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6902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docx

《邓稼先》综合练习2含答案

邓稼先

基础闯关全练

1.(独家原创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tuò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kuì的。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鞠躬尽瘁()奠基()元勋()开tuò()

当之无kuì()

(2)从词性的角度判定,语段中的“正好”是________词。

(3)语段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是________,应为________。

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杀牲切肉)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怀胎生育)

D.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新鲜的被人所知道)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一句中的“只”是形容词。

能力提升全练

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男儿立志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B.他走私贩毒,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毒瘤”。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小亮名牌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担任了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B.课文第五部分重点写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具体化。

C.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邓稼先》一文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

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年模拟全练

1.(2019山东德州乐陵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4,★*)下列画线词语是介词的是()

我想邓稼先的(A)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B)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C)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D)绝对相信他。

2.(2019山东滨州部分学校第一次月考,7,*★☆)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户晓⑤可歌可泣

D.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3.(2019山西太原师院附中3月阶段考试,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C.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于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五年中考全练

(2019山东青岛中考,19-22)现代文阅读。

(18分)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望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绮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

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吹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11)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

“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12)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父亲就像一枚纤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

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太☆)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4分)

答: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6分)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3分)

答: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3分)

答:

4.(★★★)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4分)

答:

核心素养全练

(独家原创试题)邓稼先是中国研制和发展妈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口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学习了《邓稼先》一文后,七年级某班开展了“缅怀邓稼先,立志报祖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示例一:

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示例二:

此乃“‘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墓,他是一个比平凡人还要平凡的人,却为中国“两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答:

(2)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问题一:

问题二:

(3)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邓稼先同志致敬,继承邓稼先同志未竟的事业?

答:

 

答案解析:

基础闯关全练

1.答案:

(1)cuìdiànxūn拓愧

(2)副

(3)书名号双引号

解析:

(1)给加点字注音,要注意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

如“瘁”不要误读为suì,“拓”不要误写为“袥”。

(2)判定词语的词性,要根据它的一般词性和在句中的语法作用。

“正好”在句中是副词,“恰好”的意思。

(3)语段中的“‘两弹’元勋”是特定称谓,应该用双引号。

2.B

解析:

A.“宰割”在句中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C.“孕育”在句中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D.“鲜为人知”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意思。

3.D

解析:

“只”在句中是副词。

能力提升全练

1.B

解析:

该句中的“他”是犯罪分子,“当之无愧”是褒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可改用“臭名昭著”。

2.B

解析:

课文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三年模拟全练

1.C

解析:

了解介词的特点及常用的介词,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判定。

A.名词。

B.动词。

C.介词。

D.副词。

2.A

解析:

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在具体的语境中从内容的衔接、词语的搭配等角度恰当辨析运用。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任人宰割:

任凭别人侵略、压迫、剥削。

当之无愧:

可以毫无羞愧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3.D

解析:

“巧夺天工”的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修饰“自然景观”。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

①用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④段开头“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第⑤段开头“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第⑥段开头“父亲有‘两不记’”;第⑦段“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第⑧段“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

将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2.答案:

第②自然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

句段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

结构上的作用要看句段所处的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

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中间段的作用大致有:

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铺垫作用;插叙,补充交代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信息。

结合上下文,第②段“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盟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由表示时间的词语可知,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得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

引出下文对父亲绝活的描述,所以它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答案:

(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

一举手,一投足中将父亲的高超技艺勾画得栩栩如生。

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

(2)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

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的赞美和歌颂。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是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

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突出了父亲技艺的高超,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之情。

解题思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

“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使用比喻修辞,充满乡村泥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劳动的赞美。

答题格式:

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情感)。

4.答案:

不可以。

原标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

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人格高尚。

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理由可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方面去谈。

对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分析。

标题的作用一般是:

象征意义;语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

本文①一(10)段叙述了父亲“一针一线”的裁缝绝活和高超技艺。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突出了父亲品格高尚。

结合文末“父亲就像一枚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理解,父亲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是将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串联在一起,揭示了文章主旨。

“一针一线皆关情”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

而若用“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作标题,则较平淡,只是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并没有“一针一线皆关情”

的表达效果。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

(1)(示例1)一生对祖国忠诚纯正,信念坚定,默默奉献。

让我们铭记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示例2)这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墓,他是一个比普通人还普通的人,却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2)(示例)问题一:

请问在科研方面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问题二:

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讲几句带有激励性质的话,好吗?

(3)(示例)向邓稼先同志致敬的最好方式,不是悲伤,而是行动。

用我们的智慧、理想和执着,铸就祖国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早日把“中国梦”变成现实。

解析:

(1)拟写墓志铭,注意要把墓主的贡献和精神放在首位,并点出名字。

语言要简洁优美,有感染力。

(2)可围绕科学家在科研、对后继者的希望和激励等方面设计问题。

(3)要紧扣“在当前形势下”“继承”等回答,能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