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40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达克罗技术标准.docx

达克罗技术标准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Dacromet)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 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 达克罗涂层的特点

(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5)高附着性。

达克罗的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在工件的表面形成了由锌、铝片及复合盐组成的涂层,它与钢铁基体有着良好的结合力,所以它的附着性相当的好。

同时,这样形成的涂层表面,有利于各种涂料的再涂装。

(6)极好的耐热性。

达克罗涂层是在3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固化的形成的,因此它能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其涂层的颜色不改变,耐热腐蚀性极好。

(7)较好的耐候性。

达克罗在一定层厚下可以经受二氧化硫、酸雨、烟尘、粉尘的侵蚀。

被用于市政工程中。

经检测,其耐SO2试验可达3周,此外还具有一定耐化学药品的腐蚀性,在汽油、机油中耐蚀性较好。

(8)低摩擦性。

在达克罗涂层中加入高分子材料,经适当处理工件的为摩擦系数0.06~0.12,经一般处理为0.12~0.18,能满足工业的需要。

(9)涂层厚度易控制。

一般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二涂二烘可以控制在6~8μm之间,用于紧固件的表面防腐处理时,其配合精度可以符合6g/6H的精度,不会出现象热镀锌处理过的紧固件在操作中易破坏涂层的现象。

(10)涂层硬度低。

达克罗涂层本身的硬度仅有1~2H,再加上它较薄,达克罗涂层不适用于运动件或在高耐磨的条件下使用。

  由于达克罗涂层具有上述十大特点,所以适用于电器设备的金属表面涂覆。

2达克罗涂层的组成及防锈机理

达克罗处理涂液是由直径四到五个微米,厚零点四到五微米的锌片、铝片、无水铬酸、乙二醇、氧化锌等组成的分散性水溶液。

把被处理的工件放入处理液中浸泡或喷涂后,使工件的表面薄薄地粘附上一层涂液,然后在固化炉中加热至300℃左右,使涂层中的6价的铬被乙二醇等有机物还原,生成不溶于水、不定形的nCrO3、mCr2O3,在它的作用下,将锌片与铝片粘结在一起,在工件的表面形成数十层的层层相叠的涂层,同时达克罗涂液中的无水铬酸,使工件表面氧化,使涂层与工件表面的结合力增强。

达克罗涂层的防锈机理一般认为是以下几点:

(1)锌粉的受控自我牺牲保护作用 ;

(2)铬酸在处理时使工件表面形成不易被腐蚀的稠密氧化膜;

(3)由几十层叠加在一起的锌片和铝片组成的涂层,形成了屏蔽作用,增加了侵入者到达工件表面所经过的路径。

电镀锌是在钢铁表面直接覆盖一层锌,腐蚀电流很容易在各层之间流动,尤其在盐雾环境中,大幅度减小保护电流使锌易于消耗,在处理中早期阶段产生了白锈或红锈。

而达克罗处理是由一片片各自覆盖铬酸化合物的锌片组成,电导适中,所以有极佳的抗腐性能。

层层覆盖的锌片相互叠加形成了屏蔽,即使在盐雾试验中锌的析出速度也受到了控制。

而且,由于达克罗干膜中铬酸化合物不含有结晶水,其抗高温性及加热后的耐蚀性能也很好。

3 达克罗工艺过程和应用

   达克罗涂覆工件,可以采用浸涂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标准件或比较小的工件,对于尺寸比较大的零件,可以采用喷涂或刷涂,在生产中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表面涂覆,可以根据零件的尺寸、形状、质量要求、加工量等来选择适宜的表面涂覆工艺。

下面以浸涂为例,采用二涂二烘时的达克罗处理过程如下:

待加工工件→清洗脱脂→检验→抛丸去氧化皮→检验→工件浸入涂液中→取出沥液→离心甩干→将料倾倒在料筐或网带上→分散倒出的工件,使互相不重叠在一起→进炉预热,去除涂层中的水份→高温烘烤烧结,进行涂层固化→降温冷却→出炉→质量检验→工件浸入涂液中→取出沥液→离心甩干→将料倾倒在料筐或网带上→分散倒出的工件,使互相不重叠在一起→进炉预热,去除涂层中的水份→高温烘烤烧结,进行涂层固化→降温冷却→出炉→质量检验→包装入库或出厂达克罗技术目前在国内,在汽车行业应用较广,例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武汉神龙、一汽红旗、二汽东风等。

