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24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docx

中国哲学原着选读宋明理学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宋明理学

太极图说①

无极而太极②。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③,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④,无极之真,二五之精⑤,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⑥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

无欲故静)⑦,立人极焉⑧。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⑨,斯其至矣!

[注释]

①《太极图说》是周敦颐对《太极图》寓意所作的发明。

周敦颐的《太极图》相传据道教的《无极图》和《先天图》改造而成。

②无极而太极,按后来朱熹的解释,无极指“无形”,太极为“有理”,二者相互发明而实为一物。

一句话,无极就是太极。

③五气,即五行。

④各一其性,五行各有其特定的属性。

⑤二五之精,二气五行作为气的精微。

⑥男、女,这里泛指生物界的两性之分,不专指人。

⑦主静,周氏自注“无欲故静”,系受《老子》“无欲以静”的思想影响。

但也有佛教“灭染成净”的思想因素。

⑧人极,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⑨易,这里指《周易》。

正蒙·太和①

太和所谓道②,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

起知于易者乾乎!

效法于简者坤乎③!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④,不如野马、絪緼,不足谓之太和⑤。

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

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

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⑥;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⑦。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⑧。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⑨。

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⑩。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⑪;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

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⑫。

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

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

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

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⑬,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途。

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

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诐而陷于淫矣。

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緼”,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

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

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

无非教也。

气聚则离明⑭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

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

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

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⑮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睹也。

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

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

故聚而有间则风行,风行则(而)声闻具达,清之验与!

不行而至,通之极与!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⑯。

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

凡天地法象,皆神化糟粕尔⑰。

天道不穷,寒暑(已)[也];众动不穷,屈伸(已)[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矣。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

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

”神易无方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

昼夜者,天之一息乎!

寒暑者,天之昼夜乎!

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

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昼夜也。

气本之虚则湛(本)[一]无形⑱,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⑲;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絪緼二端而已[焉]。

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

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气壹之动志也;凤凰仪,志壹之动气也。

[注释]

①《太和》是张载主要哲学著作《正蒙》的第一篇。

《正蒙》共十七篇,篇名取首句前字组成,如“太和”、“诚明”等。

②太和,源于《周易》乾卦《彖辞》,指宇宙整体的气运动。

道,太和之气运动变化的过程。

③易简,指乾的平易和坤的简直。

起知于易者乾简者坤,源自《周易•系辞上》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④气,聚散变化的现象气态。

神,清虚不可象的气的神妙本性。

⑤野马,奔腾不停的可感的游气。

絪緼,气运动的交相包孕状态。

⑥太虚,未具形质的清虚之气,也指与气化相对应的虚空。

本体,气的本来状态。

客形,气的暂时(现象)形态。

⑦客感,暂时性的感知,与客形相对。

⑧吾体,即本体。

吾常,气的运动规律。

⑨尽道其间,尽知气的聚散变化之道。

兼体而不累,全面把握气聚散变化之道而不受一方牵累。

存神,深刻了解太虚的神妙本性。

⑩语寂灭者往而不反,佛教徒追求超脱轮回。

循生执有者物而不化,道教徒追求肉体长生。

⑪有无混一之常,有无统一的规律。

⑫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以物质世界为幻觉和假象。

⑬三极,天、地、人。

大中之炬,最高的法则。

⑭离明,视觉。

⑮法象,一切具体的现象。

⑯鬼神,鬼,归(屈);神,伸。

指气的屈伸特性。

⑰糟粕,与清虚之气对应的气的现象形态。

⑱湛一无形,清澈纯净。

⑲一物无无阴阳者,无一物无阴阳者。

正蒙·诚明(节录)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①,非闻见小知而已。

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

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

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不有,何终始之有?

