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70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

 

执教:

王芳

单位:

金凤区第六小学

时间:

2011、4、9、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经历尝试、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其笔算的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感受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难点:

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到的积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把探究留给学生,把开启学习内驱力的“钥匙”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明确目标,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形成和优化过程,核心是不断体验算法的价值从而形成策略意识,提升数学思维。

四、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2、讨论交流,优化算法:

 3、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4、沟通联系,进行小结。

(1)沟通横式和竖式之间的联系,

(2)沟通两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联系。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四)归纳总结。

课本中以买书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主情境,统领“买书”、“美文诵读明星评比”、“捐书”等一系列小情境,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

每个情境都有问题等待学生去解决,充满挑战性。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

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以往的计算教学过多了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今天,使我们清楚认识到:

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例1与“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比较熟练地计算。

3、学生在自主探究、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答题卡.

教学前设计

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师生互动:

1、播放“打造书香校园”短片,感染学生。

2、学生结合本校实际谈谈自己为“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作出哪些贡献?

一、创境引题,提出问题

1、谈话互动:

自开展创境“书香校园”以来,同学们越来越爱买书、看书、参加各种活动了。

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书店买书)

数学信息:

一本书12元。

提问:

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只要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买2本书需要多少元?

12×2=24元

买5本书需要多少元?

5×12=60元

买11本书需要多少元?

12×11=

买12本书需要多少元?

12×12=

买24本书需要多少元?

12×24=

买200本书需要多少元?

12×200=

(略)

3、给算式分类,揭示课题:

上面的算式有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等

提问:

计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算式的得数,订正时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怎样计算的?

今天你还想学会什么?

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你又想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两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

笔算格式是怎样的?

等等问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估一估

师:

买24本书大约要花多少钱,你能估计一下吗?

学生集体交流。

(板书估计结果)

追问:

就按估算结果付钱可以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不可以。

要算出准确值。

2、尝试计算

自主从以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来研究。

例如:

24×12=

(1)提问:

该怎样计算24×12呢,这就要请你自己开动脑筋,试着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a、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试着写下来。

b、四人一组,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的解题方法。

(预计学生有口算,有笔算:

12×3×8=288

24×2×6=288

24×2=48  24×10=240  240+48=288

(3)学习竖式算法、写法:

 2   4

                ×1 2

                   4  8……2×24的积

              2  4  ……10×24的积,

2 8  8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

说说每步算什么?

乘积的位置写在哪?

结合情境每步又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试着说一说,说不上时加以引导。

重点提问:

12×20的乘积240为什么写成24?

(4)示范:

老师完整地写一遍竖式。

运算步骤边写边提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注意数位对齐。

最后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生互动说算理,师板书)

(5)算一算:

32×13=

独立完成后,追问:

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用竖式笔算?

(6)比较:

观察算式,看看口算(横式)与笔算有什么异同?

联系复习比较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有什么异同?

(7)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出示学习提纲;议一议:

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先算什么,结果怎样写?

再算什么,结果怎样写?

最后算什么,结果怎样写?

学生充分回答后,出示计算方法读一读。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的得数加起来。

3、小结: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

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组合作互相补充。

4、反馈练习:

6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把算式填完整)

23      33             4  311× 1  3   × 3  1        ×1  2×2 5

6 9                                 

订正时,选一题说说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1、男女生竞赛:

完成书第64页第1题,第2题。

12×4432×1342×1121×23

23×3241×2122×2334×12

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订正后男女生互相给出评价:

谁做得又对又快,谁的书写格式好等)

2、数学小医生:

(电脑出示情境图:

美文诵读篇数计算出错,请改正)

    33                   4  2                     2  3

× 1  3                × 1  1                 ×2  1

    9  9                 4  2                     23

     33            42              46

 329            462                 6 9

改正后,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3、解决问题:

(电脑出示情境图:

“漂流书屋”捐书图)

同学们为“漂流书屋”捐赠图书,如果每班捐赠29本新书,那么11个班能捐赠多少本新书?