在变压器、电气电子行业,各种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高低压配电柜的上面,都得到了应用。

例如深圳有个专为电子行业配套的公司,专门上了条达克罗涂覆生产线,进行电器产品和各类标准件的表面防腐处理。

如皋高压电器厂、沈阳、西安、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等都自己筹建了达克罗涂覆生产线,除满足自己生产的电器产品的防腐需要外,还对外承接加工处理。

在地铁、轻轨、桥梁、隧道的金属结构件、标准件、紧固件、预埋件、高速公路的波形护栏等的应用。

目前,上海新建的高架和轻轨的关键结构件、标准件,都采用了达克罗技术。

达克罗是一种金属表面防腐的新技术,而且是一种环保型的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在要求较高的防腐性产品中,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采用;达克罗件可取代电镀锌、电镀铬、热浸镀锌、不锈钢紧固件和标准件。

当然,达克罗产品也存在着弱点, [3]尽管如此,随着达克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技术的进步,新的材料的采用,其生产成本会有一个逐步降低的过程。

另外,从表面上看达克罗涂层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但从涂覆后工件的使用年限上看,减少了定期维修费用,总的算起来还是经济的。

 

以下部分引用沈阳航达公司的达克罗产品性能及企业标准,仅供参考

1、达克罗性能表

牌号

涂料组成

主要特性(供参考)

HDX320FG

A1组分:

11KG

A2组分:

4.0KG

B组分:

5.0KG

C组分:

0.035KG

涂料化学稳定性高,涂层呈现银灰色,金属质感强,涂层结合力均在4级以上,9微米的涂层中性盐雾实验寿命可达1000h,可顶涂。

HDX350FG

A1组分:

11KG

A2组分:

4.0KG

B组分:

5.0KG

C组分:

0.035KG

涂料化学稳定性高,涂层呈现亮灰色,涂层结合力均在4级以上,9微米涂层的中性盐雾实验寿命可达1000h以上,是水泥预埋件的专用涂料。

HDX380

A1组分:

11KG

A2组分:

4.0KG

B组分:

5.0KG

C组分:

0.035KG

涂料化学稳定性高,涂层呈现银白色,金属质感强,涂层结合力均在4级以上,9微米的涂层中性盐雾实验寿命可达1000h,可顶涂。

2、产品标准

Q/SHD·J02·01-2002

钢铁构件锌铝铬、锌铬防腐涂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构件锌铝铬、锌铬防腐涂料的产品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替代电镀锌、电镀镉和热浸镀锌的锌铝铬、锌铬防腐涂料(以下简称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70-198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T6462-19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10125-1997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

GB/T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ISO10683-2000使用锌片涂层的紧固构件

3产品分类

 3.1产品按原料配比成份分为锌铝铬涂料和锌铬涂料。

 3.2涂料牌号

 HDX□□

 用数字表示产品类别;本公司的产品标号。

 产品类别320为锌铝铬涂料,350为锌铬涂料。

 标注示例:

HDX320F

 HD为本公司字号"航达"的汉语拼音字头,X为"锌基涂料"的汉语拼音字头,320为产品的类别,F为填加氟的产品。

4要求

4.1交付使用的涂料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应按规定原料工艺生产制造。

 4.2感官性状

 涂料呈银灰色,浆状体,无外来杂质。

 4.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pH

3-5

粘度(涂4杯)S

20-40

密度g/cm2(25±2oC)

1.30-1.36

分散度25±2oC

4h后无明显的固液分离层,无不流动的金属粉末沉淀

 4.4性能指标

 4.4.1耐蚀性能指标按ISO10683标准的规定,指标见表2。

 

表2耐蚀性能指标

序号

涂层厚度(μm)

涂敷量(mg/dm2)

中性盐雾试验寿命(h)

1

4

180

240

2

5

225

480

3

8

360

720

4

9

405

960

 注:

序号1的工艺为一涂一烧;2为二涂二烧;3为二涂二烧;4为三涂三烧。

 4.4.2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其他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快速腐蚀试验

1.5h不得有红锈出现

2

附着强度(胶带试验)