故曰“不诚无物”。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则亦莫如之何矣。

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

未尝无之谓体,体之谓性②。

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受光有小大、昏明,其照纳不二也。

天良能本吾良能,顾为有我所丧尔。

(自注:

“明天人之本无二”。

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

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

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③。

以生为性,既不通昼夜之道,且人与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诋。

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

过天地之化,不善反者也。

命于人无不

正,系其顺与不顺而已。

行险以侥幸,不顺命者也。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④。

[注释]

①诚明,源自《中庸》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自诚而明,儒家认识和修养方法之一。

与自明而诚相对。

②未尝无,指太虚之气实有。

体之谓性,性具于气之中,性依于气。

③湛一,清虚,指天地之性。

攻取,气质之性。

属厌,满足。

小、末与大、本,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④弗性,不以气质之性为性。

西铭①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②。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③。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④。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吾)幼。

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⑤。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⑥。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不愧屋漏为无忝⑦,存心养性为匪懈⑧。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⑨;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⑩。

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⑪;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⑫。

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⑬。

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⑭。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⑮。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注释]

①《西铭》,原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首段)。

张载原将其抄出贴在学堂的西窗上,题曰“订顽”,受到二程的称赞。

程颐改称“订顽”为“西铭”。

后来朱熹又将“西铭”从《乾称篇》中分出,单作注解,独立成篇。

②混然中处,与天地相合而位于其中。

③塞,充塞。

帅,统帅。

④与,同伴、朋友。

⑤颠连,困苦不堪。

无告,无处可告。

⑥其践形,惟肖者也,能够将仁义本性在形色中表现出来,才是相像于父母的孩子。

⑦屋漏,室内隐蔽的人不见处。

无忝,不辱父母。

⑧匪懈,不懈怠。

⑨崇伯子,崇国伯爵鲧之子,即大禹。

顾养,善于保养本性(天性)。

⑩颖封人,颖考叔。

锡类,将孝顺的美德赐予人类。

⑪不驰劳,竭尽努力。

底豫,达到欢乐。

⑫申生,春秋晋献公世子,从父令自缢而死。

⑬参,孔子弟子曾参。

⑭伯奇,周大夫尹吉甫的儿子,从父令被逐。

⑮庸,用。

玉女,即玉汝,器重、锻炼你。

程颢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①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於外物”,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

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②,无内外。

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

且以性为随物於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

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易》曰:

“贞吉,悔亡。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③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

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易》曰: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④孟子亦曰: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⑤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

两忘则澄然无事矣。

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

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

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何如哉?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於道亦思过半矣。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能精虑,当否,佇报⑥。

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

道近求远,古人所非,惟聪明裁之。

[注释]

①本篇选自《二程集》,因是程颢对张载所问“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的答复,故又名《答横渠先生定性书》。

定性亦即定心,程颢在心性修养问题上力求处理好己与物、心与理(道)的关系,反对内外、己物之分,向往进入一种“内外两忘”、“澄然无事”、“廓然大公”的境界。

②将迎,送迎。

③引语为《周易》咸卦九四爻辞。

按程颐解,意为心正则吉而无悔;若心意不定,则是有私,不能达到“廓然无所不通”的境界。

④引语为《周易》艮卦卦辞。

艮,止。

获,见。

按程颐解,指背(无)欲则心止而安,不见其身则无我,无欲无我又不交于物(不见其人),心则自定。

⑤凿,穿凿、牵强。

⑥佇报,等待答复。

程颐

答杨时论西铭书①

前所寄《史论》十篇,其意甚正,才一观,便为人借去,俟更子细看。

《西铭》之论,则未然。

横渠立言,诚有过者,乃在《正蒙》。

《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

《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②。

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

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述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

子比而同之,过矣!

且谓“言体而不及用”,彼欲使人推而行之,本为用也,反谓“不及”,不亦异乎!

