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86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docx

领航中国扬帆奋进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

——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贵州日报新闻时间:

2011年07月01日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1921年-2011年,当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怎样浩大与壮丽的历史空间?

!

  90年前,军阀混战,列强肆虐,古老的中国身处苦难的深渊。

上海法租界内13位中国革命者的秘密会议,犹如闪烁的启明星,点亮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

  90年后,大国崛起,拥抱世界,走过90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如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生机勃发。

13亿中国人簇拥在镰刀锤头图案的光辉旗帜下,踏上新的征程。

  时间是一条驶向未来的船。

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扬帆奋进,奔向新的地平线!

  彪炳千秋的历史丰碑——90年,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富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不懈奋斗

  2011年,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83岁的恽希仲抚摸着父亲恽代英墓碑上的名字和照片。

  父亲牺牲时,恽希仲只有两岁。

  生命最后时刻,36岁的恽代英面对行刑队的长枪,巍然挺立,拒不下跪。

  那是中国人只能跪着求生的年代。

有多少中国人想努力改变这种屈辱的生存,却壮志难酬。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这是起草于1920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

印着这些文字的纸张已经发黄,如今静静躺在北京西郊的中央档案馆里。

但这行字,当年写在历史黑暗的天幕上,如惊雷滚滚,风云激荡。

  父亲牺牲12年后,恽希仲和家人徒步8个月来到延安。

  生前,恽代英始终在憧憬一个新的中国,他说:

“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

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恽代英当初给儿子取名“希仲”,希望儿子成年后有管仲之才,为新的中国努力奋斗。

可他没有看到儿子长大成才,并成为新中国的无线电通讯专家。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恽代英牺牲80周年之际,苍颜白发的儿子站在永远年轻的父亲墓前,深情地告诉他,今日中国,足以告慰您经受的苦难与牺牲。

  “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磷”。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着“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业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选择的地点,总是意味深长。

  距上海108公里,就是嘉兴南湖。

  这是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那艘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红船近旁,就是著名的烟雨楼——1751年至1784年,乾隆六巡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

  那时的中国——1801年,人口达到3亿,占世界人口的35.5%;1820年,GDP占世界总量的28.7%,同今天美国占世界的比重相当……

  然而,就在这位皇帝悠游山水之际,他所统治的看似强盛的大清帝国,却因为闭关锁国痛失历史机遇,潜伏着衰落的危机。

  1782年,英国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开启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

  康乾盛世后,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上百万平方公里,一次更甚一次的巨额赔款更是榨尽了中国。

  在被八国联军占领首都、阅兵紫禁城的奇耻大辱中,中国迎来了20世纪。

  历史向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两个重大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然而,古老中国已如朽木,要什么样的霹雳雷火,才能唤来甘霖、催发新芽?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面对深重的民族危难,一代代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

一个梦想覆盖所有主题,这就是创建“新的中国”。

  “救中国的贫弱,使全国人民同享安乐的幸福,不再作列强侵略的俎上肉。

”辛亥革命翌年,解除了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乘丝网船游览嘉兴南湖,登上烟雨楼,并在嘉兴发表长篇演讲。

听众云集,热泪盈眶。

  孙中山逝世时,带着无尽遗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两个月后,爆发了列强逞凶的“五卅事件”——孙中山耗尽一生创立的民国政府尽管号称了“共和”,却未能让中国赢得比清政府更多的尊严……

  二十世纪,风云际会,虽然阴霾沉沉,可改造旧中国的梦想,始终在无数志士仁人心中涌动。

  孙中山离开南湖9年后,在一艘丝网船上,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共同缔造了中国共产党。

这艘船从此被赋予了历史的使命,征服惊涛骇浪,冲破时代迷雾,驰向新纪元。

  多少奋斗,多少牺牲,万千劫难,百折不回,终于迎来了那翻天覆地的伟大时刻。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欢声雷动中开始。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宋庆龄凝视着广场上的孙中山画像,心潮澎湃:

“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巍巍丰碑,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人口占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从此独立自主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当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这样想像“新中国”的壮盛繁荣:

“中国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前来庆贺。

”想像力超人的梁启超没有想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手中诞生。

令梁启超更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梁思成、儿媳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的老师们,集体创作了新中国的国徽。

  国徽设计任务完成后,设计者每人获得800斤小米的奖励。

他们把这笔奖励全部捐给了抗美援朝前线,保卫新生的共和国。

  还有谁能比饱受屈辱的人更渴盼尊严?

!

还有谁能比屡遭蹂躏的民族更渴盼挺直脊梁?

!

  中国共产党用28年时间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梦想,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

如何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梦想?

  在连火柴都被叫作“洋火”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那是另一种浴血冲锋——

  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7美元,不及印度的一半,仅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一万多家私营工厂中,能够开工的仅有四分之一……

  “共产党政权维持不了三个月”——国民党当局如此叫嚣;

  “共产党军事打100分,经济是0分”——上海的资本家如此断言;

  “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而垮台。

国民党如此,共产党最终也将如此”——美国国务院如此妄言……

  质疑与嘲讽,都被风吹雨打去。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发出的豪迈誓言。

  在全面恢复经济到大规模工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概,实现一个个突破,填补了一项项空白,撑起年轻共和国的脊梁——

  1956年7月,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结束了中国“一辆汽车也不能造”的历史;1963年,大庆油田建成,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在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由此建起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的经验和启示,为以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长远的基础。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

  然而,“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并没有成熟的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曲折,也出现过失误。

  “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

”美联社报道中的这颗“种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巨变的种子产生了裂变效应。

  对于这一巨变,历史老人作出了如此注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近10%的年均增速快速发展,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

(下转第4版)

 

  21世纪前后的十余年间,中国人百年前萌生的梦想相继实现: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2010年,百年世博梦圆。

  一个甲子,中国走过资本主义国家300年的工业化道路。

东方大国,崛起于世界东方。

  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在对中国20多个省份40多个城市进行调研后写道,在人类的历史上,以前从未有过如此之多的人口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过上这样水准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漫长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代相比,中国人都更开心、更自由、更有创造活力。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这一命题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地紧紧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薪火相传、接力推进。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90年前,梁启超撰文纪念辛亥革命: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

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但是,历史证明,中国最伟大的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大地“换了人间”。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功业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