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87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docx

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

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考前)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旧要求的。

1.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A.不同地域文化呼吁思想文化的大一统B.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齐鲁文化圈是当时全国思想的核心区D.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

2.汉武帝继位后,曾多次下诏求贤。

主父偃等人被诏见,武帝说:

“公等皆安在?

何相见之晚也!

”汉武帝时期,贤臣名将济济,班固在《汉书》中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这一现象说明

A.选贤任能有助于统治的巩固B.官方正史极力美化专制皇权

C.独尊儒术促使学者得到重用D.强干弱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3.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

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

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4.宋初,朝廷向一定级别的官员或官衙支赐专门钱物以供宴饮招待,这些钱物主要是公使钱、公使酒。

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由原来的中央拨付改为中央和地方杂收应付。

这一变化有利于

A.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B.减轻中央财政压力

C.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

5.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那些谈论程朱理学的人,其实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的伪君子,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虚伪之徒。

李贽意在强调

A.空谈导致社会日益衰落B.理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

C.回归儒家经典的紧迫性D.学问应贵实践而轻空谈

6.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

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

这一规定表明

A.中国天朝上国观念改变B.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完整

C.中国严格管理对外贸易D.行商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7.甲午战争前,受商人主导生产的传统影响,人们习惯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

甲午战争后,“实业”的观念出现,人们在强调实际生产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业当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

这一变化

A.表明实业救国理念已经深人人心B.揭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序幕

C.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彻底实现了生产技术独立自主

8.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规定县及县以下各级组织均为自治单位。

1932年,鄂豫皖《清剿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改自治为保甲,晚清以来扩大地方政治参与的潮流随之中断。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中国社会经济基础始终没有改变B.国民党缺乏改造地方政治的经验

C.中共农村革命政权不断发展壮大D.日本侵华冲击了中国内政的发展

9.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

亿元)

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界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10.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2次致信教育部,要求“各校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要学生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于1953年将“身体好”列为“三好学生”第一条。

这反映了

A.注重身体锻炼成为社会共识B.国家战略对新中国教育的要求

C.竞技体育目标深入教育领域D.新中国教育方针发生重大变化

11.罗马法中,债务人因其过错而未履行合同义务的后果就是使债权人获得诉讼权并且通过诉讼制从债务人处获取赔偿。

根据市民法的规定,赔偿是一项诉讼制度:

债因争讼而消灭,原债的标的为金钱赔偿所代替,它的数量由判决确定。

据此可知该法

A.消灭了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规定了金钱是唯一的赔偿方式D.通过诉讼来确定赔偿的责任

12.1832年英国《贫民卫报》登载了《一个工人的来信》,表达了其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看法:

“在世界上所有已提出的法案或是阴谋(除此别无适当的说法)之中,这是最骗人和最阴险的。

”这个工人的态度表明

A.英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待完善B.英国议会改革完全背离民主

C.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3.下图是英国棉花进口量(按原产国分列的年平均百分比)数据分布图。

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棉花出口刺激领土扩张B.殖民地是英国棉花进口首要区

C.英国棉花进口即将面临危机D.英国棉纺织业的规模世界领先

14.1935年后,罗斯福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控制的复兴计划,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进入缓解危机的关键阶段B.动摇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

C.导致美国联邦制出现危机D.凸显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15.有学者说,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此观点意在强调

A.冷战是美苏实力均衡的结果B.美苏在冷战中能够自我克制

C.美苏顺应了和平时代的潮流D.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16.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当时很多欧洲人认为“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

”这体现了

A.物理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B.科学素养已经得到了普及

C.人文意识已成为主流思想D.科学促进理性精神的扩展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0分。

17.(12分)唐朝的国运和运河紧密相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运河状态

唐朝的政治变动

唐初

大量物资由江淮运抵洛阳后,再走八百里陆路转运到长安。

运费昂贵,交通不便

唐高宗在位期间,七次行幸洛阳,有一半时间在洛阳处理政务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后

宰相裴耀卿实行分段运输,江淮粮食运抵洛阳后,江南船返回,粮食储存在当地粮仓中,待时机成熟,用当地船西运。

韦坚于渭水之南开凿漕渠,永丰仓和三门仓的粮食可直抵长安

唐玄宗从此长期住在长安,不再东幸。

唐朝国势昌隆

安史之乱后

长期战乱导致运河淤塞废弃;运河周边绝少人烟,劳动力缺乏;盗贼和跋扈军人掠夺物资

中央政府虚弱无力,粮价高涨,社会动荡

唐代宗、德宗时期

中央与藩镇冲突不断,藩镇时常切断运河交通线

中央政府财政艰难困窘,粮食恐慌

唐德宗后

唐朝政府在运河枢纽徐州、汴州驻扎重兵,竭力控制运河交通线,委任重臣治理。

运河运输时断时续

唐朝统治得以延续

——据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隋唐大运河对维系唐朝统治的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运河状态和唐朝的政治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6分)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观念”古已有之,但是欧洲观念具有政治内涵,却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

14世纪的几次大旱灾、1348年的大瘟疫和百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权国家的形成所导致的地区间冲突使欧洲人民饱尝战争之苦。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伊拉斯谟的《基督教理》和莫尔爵士的《乌托邦》,这三部作品标志着以“统一”为特征的近代“欧洲观念”的最早形成。

如何缔造一个享有永久和平的欧洲成为18世纪欧洲政治思维的重点。

卢梭主张欧洲各国将主权转让给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并将“保证主权国家免遭不负责任的和不正义的权力觊觎者及臣民反叛的颠覆”。

康德的联邦主义方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将永久和平推向一个世界主义历史发展观的高度,使永久和平的理论范围更加广泛,推理更加缜密。

