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6052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文学教案123.docx

先秦文学教案123

先秦文学教案

先秦文学总论(1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难点,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重点。

【讲授内容】: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

上古时期的古代神话,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在创作方法、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

一、先秦文学简史:

我国在夏朝以前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

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1.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夏。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夏朝已有文字。

既然有了文字,就会用来记事。

《尚书》中的《夏书》和其它先秦典籍中都有关于夏代史事的记载,它们虽说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但在夏朝当时,有一些相应的文字记载,应当是可能的。

这些记载就是古代散文的萌芽。

夏朝也有诗歌,保留至今的,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

另外,夏朝的乐舞也很发达,战国时还在流行的《九歌》与《九辩》,相传就是夏启时代传下来的。

2.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朝取代了夏朝的统治。

商朝的文化已相当发达。

至今人们已从考古发掘中见到不少商朝的文字记载,这就是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商朝人非常迷信,商王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大事都要向鬼神问卜。

卜辞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预测天气,有的祈求丰年,有的记载农业生产和渔猎,更多的是记载政治和军事的重大事件。

这些记载都很简单,最长的也不过上百字,但已按照一定的文法规则组织起来,能够清楚准确地交代一件事情。

还有的卜辞写出对事情的推测,带有一定的语气,例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

(《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

    这本是一次卜雨的记录,但其中对雨来的方向作了推测,构成反问语气和排比句式,体现了记录者组织文句的技巧。

商代的另一类文字记载是钟鼎彝器铭文。

商代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先进,至今已有不少铜器出土,一些铜器上带有文字。

商代的铜器铭文一般都比较简短,往往只有几个字。

最长的也不过数十字,内容涉及征伐、祭祀和赏赐。

例如《小臣邑斚铭》:

    癸巳,王易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癸□彝。

惟王六祀,彡日,在三月。

    只是简单地记下了作器的缘由和时间。

商代的铜器铭文,大都这样简略。

能够反映商代文学发展水平的还有《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它们是当时卜筮所用的文字。

传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

产生于战国时代的《易传》也说: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乎,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是故其辞危。

”如果说《周易》产生于殷周之际,那么其中多数《卦辞》和《爻辞》的产生时代就可能更早。

从它们的内容来看,有的卦爻辞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其它部分则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

从散文发展的角度来看,卦爻辞比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们虽然都很简短,但又精练生动,富于形象性。

例如: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大壮·上六》)

    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

(《睽·上九》)

    前者写公羊撞到篱笆上,进退不得的窘态;后者写旅人在路上所见到的抢亲的场面,都写得生动风趣,使具体的生活情景如在目前。

有的段落用了一些形容词,如《屯·上六》:

“乘马斑如,泣血涟如”;《颐·六四》:

“虎视眈眈,其欲遂遂”,都很精练传神。

3.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武王推翻。

西周代商,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

周朝人从商朝的灭亡中总结了经验教训。

他们也迷信天命鬼神,但更强调“天命靡常”,重视敬天保民,重视人的作用。

他们建立起比商代更加完备的典章制度,大规模地制礼作乐,史官的设置也更加完善。

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变革日趋激烈,礼坏乐崩,被官方垄断的文化开始向下层传播。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思想的活跃,而且为私人著述创造了条件。

在上述文化背景下,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

《尚书》中的《周书》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

《周书》之外,诸侯国也各有国史。

至今我们见到的《春秋》就是鲁国的国史。

史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文。

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可见文采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

孔子又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论语·八佾》)这里的“文”,主要是指礼乐典章之盛,同时也包含着重视辞令文采的意义,辞令文采正是典章之美的体现。

《左传》和《国语》中的文章,其辞采之富、文章之美,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代,而且成为后人的典范。

它们的成就,也正是那个重文的时代的产物。

周代极重礼乐,诗作为乐的一部分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保留至今的《诗经》是周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其中包括从周初至春秋中叶来自各个不同要区的作品。

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礼仪的场合,学诗、用诗是各级贵族的必要修养。

《诗经》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4.周朝的统治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名存实亡。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

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先后建立起来。

各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大力进行兼并战争;为了保全自己,削弱和兼并他人,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

