正的阅读也许并不在于你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而在于你从书中读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生活中形成有用的养分。

B.2015年备受期待和瞩目的情感剧《何以笙箫默》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并由顾漫亲自创作剧本,该剧在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C.据路透社消息报道,索尼CEO平井一夫正在考虑出售索尼的电视和手机业务,或者和外部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运营,目前手机业务已成为索尼集团最大的拖累。

D.年轻的运动员们心怀国家,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终于夺得了乒乓球世锦赛的团体冠军。

3.已到古稀之年的陈老师受学生邀请参加聚会,不慎当众摔了一跤,虽然不是很重,但场面极为尴尬。

下列替陈老师打圆场的话,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陈老师年纪大了,走路摔跤是难免的,希望您以后走路要多加小心。

B.陈老师今天很高兴,被大家的热情倾倒,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吧!

C.陈老师您没事吧,早知您腿脚不方便,我们就应该去您家接您来这里的。

D.陈老师,摔一跤没关系,您之前不是经常教导我们“人生一世哪有不摔跤的”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恶性读书,等于恶性吃金鱼,而其起因是恶性考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譬如公司雇用人员修理机器,必考验其技术

②但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便是恶性读书

③有今日无与伦比的考试制度,才有今日无与伦比的恶性读书

④考试本来有其用处

⑤文官录用也必考验其学力,这自不必说

A.③①⑤②④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D.④②③①⑤

5.阅读下面一组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个人需要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否则难以跨越人生的沟壑。

B.人生犹如一场赛跑,任何停息都会贻误领先的机会。

C.人生不可因现时的劳苦而懈怠,否则,将会错失日后走向幸福的良机。

D.过于小心谨慎,反而难以逾越人生的沟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

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

师河南穆伯长。

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

挺之事先生益谨。

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

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

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

康节谨拜,悉受业。

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或惜之,则曰:

“宜少贬以荣进。

”友人石曼卿独曰:

“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

”再调孟州司法参军。

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

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

挺之独别近郊。

或病之,谢曰:

“故事也。

”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

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

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

“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

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

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

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

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曼卿报师鲁曰:

“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

”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

延年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

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

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

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

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

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

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

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

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卒能受《易》    受:

传授。

B.因石曼卿致之曰因:

通过。

C.曼卿报师鲁曰报:

上报。

D.丁母忧丁:

遭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贬去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10.

(1)

(2)

(3)

答案纸

1.2.3.4.5.

8.

(1)

(2)

9.

6.7.

11

(1).

(2)

(3)

(4)(5)(6)(7)(8)

16.

17.

18.

12.

13.

14.

15.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4分)

(2)或病之,谢曰:

“故事也。

”(4分)

9.第④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

请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②《太平御览·时序部》载: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3分)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3分)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8)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雪 夜

陈应松

将寒冷凝聚得这么小,这么柔软,这么娇嫩,弱不禁风的雪,下起来了。

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就像瀑布一样倾泻,就像一个人无声地大哭,就像漫天的冤屈,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

肆无忌惮,千军万马,奔腾直下。

哦,这雪,已经难有这样的邂逅了,我用一本书和床头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

一个听雪者,我的内心几乎翻腾。

我故意强装镇定,来掩饰我的慌张,仿佛等待恋人初来,深夜叩门。

一个聆听者,面对着广袤雪原的深邃和迷乱。

雪使大地失去了色彩——虽然是森冷赤贫、衣衫褴褛的冬日色彩,失去了河流和沟壑、村庄和池塘。

雪还使大地失去了所有的道路,但风雪中的夜归人找到了它。

“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是茫茫古典诗歌中最为深邃的一句,你无论怎样都解不了其中那份美妙奇特的意境。

真是千里万里,千世万世,它穷尽了无数的话语和思想,让世界上所有的表达都黯然失色,味同嚼蜡。

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

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虽然窗外一片混沌,黑夜变本加厉,让冬天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静静的雪夜。

可以喘一口气了。

一窗之隔,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

我坐拥一床棉被、一个床头、一本书。

雪下得这样大,有点猝不及防。

雪如此之多,太过奢侈了,太过奢侈了!

