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338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习任务书.docx

测量实习任务书

 

《土木工程测量》

 

实习任务与指导书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起止时间:

2011.05.23~2011.06.03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第1章总则

1.1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实践科学态度。

(3)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用具、相互协作的工作作风。

1.2实习任务

每一实习小组测绘比例尺为1:

500,图幅面积为40cm×50cm的地形图,同时上交各种观测与计算资料及实习报告。

1.3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在学年的第二学期的第十三和十四周,实习地点在学校及其附近,每个教学班选一实习地点。

1.4各实习班级实习进度表

实习内容

5月23号

动员,熟悉任务书,借领仪器,准备用具

5月24号

钢尺量边,水准仪测控制点高程

5月25号上午

水准仪测控制点高程

5月25号下午

内业计算

5月26号

经纬仪测角

5月27号

内业计算

5月30~6月1号

地形图测绘(碎部测量)

6月2号上午

地形图检查与整饰

6月2号下午

小组整理资料

6月3号上午

6月3号下午

个人实习总结和小组提交成果

1.5实习分组及仪器

实习分组,每组4~5人,设组长1名,每组借领经纬仪1套,水准仪1套,小平板仪1套,钢尺1把,水准尺2把,花杆1根,红油漆若干,其余包括量角器,伞,记录手簿,计算器,橡皮及2H铅笔等自备。

由班长根据指导教师安排,组织实施整个实习工作,确保实习顺利完成,并做好全班的考勤。

组长按实习进度负责全组的工作安排及使用仪器的安全教育。

实习前各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到仪器室一次借领仪器工具,并指定专人保管,实习结束后,负责清点归还。

仪器工具若有丢失、损坏,应按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由责任者赔偿,直至处分。

1.6测图依据

(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T7929—19951:

5001:

10001:

20001:

5000地形图图式》

第2章控制测量

2.1水平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是应用经纬仪测定相邻直线间所夹的水平角。

实习中应用J6级经纬仪观测水平角。

2.1.1经纬仪的安置

采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和整平:

1)固定三脚架的一只脚于适当位置,两手分别握住另外两条腿,再移动这两条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使对中器对准标志中心(可用脚螺旋使对中器对准标志中心),使照准部不水平。

2)使照准部的水准管与一架腿平行,松开架腿的蝶形螺丝,伸缩架腿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照准部旋转90度,通过伸缩另外两个架腿中其中一个使气泡居中。

3)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用脚螺旋使对中器对准标志中心,按2)继续进行。

反复进行使照准部大致水平后,用脚螺旋使照准部的水准管居中。

若对中器标志中心偏离地面标志中心,则可平移(不可旋转)基座使精确对中。

若整平破坏,用脚螺旋使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平移(不可旋转)基座使精确对中。

反复进行至对中同时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

2.1.2水平角的观测

选定一照准目标作为起始方向,盘左位置精确照准目标,使水平度盘的读数为0°01′左右,精确读取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二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同样继续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三目标、四目标,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继续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一目标,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该操作称归零。

以上称上半测回。

纵转望远镜,盘右位置精确照准第一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第四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同样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度三目标、二目标,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继续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一目标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

以上操作称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统称一测回。

当观测目标少于三个时宜可不归零。

2.1.3计算

根据方向观测值计算2C值、方向观测平均值、归零后的方向值。

有关记录、计算见水平角观测样张。

2.2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通过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截取的读书,其中在后视尺截取的读数为后视读数,在前视尺截取的读数为前视读数。

h=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即为观测高差。

2.2.1四等水准测量

在一已知水准点竖立水准尺为后视尺,在水准测量路线前进方向适当位置安置水准仪,粗平水准仪:

用两手分别以相对方向转动两个脚螺旋,此时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时的移动方向相同,然后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精确照准后视尺黑面:

用望远镜上的照准器照准,基本照准水准尺后用制动螺旋将仪器制动,用调焦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的中间稍偏一点以便读数。

读数:

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

视距=(上-下读数)×100。

转动水准尺将红面对准水准仪,整平水准仪后读取水准尺红面中丝读数。

在前进方向适当位置(或水准点)竖立水准尺为前视尺按同样方法读取黑红面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

计算高差。

黑面读数差与红面读数差相差0.100m。

一测站工作结束。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进方向适当位置,进行第二测站观测,原前视变为后视尺,与第一测站观测程序一样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记录、计算见样张。

2.2.2图根水准测量

在一已知水准点竖立水准尺为后视尺,在水准测量路线前进方向适当位置安置水准仪,粗平水准仪:

用两手分别以相对方向转动两个脚螺旋,此时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时的移动方向相同,然后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精确照准后视尺黑面:

用望远镜上的照准器照准,基本照准水准尺后用制动螺旋将仪器制动,用调焦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的中间稍偏一点以便读数。

读数:

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

视距=(上-下读数)×100。

在前进方向适当位置(或水准点)竖立水准尺为前视尺按同样方法读取黑面读数,记录员复诵并记入手簿中。

计算高差。

一测站工作结束。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进方向适当位置,进行第二测站观测,原前视变为后视尺,与第一测站观测程序一样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2.3控制测量

测绘地形图首先应进行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测区的面积的大小在测区内布设不同等级的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

2.3.1首级平面控制测量

每一独立测区以布设单一的二级(或三级)闭合导线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

假设一已知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该点至另一导线点的方位角为已知数据,构成独立坐标。

2.3.2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1

表2-1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长

(km)

平均边长

(m)

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3.6

300

±15

±5

1/14000

二级

2.4

200

±15

±8

1/10000

三级

1.2

100

±15

±12

1/6000

2.3.3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见表2-2

 

表2-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DJ2

DJ6

一级

±5

2

4

±10

二级

±8

1

3

±16

三级

±12

1

2

±24

2.3.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见表2-3

表2-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仪器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内2C互差

(")

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DJ2

8

24

9

注:

(1)少于三个方向可不归零。

(2)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位置180/n(n为测回数)。

(3)多于三个方向应归零。

2.3.5电磁波测距的各项限差

电磁波测距时应满足规定要求见表2-4

表2-4电磁波测距的各项限差

等级

仪器类型

一测回读数较差

(mm)

各测回间较差

(mm)

往返或不同时间段较差(mm)

Ⅰ级

5

7

2(a+D)

Ⅱ级

10

15

Ⅲ级

20

30

 

2.4图根导线测量

在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单一导线和导线网。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2-5。

表2-5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比例尺

附合导线长

(m)

平均边长

(m)

导线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DJ6

方位角闭合差

1:

500

500

75

1/2000

1

±60√n

1:

1000

1000

110

1:

2000

2000

180

注:

(1)1:

500、1:

1000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可放长至规定的1.5倍,此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n,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图上0.5mm。

(2)导线的长度短于规定的1/3时,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图上0.3mm。

(3)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应满足上述规定要求。

2.5高程控制测量

2.5.1测区首级高程控制测量

依据假设高程布设四等单一闭合水准路线(导线点为水准点)。

四等水准测量使用S3水准仪进行观测。

一个测站上读取中丝读数的操作程序:

后—后—前—前。

视距可直读。

各项观测精度指标应满足其主要技术要求。

2.5.2布设图根水准路线

在四等水准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水准路线(宜附合水准路线),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

2.5.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应满足各种规定要求见表2-6

表2-6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水准路线长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四等

15km

±20

±10

图根

10km

±40

±20

2.5.4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限差要求

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限差要求见表2-7

表2-7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限差要求

等级

基辅分划(黑红)读数差

基辅分划(黑红)所测高差之差

视线最大长度

前、后视

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四等

3mm

5mm

80m

5m

10m

图根

4mm

6mm

100m

2.6导线测量

2.6.1踏勘

到测区了解已知控制点的完好情况、了解测区交通、居民地建筑物的分布及观测的难易情况,确定进一步进行控制点位设计提供依据。

2.6.2选点

在详细踏勘的基础上,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条件及采集碎部点数据和测图的具体情况,合理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选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测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视野开阔,便于碎部点数据采集