华夏民族就在这种大混乱、大变革中走向统一。

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其突出表现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诸子散文。

与此同时,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左传》和《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

《战国策》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此书文辞生动,横肆辩丽,一直作为战国散文的代表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5.战国时代,礼坏乐崩,诗歌创作在北方归于沉寂。

而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楚辞的出现,不仅给战国诗坛增添了异彩,而且直接开创了我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对后代的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二、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1.家天下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

《史记》记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便是以《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为开始。

夏禹在帝舜时期接任其父鲧的职位,治理天下水害有功,被帝舜选拔为继承人。

禹继舜而位,定国号为夏。

禹死后,其子启打破尧舜禅让的制度,开创了父子相传、天下为家的世袭制度,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2.青铜时代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区,该遗址的早期文化当属于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大玉刀纹饰精美,堪称绝品,意味着夏朝文明已经步入青铜器时代。

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约当公元前13~前10世纪(穆王以前)。

此时中国青铜时代达于鼎盛,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

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

(右图为商代四羊方尊)降至春秋战国,青铜文化进一步发展,不少青铜器具上刻有铭文,,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和盟誓契约等。

简单的仅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的名称。

商代铜器铭文较短,西周后常有长篇铭文。

现存最长的铭文,见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计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

战国时期的铭文,大多是刻成的,内容以记载作器工名、器物所有者和使用地点为主。

字体,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风格雄健,中后期趋向规整。

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列国文字也不统一。

青铜器铭文本身就是先秦文学组成部分,还是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重要史料,更是研究当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

3.宗法制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巩固为主要特色,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东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逐渐破坏为主要特色。

西周定都于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东周迁都于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地理方位相对而为西东。

周代保留下来的文献和地下出土的文物比殷商时代更多,社会状况也更为清楚。

公元前841年,西周厉王暴虐无道,被流放于彘,史称“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为大宗主,所封的诸侯为小宗主;诸侯国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君与卿大夫相对而为大小宗主。

大小宗主层层区别,形成树形结构。

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大夫的领地称为“家”。

天下耕地实行井田制以量功计禄,不得随意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

西周用礼乐制维系统治秩序,严格规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礼”用以区别不同的等级,“乐”用以调节和谐的情感,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从周武王到周幽王,西周共经历12王(厉王后共和行政14年),将近300年的历史。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东周被史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井田制之外的私田大量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周王室日趋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春秋早期南方的楚国率先僭号称王,后来吴国和越国也先后称王。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鲁国实行按耕地的数量征税的“初税亩”,以取代实行力役之征的井田制,表明私田得到官方的认可,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重要标志。

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强烈地冲击了世袭制度。

旧制度逐渐破坏,新制度逐渐产生。

战国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秦昭襄王所灭。

诸侯各国先后实行政治改革或发生政变,如鲁国三桓分公室,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田氏代姜,晋国三家分晋等。

据《战国策》所记载,当时的强国纷纷称王,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右,历经250多年的纵横捭阖,东西征战,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出现,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

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

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

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致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

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

三、文学成就: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诗经》、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周代文学的主体。

1.原始歌谣与神话中国诗歌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即文学史所称的诗的原始时代。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宋书·谢灵运传论》)。

原始歌谣如甲骨卜辞、《周易》的筮辞(卦辞和爻辞),以及《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的《弹歌》、《礼记·效特牲》记载的《蜡辞》等,直接反映了初民的现实生活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既言其志,又咏其声,亦动其容,将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成为中国诗歌发轫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

或谓起源于宗教,实乃起源于劳动。

是远古人类通过想象与幻想,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反映着他们解释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诗经》、《楚辞》及《庄子》等古籍,主要收集在《山海经》之中。

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

运用以己观物、感物、情感体验和隐喻、象征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表现了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以及反抗精神等民族精神,成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和土壤。

2.《诗经》《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诗经》以外的古逸诗散见于后世的著述,真伪难辨,因而《诗经》也是西周至春秋时代唯一的诗歌总集。

西周以前的歌谣都非常简短,只是具备诗歌的雏形。

到了周代,诗歌在原有的基础上繁荣起来,这些诗歌许多被收入《诗经》。

《诗经》属于集体创作,有庙堂乐歌、民族史诗和政治讽刺诗,也有大量的民歌。

《诗经》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历史散文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

