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双曲扁壳的壳身和边缘构件常有哪些做法?
壳身可以是光面的,也可以是带肋的。
边缘构件一般是带拉杆的拱或拱形桁架,跨度较小时也可以是等截面或变截面的薄腹梁,当四周为多柱支承或承重墙支承时也可以柱上的曲梁或墙上的曲线形圈梁作边缘构件。
四周的边缘构件在四角交接处应有可靠连接构造措施,使之形成“箍”的作用,以有效地约束壳身的变形。
同时边缘构件在其自身平面内应有足够的刚度,否则壳身内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内力。
15、如何加强三边支承网架结构开口边的刚度?
三边支承网架自由边的处理无非是两种:
设支撑系统或不设支撑系统。
设支撑系统也称为加反梁,如在自由边专门设一根托梁或边桁架,或在其开口边局部增加网架层数,以增强开口边的刚度。
如不设支撑系统,可将整个网架的高度适当提高,或将开口边局部杆件的截面加大,使网架的整体刚度得到改善,或在开口边悬挑部分网架以平衡部分内力。
16、四点支承的正交正放网架与正交斜放网架应优先选用哪种?
为什么?
正交正放网架比正交斜放网架受力合理。
正方网架中位于柱上的桁架起到了主桁架的作用,缩短了与其垂直的次桁架的荷载传递路线。
而斜放网架的主桁架是柱上的悬臂桁架和边桁架,其刚度较差;对角线方向的各桁架成了次桁架,它的荷载传递路线较长。
因此,正交斜放网架刚度较差,内力较大。
17、简述正交类、斜交类筒网壳的受力特点?
正交类网壳的外荷载主要由波长方向的弦杆承受,纵向弦杆的内力很小。
很明显,结构是处于单向受力状态,以拱的作用为主,网壳中内力分布比较均匀,传力路线短。
斜交类网壳的上、下弦杆是与壳体波长方向斜交的,因此外荷载也是沿着斜向逐步卸荷的,拱的作用不是表现在波长方向,而是表现在与波长斜交的方向。
通常最大内力集中在对角线方向,形成内力最大的主“拱”,主拱内上、下弦杆均受压。
混合类网壳受力比较复杂,荷载向各个方向传递,结构空间作用明显。
18、如何提高扭网壳结构的刚度,减少挠度?
在扭网壳屋脊处设加强桁架,能明显的减少屋脊附近的挠度,但随着与屋脊距离的增加,加强桁架的影响则下降。
边缘构件的刚度对于扭网壳的变形控制具有决定意义。
扭网壳的支承考虑到其脊线为直线,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在扭壳周围设加强带/采用橡胶支座
19、网壳结构的选型应考虑哪些方面?
一、网壳结构的体型应与建筑造型相协调
二、网壳结构的形式应与建筑平面相协调
三、网壳结构的层数与跨度有关
四、网格尺寸尽量大,以减少杆件数
五、网壳的失高与厚度
20、建筑物的长宽比和高宽比对结构受力有何影响?
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比平面为正方形的建筑物更容易受到扭转,不均匀沉降等的威胁。
建筑物高宽比越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倾覆稳定性就越差;当高宽比一定时,降低建筑的质量中心则有利于结构的抗侧稳定性。
21、对于有复杂的建筑体型的建筑物,如何改善其结构受力性能?
对于复杂平面和复杂立面组合的结构布置,首先是限制;如限制裙房外伸,限制小塔楼的高度,限制内收尺寸等。
其次是加强,如通过设置刚性基础,刚性层,或其他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令人满意时,也可设置变形缝,把复杂的建筑体型分成若干个简单的结构单元。
22、为减少建筑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构造措施有哪些?
一、设置沉降缝,使缝两侧的建筑物可以自由沉降,以免产生裂缝。
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础至屋顶全部断开,并有足够的宽度
二、为避免设置沉降缝,可采用桩基,并将桩端支承在基岩上,减少结构的沉降量,或将主楼与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并调整基础底面的土压力,使主楼与裙房的基底附加压力和沉降量基本一致
三、采用设置施工后的浇带方法
23、为减少温差及混凝土收缩对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哪些构造措施?