(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应满足技术要求

(5)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

2.6.3建立标志

确定点位后,在地面上打入钢钉或有小钉的木桩作为导线点的标志。

若长期保存可埋设永久性标志如水泥桩标石。

2.6.4观测水平角

在导线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相邻导线边间所夹的水平角。

观测精度应满足主要技术要求。

2.6.5观测导线边长

用全站仪观测所有导线边长。

观测精度应满足主要技术要求。

2.6.6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首先应对外业观测成果进行检查、整理,对不满足要求的观测成果应进行返工。

无误后根据已知导线点坐标、已知方位角、观测的水平角、水平距离,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2.7水准测量

沿二级(或三级)导线点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依据获得高程的四等水准点作为已知点进行图根水准测量。

要求布设闭合水准路线。

第3章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3.1角观测、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

采用统一的手簿记录,并统一编号,手簿记录项目和原始观测数据字迹清晰、工整,填写齐全。

外业手簿原始记录不得擦改或涂改,不能转抄

3.2水平角测量

原始记录度、分读错或记错,划去,重新观测后,正确读数写在其上方,在备考栏注明原因。

秒读错或记错,须重测。

改动时不许连环改动

3.3水准测量

原始记录米、分米读错或记错,划去,重新观测后,正确读数写在其上方,在备考栏注明原因。

厘米、毫米读错或记错,须重测。

改动时不许连环改动。

3.4成果检查

观测成果应经小组检查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3.5计算

成果检查无误后绘制观测值略图,用计算器、表格采用近似平差进行计算。

度取至秒、高差、高程、坐标、边长取至毫米。

第4章地形图测绘

4.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4.1.1学习规范、图式、指导书

通过学习掌握要求、特点、要点,使能正确测绘地形图。

4.1.2准备测图仪器、工具并检查

对测图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查,使之满足测图要求。

4.1.3图纸、资料的准备

图纸采用聚脂薄膜,准备坐标、高程计算成果。

4.1.4填写控制点成果表

将导线点的坐标、高程一式两份填写在控制点成果表中

4.1.5展绘控制点

根据小组图幅坐标,将图幅内及边缘的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

方格网、控制点误差限差见表4-1

表4-1方格网、控制点误差限差

项目

限差

方格网水平、竖直方向线段实长与理论长差

0.2mm

方格网对角线线段实长与理论长差

0.3mm

控制点间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差

0.3mm

控制点符号、点名、高程

按图式规定

4.2地形测图

4.2.1地形测图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用坐标展点器展绘地形点)

4.2.2地形测图一个测站上的工作程序

(1)整置测站

对中、整平、定向(起始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该方向的方位角值或为0),量取仪器高。

(2)测站检查

已知点检查:

平面位置为小于图上0.3mm,高程为小于0.04S(m)S为百米为单位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重合点检查:

平面位置为小于图上0.4mm,高程小于1/3等高距。

(3)观测

照准地形点,读取:

视距、水平角(方位角)、竖盘天顶距读数L、中丝读数v。

(4)计算

水平距离:

D=klsin2L

坐标:

XP=XA+DcosαYP=YA+Dsinα

高程:

HP=HA+Dtgα+i-v

(5)展点

根据坐标展绘该地形点,高程注记至小数点后二位。

(6)描绘地物

根据展绘地物点及地物点间的关系,随时描绘地物,以防连错。

(7)结束工作

观测过程中每测20~30点应进行方向归零检查,差值应小于4分。

观测结束后应检查测站周围地物是否遗漏、错误。

4.2.3测站点的增补

测图时控制点不足时可以布设一个边的支导线,边长不超过50米,用皮尺量距,计算坐标、观测高程(用水平视线法),往返较差小于1/7等高距和(7mm),取平均值。

4.2.4地物测绘内容

(1)居民地

房屋测量时方向应照准墙基角,在尺上读视距。

房屋一般不综合,临时性的房屋可以不测。

房屋和建筑物的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用直线连接,房屋注记层数,机关、单位注记名称。

