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67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docx

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导学案双边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页到第27页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1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7~9页主题图,糖果、桔子(或用教具代替),相关课件及学具。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1、每个小组派一人把喜欢的糖果或花生拿来,分给自己小组的同学。

各小组的同学合作分,代表汇报分的结果。

2、各组一名学生汇报结果。

3、小组讨论,为这种分法取名:

平均分。

回答;他们每人分得的不一样多。

4、思考怎样把平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分。

(减多或补少)

5、完成“做一做”。

汇报:

每人可分得2个面包。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全班汇报发现。

2、刚才哪些组分得糖果(花生)每人一样多?

哪些不一样多?

3、你能给第一组、第四组、第六组的分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

平均分)

第二、三、五组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强调“每份一样多“)

4、你能把不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人吗?

5、引导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分面包。

可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

1、学习例2。

(1)小组动手分一分

(2)小组汇报方法。

(3)中跟老师起想: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3个3个地分。

2、用实物分一分,观察每分有多少根。

3、小组活动完成“做一做”摆一摆,分一分,交流自己的分法。

4、动手摆一摆汇报:

可以。

1、教学例2: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

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2)学生汇报分法。

(3)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2、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瓶酸奶水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4、讨论:

平均分成1份或平均分成10份可以吗?

每份是多少?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1)第二种分法是正确的。

(2)是平均分,每份是4个。

但要求分4份,不正确。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回想,并交流。

1、引导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哪种分法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观察第三种分法:

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正确的分法吗?

2、请学生装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测评

1、完成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三第2、3题。

同步练习:

12个桃子放在3个盘里,要使每个盘里的桃一样多,该怎样分?

你有几种分法?

(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4)4个4个地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梳理)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教案反思: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1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

小棒若干、15个同样的小长方体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1、根据实际情况畅所欲言。

2、观察,积极汇报。

1、出示例3情景图:

请同学们观察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可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

1、学习例3。

(1)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2)分组探讨,解决分一分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果。

(3)汇报讨论结果:

每2个一份,所以能分成4份。

(4)说说自己的方法及理由。

(5)跟随老师的思路一起小结。

2、完成“做一做”。

1.2两题

1.摆一摆,填一填,可动手用小棒试试。

2.圈一圈,填一填。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装几盒?

每4个装一盒,每8个装一盒呢?

汇报分的结果。

集体订正。

1、教学例3。

(1)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你能用你搜集的信息帮她解决分果冻的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3)指名汇报并板书。

(4)还有其他办法吗?

(5)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所以能分成4份。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2.3题。

(2)看图,理解题意。

(2)小组内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

借助学具说一说分法。

汇报。

3、完成第12页第6题。

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想法。

1、引导完成教材第11、12页各题。

(1)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组织小组交流并动手分一分。

组织全班交流。

2、引导完成教材第11页第4题:

给猴子分香蕉。

请小朋友帮小猴子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用学具在桌上分一分。

3、引导完成第12页第6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巡视,适时指导个别小组。

组织汇报,订证。

测评

1、完成第12页的练习二。

同小练习:

1、一共有15本书,分给3个同学前两人各分得6本,第三个同学可分得几本?

这是平均分的吗?

如果要平均分,每人应分得几本?

2、有15个球,每3个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准备多少个篮子?

如果每5个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准备多少个篮子?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指导名回答,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每4个人租一条船,总共要租6条船。

24里面有几个4?

24里面有6个4,所以要租6条船。

教案反思: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1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相关情景图、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1、观察竹笋图片。

仔细倾听老师叙述,积极回答问题:

把竹笋平均分成4份。

每个盘子里应该放几个?

2、动手操作,思考问题

1、出示竹笋图片引入。

今天,熊猫要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一大早就去挖了好多竹笋。

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

请同学们帮它想一想。

2、引导学生实际操作。

分的过程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1、学习除法知识。

认真倾听,了解除法,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写。

(1)认识除号,学习写法。

认真倾听,认识“÷”,知道除号的书写要领。

练习写“÷”号。

(2)学习用除法列式,想想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看老师板书。

自己读一读。

3、完成教第13页“做一做”,全班汇报。

 

4、学习例5。

(1)看情景图,理解图意:

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用算式表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

(2)对照分的过程说一说:

20表示竹笋的总数,4表示每盘中放的竹笋个数,5表示可以放几盘。

看书,熟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思考,比较、讨论,汇报。

1、引入除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板书:

除法)。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认识除号,学习写法。

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自己的符号。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再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叫做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要对齐。

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吧。

(2)引导用除法列式。

把要分的数12写在最前面,分成4份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盘放3个,我们就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

12÷4=3。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3、引导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4、教学例5。

(1)出示情境图,要求仔细观察: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熊猫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出示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个问题也用除法来表示?

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2)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过程,说说被除数20、除数4、商5分别表示什么?

5、思考:

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熊猫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出示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个问题也用除法来表示?

学生根据提问进行分小组交流展示。

1、引导完成练习三第2题。

(1)怎么分?

怎么列式呢?

(2)引导学生说这样分表示什么意思呢?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写出除法算式。

3、请学生装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测评

1完成第13,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15页练习四1-4题。

同步练习:

1、写出除法算式。

(1)18除以3等于6。

(2)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

(3)被除数是20,除数是4,商是5。

(4)16朵花,每4朵花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2、有10个苹果,全部分完可以他给几个小朋友?

有几种分法?

(列出算式)

3、有25个人要去机场乘飞机,有两种车:

一种是面包车,每辆车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车可乘3人,问:

可以怎样派车,把25人送到机场?