一、设置伸缩缝来避免在设计中计算结构内的温差应力或收缩应力
二、设置施工后浇带:
后浇带宽800-----1000mm
三、为减少温度应力,首先的问题是要减少温差,一般采用保温隔热等措施,如在屋顶层增设保温隔热层,或者采用架空通风屋面,也有对外柱采用保温隔热措施
四、可对结构中温度应力比较敏感的部位,如在顶层、底层、山墙和内纵墙端开间等处适当加强配筋来抵抗温度应力
五、可将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在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把结构划分成长度较短的区段
2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在结构布置时应考虑哪些方面来提高抗震性?
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体型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其主要原则是: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宜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应均匀变化,楼层不宜错层,构件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不突变。
当建筑物顶层或底部由于大空间的要求取消部分墙柱时,结构设计应采用有效构造措施:
一、限制长宽比二、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24、圆顶结构下部支承结构一般有哪几种?
一、圆顶结构通过支座环支承在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上
二、圆顶结构支承在斜柱或斜拱上
三、圆顶结构支承在框架上
四、圆顶结构直接落地并支承在基础上
25、悬索屋盖结构稳定性差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适应荷载变化的能力差;二是抗风吸、风振能力差。
措施:
增加悬索结构上的荷载/形成预应力索-壳结构/形成索-梁或索-桁架组合结构/增设相反曲率的稳定索
26、交叉索网体系中边缘构件的布置方式?
一、边缘构件为闭合曲线形环梁二、边缘构件为落地交叉拱三、边缘构件为不落地交叉拱四、边缘构件为一对不相交的落地拱五、边缘构件为拉索结构
27、建筑结构布置时为何要注意对称性和连续性?
不对称会带来以下问题:
一、会引起外荷载作用的不均匀,从而产生扭矩二、会在凹
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三、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很难使三心重合。
不连续会形成薄弱层,容易发生破坏。
28、多层房屋常用的砌体材料有哪些?
有何优缺点?
多层房屋中常用的砌体材料有砖和混凝土砌块。
优点:
砌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隔声和抗腐蚀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它还可以就地取材,生产和施工工艺简单。
此外,砌体具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能,工程造价低。
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抗震性能差。
29、无筋砌体,配筋砌体,组合砌体的定义?
无筋砌体:
仅由块材和砂浆构成的砌体。
配筋砌体:
在灰缝中或在水泥粉刷中配置钢筋时,称为配筋砌体。
组合砌体:
在砌体构件的受拉或受压区用钢筋混凝土或配筋砂浆代替一部分砌体原有面积,并与原砌体共同工作,称为组合砌体。
30、混合结构的定义:
混合结构是指由砌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墙体),由其它材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木结构)构成水平向承重结构(楼盖)所组成的房屋结构。
31、内框架结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的定义?
内框架结构:
房屋内部由柱子承重,并与楼面大梁组成框架,外墙仍为砌体承重者,称为内框架结构。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
在房屋二层以上为砌体承重结构,但在底层需将一部分墙体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则称为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结构。
32、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墙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1)纵墙承重体系;2)横墙承重体系;3)纵横墙承重体系;4)内框架承重体系。
33、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那种结构布置比较好?
为什么?
由于横墙是非承重墙,因而可以任意设置或连续多开间不设置,从而给建筑上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与横墙承重体系相比,纵墙承重体系墙少,自重轻,刚度较差,抗震性能也较差,且楼屋面需加大梁而增加用料,故高烈度地震区不适合,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及中小型工业厂房;横墙承重体系墙体较多,自重大,楼面材料较节省,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多用于小面积建筑和开间小的办公楼中。
34、混合结构房屋在结构布置中主要考虑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1)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或纵墙承重的方案;
2)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3)门窗洞口宽度的限制。
35、简述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优缺点?