(2)道路

所有道路及附属物(路灯、站台等)均应测绘,道路应注记名称、建筑材料、道路中心应测定一定数量的高程。

(3)管线和桓栏

电力线、通讯线、煤气管线、上、下水管线,其杆、塔、井位应实测,电力、通讯线只标注方向,用符号表示。

围墙、栅栏、杆栏、铁丝网均实测用符号表示,单位门柱或墩应单独测绘。

(4)独立地物

实测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5)植被

树木、苗圃、绿化带,灌木丛、行树、花坛等均应实测,用相应的符号注记表示。

高程点密度要求图上2~3厘米注记一高程。

(6)轮廓符号的绘制

1)依比例绘制的轮廓符号,应保持轮廓位置的精度;

2)半依比例绘制的轮廓符号,应保持主线位置的几何精度;

3)不依比例绘制的轮廓符号,应保持其主点位置的几何精度。

(7)文字注记

文字注记,应使所指示的地物明确判读。

一般情况下,字头应朝北。

各字间隔尺寸应在0.5mm以上;远间隔的也不应超过字号的8倍。

注字应避免遮断主要地物和地形的特征部分。

(8)高程注记

高程的注记应注在点的右方,离点位的间隔应为0.5mm。

等高线的注记字头,应指向山顶或高地,字头不应朝向图纸的下方。

4.3注意事项及要求

测绘地形图时,应按规范和图式的要求进行测量和描绘,观测数据要准确无误,要边展点边连线,展点完后同时注记高程,地形图图面平均每2~3cm注记一高程立尺时应按一定的规律立尺。

第5章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

5.1图边测图

为保证图边测图的精度,图边应布设公共点,每幅图的四边均测出5mm。

5.1.1接边

接边限差,平面位置和高程中误差为2√2m中,地物点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见表5-1

表5-1地物点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

地区类别

地物点位置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m

主要地物

次要地物

一般地区

±0.6

±0.8

1/3

城市建筑区

±0.4

±0.6

1/3

如果接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取平均位置为最后改正位置。

5.1.2地形图的修图与整饰

接边后的地形图按图式要求进行修图与整饰。

5.1.3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

地形图的检查按:

自检、互检、队检进行。

自检:

作业组对地形图进行100%的检查。

互检:

各作业组互相对地形图进行检查。

队检:

实习队对各作业组的地形图进行专门的检查

5.2检查程序

5.2.1室内检查

资料检查:

外业观测成果、计算资料

图面检查:

检查地形图各种符号的表示是否正确,相互关系是否正确,合理,同时确定巡视检查路线,

5.2.2巡视检查

按确定的路线进行100%的检查,正确性、遗漏、错误、符号表示。

确定仪器检查重点。

5.2.3仪器检查

在巡视检查确定的重点区域进行设站尤其检查。

一般按散点法进行。

检查全部工作量的20%~30%。

5.2.4质量评定

根据内、外检查情况,计算检查的地物点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写出检查报告。

第6章上交资料

6.1小组上交地形图一幅、外业观测手簿。

6.2个人上交资料一本:

内容:

(1)封面

(2)目录

(3)测区控制点展点图

(4)控制点成果表

(5)平面控制网观测值略图

(6)导线测量计算书

(7)高程计算

6.3实习报告(总结)

第7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进行成绩的评定,并评选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组

成绩评定的组成出勤率20%;个人上交的资料20%;小组上交的资料20%;技能考核40%。

成绩的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附表1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m

平均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

备注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附表1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m

平均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

备注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计算检核

附表2水平角观测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竖盘

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水平角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附表3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点

施测

方向

整段数

余长/m

距离/m

相对误差

平均距离/m

备注

往测

返测

附表4闭合(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测点

观测角

 (°′″)

改正数/(″)

改正后观测角

(°′″)

方位角

(°′″)

距 离

/m

纵增量

/m

横增量

/m

改正后

/m

改正后

/m

纵坐标

/m

横坐标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