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629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2.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用正楷抄写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3分)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下列加点字中有的注音有误,请找出来,并给予改正。

(2分)

逶迤(wēiyí) ②焦灼(sháo) ③黔境(qián) ④泥毡(zhān) ⑤皑皑(ái) ⑥盛饭(shèng) ⑦矗立(chù) ⑧澎湃(péngpài)  ⑨笨重(běn) ⑩磅礴(pángbó) 11拽到(zhuài) 12蔫巴(yān) 13愕然(è) 14哽咽(gěngyè) 15疲惫(bèi) 16急骤(jù)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然后订正。

(2分)

翩翩起舞  情不由已  异口同声  万籁具寂()()()()

柯捐杂税  酣然入梦  调虎离山  千锤百练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

所谓:

(某些人)所说的(含有不承认)。

B.医生有点愠怒地看了杨光一眼:

“你这个同志,有话不会小点声说?

你知道吗?

这是……”

愠怒:

愤怒,生气。

C.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猝然:

突然;出乎意外。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5.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

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B.这回翻山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C.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一条真理:

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D.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接近哪?

7.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请你结合长征中的人或事写出下联(宽对即可)。

(2分)答:

                                                    

8.下面是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而发行的一张邮票,题目是《红军过草地》,请你用恰当的文字介绍它的内容。

(3分)答:

                                                   

  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将其导语补写出来。

(3分)

沈阳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

新华网沈阳2006年5月1日电                       

据“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介绍,这个名为《伟大的壮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为公益性展览。

展览分为“红军长征的背景”“红军长征的经过”“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三个部分,展出珍贵历史图片200余幅,另有2万余字的文字说明。

红军长征中的关键节点,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等场景都有图片展现。

答:

                                                   

10.某中学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手抄报竞赛”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你将选择哪些材料编写你的手抄报?

(3分)答:

                                                   

二、阅读理解(共5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1~15题(12分)

忆秦娥①娄山关②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④。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忆秦娥:

词牌名。

②娄山关: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

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③咽(yè):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④从头越:

重新跨越。

11.你是如何理解“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的?

(2分)答:

                                                   

 12.词人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这样有什么好处?

(3分)

答:

                                                   

 13.“铁”给人们印象是“坚硬、沉重”,而词人用它来比喻娄山关,这是否恰当?

为什么?

(2分)

答:

                                                   

14.词的前阙写 的情景;后阙写。

(2分)

1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

你知道这是原因吗?

(3分)答:

                                                   

(二)阅读《长征组歌》一首,完成第16~20题(13分)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16.作品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对表达中心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答:

                                                   

17.作品中“踩”“踏”“打”“追”“夺”等动词为何用得准确生动?

(2分)答:

                                                     

18.作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9.作品的标题是否能改为《飞夺泸定桥》?

为什么?

(3分)答:

                                                   

 20.发挥想像,把“昼夜兼程二百四”扩展成不少于50字的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7题(15分)

草地晚餐

刘坚

一九三六年七月,我们红四方面军过草地。

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水旱相连的边缘地带。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

总司令身穿打了不少补丁的灰色粗布军服,脚穿一双草鞋,背着一个斗笠和一个公文皮包,拄着一根棍子,棍子的两头已经磨得溜光圆滑。

为了党的事业日夜操劳,加上长征途中的艰苦生活,总司令比过去显得黑瘦,额上的皱纹也比过去深了,密了。

总司令站在一个草坡上,边喊边招手:

同志们快来呀,告诉你们几个好消息。

一霎时,这喊声就把大家吸引到草坡的四周来了。

总司令看了看面前的人群,兴奋地说:

“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领导的北上红军和陕北的红军打了大胜仗啦!

”总司令把“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加重了语气。

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总司令也激动得和大家一道使劲地鼓掌。

接着,总司令又报告了两个好消息:

“我们已经度过渡过了最艰难的水草地,而且有了一条牦牛。

“牦牛!

”很多人惊喜得叫起来。

在这个渺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牦牛呢?

经过总司令的解释,才知道是先头部队送给我们的。

最近一个星期,我们每天两餐,每餐只有二两左右的炒面泡水充饥,再过几天,二两炒面也会发生困难。

现在居然有了一条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把牦牛杀了,美美地吃一顿。

”我们都这样想。

但是仅仅一条牦牛,怎么够好几百口人吃呢?

总司令一下就把我们的心思猜中了。

他笑着说:

“不能一顿吃了啊,最困难的时刻还没到来哩。

同志们,过日子要有个长远打算,不能光看到鼻子尖上。

宁愿顿顿缺,不愿一顿无啊!

我们四川有句俗话,‘有了一顿充,没有了敲米桶’,我们可不能那样啊!

听着总司令的话,我们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内心感到惭愧,大家纷纷议论要把这条牦牛留到最困难的时候。

总司令说:

“我的意见是把牦牛杀了,留下牛皮牛肉做干粮。

牛骨头炖野菜,营养好得很,是我们今天最好的晚餐。

等一会,大家去扯点野菜吧。

”他说罢,用征求意见的眼光向四周看了看。

“好!