[注释]

①本篇选自《二程集》,是程颐对弟子杨时“《西铭》之论”的回答。

杨时因《西铭》通篇讲爱,以为类同于墨家的兼爱之论,程颐对此进行了纠正。

②理一而分殊,后简约为“理一分殊”,南宋以后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二本,二元观,即:

墨家主张兼爱,则视父母无异于路人;但爱的施行,又首先给予自己的父母。

无分,即爱无等差。

易说·系辞①

“天尊,地卑。

”尊卑之位定,而乾坤之义明矣。

高卑既别,贵贱之位分矣。

阳动阴静,各有其常,则刚柔判矣。

事有理(一本作万事理也),物有形也。

事则有类,形则有群,善恶分而吉凶生矣。

象见于天,形成于地,变化之迹见矣。

阴阳之交相摩轧,八方之气相推荡,雷霆以动之,风雨以润之,日月运行,寒暑相推,而成造化之功。

得乾者成男,得坤者成女。

乾当始物,坤当成物。

乾坤之道,易简而已。

乾始物之道易,坤成物之能简。

平易,故人易知;简直,故人易从。

易知则可亲就而奉顺,易从则可取法而成功。

亲合则可以常久,成事则可以广大。

圣贤德业久大,得易简之道也。

天下之理,易简而已,有理而后有象,“成位乎其中”也。

圣人既设卦,观卦之象而系之以辞,明其吉凶之理;以刚柔相推而知变化之道。

吉凶之生,由失得也。

悔吝者,可忧虞也②。

进退消长,所以成变化也。

刚柔相易而成昼夜,观昼夜则知刚柔之道矣。

三极,上中下也。

极,中也,皆其时中也。

三才,以物言也。

三极,以位言也。

六爻之动,以位为义,乃其序也;得其序则安矣。

辞所以明义,玩其辞义,则知其可乐也。

观象玩辞而能通其意,观变玩占而能顺其时,动不违于天矣。

《彖》言卦之象,爻随时之变,因失得而有吉凶。

能如是,则得无咎。

位有贵贱之分,卦兼小大之义。

吉凶之道,于辞可见。

以悔吝为防,则存意于微小。

震惧而得无咎者,以能悔也③。

卦有小大,于时之中有小大也④。

有小大则辞之险易殊矣,辞各随其事也。

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

《易》之义,天地之道也,“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弥,遍也,纶,理也。

在事为伦,治丝为纶。

弥纶,遍理也。

遍理天地之道,而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验之著见之迹,故能“知幽明之故”。

在理为幽,成象为明。

“知幽明之故”,知理与物之所以然也。

原,究其始;要,考其终;则可以见死生之理。

聚为精气,散为游魂。

聚则为物,散则为变。

观聚散,则见“鬼神之情状”。

万物始终,聚散而已。

鬼神,造化之功也。

以幽明之故,死生之理,鬼神之情状观之,则可以见“天地之道”。

《易》之义,与天地之道相似,故无差违。

相似,谓同也。

“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义之所包,知也。

其义周尽万物之理,其道足以济天下,故无过差。

“旁行而不流”,旁通远及而不流失正理。

顺乎理,“乐天”也。

安其分,“知命”也。

顺理安分故无所忧。

“安土”,安所止也;“敦乎仁”,存乎同也;是以“能爱”。

“范围”,俗语谓之模量。

模量天地之运化而不过差,委曲成就万物之理而无遗失,通昼夜辟阖屈伸之道而知其所以然。

如此,则得天地之妙用,知道德之本源;所以见至神之妙,无有方所,而易之准道,无有形体。

道者,一阴一阳也。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动静相因而成变化,顺继此道,则为善也;成之在人,则谓之情也。

在众人,则不能识。

随其所知,故仁者谓之仁,知者谓之知⑤,百姓则由之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人鲜克知也。

运行之迹,生育之功,“显诸仁”也。

神妙无方,变化无迹,“藏诸用”也。

天地不与圣人同忧,天地不宰,圣人有心也。

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

天地圣人之盛德大业,可谓至矣。

“富有”,溥博也。

“日新”,无穷也。

生生相续,变易而不穷也。

乾始物而有象,坤成物而体备,法象著矣。

推数可以知来物。

通变不穷,事之理也。

天下之有,不离乎阴阳。

惟神也,莫知其乡,不测其为刚柔动静也。

易道广大,推远则无穷,近言则安静而正。

天地之间,万物之理,无有不同。

乾,“静也专”,“动也直”。

专,专一。

直,直易。

惟其专直,故其生物之功大。

坤,静翕动辟。

坤体动则开,应乾开阖而广生万物。

“广大”,天地之功也。

“变通”,四时之运也。

一阴一阳,日月之行也。

乾坤易简之功,乃至善之德也。

《易》之道,其至矣乎!