涂层不得剥落和露底,允许胶带变色和粘着锌铝粉粒V

3

附着强度耐热性150℃

3h后进行胶带试验,涂层不得剥落和露底,允许胶带变色和有粘着锌铝粉粒

4

耐湿热性

240h无红锈,无起泡,无涂层分离

5试验方法

 5.1感观性状

 在自然光线下,以目视进行涂料的感观性状外观检查。

 5.2理化指标

 5.2.1酸度值

  配制好的涂料用数显式pH仪器检验涂料的酸度值,测试前应采用pH4和pH7的标准缓冲溶液标定仪器。

 5.2.2粘度

  在25±2℃时用涂-4粘度计检验配制的成品涂料。

成品涂料在12h时进行粘度检验。

 5.2.3密度

  在25±2℃时用密度计检测涂料的密度。

 5.2.4分散度

  用200ml以上的玻璃量筒检验涂料的分散度,静置沉降4h后观察是否有明显地固液分离现象,然后将量筒中的涂料倒出,用干净的玻璃棒检查底部是否有不流动的锌铝粉末沉积层。

 5.3性能指标

 5.3.1涂层的烘烤程度

  各项试验所采用的试样均需要进行涂层的烘烤程度检查。

在涂层的某一点上滴1滴氢氧化铵(NH4OH),涂层应30s内变成黄色,说明烘烤程度适当。

  注:

所用氢氧化铵(NH4OH)为分析纯浓氨水,应在照明良好的通风橱内进行检验。

没有出现黄色说明烘烤过度或烘烤不足。

烘烤不足可通过对涂层的溶解直至出现基体金属加以鉴定,其方法是采用手动的摩擦试验方法,用浸泡氨水的棉球擦拭涂层。

烘烤不足时,可通过重新加热至320℃,保温适当时间后达到氨水点黄的要求。

5.3.2涂层的厚度

  涂层的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法,按GB/T6462要求进行。

 5.3.3涂覆量

  采用溶解称重法,按GB/T18684要求的试验方法进行。

 5.3.4耐盐雾腐蚀

  按照GB/T10125相应规定进行。

 5.3.5快速腐蚀

  将样品浸入加热到70℃的20%(重量百分比)的硝酸铵水溶液中。

加热硝酸铵水溶液应采用恒温水浴设备,每隔20min检查一次。

 5.3.6附着强度

  采用胶带试验方法检测涂层的附着强度,胶带试验按GB/T5270要求进行。

 5.3.7附着强度耐热性

  耐热性试验应采用有风扇的干燥箱中加热受检样品。

采用胶带试验方法检测涂层的附着强度,胶带试验按GB/T5270要求进行。

 5.3.8耐湿热性能

  湿热性能在湿热试验箱中进行,湿热试验箱应能调整和控制温度与湿度。

将湿热试验箱温度设定为40℃±2℃,相对湿度为95%±3%,将样品垂直悬挂于试验箱中,相互之间不应接触。

当湿热试验箱达到设定温度时,开始计算试验时间。

连续试验48h检查一次,观察是否出现红锈。

两次检查后,每隔72h检查一次。

每次检查后应变换样品的位置。

240h检查最后一次。

6检验规则

 6.1同一配方、同一次投料的产品为一批。

 6.2出厂检验:

  涂料产品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的涂料按4.2、4.3条和4.4.2条第1、2、3项逐批进行检验。

 6.3型式检验

 6.3.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正式生产后,如设备、原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每二年进行一次;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6.3.2型式检验的产品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取样,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全部项目。

 6.3.3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每个包装桶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注明:

  a)生产厂名称、厂址;

  b)产品名称;

  c)组分类型;

  d)产品牌号、毛重、净重;

  e)本标准编号;

  f)检验日期;

  g)生产日期;

  h)有效日期。

 7.2使用说明书

  涂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标注如下内容:

  a)产品概述;

  b)产品组分;

  c)使用说明;

  d)注意事项。

 7.3包装

  涂料由A、B、C三组分组成。

A组分用带有密封盖的铁桶包装;B组分用结实的塑料桶或铁桶包装;C组分用塑料桶包装。

  产品也可按需方要求的批重和包装方式进行包装。

 7.4运输和贮存

 7.4.1涂料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和防污染。

 7.4.2各组分涂料应存放于清洁、避光、干燥的场所,温度不得超过25℃,注意通风、防火。

 7.4.3涂料产品在上述条件下贮存,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1年。

超过贮存期可按本标准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如结果合格,仍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