”“同意!

”大家喊了起来。

开始挖野菜了,我们几个女同志走在一块。

这时,总司令又出现在我们身旁,他给我们介绍草地上各种野菜的名称:

什么牛耳大黄、灰灰菜、野葱、车前草……总司令还能说出各种野菜的生长期和味道。

我一面按照他的指点挖野菜,一面想:

总司令对野菜这样熟悉,他一定没少吃。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红军战士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看了总司令几眼,看着他那显得有些苍老却十分刚毅的面容,看着他那是露着一道道青筋、正在拉扯野菜的手,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总司令一面细心地寻野菜,一面给周围的同志分析当前的国内形势,教导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对待困难,经受生活的严峻考验。

他说:

“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就一定能走过草地,到达陕北,见到毛主席;就一定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打败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取得革命的胜利。

”听着总司令的话,我浑身增添了力量,连肚子也不像刚才那么饿了,拔起野菜来也格外轻快了。

草地上野菜并不多,寻了个把钟头,每个人才弄到一小把。

我们把野菜洗干净,送到炊事班去。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一块块巴掌大的牛骨头,被沸腾的水卷起来又按下去。

一阵微风吹来,香喷喷的牛肉气味直钻鼻孔。

大家谈笑着,赞美着,都说今天的晚餐是一顿丰盛的“牙祭”。

开饭了,就餐的人们,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有。

草地,真是一个又大又好的露天餐厅。

我盛了一碗野菜坐下来,一眼就看见总司令也端着一碗野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哩。

他边吃边向身旁的战士们称赞野菜的味道。

战士们见首长和自己一块吃野菜,又是那么平易近人,一点也不感到拘束,都争着与总司令拉话。

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端着个大碗递给总司令。

这是一碗大米粥。

粥可真稀,人影子都照得出来。

总司令瞧了瞧,皱着眉头问:

这是哪里来的?

警卫员回答说:

“先头部队送牦牛来时,顺便捎来一点点大米给您熬粥喝。

”总司令温和地说:

“给病号送去吧,我吃牛骨头煮野菜,营养好得很。

”说罢,夹把野菜往嘴里送。

他吃得那么香甜,看不出有丝毫难咽的样子。

说实在的,牛骨头炖野菜,闻起来香喷喷的,可一吃起来就不是滋味。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警卫员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尽管心里有些舍不得,也只好端着粥向病号那边走去。

病号中有个党校二连连长,发高烧已经两天了,一点食物也没沾牙。

可是他宁愿自己多忍受点艰苦,也不愿吃掉敬爱的首长的稀粥。

其他几个病号也和他一样。

警卫员没法,只得仍旧端回去,可是总司令又叫他送过来。

这样来回几趟,弄得警卫员不知听谁的好。

怎么办呢?

稀粥都要凉了。

大家知道我和总司令比较熟悉,便推我去劝说。

我走近总司令,说:

“总司令,我看这稀粥还是该您吃。

论职务,您是首长;论年龄,您比我们大;论身体,您不比我们青年人。

”我边说边扳指头,一口气把想好的这些理由都说出来。

总司令听了,呵呵地笑起来。

他踱到人群中间,用平稳清晰的语调说:

“同志们,稀粥还是应该病号吃,他们有病啊!

”总司令说着,慈祥地望着大家。

大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正在这时,康克清同志来了。

她明白面前所发生的事情后,就从警卫员手中接过粥碗,对总司令说:

“老总,你就尝尝吧。

你不吃,他们是不会吃的。

”说罢,用勺子盛了两三口粥倒在总司令碗中,余下的分给四个病号。

总司令喝完粥,举起碗来向病号说:

我已经吃了,同志们快吃吧!

那个连长噙着眼泪,向其他病号说:

“吃吧,不吃会辜负总司令的心意的。

”病号都被感动得哭了。

我们望着敬爱的总司令,心里感到无限的温暖和幸福。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

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有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2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经久不息:

                                          

(2)平易近人:

                                        

22.阅读第三自然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3分)

朱总司令外貌描写

表现出的性格和品格

 

艰苦朴素

背着斗笠、公文皮包

行军中还要处理公务

拄着两头磨得溜光圆滑的棍子

 

面容黑瘦、额上皱纹深了、密了

 

23.画横线句子中的“顿时”一词作者起先用的是“一时”,那作者后来为什么把它改为“顿时”呢?

(2分)

答:

                                                   

 24.作者为什么把“让稀粥”写得特别详细?

(2分)答:

                                                   

 25.文章结尾用阳光照耀下的青松来比喻朱总司令稳健的身躯,这有什么作用?

(2分)答:

                                                   

26.全文围绕草地晚餐写了哪几件事?

