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332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docx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背诵修订版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整合

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一、唯物论(8个原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表现在: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物质世界,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3)、〖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说明: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含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意识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地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等特点。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2)〖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说明:

运动的观点包括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及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实质上可以归纳到辩证法的范畴。

这也说明了马哲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7、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8、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说明: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1)、要能动地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要能动地改造世界,树立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调节和控制自身的人体生理活动。

(3)、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把二者结合起来。

(5)、要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6)广义上,树立实践、联系、发展、全面观点、创新意识等,都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二、认识论(共5个原理)(即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原理内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观点。

积极投身实践,重视实践。

(3)、〖反对〗反对忽视实践和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或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①真理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客观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即: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共19个原理)

(一)联系观(5个原理)(或普遍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

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联系强加给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多样性。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B、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②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5、系统优化方法(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二)发展观(4条原理)

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道路原理)

(1)、〖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3、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或发展的状态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要求:

(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3)、〖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4、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要着重抓住内因,同时又不忽视外因的作用,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说明: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也称对立统一规律或对立统一观点)(7个原理)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矛盾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矛盾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方法论〗: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3)、〖反对〗:

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原因、措施参见教材P73-74)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般意义)。

②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意义)。

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般材料中有先试点后推广这一类的说法,都体现了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原理)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流;但又要统筹兼顾,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倾向。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