不能这样,让惊喜来得太猛,排山倒海,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

天空太干净,就像大地深处的盐海,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太远。

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

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必一片狼藉,包括人心。

雪的到来胜过传说,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

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终于把世界碾平了。

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

虽然充斥着假象,还是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是全身心的。

看,天空非常明亮,田野也很明亮,仿佛是拂晓,雪是有光的。

所有野外生存的小动物似乎都开始出动了,都在跃跃欲试,欢呼这样时刻的到来,都在暗暗地攥劲儿愣喜。

挺住,意味着一切。

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

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里的没有尽头的无助。

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

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

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有温暖在身,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这样的遭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有聆听雪在竹叶上发出声音的。

我今夜让耳朵飞得很远,让它进入平原的深处,在沟壑和湖面上去捕捉雪的声音。

是的,如果进一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还有明天从梦中醒来撞到这样喜庆安静、雍容华贵的早晨,眼睛为晴雪所洗,鸟群欢唱。

这是后一步的事。

重要的是,现在,我手捧着一本书,在灯下,向雪夜的深处致意。

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空气格外清新。

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都在经受,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

同时,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但我依然喜爱下雪的乡村之夜,一张床,一本书,一只聆听的耳朵,一个往风雪深处疾跑的心。

而心将消失,成为一片迷蒙的白色,成为在风雪中越走越远的睡眠。

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是上帝撒下的花朵,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

像是夜半出现的精灵,可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双忙碌的手撒下这样多的花瓣。

雪花是天上的水做的。

多好的夜晚,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还有雪存在着,存放在天际。

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火。

活下去是有趣的。

紧接着将是更为静谧的梦,在越来越巨大的飘舞飞旋中,在越来越深沉的落雪里,时间与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

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

跺跺脚,成为雪的信使。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2.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分)

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13.文章以“雪夜”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分析。

(4分)

14.本文写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棉被安逸地读书,为什么还要特意写那些“风雪夜归人”?

(6分)

15.谈到这篇文章的写作主题,陈应松在接受采访时说:

“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

”这种“幸福感”从何而来?

请结合文章,从人文情怀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

郜元宝

今天,对学术文化、文学和书籍的极端粗俗的尊崇,较之以往各种形式的极端虚无主义,或许更具破坏力。

很多地方花大把银子重建古史,重修古籍,美其名曰“文化工程”;很多强势媒体设立权威文化学术讲座,请学者们向大众普及“国学”常识,于是《论语》《庄子》……继盛演不衰的“清宫戏”之后,以更大规模和更强感召力轮番轰炸;很多书商和评论家合谋,频频颁布年度文学排行榜,推出年度巨著;很多文化新星一夜之间被制造出来。

而在这人为的哄闹中,普通人对学术文化乃至一般书籍的朴素情感也惨遭扭曲。

80年代“文化热”过后,一度出现文化冷淡期,害得90年代初一班知识分子忧心忡忡警告“人文精神失落”,哪知招来另一群知识分子的讥笑,认为这是呼吁在新经济政策下优待知识分子,好比鲁迅小说《理水》所讽刺的“文化山”上的文化人,因为被委以重任,就以“国粹”自居,要求也像文化那样被供养起来。

文化人在新世纪并没有被普遍养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本身确乎被委以重任了。

瞄准巨大商机的强势媒体与出版机构向大众灌输的文化信息之丰富之沉重,“人文精神讨论”的发动者们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现代的“读经”举步维艰,新世纪的读经研史运动却异常顺利,几乎达到全民响应的地步。

但如此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发挥的功能并非文化普及或文化教育。

权威机构恐吓大众:

必须无条件地具备更多的文化知识,必须积极参与新的文化造神运动,必须踊跃购买不断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否则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就会错过造就自己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就会落后于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就会为当代文化唯一合法、健康、有生命力的主流所抛弃。

这不是“文化恐吓”是什么?

文化匮乏时代高玉宝“我要读书”的经典诉求,如今已经变成文化泛滥时代“你必须读书”的绝对命令;“我要文化”已经变成“你必须拥有文化”。

文化好像并非人类精神自由驰骋的蓝天绿野,书籍好像并非可以自由结交的良师益友,书、学术文化以及死而未僵的文学好像都变成了须顶礼膜拜的偶像,在心理上压抑、恐吓着个体乃至整个族群。

鲁迅小说《风波》写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因为家藏“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就自诩博学,动辄拿“燕人张翼德”说事,甚至“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恐吓乡下人:

“你能抵挡他么!