请拟出相应的小标题。

(2分)答:

                                                   

27.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2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回忆录,完成第28~30题(16分)

红军鞋

江耀辉

①我们来到大雪山下。

当地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还有的说,有一年天旱,人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事先没有吃斋,“神仙”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个也没下来。

我们不信什么“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的。

②毛主席知道了这情况,教育大家说:

“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

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军团首长也向我们讲明了雪山的情况。

③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而且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

④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

我把它解下来,用手掂量着,心头涌起很多感想。

一首在江西中央根据地流行的山歌又在耳旁萦绕着: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赠送你。

鞋上绣了七个字:

红色政权万万岁。

⑤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到我们离开老根据地时的情形。

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清早就抬着各种慰劳品来送别。

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敌立功”的字句。

他嘴角抽动了半天才说:

“孩子,带上这双鞋吧!

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

”我看着老大爷,看着手里的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⑥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伙伴;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它常常鼓舞着我奋勇前进,去消灭敌人。

⑦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一次战斗中,我的脚负伤了。

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走着。

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第一次从腰里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

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一穿上它,就想起了老根据地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

不久伤口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不少,舍不得再穿,就又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

⑧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

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

仔细一看,原来从远处射来的一颗子弹,穿过鞋子,紧挨在腰骨旁的皮肤上。

要不是这双鞋,这子弹一定够我受的。

同志们都替我高兴,说这双鞋是“救命鞋”。

没有负伤,我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很惋惜,因为鞋子被穿了个窟窿。

以后,我就更加爱惜它。

⑨现在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爷说的话,心里充满了力量。

是的,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我们就是用这个“尺”,从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来的。

今天他们又要用它来“量”这座连鸟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了。

⑩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山。

朝上望望,只见云雾蒙蒙,山顶直插云霄。

再往上走,天气突然变了,狂风吼叫,雪花飘飘。

我是江西人,很少看到下大雪,起先,东瞧瞧,西望望,倒觉得蛮有趣。

谁知越往上爬,地势越陡,天气越发变坏了。

狂风夹着鸡蛋那样大的冰雹,吹打在我们只穿着一件夹衣的身上,真像刀刮的一样。

我看雪的兴致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我只觉得呼吸紧迫,浑身无力,只要稍微一松劲,脚就抬不起来了,但又不敢坐下来休息。

我亲眼看见有三个同志坐下来抱在一起想暖和一下,但他们再也没有站起来。

我暗地里流着眼泪,怀念着被大雪吞没的同志,心里十分难受。

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四十五斤重的迫击炮筒,走起来就更难了。

我踏着前面像雪梯似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前移,脚被雪冰得失去了知觉,曾几次跌倒。

每倒下,看到脚上的“量天尺 ”,心里就感到一股热劲,好像有许多老根据地的老乡扶起我,在背后推着我前进!

11终于爬过了雪山。

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边,低头看那双“量天尺”,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真有的心痛。

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

(选自1975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

28.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当地老百姓关于大雪山的传说?

(2分)答:

                                                   

 29.文章主要记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的情景,中间部分插入了哪些事?

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30.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风雪和冰雹?

(2分)答:

                                                   

31.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3分)

(1)当地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         )

(2)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

(      )

(3)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敌立功”的字句。

(               )

3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用“‖”在下面标出。

(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33.假如你参加红色旅游时在一个博物馆里看到了这双“红军鞋”,你有什么感想呢?

(3分)

答:

                                                     

苏教版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试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积累运用(25分)

1.请根据下面文中的拼音依次在文后方框内写汉字(3分)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的nènlǜ,被尘土埋掩得有qiáocuì色了,是需要一次xǐdí。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经待着雨。

雨却迟疑着。

(何其芳《雨前》)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6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

,铁马冰河入梦来。

,吟鞭东指即天涯。

荡胸生层云,。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

B.随着通讯事业的发达,手机几乎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C.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D.爱迪生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4.根据下面的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3分)

小石潭悄怆幽邃

5.阅读下面文字,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请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

(3分)

巴里•马歇尔——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压力、紧张和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

但马歇尔和他的研究伙伴罗宾•沃伦发现,这种看法错了,这些病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然而,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的成果,因为细菌似乎不可能在胃酸的环境中存活。

证据,马歇尔他们急需迅速取得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可惜的是,动物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已经知道,幽门螺杆菌对人类“情有独钟”,人是它的唯一自然宿主。

当时才30岁出头的马歇尔决定采取极端做法——在自己身上做人体试验。

喝下细菌培养液“大约三天后,我开始呕吐,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夜里经常盗汗。

一星期后经过内窥镜检查,发现是我喝下去的细菌在起作用”,马歇尔回忆说。

马歇尔的身体检查结果和以往对胃溃疡病人的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一致,螺旋形的细菌已经占据了马歇尔的胃粘膜,并大肆破坏肠胃功能。

这为马歇尔和沃伦的理论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启示一:

启示二:

还可以得出的启示:

6.假如你是电视台一个足球节目主持人,请你用形象生动而又简洁明快的语言报道九月十七日“意甲联赛”又一轮赛事战果:

雷吉纳2-1卡利亚里

国际米兰1-1桑普多利亚

卡塔尼亚0-0亚特兰大

锡耶纳1-3罗马

帕尔马0-2AC米兰

……

注:

比分前球队为主场,后者为客场(4分)

7.赏析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②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阅读《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完成文后8-11题(9分)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多栖身在海洋中的“大陆架”和“大陆坡”底下。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