哪一种派车方案比较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梳理)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

问题:

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

平均分:

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除法:

12÷4=3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教案反思:

 

时间:

2014年2月2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格子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观察主题图,小组交流从图中看到的情景。

汇报。

出示例3主题图。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讨论、汇报: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2)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2、汇报:

15÷3=5(只)15÷5=3(个)

3、先在小组里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再全班交流汇报。

4、弄清题意,独立思考:

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如果分成3组,每组应是多少人?

与同桌讨论,列出算式。

15+3=1818÷3=6

1、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同学们真能干,一幅图提出了两个问题。

该怎么解答?

(板书)

3、你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和组里的同学讨论。

4、看!

又来了3只蚕宝宝,现在每个纸盒放几只呢,你是怎么算的?

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1、完成“做一做”。

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独立解决。

汇报。

2、独立完成练习五第1~2题。

独立完成,汇报。

3、完成第3题。

(1)有14个拖把,每班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2)提出问题:

如果平均分,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多少张画片?

(3)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主动汇报。

4、小结,汇报收获。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5练习题1

请学生观察情景图,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道题的异同,并说说怎么算的?

指名汇报,订正。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巡视,个别指导)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汇报结果及算式表示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测评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

同步练习:

1、15÷5=(),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数问题。

2、小红买了红、黄、蓝三种彩色铅笔,每种一样多,共18枝,红色铅笔有几枝?

黄色铅笔和蓝色铅笔呢?

解决问题

15÷3=5(只)15÷5=3(个)

15+3=1818÷3=6(只

教案反思: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2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

2、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体验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用口诀求商的简便。

3、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

相关插图、有12张桃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听故事,进入情景。

你从主题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解决吗?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1、看图,思考问题:

小猴摘了几个桃子?

猴妈妈准备给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汇报,说明算法。

2、认真听讲。

 

3、回答:

4。

汇报想法。

4、独立完成。

读题,理解题意。

(1)12÷3。

(2)汇报自己的想法。

 

5、学习小结。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通过动手分桃子,我们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猴。

如果不动手分,该怎样想呢?

(板书课题)

2、刚才有同学用乘法口诀很快找到了答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12÷3的商是几?

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说一说?

4、巩固方法,灵活应用。

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怎样列式?

(2)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5、小结。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并思考这些题有什么特点?

汇报。

2、完成练习四第1题。

认真观察图,同桌说说图意,再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四第2题。

4、完成练习四第3题。

1、引导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

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题。

巡视,指导。

3、引导完成练习四第2题。

巡视。

订正。

4、引导完成练习四第3题。

测评

完成教材练习五4题。

同步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4O3=812O3=96O2=128O2=4

7O7=19O3=274O4=015O5=6O2

2、12÷4=(),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4=1212÷3=4

12÷4=3

教案反思: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3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相关插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观察主题图,汇报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铝汇报)

1、根据图上信息提出问题。

(1)每盒有4个包子,有这样的6盒,一共有多少包子呢?

(2)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共栽了24棵树,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3)一共有24个包子,分6盒,那每盒有多少包子?

2、独立思考,汇报。

(1)4×6

(2)24÷4

(3)24÷6

3、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4、计算,得出结果。

讨论交流,总结结果。

5、总结,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找出规律。

1、根据图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板书:

每盒有4个包子,有这样的6盒,一共有多少包子呢?

(2)板书:

一共有24个包子,分6盒,那每盒有多少包子?

(3板书:

一共有24个包子,每盒放4个,可以放几盒?

2、怎样列算式。

3、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商是几?

你是怎么算的?

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5、小结:

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了哪些乘法口诀求商?

1、独立完成教材第19做一做。

汇报,说出求商的方法。

2、独立完成教材第20练习四1,2,3

独立解答。

汇报。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教材第19做一做。

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汇报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0练习四第1,2,3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巡视。

测评

1、完成练习四4—6题。

同步练习:

1、用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编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用3、10、14、15、12、21、6、5、2、30、7、18、35写出你熟悉的除法算式。

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3、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有多少个?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盒有4个包子,有这样的6盒,一共有多少包子呢?

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共栽了24棵树,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有24个包子,分6盒,那每盒有多少包子?

4×6

24÷4

24÷6

教案反思:

 

仙居县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时间:

2014年2月1日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徐碧琼

审核人

课题

表内除法

(一)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格子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化

修改

思考,回忆并积极抢答:

表内除法。

1.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2.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3.任意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明确学习内容,生回忆总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整理和复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学习的新知识,在小组内交流。

(积极汇报)。

2、复习除法的意义。

(1)看主题图,说出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说明它们的关系。

(3)回答问题,小结知识。

3、复习除法计算。

分两人小组进行口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4、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同学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再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平均分”是什么意思,是否还有不一校的分法。

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1、单元知识整理。

(1)在这一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板书)

2、复习除法意义。

(1)出示第1题主题图。

(2)引导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3)指名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3、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

总结:

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除法算式的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4、复习除法应用题。

哪位同学能把你的分法及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说一说发现。

小结:

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宝,现在每个纸盒放几只呢,你是怎么算的?

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1、完成第27页第1题。

独立完成。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7页第2题。

獐完成。

口头汇报。

3、完成第27页第3题。

看信息,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集体订正。

4、做游戏。

5、独立完成练习中的习题。

集体订正。

1、完成教材第27页第1题。

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完成教材第27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指名汇报。

3、引导完成教第27页第3题。

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4、指导做游戏。

5、完成练习八中的习题。

(3)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