圣人以《易》之道崇大其德业也。

知则崇高,礼则卑下。

高卑顺理,合天地之道也。

高卑之位设,则《易》在其中矣。

斯理也,成之在人则为性。

(成之者性也。

)人心存乎此理之所存,乃“道义之门”也。

“赜”,深远也。

圣人见天下深远之事,而比拟其形容,体象其事类,故谓之象。

天下之动无穷也,必“观其会通”。

会通,纲要也。

乃以“行其典礼”。

典礼,法度也,物之则也。

系之辞以断其吉凶者,爻也。

言天下之深远难知也,而理之所有,不可厌也;言天下之动无穷也,而物有其方,不可紊也。

拟度而设其辞,商议以察其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也。

变化,爻之时义;拟议,议而言之也。

举“鸣鹤在阴”以下七爻⑥,拟议而言者也。

余爻皆然。

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

行鬼神者,数也。

数,气之用也。

“大衍之数五十。

”数始于一,备于五。

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则为五十。

五十,数之成也。

成则不动,故损一以为用⑦。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也。

变化言功,鬼神言用。

显明于道,而见其功用之神,故可与应对万变,可赞于神道矣,谓合德也,人惟顺理以成功,乃赞天地之化育也。

知变化之道,则知神之所为也。

合与上文相连,不合在下章⑧。

言所以述理。

“以言者尚其辞”,谓于言求理者则存意于辞也。

“以动者尚其变”,动则变也,顺变而动,乃合道也。

制器作事当体乎象,卜筮吉凶当考乎占。

“受命如响”⑨,“遂知来物”⑩,非神乎?

曰感而通,求而得,精之至也。

自“天一”至“地十”,合在“天数五地数五”上,简编失其次也。

天一生数,地六成数。

才有上五者,便有下五者。

二五合而成阴阳之功,万物变化,鬼神之用也。

或曰:

乾坤《易》之门,其义难知,余卦则易知也。

曰:

乾坤,天地也,万物乌有出天地之外者乎?

知道者统之有宗则然也,而在卦观之,乾坤之道简易,故其辞平直,余卦随时应变,取舍无常,至为难知也。

知乾坤之道者,以为易则可也。

[注释]

①本篇选自《二程集》。

程颐《易传》只注解了六十四卦,《系辞》以下无注。

本文则是对《系辞》思想的阐发。

编为《河南程氏经说》卷一。

②悔、吝,小灾、艰难。

忧虞,担忧惊怕。

③悔,追悔。

④小、大,指阴卦和阳卦。

⑤知,即智。

后“知则崇高”之“知”同。

⑥“鸣鹤在阴”以下七爻,《周易•系辞上》自“鸣鹤在阴”以下共引有《易经》爻辞七条,以孔子之言解之。

⑦即占筮数只用四十九。

⑧意思是说,《周易•系辞上》中“子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句应与上一句的“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神佑矣”相连,合为一章。

⑨受命如响,蓍草受人之命而报人吉凶,如响之应声。

⑩来物,来事。

胡宏

知言曰:

天命之谓性。

性,天下之大本也。

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②,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

曰:

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

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

人至于今赖焉。

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孰能一之!

知言曰:

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

进修君子宜深别焉。

知言曰:

好恶,性也。

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

察乎此,则天理人欲可知。

知言曰:

心无不在,本天道变化,为世俗酬酢③,参天地,备万物。

人之为道,至大也,至善也。

放而不知求,耳目闻见为己蔽,父子夫妇为己累,衣裘饮食为己欲,既失其本矣,犹皆曰我有知,论事之是非,方人之短长,终不知其陷溺者,悲夫!

