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29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课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学目标】

⑴认识汉语词汇的演变,并能据此解决古汉语阅读的相关问题。

⑵认识汉语语法的演变,并能以此指导古汉语的阅读和翻译。

(重难点)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语音、词汇和表述方式都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了解这种发展变化,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既有利于继承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修养,避免闹笑话。

(如2007年朱军在《艺术人生》中采访毛岸英的儿子毛新宇时的“家父门”事件——“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又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聊斋志异·张诚》中“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学生笑料百出的翻译。

2、古今言殊

(一)语音的演变(高考不作要求)

1.语音演变:

声调变化,韵母变化。

(见课本P8)

2.学以致用:

试推断“回”字在古代的读音。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ái”。

(二)词汇的演变(重在考查似是而非的双音节词)

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所以在翻译文言句子时,一般都是先将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

(1)做课本P10一

(2)偏义复词:

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注意它的“偏义”所在。

【参《孔雀东南飞》中作息、公姥、父母、父兄、弟兄。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存亡”偏指“亡”。

C.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不同”。

D.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指“劳作”。

E.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指“离去”。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B.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果园)之意。

C.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指“婆婆”。

E.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指“兄长”。

2.词语的词义变化:

主要指扩大、缩小、转移与色彩四种变化。

(参课本P62~63)

⑴词义扩大。

指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含在今义中。

如:

“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

中原地区。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

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

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

函谷关。

今义:

泛指关卡。

⑵词义缩小。

指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

如:

“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崤山以东。

今义:

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

妻,与“丈夫”相对。

③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古义:

泛指男子汉。

今义:

专指女子的配偶。

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因此写作。

今义:

因果连词,表原因。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⑶词义转移。

指词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存在了。

如:

“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股”,古代指大腿,现在指臀部、屁股。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外交使者。

今义:

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古义:

容颜、脸色。

今义:

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秋日的天空。

今义:

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

年岁、年龄。

今义:

春天和秋天。

⑷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指词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没变化,只是词的感情色彩转变了。

如: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可怜”原指可爱,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

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今义:

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谤”古义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讥”古代与“讽”同义,偏向于委婉的劝谏他人,提出意见;现在“讥”是讽刺的意思,中性词。

③天下云集响应。

古义:

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今义:

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④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

原义为动物的尖爪和利牙,比喻得力的武将、猛将,是个中性词或褒义词。

今义:

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贬义。

⑸词义的弱化。

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

如:

“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盟约。

今义:

限制。

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古义:

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

害羞、不好意思。

⑹词义的强化。

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

如: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廉颇)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3.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如:

(1)社会生活方面:

和谐社会、小康生活、三个代表、保先教育、个税改革等。

(2)网络用语方面:

硬件、网吧、IT技术、PK、1314(一生一世)、9494(就是就是)等。

(3)科学技术方面:

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技术等。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

六方会谈、反恐、世贸组织、NBA等。

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出了词汇舞台。

比如“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等现在就没人用了。

4.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

世——代,薨——死。

(2)观念改变:

车夫——司机,戏子——演员。

(3)语言表达:

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5.练习:

做课本P10二

6.翻译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其势必不敢留君。

(形势;一定。

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⑶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⑸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两个词意思均为“扩大”,今义是一个词,指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⑹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古义是两个词,开阔,明朗,今义是一个词,乐观,畅快。

⑺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为“用手指”,“示”为“给……看”,合起来的意思是“用手指给……看”。

现代是一个固定词语,多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指先例。

《六国论》: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⑽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附】判断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语的方法:

1.因文定义:

即根据上下文去分析,看看意思是否连贯。

2.代入分析:

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把两个词语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意要求。

符合要求的情况,说明两个词语的意义都存在,一般来说应当是两个单音节词。

3.课文迁移:

即将从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进行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三)词法的演变

1.语序的变化——倒装句

古代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与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

如:

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2.句式的变化

古今汉语虽然都有判断句,但表现形式不一样;“把字句”是汉语发展到近代才有的。

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3.词类的变化——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差不多都已经消失了。

如:

“衣锦还乡”中的“衣”作动词“穿”讲。

三、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只充当主语或宾语成分。

在文言文中,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1)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①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有时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谓语。

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A.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在早晨、在傍晚)

B.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原毁》)(时时)

②文言文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每天)

B.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每年)

C.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一天比一天地)

(2)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在外边)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向上)

(3)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

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从旁边)

B.使不上漏。

(《项脊轩志》)(从上边)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

B.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依法)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A.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象蛇一样)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过秦论》)(如客人)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

2.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1)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

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③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2)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王”活用为动词“称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置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例中,“罾、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

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捕蛇者说》

②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

④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名词“毒、果、前”均活用作动词,译为“憎恨、实现、走上前”。

“王”前有能愿动词“欲”修饰,活用为动词。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

这种动作是由宾语发出的,是客观存在的。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使……复活、使……长肉)

(“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

)(名+名/代)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使……为王)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使……称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看作)是什么。

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动作仍由主语发出,是主观意象上的,客观事物没有变化),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把……看作/当作粪土)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把……当作宾客)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以……为亲,以……为子)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以……为鉴)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以……为侣,以……为友)

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以……为鄙)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但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如:

(1)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例: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②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丢失的东西)

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诬陷、嘲讽的话)

④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败逃的人)

(2)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

②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所见到的景象)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产品、收入)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金玉珍珠)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所具有的。

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

⑴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⑵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存活。

⑶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使……存活。

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使……起舞、使……哭泣)

⑸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使……愤怒)

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使……受惊、使……鸣叫)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即为动用法。

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死,为……而死。

⑵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为……治丧。

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为……而死。

⑷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而哀叹。

⑸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而哭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

⑴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⑵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深昏暗让人迷惑的地方)

⑶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坚固的地势)

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叶、红花)

⑸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⑹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旧交情)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

⑴谨庠序之教。

(谨:

重视/认真从事。

⑵素善留侯张良。

(善:

与……交好。

⑶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

推崇,赞许)

⑷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

升高)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

看尽)

⑹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世家》)(痛恨、因……而痛苦)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即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使……变绿)

⑵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使……灰暗)

⑶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

(“昂”,高,即“使其值昂”。

⑷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使……削弱)

⑸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愚笨)

⑹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⑴渔人甚异之。

(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认为……小。

⑶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以……为奇,认为……奇特。

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以……为耻)

(四)数词的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

⑴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

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⑴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全、满)

⑵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一)

3.数词用作名词

⑴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

4.数词用作使动词

⑴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使……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5.数词的意动用法

⑴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五)“使动”和“意动”辨析

“使动”和“意动”都是词的活用,二者结构相似,但有区别,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1.表示的意义不同。

用如“使动”的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变为什么”的意义;而用如“意动”的词,对宾语含有“认为(感到)它怎样”,或者“把它当成(看作)什么”的意义。

如:

⑴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⑵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例中“利其然”是“认为这样做有利”的意思,“利”,形容词用作“意动”;例“活之”是“使之(他)活”的意思,“活”用作“使动”。

2.表现的主客观不同。

“使用”必须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客观的变化,“意动”的主语没有让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变化,只是主语的一种主观认识,因而“使动”的主语可以是人或物,而“意动”的主语一般只能指人。

如: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句中主语“春风”是指物,“春风”使江南岸发生了变化(绿),因而“绿”用作“使动”。

再如前例中“父”指人,主语(父)主观上认为“其然”有利,因而“利其然也”的“利”是意动用法。

四、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⑴......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⑵......,......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⑶......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⑷......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