其后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左传》全面反映了春秋时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时人的讲述,记载了西周以前的古史和传说。

《左传》长于叙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语言凝炼传神,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幽默生动;作品通过叙事、描写战争和记录人物语言,客观上刻画出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中国叙事写人文学的良好开端。

《战国策》,反映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语言铺张扬厉,夸饰渲染,富于雄辩的气概;描写人物注重外貌肖像和行动细节的刻画,代表先秦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

此外,《尚书》、《逸周书》等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也是历史散文重要成就。

4.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

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

因此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5.楚辞“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中张汤传中,本指楚地歌谣,后专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新诗体产生的基础是春秋时南北文化交流,题材来源于楚地风俗,形式来源于楚地民歌,语言来源于楚地方言,情调来源于楚歌南风。

因而较之《诗经》,诗风铺排,想象丰富,篇幅增长,多用楚语楚声,形成长短不齐、参差变化的“骚体”。

由于它“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东观余论》),遂形成浓郁的地方色彩。

“楚辞”创立者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于是楚辞广为流传,以高超的成就成为先秦文学的绝响。

同步思考题:

    1.探讨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诸子散文成就的互动关系?

    2.商、周和战国时代各有哪些文学成就?

 小节:

本节主要讲述了先秦文学的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背景和主要成就,请大家结合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加以具体掌握。

本章参考书目:

吕思勉《先秦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禇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赵逵夫《先秦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

第一章原始文学(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起源,掌握中国上古原始歌谣和神话的基本形态。

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中国上古原始歌谣和神话的基本形态与保存方式是重点,文学艺术起源是难点。

【本章讲授内容】:

文学起源与原始歌谣(第1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起源,了解原始歌谣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文学艺术的起源是重点,了解原始歌谣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是难点。

【讲授内容】:

一、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

自文学艺术产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究竟文学是怎么发生的,历史上却有着种种不同解释:

1.起源于神话: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原始人幼稚的认为文学艺术是上天神灵创造和赐予的,记载我国古代神话的《山海经》一书曾有这样的记载:

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的儿子夏后启是一个神通广大的英雄,他曾三次乘飞龙上天,偷偷把天乐《九辩》、《九歌》记下带到人间改作《九招》,在“大穆之野”演奏。

从此人间有了文艺作品,有了美妙的歌曲。

在古希腊,也有关于文艺女神缪斯的传说:

宇庙之王宙斯和“记忆”女神曼摩辛结婚,生了九个神女,这九个神女分别掌管诗歌、音乐、戏剧、舞蹈等等,人间的艺术家、诗人就是得到她们的启示和教导,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原始人的幼稚思维)。

2.起源于宗教(巫术):

西方学者常把原始巫术作为原始宗教的同一体来研究。

法国·雷纳克:

原始人的活动受魔法的控制,当他们在狞厅的自然面前无能无力时,就产生了用语言来控制自然、支配自然的原始咒语。

(巫师载歌载舞手舞足蹈作法)。

3.起源于模仿:

主张模仿说的学者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

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

“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著作残编》引自《西方文论选》上卷p4-5,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亦说:

“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人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

《吕氏春秋·古乐》: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

质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

4.游戏说:

十八世纪由德国席勒和斯宾塞首先提出:

人类有一种发泄剩余精力的本能,游戏和文艺就是由于这种本能的冲动引起的。

人和动物的主要不同就是动物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谋取食物中,而人有剩余劳动力。

事实上,作为单纯的消遣性游戏,也只是在后来才有的,在原始人那里,游戏并非没有功利性质,内容或为战争,或为狩猎、采集,多与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实际上是对劳动过程的一种再体验和训练。

当从物质的游戏进入审美的游戏时,就产生了艺术和诗。

普列汉诺夫(俄国人):

“澳洲土人的儿童常常玩战争的游戏,而且这种游戏极受成年人的鼓励,因为它锻炼他们作为未来战士的机警和敏捷。

”(《论艺术》)