钢框架优点:
自重轻,抗震(振)性能好,施工速度快。
缺点:
用钢量大,造价高,及耐水、耐腐蚀性能差,目前我国应用较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造价低廉,取材方便,耐久性好,可模性好,应用较广泛。
36、承重框架的定义:
在承受较大楼面竖向荷载的方向布置主梁,相应平面内的框架称为承重框架。
37、按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38、无梁楼盖结构的定义:
无梁楼盖结构是指楼盖平板(或双向密肋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而不设主梁和次梁,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子传至基础。
39、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有:
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40、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1)剪力墙的宽度和高度与整个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2)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及160mm;
3)如需开洞,洞口应上下对齐,布置规则,洞与洞之间,洞到墙边的距离不能太小。
41、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将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在底部改为框架,即成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39、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它克服了框架结构抗侧力刚度较小的缺点,迷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开间过小的缺点,既可使建筑平面灵活布置,又能对常见的3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
42、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有哪几点?
1)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是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
2)从建筑布置角度看,减少剪力墙数量则可使建筑布置更灵活。
3)从结构的角度看,剪力墙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侧向力,对结构抗侧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剪力墙数量不能过少。
43、筒体结构体系包括哪些类型?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多重筒结构和束筒结构。
44、框筒结构为保证足够的抗侧刚度有哪些具体要求?
墙面上窗洞面积不宜大于墙面总面积的50%,周边柱轴线间距为2.0-----3.0m,不宜大于4.5m,窗裙梁截面高度一般为0.6-----1.2m,截面宽度为0.3-----0.5m,整个结构的高度比宜大于3,结构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与建筑高度比的限制是()。
A.1/500
B.1/550
C.1/600
D.1/800
满分:
4分
2.薄膜结构的主要缺点是(C)。
A.传力不明确
B.抗震能力差
C.耐久性差
D.施工复杂
满分:
4分
3.下列哪项不是网壳结构特点(D)。
A.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
B.稳定性好
C.安全度高
D.平面适应性差
满分:
4分
4.通过增加悬索结构上的荷载来加强悬索结构稳定性的方法中,一般认为当屋盖自重超过最大风吸力的(B)倍,即可认为是安全的。
A.1~1.1
B.1.1~1.3
C.1.2~1.4
D.1.5~2
满分:
4分
5.单层悬索体系的优点是(A)。
A.传力明确
B.稳定性好
C.抗风能力好
D.耐久性好
满分:
4分
6.外墙现浇框架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mm。
A.75
B.65
C.55
D.45
满分:
4分
7.筒中筒中内筒和外筒的距离一般以(C)m为宜。
A.5~8
B.8~10
C.10~16
D.16~20
满分:
4分
8.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满分:
4分
9.高层建筑结构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不包括(C)
A.框架结构体系
B.剪力墙结构
C.砌体结构
D.筒体结构体系
满分:
4分
10.楼盖平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而不设主梁和次梁,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子传至基础的结构称为(B)。
A.现浇框架结构
B.无梁楼盖结构
C.装配式框架结构
D.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满分:
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采用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ABCD)三种。
A.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B.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C.混合承重方案
D.内框架承重方案
满分:
4分
2.悬索结构根据拉索布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ABC)。
A.单层悬索体系
B.双层悬索体系
C.交叉索网体系
D.立体索网体系
满分:
4分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BCD)。
A.整体式
B.半现浇式
C.装配式
D.装配整体式
满分:
4分
4.空气薄膜结构即充气结构,通常分为(ABC)三大类。
A.气压式
B.气乘式
C.混合式
D.充气式
满分:
4分
5.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包括(abcd)。
A.立面效果的对称
B.建筑平面的对称
C.质量分布的对称
D.抗侧刚度的对称
满分:
4分
6.张拉整体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A.自承式
B.预应力提供刚度
C.自平衡
D.恒定应力状态
满分:
4分
7.简单平面的尺寸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A.平面尺寸
B.立面尺寸
C.绝对尺寸
D.相对尺寸
满分:
4分
8.交叉索网体系适用于(abc)等建筑平面。
A.圆形
B.椭圆形
C.菱形
D.矩形
满分:
4分
9.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A.适应荷载变化能力差
B.抗风吸能力差
C.抗震能力差
D.抗风振能力差
满分:
4分
10.混合空间结构的组成需考虑以下几个原则(ABCD)。
A.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B.结构受力均匀合理
C.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D.施工简捷,造价合理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满分:
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建筑物越高,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影响越大。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2.气乘式薄膜结构是靠不断地向壳体内鼓风,在较高的室内气压作用下使其自行撑起,以承受自重和外荷载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3.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4.气压式薄膜结构有两种型式,即气肋结构和气被结构,前者适用于大跨度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5.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倾覆稳定性越好。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第1章钢筋砼楼盖设计
1、现浇钢筋砼楼盖有哪几种类型?