故孟子曰: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胡子喟然叹曰:

至哉!

吾观天地之神道,其时无愆④,赋形万物,无大无细,各足其分,太和保合,变化无穷也。

凡人之生,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完具,无适无莫⑤,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非分,无过也,无不及也。

此中之所以名也。

夫心宰万物,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感于死则哀,动于生则乐。

欲之所起,情亦随之,心亦放焉。

故有私于身,蔽于爱,动于气,而失之毫厘,缪以千里者矣。

众人昏昏,不自知觉,方且为善恶乱,方且为是非惑。

惟圣人超拔人群之上,处见而知隐,由显而知微,静与天同德,动与天同道,和顺于万物,浑融于天下,而无所不通。

此中和之道所以圣人独得,民鲜能久者矣。

为君子者奈何?

戒谨于隐微,恭敬乎颠沛,勿忘也,勿助长也,则中和自致,天高地下而定位,万物正其性命而并育,成位乎其中,与天地参矣。

或问性。

曰:

“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立也。

”曰:

“然则孟轲氏、荀卿氏、扬雄氏之以善恶言性也,非欤?

”曰:

“性也者,天地鬼神之奥也⑥,善不足以言之,况恶乎?

”或者问曰:

“何谓也?

”曰:

“宏闻之先君子曰:

‘孟子所以独出诸儒之表者,以其知性也。

’宏请曰:

‘何谓也?

’先君子曰:

‘孟子道性善云者,叹美之辞也⑦,不与恶对。

’”

或问:

“心有死生乎?

”曰:

“无死生。

”曰:

“然则人死,其心安在?

”曰:

“子既知其死矣,而问安在邪!

”或曰:

“何谓也?

”曰:

“夫惟不死,是以知之,又何问焉!

”或者未达。

胡子笑曰:

“甚哉!

子之蔽也。

子无以形观心,而以心观心,则知之矣。

知言曰:

凡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

人以情为有累也,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有害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人以术为伤德也,圣人不弃术;人以忧为非达也,圣人不忘忧;人以怨为非宏也,圣人不释怨。

然则何以别于众人乎?

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

中节者为是,不中节者为非。

挟是而行则为正,挟非而行则为邪。

正者为善,邪者为恶。

而世儒乃以善恶言性,邈乎遼哉⑤!

知言曰:

彪居正问:

“心无穷者也,孟子何以言尽其心?

”曰:

“惟仁者能尽其心。

”居正问为仁。

曰:

“欲为仁,必先识仁之体。

”曰:

“其体如何?

”曰:

“仁之道弘大而亲切,知者可以一言尽,不知者虽设千万言亦不知也;能者可以一事举,不能者虽指千万事亦不能也。

”曰:

“万物与我为一,可以为仁之体乎?

”曰:

“子以六尺之躯,若何而能与万物为一!

”曰:

“身不能与万物为一,心则能矣。

”曰:

“人心有百病一死,天下之物有一变万生,子若何而能与之为一!

”居正竦然而去。

他日,某问曰:

“人之所以不仁者,以放其良心也。

以放心求心可乎?

”曰:

“齐王见牛而不忍杀,此良心之苗裔,因利欲之间而见者也。

一有见焉,操而存之,存而养之,养而充之,以至于大,大而不已,与天地同矣。

此心在人,其发见之端不同,要在识之而已。

知言曰:

天地,圣人之父母;圣人,天地之子也。

有父母则有子矣,有子则有父母矣,此万物之所以著见、道之所以名也。

非圣人能名道也,有是道则有是名也。

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明其用曰心。

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

圣人传心,教天下以仁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知言疑义》所载《知言》本文。

《知言》是胡宏的主要哲学著作,《知言疑义》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东南三贤”(朱熹、张栻、吕祖谦)围绕《知言》进行讨论的言论汇编,其中以朱熹言论为主。

②诏,告诫。

③为世俗酬酢,表现为日用酬酢的人生实践。

④愆,差错。

⑤无适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