我国古籍《吕氏春秋·古乐篇》: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说明歌舞产生于游戏,“操牛尾”就是以牛尾作舞具,“投足”即用脚踏在打拍子,“八阕”是指八支曲目,内容包括了歌咏祖先功德,祈求五谷丰登,掌握农牧生产主动权等。

5.心灵表现说:

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表现自己感情的需求,高兴了就笑,痛苦了就哭,发泄情感于形(体)语(言)、声(音)就产生了诗、乐、舞。

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

“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艺术论》)

以上五种说法,虽然都接触到文学艺术产生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它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多地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因而都未能对文学艺术的起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1.劳动是艺术发生的前提:

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水中的鱼、山上的猴,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长期劳动,促进了筋肉、韧带、骨胳等人体器官的成熟,特别是锻炼了人的双手的协调和大脑的发达,为思想和语言交流,准备了条件。

B.劳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感受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可供交流的基础及物质保障,渐渐地一种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应运而生。

2.劳动是文艺的直接起源,艺术是劳动的延伸:

最初的文艺,是因袭着劳动呼声的样式而出现的。

关于这,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曾很明白地说: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了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符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这里的“杭育杭育”,既是劳动呼声,又是劳动诗歌。

它以爽朗有力的音节伴随着劳动的动作使人们在劳动中互相协调,减轻疲劳,是劳动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淮南子·道应训》中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用这种歌来组织劳动,鼓励干劲的意思。

《礼记·曲礼》: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郑玄注:

“相,谓送杵(棒槌)声。

”舂米时随着杵子的节奏唱的歌。

不管是“杭育歌”,“举重劝力的邪许”,还是“相”都表明了诗歌从劳动中产生。

它的出现,是为劳动服务的。

(又服务于劳动)

然而,这种有声无义的韵律,只是诗歌的雏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只有当思维和语言达到了能够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时,这时在带有节奏的呼声中添上一些抒发自己感受的语言,便成为有意义的诗歌了。

如《吕氏春秋·音初篇》所引《候人歌》:

“候人兮猗!

”只是在“兮”“猗”的呼声上添了二个词。

随着人类语言、思维的不断发展,添加到劳动呼声中的词语越来越丰富,且表意成分越来越明确时,诗歌便由直接与劳动有关→对劳动过程的回忆与幻想→对劳动以外的爱情、友谊的向往→对不合理事物的诅咒。

这时,占诗歌主要成份的是有思想内容的语言,而表示劳动呼声的逐渐退居从属地位,但这种呼声却一直保存下来。

先秦时代的中国早期文人诗歌,往往带着“兮、猗、些、只”等诗歌专用的语气词,想必是这种呼声的遗迹。

同样与诗歌相关的原始音乐,也是仿效劳动音响而形成,如我国古代的敲击乐器石磬和其它一些弦乐器就是由原始的劳动工具石斧、弓箭的弦索改装的。

原始歌舞亦不例外,它的舞姿和内容更明显地表现出是某种生产动作的模仿或是某一劳动过程的重演。

3.劳动决定了原始文学的特点:

诗、乐、舞三位一体。

因为劳动呼声、劳动动作、劳动音响是在劳动进行中自然形成的有着共同节奏的“结合体”,彼此是不可分的,由这三者发展演变成的诗歌、舞蹈、音乐在最初也是依着一定节奏结合在一起演唱,例如:

上引《吕氏春秋·古乐》所载的葛天氏的歌八阕,在演奏时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牛尾”是道具,“投足”是舞蹈动作,“歌”是音乐,“八阕”是歌的内容,当然有辞。

另据《礼记》原书说:

蜡祭时敲着鼓,迎接着巫祝装扮的神,又有《蜡辞》。

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并没有某种单纯的文学独立存在。

三、原始歌谣原始时代的文学,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很多作品都在口头传承中被“雨打风吹去”了,正所谓“虞夏之前,遗文未睹”(《宋书·谢灵运》),以后的诗作也多伪托,不可信。

但也有一些质朴的歌谣,从思想和形式上看,比较接近原始状态。

1.劳动歌谣:

a.反映渔猎时代人民制造劳动工具进行打猎的猎歌。

《吴越春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古“肉”字)。

意为砍断竹子,做成弹弓,弹出土块,去打野兽。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