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72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鄂托克前旗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鄂托克前旗2009年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

二、承办单位:

鄂托克前旗发展和改革局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2、《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近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意见》

3、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增加饲草料生产的决定》,内党发[1999]5号

4、《鄂托克前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5、《鄂托克前旗舍饲畜牧业发展规划》

6、鄂托克前旗旗委、政府关于全面禁牧和部分地区实施季节性轮牧的决定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极其重视。

党的十五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

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

把种草养畜作为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培育牧区经济新增长点的突破口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了“全面启动禁牧舍饲恢复草原生态工程”的决定,2005年

7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第七届十次全委会,指出,目前,我区生态呈现出整体遏止、局部改善的可喜局面,但基础仍很脆弱。

各级要继续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建立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

要把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鄂托克前旗旗委和政府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提出了发展牧区水利建设,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鄂托克前旗属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全旗总人口73902人,其中农牧业人口493271人,在农牧业人口中贫困人口达2269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6%。

全旗总土地面积121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拥有4.8亩。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7亿元,财政收入120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85元。

敖勒召其镇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1983年10月建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东经107°08′—107°56′,北纬37°59′40-38°18′5″。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与陕西、宁夏毗邻,东南依黄土高原与陕西省相邻,西临黄河与宁夏平原相连,北靠盛世产阿尔巴斯羊绒的鄂托克旗。

全镇总面积212.4万亩,下辖11个嘎查村、7个社区和1个移民开发区,总人口3.5万人,其中:

农牧业人口1.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0.6万人。

拟建设项目区属纯牧区,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现70%以上草场已沙化,草场退化严重,牲畜缺草缺料,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贫困及返贫困程度逐年增大,开发饲草料基地由于投入大,当地牧民无能力开发建设,脱贫没有必要的支撑条件,因此,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有效利用适宜耕作的土地资源,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发展稳产高产饲草料基地,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敖勒召其镇立足实际,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一整套切合本地实际,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模式,使农牧业产业化显著走上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植被明显好转的“双赢”之路。

全镇总土地面积212.4万亩,其中草原面积188万为,可利用草原面积143万亩,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88.5%和67.8%。

水浇地面积7.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种植类型主要以粮食作物、蔬菜、饲料作物为主。

全镇共建成配套灌溉机电井1168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600吨,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26万头只,牲畜出栏率达45%以上。

2006年,全镇完成以辣椒、马铃薯、胡萝卜、洋葱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8000亩,发展保护地蔬菜和露地蔬菜6400亩。

由于该镇土地资源丰富,适宜于进行农业开发,近年来土地开发主要以小型水利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开发,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需要加强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非常必要。

拟建项目区敖勒召其嘎查乃玛沁位于敖勒召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郊,西与敖镇镇区相接,东与毛盖图苏木相连,土地总面积27万亩,其中沙丘7万亩,盐碱地3万亩,可利用土地面积17万亩,海拔1200—1300米之间,属中温带暖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250mm,年蒸发量2638mm,干旱少雨,风大沙多。

下辖5个牧业社,共有农牧户365户,总人口1283人。

其中贫困人口512人,139户,占总人口40%。

大小牲畜7542头只,人均5.8头(只),2006年农牧民人均收入985元。

为全旗牧民人均收入的26%。

鄂尔多斯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为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决定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向国家申请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开发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3000亩。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拟建地点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敖勒召其嘎查乃玛沁小区。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建设规模为开发土地3400亩,其中:

开发水浇地3000亩。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份,年产玉米225万公斤,玉米秸杆225万公斤。

该项目要建设成田、林、路、机、井、电、节水配套的优质、高产、高效的饲草料基地,并为牧区农田水利建设做出示范和样板。

三、主要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设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并且不需征地和拆迁;有政府无偿投入建设资金的支持;有牧民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专业的水利、建筑施工队伍。

四、项目投入的总资金效益情况

项目开发水浇地面积3000亩,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份,亩产值900元,年产值可达270万元。

土地开发总规模3400亩作为牧场,每1个绵羊单位羊需草场20亩计,全年仅饲养170个绵羊单位羊,每个绵羊单位羊价格按350元计算,年产值5.95万元,建设后的效益是建设前的45倍。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经济数据及评价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生产规模及产品产品方案

1

开发土地

3400

其中:

水浇地

3000

2

饲料玉米

吨/年

2250

3

秸杆

吨/年

2250

5

牧草

吨/年

主要生产资料消耗量

1

玉米种子

吨/年

4.5

2

地膜

吨/年

12.0

3

磷酸二铵

吨/年

90.0

4

碳酸氢氨

吨/年

30.0

5

农药

吨/年

0.6

总投资

万元

400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00

2

流动资金

万元

投资指标

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70

2

年总成本

万元

118.76

3

平均年利润

万元

151.24

4

静态投资回收期

3.31

含建设期

5

动态投资回收期

3.62

含建设期

6

投资利润率

%

37.81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43.19

第三节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对于发展牧区经济,增加项目区牧民收入,提高土地生产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项目区的牧民是一件大事、好事。

一、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问题。

本项目有众多牧民参与项目建设和实施,地方政府特别是旗、镇政府,对项目区牧民要加强组织,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充分调动牧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使项目区按规划设计要求尽快建成。

二、技术指导与服务问题。

项目区建设过程需要农、林、水、农机、电等专业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指导,以保证项目区建设的科学性和质量。

三、项目区牧民科技培训问题。

项目区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好坏,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项目区和牧民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科技培训,为项目区实现科学生产管理,树立示范样板打下基础。

四、效性与速效性结合问题。

从总体讲,种植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见效缓慢。

如营造的防风林带,若干年后才能见效。

项目区土壤缺乏营养,肥力低,种植产量不高,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上,可选择土质好的地块,多施有机肥,种植饲料玉米;也可以采取草料轮种,先种草培肥地力,再种玉米,也可采取草料间种。

总之,要科学安排,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章项目区条件

第一节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区地处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的敖勒召其镇东郊,总面积27万亩,位于东径107°08′04″—107°56′06″,北纬37°59′40″—38°18′05″,项目区地块集中连片,距离城镇近,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第二节项目区土地权属占地面积

根据政策,土地(草场)使用权已落实到牧户,土地(草场)为牧户所有,本项目建设为项目区牧户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服务,故土地权属不作变更。

第三节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在地貌上为平缓梁地,海拔高度1200—1300m,在感观上较为平坦开阔。

项目区全部为天然放牧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干旱少雨,土壤贫脊,地下水位深,目前在土地利用上,主要做为小畜(山羊)放牧草场。

但是产草量很低,20—30亩草场才能养一只羊。

目前项目区的牧户基本上是靠天养牧,因此,开发部分草场,种植饲草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料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节气候条件

敖勒召其镇项目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属典型的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

基本特征是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

年平均气温7.1℃,及端最低气温31.6℃,极端最高气温36.7℃。

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29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77%以上,太阳年辐射13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45天,7℃以上的积温3458.3℃,230天;≥10℃的积温2928.6℃。

最大冻土层深1.2米。

年平均降水量291.4mm,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年蒸发量2514.8mm,全年平均风速2.8—3.8米/秒,最大风速29米/秒。

根据以上气候特点,发展种植业,首先要开发水源,进行灌溉。

大风是一项灾害性因素,必须要营造农田防护林。

第五节土壤条件

敖勒召其镇地势总的分布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200-1300米之间。

基本特征是:

沙、滩、梁相间。

土壤类型属棕钙土、灰钙土、沙壤土,土层厚度在3米以上,地上畜肥和绿肥充足,地下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含氮0.1ppm、速磷50ppm、速钾100ppm,适合于进行农业综合土地治理。

植被类型为荒漠化草原。

生长极耐干旱的猫头刺、狭叶锦鸡儿(红柠角)、红砂、针茅、冷蒿、三裂艾菊等。

由于干旱少雨,土壤缺乏营养,草场产草量很低,亩产干草20—50kg。

项目区发展种植业,除需要开发地下水源,营造农田防护林外,还需加强培肥地力。

 

第六节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条件

拟建设项目区无地表水可利用,但地下水较为丰富,水文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闭流区。

由潜水和承压水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第四系入渗散潜水含水层,厚度约30—40米,下部为白垩系的砂岩、粉砂岩、泥质砂岩组成的含水层和泥岩、砂质泥岩组成的相对隔水层,构成了该地区较厚的承压含水体,总厚度达200米以上,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约40—50米,静水位5—10米。

目前条件下宜井深度100—200米,单井出水量30—50立方米/小时,水质较好,根据外围井水的化验结果,PH值8.0左右,矿化度小于1克/升,各项指标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CB5084—92)的要求。

水化学特征以HCO3Na·Mg型为主,可作为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

委托单位提供,地下水静水位一般在10m左右,动水位在25m左右,降深8—10m,当地牧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