其各自的受力特点和实用范围如何?
答:
单项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无梁楼盖、井式楼盖。
我们做过的作业
2、如何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
答:
在进行板、次梁和主梁布置时,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结构布置合理、造价比较经济。
跨度:
主梁一般为5~8米;次梁4~6米;板1.7~2.7米。
一个主梁跨度内次梁不宜少于2根,故板的跨度通常为2米左右。
板的厚度:
板厚不宜小于板跨的1/40.
梁的布置:
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而次梁则沿纵向布置,主梁必须避开门窗洞口;
梁格布置应力求规整,板厚与梁截面尺寸尽量统一,柱网宜为正方形或矩形,梁系尽量可能连续贯通宜便于设计和施工;梁、板尽量布置成等跨度。
3、单向板肋形楼盖的板、次梁、主梁计算简图如何?
如何确定各自的荷载、跨度?
主梁弯矩图的特征如何?
答:
在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时,板,次梁,主梁的跨度均可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若支程长度较大时,可进行如下修正:
当板与梁整浇时,中间跨跨度不大于1.1Ln,当梁与支座整浇,中间跨跨度不大于1.05Ln,边跨跨度不大于1.025Ln+b/2.
5、如何进行井式楼盖的布置?
井式楼盖是由双向板与交叉梁共同组成的楼盖。
两个方向的辆不分主次,其高度相同。
交叉梁的布置方式:
正交正放与正交斜放两种。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如果不相等,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a/b=1.0~2.0。
应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应尽量使a/b在1.0~1.5之间为宜,一般格间距在2~3m较为经济,且不超过3.5m。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高度宜相等,可根据楼盖荷载的大小,取h=l1/16~l1/20(l1为短跨跨度),但h最小不得小于l1/30,需要时h也可以做得大些。
6、如何进行无梁楼盖的布置?
无梁楼盖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每一方向的跨数不少于3,跨柱距一般≥6m,无梁楼盖的板厚一般为160~200mm,板厚与板的最大跨度之比为1/35(有柱帽)或1/32(无柱帽)。
第二章建筑地基与基础
1、地基土分哪几大类?
各类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土颗粒粒径的大小划分(六类):
岩石(主要分布在山区);碎石土;砂土;粉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粘性土;人工填土。
2、地基必须要满足哪些设计要求?
为什么要满足这些设计要求?
(1)承载力计算: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都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地基变形验算:
防止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而使建筑物发生局部塌陷问题。
3)稳定性验算:
防止建筑物因受到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失稳问题。
(4)抗浮验算:
防止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
3、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建造在一般砂土、粘性土上的高层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与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1).建筑物自身的特性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取?
各种不同的砂土和粘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大约是多少?
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表格法,当地经验法。
5、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计算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1、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不能扩散应力,因此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致。
而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下,基础均匀下沉。
刚性基础具有“架越作用”,而柔性基础没有。
承载力相对较小,受压不受拉;毛石、砖、素混凝土均属于刚性基础。
2、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抗弯刚度很小,可随地基变形而任意弯曲。
而刚性基础的抗弯刚度极大,原是平面的基底,沉降后依然保持平面。
承载力大且抗拉抗压能力强;钢筋混凝土基础。
6、基础有哪些类型?
它们的应用范围如何?
答:
一、按使用的材料分为:
灰土基础:
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广泛采用灰土基础。
砖基础:
一般混合结构房屋的墙、柱基础广泛采用砖基础。
通常的做法是与灰土基础或三合土基础等组成复合基础以节省砌砖量和降低造价。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做成阶梯形,每阶高度和毛石墙厚度不宜小于400mm,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
三合土基础:
我国南方常使用三合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条件较差、基底宽度不大于1100mm的浅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需要埋置较深时,可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
二、按埋置深度可分为:
浅基础、深基础。
在选择基础方案时,优先考虑浅基础。
三、按基础变形,浅基础又可分为:
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四、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