——摘编自吴素敏《近代“欧洲观念”——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理念先导》

材料二

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

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

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

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

——摘编自刘永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与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观念”的思想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观念”产生的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议题出现的意义,并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

(8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学”概念的某些思想内容虽早已有之,但把这些内容升华为“实学”概念,则始于北宋程颐。

尔后,宋元明清时期的许多实学家都沿用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的实学思想,从而构成了长达800多年的中国实学思潮。

表3

阶段

时间

概况

产生与

发展

从北宋至明中叶

这一历史时期的实学还不完备,还不能够真正把“实体”与“达用”两者结合起来,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实学思想体系

发展

从明中叶到清乾嘉时期

比宋元时期具有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随着“西学东渐”而在科学领域开创了重实践、重验证、重实测的时代新风

高涨并

转型

从清代道咸到同光年间

这一历史时期的实学思想,主要是围绕“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

晚清实学的最大特点,既继承了中国古典实学的成分,又大量地吸收了西政与西学,企图以西学之实补中学之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学”发展历程的认识。

(12分)(要求:

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

共12分。

请考生从20~22三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12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重点是通过精简国务院所属工作部门,促使中央权力下放,扩大地方自主权。

精简工作一直持续到1959年,历时3年多,其中以1958年和1959年精简的幅度最大。

1958年撤销了国家建设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与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科委;建材部、城建部并入建工部等。

经过调整,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

1958年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

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年底国务院设60个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比1956年减少21个。

这次行政体制改革是新中国第一次自主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受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1956年开始的以下放权力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没有进行到底。

——-摘编自宋世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70年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

(8分)

 

21.(12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美国建立泛美体系的主要障碍是阿根廷的庇隆政府。

庇隆本人强烈反美,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同时由于利用了阿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得到拥护。

美国一直致力于倒隆政府的活动。

1946年大选中美国公布了缴获的大批纳粹德国档案,证明庇隆战时与纳粹有勾结,企图以此使庇隆落选,不意这一公开于涉之举反而激起阿人民反感,为庇隆所利用,而使庇隆当选。

随着美国改变策略,转而谋求与庇隆妥协,条件是阿政府清除纳粹德国影响。

1947年6月,杜鲁门宣布阿政府已实现其承诺,另外庇隆明确宣布其反共立场,这样,阿根廷也纳入泛美体系,成为“里约”的议员。

随着“冷战”的加剧,泛美体系也日益带有反共色彩。

1947年10月21日,智利和巴西同时宣布与苏联断交。

——摘编自资均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庇降政府得到民众支持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根廷加入泛美体系产生的影响。

(6分)

22.(12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材料伍连德,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

他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

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上,伍连德当选为主席,向来自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11个国家的医学专家系统介绍了中国这次防治鼠疫的经验。

1918年,伍连德担任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

1926年,伍连德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担任第一任校长。

1937年,伍连德出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首届会长。

中国海港检疫始于1873年,但半个世纪里海港检疫权与海关主权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为外国人服务。

辛亥革命后,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疫”,向有关当局提出收回检疫主权、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

1930年,上海成立了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伍连德任管理处监督,接管了外国控制的海港检疫机构,为中国卫生事业开拓了新境界。

1959年,伍连德在《鼠疫斗士》自传序言中写道:

“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

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82岁。

——选编自管成学赵骥民《鼠疫斗士:

伍连德的故事》等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的主要贡献。

(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伍连德倡导的收回海港检疫权的意义。

(6分)

 

历史训练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BD6—10CCACB11—15DACDB16.D

二、非选择题:

17.(12分)【参考答案】

(1)意义: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将南方的粮食运输到北方,缓解关中平原的粮食紧张局面;控制南方的经济发达地区,为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和维系王朝统治提供财政支持。

(6分)

(2)启示:

交通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政治统治的基础;必须大力加强国家的交通建设。

(6分)

18.(16分)【参考答案】

(1)思想特征:

主张从政治角度实现欧洲联合;主张实现永久和平;从理念层面上进行设计,具有空想性。

(4分,任答2点即可)

背景:

古代“欧洲观念”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思想解放;战争和疫病等给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分,任答2点即可)

(2)意义:

驳斥了制造民族分裂的各种言论;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信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观念。

(2分)

原因:

新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需要;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需要。

(6分,任答3点即可)

19.(12分)【参考答案】

北宋时期,面对儒学自身的僵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北宋程颐提出了“实学”的概念。

(2分)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实学家们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在科学领域开创了重实践、重验证、重实测的时代新风,但影响有限。

(4分)

晚清以来,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的入侵,内忧外患的不断加深,新的经济结构的出现以及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一时期的实学主要是围绕“救亡图存”展开,将中学和西学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等主张,这一时期的实学发展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分)

总之,“实学”的内涵和特点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分)

(二)选考题:

【参考答案】

20.(12分)

(1)特点:

以精简机构为重点;持续时间长;个别年份改革力度大。

(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2)评述:

顺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地方获得一定自主权,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6分,任答3点即可)改革不彻底,部分措施没有执行下去。

(2分)

21.(12分)

(1)庇隆政府推行反美政策;阿根廷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美国对阿根廷公开干涉;庇隆政府采取灵活的统治策略。

(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2)加快了泛美体系的建立和美国霸权主义的增强;泛美体系反共色彩更加浓厚;促使冷战在美洲得到迅速扩展。

(6分)

22.

(1)贡献:

控制鼠疫流行,挽救人民生命;国际防疫会议介绍中国抗疫经验,传播中国声音扩大中国声誉;担任医院院长,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出任医校校长、医学会会长,培养医学人才;参与收回海关检疫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一生爱国,家国情怀深厚。

(6分)

(2)意义:

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部分主权,维护了民族利益;减少了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促进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为后世卫生防疫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