”真心劝人读书,这种赵七爷式的脾气总要改一改。

16.在作者看来,正常情况下文化和书籍跟人类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6分)

17.在作者看来,当前文化被委以怎样的重任?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加以概括。

(6分)

18.最后一段引述鲁迅小说《风波》的情节,用意是什么?

(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螃蟹不听同伴的劝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海水,独自爬上岸边。

有只饥饿的狐狸正愁没吃的,看见这只离水之蟹后,马上将它捉住并吃掉了。

它的故事传开后,螃蟹A说:

真傻呀!

本来就应该生活在海里,却偏要到岸上去自寻死路,它的死毫无价值。

螃蟹B反驳道:

它至少证明了这一片岸边是行不通的死地。

终于,在其他99只螃蟹探路死亡后,第100只螃蟹在安全的岸上饱览着迥异的大陆风光。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Ⅱ卷 (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

和之生于心,其可见者如此。

后之为乐者,文备而实不足。

乐师之志,主于中节奏、谐声律而已。

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

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已。

(选自沈括《乐律》)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21.沈括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大学者,他撰写的笔记体名著是《________》。

(2分)

22.作者认为古乐感人的两点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曹操谋刺吕布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

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

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B.《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C.《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D.《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

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E.《呐喊》中所展示的是一幅从辛亥革命前到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

这是一个风雨如磐的中国,是一个从愚昧和落后的重压下挣扎向前的中国,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涅槃”然后才能新生与腾飞的中国。

24.简答题。

(10分)

(1)请简述《子夜》中屠维岳是如何处理第二次工潮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界受到特别的重视,与油画差不多。

别的国家,像以前的希腊、埃及,他们的书法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不能发展成为像中国这样一种艺术。

中国书法以象形为基础,内容也很丰富,有很多书体,将来还会有新的书体,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并且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风格。

我们中国人对艺术也特别注意到书法的艺术,因为这是中国特有的方面。

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现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其他民族的文字,如拉丁文,是抽象的符号。

中国的书法,抽象中间还有象形,有了象形也就有了艺术的基础。

中国书法的发展,后来的用笔、结体、章法、一点一划,越来越讲究,发展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从前的传统,由王羲之的楷书、行书下来,同时在北方,北魏的隶书,也是承继着古代篆隶下来的。

日本人很早就重视中国书法,后来,有些西洋人也对中国书法特别感兴趣,作了不少研究。

中国书法的理论非常丰富,这也是很特别的,在别的国家也没有这么回事,对书法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只有中国有,而且特别高,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的散步》,有删改)

25.结合文意,概述别的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字与书法“不能发展成为像中国这样一种艺术”的原因。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画线句中的“节奏化了的自然”指什么?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对中国书法艺术持怎样的态度?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9答案

1.C [聚拢:

聚集。

靠拢:

挨近;靠近。

第①空前面的内容是说生命是捧在手里的水,而只有手指紧贴在一起才能不让水漏掉,所以应选用“靠拢”。

小心翼翼: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谨小慎微:

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

第②空强调的是担心生命像水一样流逝,因而举动谨慎,故应选用“小心翼翼”。

流淌:

液体流动。

渗漏:

(气体或液体)缓慢地透过或泄露出来。

根据语境,第③空应选用“渗漏”。

]

2.B [A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是否”一词。

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消息”一词。

D项,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为“发扬”。

]

3.B [因为是要替陈老师打圆场,所以A、C两项不合适。

D项不适合对老师说。

B项委婉幽默又切合语境,容易让人接受。

]

4.C [根据前面语境,衔接最好的应该说“考试”④,然后说考试的情况,分别举例子来谈考试的重要性①⑤,然后再回到“恶性考试”②,从而进一步引出“恶性读书”③。

]

5.C [漫画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而当沟壑出现时,他们都需要利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帮助自己跨越沟壑,继续前进。

其中一人削短了十字架,减轻了身上的重负。

但到了关键之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轻松越过沟壑,而自己依旧停留在原地。

A、D项明显不符合漫画内容。

B项没有领会到漫画中蕴含的人生之重负带来的劳苦。

]

6.C [报:

回复,答复。

]

7.B [应是“邵尧夫被李挺之成功劝说”。

]

8.

(1)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

(2)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

“这是旧例。

9.【详细分析】从第④段两人的对话中看出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主要写出了他们对李挺之的了解,如“能为古文章”“固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