学生板演后,说一说两个“29”有什么不同?

4、拓展延伸,体验愉悦:

巧解算式谜:

234

× × 

6

6

68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清自己是怎样找出空着的数的即可。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重点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那种计算方法?

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完成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通过交流活动拉近师生距离,增加亲切感,同时也为新知学习做好情景创设的铺垫。

 

将枯燥的计算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使计算更具趣味性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把书上情境图利用起来,结合“打造书香校园”情境,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把时间留给后面的探究算法环节。

 

口算和笔算练习帮助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这里是由学生提出要学的问题,而不是由老师来规定,体现了“以学定教”

 

“先估后算”使学生体会准确计算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合作探究学习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想法这样小组合作才有效率有价值,不至于流于形式。

同时通过交流、同学复述、师生总结三个层次,做到扎实有效。

重点突出,也就是要讲清算理。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所以然。

 

“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用竖式笔算”悄然无声地优化算法。

这样的优化是学生自主的,内在的。

沟通笔算和口算是为了进一步理解算理。

 

学习提纲的作用在于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思考的顺序及结构。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醒学困生笔算格式的正确书写。

 

改错目的不光在改,更重要的是受到的教育意义。

 

多样的练习巩固刚刚发现和总结出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

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并逐步发展数学思维。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4

                ×1 2

                   4  8……2×24的积

              2  4  ……10×24的积,个位上的0不写

2 8  8

教学反思

4月11日下午上完这节课后,我又旁听了另外两位老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听过之后感触很深,不由地对这一课的教学做了深入的反思,有感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和困惑。

成功之处:

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在解决问题中,逐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小专题,使计算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结合情境感知计算顺序和方法,进而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是,创设一个“打造书香校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我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

1、掌握乘的顺序。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

在对比横式与列竖式时,学生都喜欢横式的算法,因此我顺水推舟的说:

“实际上横式与列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

列竖式的方法比横式方法还要简便,实际上列竖式也是先算24乘2的积;再算24乘10的积;再把24乘2的积和24乘10的积想加。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

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不仅注意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不足之处:

通过自己做课和听其他老师做同一节课之后,发现有以下现象困扰着这堂课的教学。

1、时间的合理调控问题。

为了是问题在情境中,同时能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所以安排提问——列式——分类——揭示题目的一系列活动。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有兴趣,提问也合理,只是时间有点长,影响到后面的探究有点紧张。

我想以后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尝试提前布置为课前预习作业,课堂展示分类结果。

可能会解决以上问题,效果更好。

2、出现教学明显不严谨现象。

作为执教老师在例题教学中遗忘了横式的答案,虽然后来发现引导学生及时补上,并及时教育学生自己计算时不要忘了写横式得数。

如果只有我自己出现这个错误,我以为是个人的错误。

现在三位教师都出现这种情况不由让人深究。

这个环节确实涉及很多内容,有计算顺序、算理、格式等,整个计算过程叙述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里就需要老师有极强的调控能力,努力做到周到细致。

3、课堂的容量较少。

课堂上虽努力调控,但容量仍未按预设完成。

自我剖析后,我觉得是教学中过于强调算法和算理,总想多让学生说说,反而适得其反,造成拖沓不利索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不得脱身。

如果只明确方法,少究算理,重点放在多练多用中慢慢体会,是否可以突破这一“紧箍”,从而实现以量的积累达到质量的飞跃呢?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我有以下收获:

一是“创情境”。

只有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计算才能打破枯燥,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明算理”。

只有学生理解了算理,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才能有助于学生自主提炼出计算方法。

三是“讲数量”。

讲数量的前提是讲质量,保证了质量和速度才能积聚数量,而当学生经历一定数量的计算后,能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能灵活解决问题。

    总之,这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思维的多元性,注意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中体现自我的价值,品尝成功喜悦,同时实现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并让学生感受“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